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黄中页 繁体
刘邦不愧为具有做帝王的天资和素质。他一时迷惑之际,需要有樊哙、张良向他劝谏;一旦省悟后,其谋虑之深远与见识之高明,又非樊、张所能比及。在“还军霸上”的途中,刘邦一路思索。他终于从樊哙、张良的劝谏中得到启发,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得人心,并以此作为争夺天下的资本。
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沛公还军霸上后,立即召集关中各县的父老豪杰,向他们宣布说:“各位父老们,你们受秦朝苛法严刑的苦害,已是很久了。按秦法规定,诽谤朝政的要诛灭全族,相聚议论的要杀头,这怎么叫人承受得了。我和诸侯同受怀王的约定:先攻入关中者称王于关中。我先入关中,当然是关中王。今天,我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以死刑,伤人及盗窃财物的,依法治罪。除此三条之外,秦朝所有的苛法一律废除。各县的所有官吏,一律照常履行公务,不必惊扰。我这次到关中来,为的是替父老们除害,不是有所侵犯残害,大家都不必惊慌恐惧。我所以还军霸上,为的是等待各路诸侯到达后,共同制定规约而已。
沛公向关中父老所宣布的约法三章,废除秦王朝的苛法,为关中百姓除去了害中之害,百姓们怎能不拥护?同时又宣布“诸吏人皆安堵如故”,各级官吏又怎能不去掉仇视心理和戒心?沛公把取得百姓的拥护作为争夺天下的资本,又令原秦朝各级官吏照常履行公务,化敌对势力为积极因素,使社会秩序立即得以安定下来。在秦末乱世之中,有谁能做出像刘邦这样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
沛公在向关中父老发布约法三章的宣言之后,派人与原秦政府的官吏巡行关中各县城镇乡村,向关中百姓们广泛宣传以约法三章为中心内容的安民告示。关中人民闻知后,无不皆大欢喜。关中地区的百姓们争相向沛公的军队奉献牛羊酒食,款待、慰劳起义军将士。面对这种感人的盛大场面,沛公止不住内心的喜悦。然而,这次他在喜悦之中,以清醒的头脑作出了颇为高明的决定。沛公对百姓奉献牛羊酒食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感谢,但他百般推辞,不肯接受,并且向献牛羊酒食的百姓们解释说:“仓库中的存粮很多,军粮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因此而破费。”
沛公的这番讲话和决定,使得关中百姓更是喜上加喜,心悦诚服,都怀着无比爱戴的心情,唯恐沛公不在关中为王。在进入关中后的短短时间内,沛公出色地实践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这一真理。
沛公在霸上制定并奉行得民心的这一英明决策之时,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这便是当时有人向沛公献了一个不大高明的计策。这位献策人向沛公进言:“关中地区的富足,十倍于天下,地理形势险要。如今闻听章邯已投降项羽,项羽立他为雍王,称王于关中。今日如果到来,沛公恐怕不得据有此地。可以急速派兵一面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开进关中,一面在关中征兵,增强自己的实力,准备抵抗诸侯的军队。”
这个计策触及沛公所日夜悬念的大事,感觉讲得很对,便采纳并付诸施行。谁知,不久项羽率大军赶到,几乎因此而迎来一场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