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关于死亡,我用了非常中性的词语。时隔72年,回看那时的情形,觉得政治也是生活,永远不要放过把政治变成笑料的机会,这是拆掉政治人物头顶光环的最佳工具。
1953,即斯大林去世的年份。那是斯大林在世的最后时光,片中的各位主要角色看上去还是一团和气,表面上暂时看不出来暗地里其实勾心斗角,体态大多憨态可掬,甚至还荒淫可笑,总之没有多少节操。
斯大林死之前,一群弄臣在其别墅聚餐,赫鲁晓夫和贝利亚在斯大林面前用肚子决斗、讲笑话取悦斯大林、聚餐完后大家准备回家,斯大林又提议看西部片,然后大伙就只能挤在一间放映室里面对电影打瞌睡不敢回家。
斯大林同志想听苏联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的唱片,然后就有了这么一幕,演唱会上斯大林秘书长指示电台主任在17分钟之后回电,电台主任焦躁不安的度过不知道是接电话前的算起的17分钟,还是电话结束算起的17分钟后,忐忑回电,斯大林指示要听演唱会唱片,但是现场并没有录音怎么办???电台主任紧急召回观众,但是现场人已经走了大半,所以只能从街上临时拉人...
终于唱片录完,玛丽亚•尤金娜因为自己的亲人被迫害而痛恨斯大林,写了一张大骂斯大林的纸条放在了唱片里,当斯大林听着唱片,看到纸条之后不以为意,大笑起来,然后就这么笑死了...死了...了...
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刚刚发病的时候,屎尿失禁,倒地的声音惊动了警卫,但有规定,没有斯大林命令警卫不得擅自进入,于是斯大林同志因为自己的这条命令,不得不在地上泡着骚尿躺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服务人员发现了斯大林状况,上报到贝利亚处,还是一句话,不能动,于是又让斯大林同志继续躺在骚尿当中。当斯大林同志最信任的几个大领导齐齐聚集在斯大林身边的时候,这个伟人还得继续躺在骚尿当,因为“这么重大的决定”,必须是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我以前经常笑话英雄掉进粪坑里,死得不得其所,看到伟大的万岁的斯大林筒子浸泡在自己的尿里,艾玛,真是落难啊,人死的时候,真是没法算计怎样的倒下才是光辉灿烂的死去。
当然,大家还是决定给伟大的斯大林请最好的医生,决定之后,发现全国的好医生因为怀疑要毒害斯大林而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流放了,找不到好医生了。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干了一件一生中最正确的事情,那就是成功地干掉了自己。他炮制“克里姆林宫医生案”,构陷自己的私人医生维诺格拉多夫等医学泰斗,严刑拷打,百般凌辱……
俄国学者评价:“斯大林自己害死了自己。他制造恐怖气氛,以至于他的助手和警卫在他临死时都不敢去帮他。所有政治局委员都害怕斯大林。”
斯大林死后,苏联一度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高层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软弱的马林科夫代理了总书记职务,二号人物贝利亚操纵着苏联社会的大事小情。但最终赫鲁晓夫等人扳倒了当时苏联实际上的二号人物——贝利亚,贝利亚这个笨蛋,all,你们所有人,我掌握你们所有人的秘密,注定必须死得快。元帅朱可夫,掌握枪杆子的朱可夫,一举拿下不可一世的贝利亚,可怜的贝利亚,被作为西方间谍处以死刑,据说烧出来的味道像马粪一样难闻。
参与赫鲁晓夫处死贝利亚的几位大佬:莫洛托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都是斯大林亲自带出来的马仔。在1930年代大清洗以后,顶替被枪毙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就是这批“小斯大林”,他们在性格和作风上都是斯大林的劣等复制品。所以莫洛托夫在影片里一直很兴奋地说斯大林同志要是看到我们弄死贝利亚也会很高兴——因为这些密谋都是纯粹斯大林式的。冷血、理性、翻脸不认人。终结斯大林时代的人们,全都是死硬的斯大林主义者。
简单地说,电影就分三个部分,第一段,是前苏联政治冷笑话段子集,斯大林嗝儿屁;第二段是夸张恶搞演绎政治角力,各种不服;第三段则是突然走冰冷正剧风的政变路线,贝利亚被焚。
影片最后,红军将领朱可夫带着士兵抓捕贝利亚,把他按在椅子上,马林科夫战战兢兢不敢宣读对贝利亚的判决书,赫鲁晓夫抢过来读的,说贝利亚是叛徒,里通外国,还有347宗强奸案,某女孩7岁,某女孩13岁等等,还说他这是资产阶级的性变态。
这个事情是确有其事的。甚至在战争期间,贝利亚也会开着他的高档轿车,游荡在莫斯科的街头,然后看中哪个走路的女人,就直接绑架回自己的别墅。一顿大餐,好酒,然后强暴。他甚至因此而染上了梅毒。作为另一种怪癖,贝利亚会让自己的警卫,送给每一个走出别墅的女人一束花,如果她接受了,说明她默认了一切,贝利亚就是安全的。如果她拒绝,贝利亚就会把她处决掉。
贝利亚的别墅,后来成了外国大使馆,有一次翻修时,还在花园中挖掘出很多年轻女性的尸骨。
斯大林倒在尿泊中有个细节,贝利亚是第一个进屋的高层人士,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拉斯大林起来,也不是叫医生,而是翻箱倒柜找斯大林房间的保险箱钥匙,然后把几份文件偷了出来。他从文件中拿了一份出来,迅速地丢进了火炉子里,其他的文件,他打开窗户扔给了自己的副官,说接不住搞丢了我就弄死你。如果没错,烧掉的那份文件应该就是他的性变态记录。
贝利亚作为斯大林的第三代刽子手,掌管着秘密警察和内务部军队,无疑有很大的权力。在老板死后他其实处于很有利的地位,手握莫斯科的军事警察大权,名义上的一号人物马林科夫又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一时风头正劲。却也“树大招风”,他的个人性格缺陷和强悍的工作作风,以及对秘密警察的畏惧,导致了其四面树敌,把其他的政治局成员们都得罪殆尽,最后被“无名之辈”赫鲁晓夫成功翻盘上位,苏联改革的预热者被另一个改革者所处决。
电影就这么结束了,克里姆林宫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来源:庄周之梦蝴蝶欤,原标题:苍烟空|克里姆林宫的小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