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欢歌,倦鸟归巢,6首古诗词褪去浮躁回归自然

繁体

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向往。在这个广袤的人海中,每个人都渴望在万家灯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盏。

在古典诗词中,黄昏美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日暮盼人归的心理,是这种美学的核心。当黄昏降临时,人们渴望与亲人一同归家,那份家的温暖与心灵的归宿感让人心醉。

然而,夕阳的余晖带给古人的不仅仅是温馨与回归。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悲欢离合,欢喜与忧愁交织在一起,但这抹夕阳晚照最终指向的都是回归,回归故土家园,也回归心灵家园。

如今,我们依然在追逐着夕阳的余晖,渴望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让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把握住内心的方向,回归那个真正属于我们的家园。

(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代 : 王绩《野望》

在黄昏时,我站在房屋东边的髙地上,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去哪里。每棵树都被秋天的颜色染上了,群山都被落日的余晖覆盖着。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满意地回去。大家相对无言,互相不认识,只能唱一首长歌来怀念古代以采薇为生的隐士。

王绩在经历了隋末到初唐的朝代更迭后,归隐东皋。但他内心仍然感到迷茫和不安,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这种生命的哀愁和寂寞,让他将感受化作了山间的落日余晖和黄叶飘飞。他看到每一棵树都被秋色染上,山峦都被落日的余晖覆盖,这样的光影摇曳使得这幅日暮人归的景象更加深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绩想到了解脱之道,他决定像伯夷、叔齐一样,安心隐居东皋。斜阳照耀着村庄,牛羊回到深深的巷子里,这样的景象既让他羡慕,又让他惆怅,所以他吟唱着式微,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代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傍晚,寒冷的山区显得更加郁郁葱葱,秋天的水流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站在茅屋门口,迎着风仔细聆听傍晚蝉的歌唱。渡口一片寂静,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裴迪又喝醉了,在我面前唱歌,真是疯狂啊。

世人常说,求仁得仁就是幸福。看来,没有人比王维更幸福了。王维在仕途与归隐间徘徊过后,最终实现了仕隐两得。这首诗是他们一同归隐辋川别业的写照,身心都回归自然。

王维在友人未归之前,安闲自得。他看着寒山渐深,听着秋水潺潺。独倚柴门,临风听蝉,已呈现出超逸之姿。诗中的“转”和“日”字,让寒山秋水跃动。仿佛看到落日与秋水相接,村里炊烟袅袅。时间上日已黄昏,空间上炊烟升起,心灵上盼人归。这样交织在一起,日暮人归的情景就出现了。

裴迪醉酒归来,正在五柳门前狂歌。这故友成了王维心中的接舆,他自己也成了陶渊明。这样的日暮人归,有隐逸情怀,有人间烟火,有深情厚谊,不辜负这满目青山夕照明。

一代才女李清照也曾这样日暮醉归,好不惬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醉归的时光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三)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代 : 张舜民《村居》

水田周围流淌着溪水,篱笆外面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完了,槿花也凋落了不少。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骑着牧童,只有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路上。

张舜民的画笔描绘了黄昏日落的村居景象,他将归人隐去,只让寒鸦闲卧在夕阳牛背上,缓缓而归。这幅画面以诗入画,流露出村居的宁静和恬淡,同时也传达出他内心的平和与清雅。

画面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竹林深深,篱笆斜倚。榆钱落尽,槿花稀疏。这里有盛放的绿意,也有凋零的稀疏,但并不显得萧瑟,反而给人以宁静和和谐。

最妙的是远处的斜阳晚照下,老牛迎着余晖缓缓归来,寒鸦双双相伴,一同回到家中。只有村居的寂静,才能让人感受到这样的和谐与统一。

正如苏迈所写,“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这样的日暮寒鸦,让人感受到村居的寂静与和谐。徐再思也曾描绘,“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将这样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张舜民的画作,还是他们的诗词,都让人感受到身心俱静的和谐与统一,这样的景象让人心生敬畏和感动。

(四)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元代 : 萨都剌《上京即事 其八》

在夕阳下,牛羊自由自在地走着,野草散发出香气,乳酪也特别甜。突然一阵北风吹来,飞沙走石,好像大雪纷飞。家家户户都赶紧把帐篷的毡帘放下来。

萨都剌的笔下,牛羊晚归的画面成为了草原风光的典型代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辽阔与宁静相结合的场景让人向往不已。

然而,萨都剌的书写并不止于此,他描绘了草原上弥漫的青青芳草与纯纯奶酪交织的甘甜,打开了人们的嗅觉与味蕾。

就在我们对美食与美景留连忘返时,萨都剌的笔锋再次转变,描绘出大漠沙如雪漫天卷来的画面。狂风大作,飞沙撞击到脸上的疼痛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在这样的日暮人归中,草原儿女表现出独有的淡定和从容,无论风雨如何狂躁,他们都能安然度过。

风雨过后,他们定会纵马归去,欢歌笑语中迎接新的生活。萨都剌的这首诗,唱响了令人向往的草原牧歌,展现了草原儿女的坚韧与生活态度。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