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他,满脸孩子气,有着少女般的羞怯、腼腆。但他敬慕刚烈,崇拜英武,少年时代,枪林弹雨中的英雄壮举曾经填满了瑰丽的梦境。可命运偏偏让他作了乡村小学教师。然而,他还是成了真正的英雄……

省报头版上刊登了他的事迹,文化馆的宣传栏里张贴了他的照片,大街上悬挂了向他学习的标语……他成了N县妇孺皆知的英雄。

授奖仪式在县委礼堂举行。场面隆重,气氛热烈,镁光灯频频闪射出炫目的光,录像机不断变换着角度。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鲜花,放着用红绸包裹的奖金,放着装饰精美的镜框。县委书记洪亮的声音回响在礼堂:

“徐立民同志在教室墙壁即将倒塌的紧急关头,临危不惧,奋起双臂撑住,使三十多名学生安全脱险,他却身负重伤。徐立民同志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我们要学习他舍己救人的英雄品质……”

台下鸦雀无声。前排的几位红领巾代表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

往事像湍急的江流,哗哗地奔向思维的大海: 半山腰的几间石板房墙壁裂开了一寸多宽的缝隙,桌凳缺角少腿。他心急如焚,一次又一次地找校长,求主管文卫的书记,步行六十多里面见县教育局长……腿跑酸了,嘴皮磨薄了,得到的却是推、拖、哄。面对冷漠的苦笑、摊手、摇头,他气愤得想捆起被盖卷一走了事……然而,他还是带上斧头,上山砍回几根碗口粗的树杈,撑住危墙……

“哗——”掌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猛然转过头,瞥了眼主席台左右两侧的校长、书记、局长。他们正对着录像机的镜头,审慎地调整着面部表情——或春风满面,或端庄有姿。

“下面,请徐立民同志讲话!”

“我……”照相机、录像机、录音话筒一齐对准了他。他感到喉头哽咽,心里咚咚咚地跳个不停。就在这瞬间,台下人的脸幻化成了他熟悉的乡村孩子的天真面孔,幻化成了送孩子上学的淳朴山民……

“我对不起我的学生……他们失去了教室,失去了课桌,四十多天没上成学……他们渴望读书呀!”他眼里滚出一串串泪珠。

台下哗然。

他咬了咬嘴唇,用颤抖的双手捧起那叠红绸包裹的奖金:“我请求维修全县的乡村小学。这……这是我的捐款……”

“哗——”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选自《小说界》1984年第6期

【赏析】 

世界上的事无不充满着一定的机遇性,有时愈想靠近它,反愈行愈远,愈想远离它却又愈行愈近。《英雄的眼泪》用艺术语言创造一个小小的艺术王国,表现主人公想当英雄反没有成为英雄,不想当英雄竟成了某地妇孺皆知的英雄,当了英雄却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不希望当英雄,从中充满了悲喜剧交融而又相辉映的艺术光芒。

作品把聚光点集中投射在授奖仪式这一特定的场面上。

首先描述出隆重热烈的场面气氛。鲜花、镜框、红绸,摄影师的镁光灯在闪烁,录像机在变换角度。一切显示出授奖仪式这一特殊场景所洋溢着的特殊氛围。

继而,县委书记对英雄的英勇事迹进行表彰,一方面介绍出主人公的崇高之处: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徐立民,在教室危墙即将倒塌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人民教师爱学生甚于爱自己生命的英雄品质。另一方面广大的与会者,以及读者都会沉浸在昔日惊险场面之中,被这英勇行为所感动。

然而,作品中的主人公却并不陶醉在这一光荣表彰的自我欣慰之中,作者把视点潜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人窥见已经逝去的一幕幕辛酸的往事: 他回忆着学校危房的险情,桌椅的破败,一再向校长、主管文教书记、教育局长反映、请求,跑酸了双腿,磨破了嘴唇,可得到的却是悲愤的结局:“推、拖、哄”,“苦笑、摊手、摇头”。在无可奈何之际,他只得尽自己的力砍回几根树杈,暂时撑住这即将倒坍的危墙。但事故终于发生,他愿以自己微薄的身躯换得祖国花朵的生命。这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场悲剧。鲁迅说: 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场悲剧中,我们不仅看到小学教师徐立民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高尚美好的心灵——有价值的东西在损伤和毁灭; 而且也看到了造成这场悲剧的种种间接的和直接的社会原因。

当主人公的视点由内在世界转向外部世界即主席台上的现场时,竟发现与前者形成强烈反差的脸谱: 校长、书记、局长,“或满面春风,或端庄有姿”。一个个准备着上录像机的“镜头”。他们在高兴什么? 是由于他们“英明的领导”才培育出如此不平凡的英雄?!或者说从英雄的出现,显示出他们“政绩”的浩大,他们甚至比英雄还“英雄”。作者用抢镜头的方式,摄取他们刹那间的种种表情和细小的动作,透视出他们隐蔽着的不洁灵魂。达·芬奇说:“绘画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应当表现它的精神状态”,“表现它们内心的意图”。(《论绘画》)

作者通过脸谱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意图”,他们所以如此隆重地开庆功会,与其说是为了对英雄人物的表彰,不如把它说成是或多或少为自己的功绩而欢庆。让这庄重的授奖会带有一点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色彩。

授奖仪式上,作为英雄的主人公当然要讲话,与会群众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欢迎和敬意。讲什么呢?作者没有按照常例,讲些诸如感谢领导和上级栽培之类的套话,而是从人物特定的个性出发,描述主人公眼里把台下的与会者都幻化为山村渴望读书的小学生的幻觉。他痛心,他心急如焚,他边自责边倾诉: 小学生失去了教室,失去了求学的神圣机会,悲剧在继续! 快救救孩子吧! 这一伴着血泪的呼唤,响遏行云,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骤然把欢乐的会议气氛罩上一层浓烈的悲剧色彩,把冲突推向高峰。

最后,作者用惊人的一个动作描写,为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划上最后遒劲的一笔。主人公把那叠红绸包裹的奖金当众捐献出来,以用作乡村小学急不可待的维修费。这一出人意外的壮举,使徐立民这位教育战线上的英雄性格更为丰满,更为崇高。是的,主人公年少时想当英雄而不成,如今作为把青春献给山村教育事业的小学教师竟意外地成了英雄。当了英雄他又处处关心着落后山村的教育事业而不想当这英雄。但就其高尚的品质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由此看来,微型小说虽然不能铺陈为英雄的史诗,但也同样可以表现英雄的崇高美。我们从这篇很有特色的作品中会得到许多可贵的艺术借鉴。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