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和宋诗为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高峰,后代诗歌大体上都无法超越两代的风格范围。
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上,由于时代风气、个人喜好和诗学主张的不同,形成了尊唐派和宗宋派的长期论争。
据史料记载,欧阳修是划诗歌为唐、宋的第一人。而在研究唐诗宋诗的论争时,绕不开的一个人却是杨慎。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他不仅富有文学才能,对各种体裁都运用自如,而且学术上的成就也非常卓越。
他对古代文学创作发表了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对“诗史”内涵的诠释、对李杜二人的定位、对律诗起源的探究等等。
杨慎十分推崇唐诗,称其“绝妙今古,一字千金”,但并不是一味赞美。对于唐诗中的拙劣之作,他也不惜余力地进行批评。
杨慎赞同前人将唐诗分为四个时期的做法,认为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但其他时期也不乏佳作。
在《升庵诗话》中,他选择四首晚唐诗,赞其为“绝唱”:
许浑《莲塘》诗:“为忆莲塘秉烛游……”他如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一首,罗隐《梅花》“吴王醉处十涂里”一首,李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成丝”一首,皆晚唐之绝唱,可与盛唐峥嵘,唯具眼者知之。
这几首诗中,唯有韦庄一首较为知名,其他三首偏冷门。一起来读读吧!
韦庄《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这首诗名为“忆昔”,实为伤今,是诗人有感于长安兴衰而作。
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在盛唐之时,韦庄出身的韦家和杜甫出身的杜家,是两大望族,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称。
然而到了晚唐,两家俱已衰落。韦庄更是自幼父母双亡,家境寒微,早早从长安移居到了虢州。
公元880年,45岁的韦庄到长安应试,正遇上黄巢的叛军攻入长安,在战乱中被困城中两年。
亲眼看到这座古都的繁华与乱离,有感于昔盛今衰,忍不住写下了这首感怀诗。
《唐诗笺注》中品评此诗曰:
上六句俱言昔日宴游,太平时叙,极意欢娱。结言乱离之后回首当时,竟成梦寐,而夕阳西下,水自东流,真令人悲叹不尽也。
确实如此,诗中的前六句,用秾丽的色彩描绘了昔日长安的繁华景象:
即使到了夜半子时,豪门贵族的家中仍然一片歌舞升平、欢歌达旦,天上月光清辉普照,树前燃起了明亮的银烛,与艳若桃花的美人追欢逐乐。
他们不分昼夜地沉醉于声色之中,享受春风桃李温香软玉,却忘记了前方还有肃杀的秋天。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西园公子”指的是曹丕,“无忌”则是信陵君,“莫愁”是《旧唐书》中能歌善舞的女子。
同时,“无忌”与“莫愁”也借用了它们的字面意义,即纵情游乐、无所顾忌的高门公子和不解国事、不知忧愁的歌舞伎。
这两句乍读白话,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指代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醉生梦死的王孙贵族。
然而,往事如梦,大唐王朝已陷入了沧桑离乱,走进了夕阳暮色之中。
诗人在尾联荡开一笔,往昔的追忆戛然而止,画面被拉回到苍凉的现实。
想社稷倾危、国乱家离,看夕阳西下、逝水东流,这暗淡悲凉的意境,正映射着帝国的末日。
诗人将自己的忧虑与悲哀,隐在花月管弦、裘马脂粉之后,显得朦胧缥缈,却深沉蕴藉,耐人咀嚼。
罗隐《梅花》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罗隐,原名罗横,曾十次参加进士考试,都铩羽而归,便以“隐”为名,从此隐居于九华山。
历来咏梅诗词无计其数,但多题咏“一枝”、“一树”,以曲以欹以疏为美。
罗隐的这首咏梅诗,写的却是杭州西湖边、孤山之上,方圆十余里的梅花林。
这繁花盛放的十里梅园,点亮了原本荒凉的山野,暗香浮动萦绕衣襟,令人沉醉。
山间初春的风雨料峭,连山鸟都不耐寒冷,四处飞散回到巢穴避雨,梅花却始终如一地绽放着,不畏春寒、不惧雨洗风摧。
