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精选摘录 繁体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②,责其职事。庆历中③,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④,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 “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 可不惧哉!
【注释】
①谏院:用言语规劝人叫谏,后专指臣子对皇帝的规劝。汉代开始设谏议大夫,隶属光禄勋; 唐代谏官分属门下、中书二省。宋仁宗时才设置谏院,是谏官供职的官署。②天禧: 宋真宗的年号 (1017—1021)。谏官六员: 宋初谏官称为左、右司谏,左、右谏议大夫,左、右正言。真宗时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共有六名官员。③庆历: 宋仁宗年号 (1041—1048)。④嘉祐: 宋仁宗最末一个年号 (1056—1063)。
【译文】
古时候向君王进谏没有专职官员,从朝廷的公卿大夫,到下面的工匠商贾,没有不可以进谏的。汉朝建立以来,才开始设置专门的谏官。把关系到国家大政方略和广大民众的得失利弊,集中到一名官员身上让他向君王进言,他担负的责任是够重大的了。担任这种官职的人,应该经常察记大事,舍弃细节,先谈紧急的要务,后言可以缓办的公事,只求有利于国家而不为个人谋私利。那些一心为个人争名的人,也就是一心为个人谋私利的人。这种人和对谏官的要求相差是多么远啊!
天禧初年,真宗皇帝下发命令设置六名谏官,明确地规定了他们专负进言的职责。庆历年间,钱先生才把所有谏官的名字题写在版册上。我怕年深日久了字迹会消失,因而在嘉祐八年,又把谏官之名刻在石碑上。后代的人将挨个儿指着上面的名字评论他们说: “某人忠诚,某人奸诈,某人正直,某人不公正。” 啊,能不使人害怕吗?
【鉴赏】
欧阳修在景祐三年 (1036) 写了 《与高司谏书》,痛斥了身为 “耳目之官” (指谏官) 的高若讷 “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以至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二十七载后的嘉祐八年 (1063),司马光在知谏院任上写出这篇杂记可谓有感而发,阐明了谏官责任的重大及应具的品德,确有其现实意义。全篇两段,仅一百六十余字,起笔突兀,引人注目; 收笔凛然,警策动人; 议论周详无遗,记叙简洁利落。首段从“无(谏) 官”到“置(谏) 官”,追述了谏官的来历,说明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从方法和品德两方面来阐述谏官应怎样尽职尽责。次段以天禧、庆历、嘉祐三个年号冠头,把设置谏官、谏院题名、易版为石这三件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短短四十个字,时间跨度却有四十多年,既做到面面俱到,又惜墨如金。通篇议论风生、感情充沛、曲折多变、文意丰厚。
字数:1172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400-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