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定和周边几个县的驴肉火烧店又火了一把,原因是开始出售马肉火烧。有的店铺为了更加明显的宣传,挂出了新招牌:马肉火烧。
我特意走进一家附近有名的驴火店,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挂着笑,见我盯着招牌看,便招呼道:“来尝尝马肉的吧,便宜又实惠,味道也不差!”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两个马肉火烧,外加一碗鸡蛋汤,合计14元。端着餐盘坐下的时候,我心里掂量着,这价格比两个驴肉火烧加汤便宜了整整一半,确实挺诱人。
火烧端上来,外皮酥脆,咬下去是熟悉的油香,里面的肉切得细碎,带着点酱色,看不出什么特别。我嚼了两口,味道浓郁,略带嚼劲,跟驴肉火烧比起来,要说有多大区别,外行人还真品不出来。我一边吃一边想,这马肉火烧要是拿给那些常年吃驴肉的老饕,他们兴许能分辨出几分,可对我这种只是早上填肚子的人来说,也就是个“差不多”。
要知道,驴肉火烧的价格在近两年间从8元一路飙升到14元左右,市区的一些店铺甚至更高。对于我们这个小县城来说,这个价格已然不菲。两个驴肉火烧加上一碗热汤,三十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很多人选择吃牛肉火烧,毕竟这年头钱难挣。
而马肉火烧的出现,无疑是打破了这种“高消费”的局面,低于驴肉火烧一半的价格,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而且有的驴肉店铺开始打擂台,马肉火烧一降再降,最近听闻有的店铺已经五元一个了。
事实上,驴肉火烧掺杂马肉,或者直接用马肉代替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只是过去这些事多是悄悄进行,商家讳莫如深,消费者糊里糊涂,明码实价地卖马肉,反而让人觉得坦诚不少。
还有些老店仍然打出“绝不卖马肉”的招牌,表示对传统的坚守,而另一些新店铺则大方迎客,马肉销售火爆。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尝鲜,有人拍手称赞。
其实,对于很多只是饿了想要果腹的人来说,马肉和驴肉的区别有多大呢?口感上的细微差异,或许只有那些对驴肉火烧情有独钟、经常光顾的人才能品味出来。更多的人,只是在寒冷的清晨,在腾腾的热气中,吃上一口饼香肉嫩的火烧,内心便多了一份温暖。
光明正大的将“马肉”二字写在招牌上,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坦坦荡荡。马肉也是肉,价格也更亲民,选择权交到了食客手中。那些曾经“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反倒显得有些可笑了。
我想,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谈起保定的“马肉火烧”时,不再带着一丝调侃与质疑,而是能像谈起驴肉火烧一般,觉得这是烟火气中的一部分,是小城独有的味道。
来源:四月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