那寒风刮过,花枝沙沙作响,宛如美丽的花朵脉脉含情,与行人轻声细语。
梅花惯来孤高傲然,不慕浮华,不像夭桃艳李般取媚于歌舞筵席上。
它只爱与文人雅士在山间相会,以娴静的风度,为他们的酒杯注入阵阵寒香。那种“粉艳飘歌席”的角色,只能使它感到无比的羞辱和愤怒。
这首《梅花》是借梅讽世,借物喻情,委婉含蓄,措词妙丽,却显沉郁。
罗隐早年便有匡时济世的抱负,自比为清高雅静的梅花,却总被腐败的官场与现实逼迫,逼他趋炎附势、苟合于时。
诗人借怜梅而叹己,感叹自己和梅花一样生不逢时,却不肯争春献媚。
许浑《莲塘》
为忆莲塘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
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泛红衣白露秋。
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终去月难留。
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许浑是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专攻律诗,后人甚至将他与杜甫相提并论。
他擅长写雨写水,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如“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都是他笔下的经典名句。
这首《莲塘》,也有题名为《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秋夕有怀》,可见诗写于某一年中秋之夜,是在江苏省丹阳县外的云阳驿西亭送别友人所作。
此时秋风已起,红消翠减,再无盛夏和早秋时满塘荷花盛开的美景。
诗人分外珍惜这一年中最后的荷花,就算天色已晚,也要点上蜡烛,划船到池中欣赏。
荷花荷叶都已经走向残败,却依然围绕着小船,在空气中散发着清香的气息。
从深夜到清晨,诗人和朋友都流连在花丛之中,直到清冷的晓风吹散了晨烟,晶莹的露水从荷叶上滚落下来。
而伴着荷叶亭亭玉立的,是半开半落的荷花,临风带露,如同清丽的红衣佳人。
它就像巫山神女,云开雨散,便飘然而去,隐入深山之中。
它就像月中嫦娥,月圆月缺,终究难以挽留住她清丽的身影。
而天已破晓,友人也不得不踏上远行的道路。诗人怅然若失,心中对远去的友人充满了怀恋,却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他。只能靠着栏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独自忧愁。
这一池莲花,正如离去的友人,美好却无法挽留。许浑将离愁写得缠绵又含蓄,仿佛还带着荷花清冷的香气。
李郢《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天上玉书传诏夜, 阵前金甲受降时。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裴晋公即裴度,是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诗中的主人公。
裴度曾在朝为相二十多年,平定淮西,帮助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大唐续命100年,被封晋国公。
李郢与裴度地位悬殊,唯一的交集便是曾向他投递了这首献呈诗。
既然是献呈诗,当然少不了歌颂赞美的内容。
但直白的赞美容易显得空洞,李郢这样以叙事的形式赞美,显得具体而真挚。
裴度在德宗贞元初及第入仕,历经宪、穆、敬、文四朝,“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称为“郭子仪第二”。
李郢赞他“四朝忧国”,称他因此而鬓发皆白如蚕丝,又用“龙马精神海鹤姿”对裴度人格、形象和精神境界进行了塑造和拔高。
首联两句不仅对裴度的一生做了准确而精炼的概括,同时又富有感情,实乃经典“马屁”。
颔联叙述了宪宗下诏任命裴度为相和裴度率军平定淮西叛镇二事,都是裴度生命中的最亮点。
颈联则用东晋庾亮和羊昙的典故,庾亮平定叛乱有功,羊昙则擅音乐与下棋,用两位名人作比,化虚为实,赞美了裴度的文武双全、功勋与才情兼具。
全诗几乎全是理性叙事,尾联用“惆怅”二字,明显地表达了情感倾向,表现出了文宗后期裴度投闲置散的惋惜。
这首诗作为献呈诗,有叙有抒,具体生动,堪称该体裁中的“范文”。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