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七首,其中《题禅院》是杜牧晚年的诗,短短4句写尽一生的心态转变

繁体

禅诗一:找到自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归来的时候,发现庭院里的梅花盛放,这才发现,春天,就在自家的门庭里。

多少禅修之人,为了领悟大道,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最后才发现,真正的大道就在自己心里。

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诸法自足,如果外求不得,不如反求诸己。

禅诗二:摆脱迷惑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

人生百年,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也留不下,什么也带不走。

人生如梦,万法皆空,看破这一点,面对人世烦恼,才得自在从容。

题禅院-杜牧晚年的诗,短短4句写尽一生的心态转变

禅诗三:聚散随缘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早上看到花开满树都是红的,晚上花落了树上已然空了。其实,人世间的事和这花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繁华只是幻相,无常才是本相。

潮起潮落,聚散离合。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我们的肉身,我们的关系,我们的信仰。

“缘聚则成,缘散则灭”,那些相逢相认的人,一定要彼此珍惜。

禅诗四:心向平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毫无做作,这就是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没有什么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禅诗五:自在洒脱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净

我们总是羡慕云水,它们总是自由自在,惬意从容。那是因为它们的迁流,从不加任何自己主观的意志在其中。

它们流经的地方,从不区分干净污秽,再美丽的地方也不留恋,再贫苦的地方也不拒绝。

这就是禅者的生活。

他们顺应本性,如云水一般摆脱名枷利锁的束缚桎梏。不自我设限,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遇而安,随喜而作。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洒脱。

禅诗六:去留人生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节选)

——明·憨山德清

春日杨柳一片生机,转眼秋风里菊花黄遍。富贵荣华也像飞霜一样容易失去,美好的事物终究不能停留。

人生如戏,若是入戏太深,沉溺于繁华,等到曲终人散,就很难再找到回家的路。学会看开,就是修炼,学会放下,就是修行。

说到诗人杜牧,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作为晚唐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非常丰富。有一些诗篇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渴望能够有一番作为,也有一些诗篇则是在感叹扬州那段生活的醉生梦死,惋惜自己的人生实在是过于虚度光阴,当然了,更少不了对于国家的关怀,对唐朝命运的忧心。

喜欢他的诗歌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七言绝句写的是最为出彩的,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泊秦淮》、《赠别》就都是七言绝句,而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他的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不过相比于其他的一些诗文来说,这首诗倒是显得不太出名,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题禅院-杜牧晚年的诗,短短4句写尽一生的心态转变

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所写,抒发的是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慨。杜牧经历了这一生的漂泊之后,对于人生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刻。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洒脱和闲情逸致,实在是让人感到羡慕不已,想必此时的他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舒适的。

在这首诗的开篇两句中,他先是回首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状态,他在诗文中写到自己年轻的时候的风流模样,是那般的潇洒不羁,常常乘坐于扁舟之上有美酒相伴,自由自在的到处游荡着。他满心沉醉于酒的世界当中,既没有辜负青春,也没有辜负酒,联想一下杜牧年轻时的生平,也确实是他诗文中所写的这样子,他那时在扬州的生活确实是这般一红未退,醉生梦死。

人生真的是很短暂,现如今的他也已经两鬓斑白,只能躺在那寺院的床榻之间,可是他却仍旧是在享受,只不过此时享受的却并不是醉生梦死,而是"茶烟轻飏落花风"的自在,风吹动着落花,人的茶烟也在空气中轻轻的飘。

一想到这样的场景,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气息,这样从容生活的态度,也是人们最为向往与羡慕。诗人在这首诗里其实就是想说,虽然年轻的时候过于轻狂,浪费了许多年华,但是仔细想想也并不算是虚度时光,如今两鬓斑白,年轻时的那一切就更不复存在了,个人也回归到这悠闲的生活中,自在而快乐。

不得不说,杜牧的绝句造诣当真是极高的,晚年时生活的心态也实在是安逸自在,倘若到我们年老之时也有这般心境,那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