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位列深圳民办中学“第一梯队”的学校结局何以至此?作为深圳一所知名私立中学,厚德书院因资金链断裂、拖欠物业租金,所有师生被物业“赶出了学校”。过去半年中,有关厚德书院倒闭的传言在当地教育圈流传,学校多次公开否认,但直到6月28日,校门口张贴的一张要求师生搬离的“告知函”,为这些猜疑画上了句号。厚德书院的教职工张鹏,已经将自己的个人物品从学校搬离。7月18日,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透露,深圳市教育局已经介入处理此事,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但他对未来的去向仍感到不安。这所位列深圳民办中学“第一梯队”的学校,结局何以至此?约1000名师生又将何去何从?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1000多名师生等待安置
厚德书院创立于2016年,位于深圳龙华区,由深圳知名的老牌教育机构邦德教育集团全资创立。学校在建校之初便在深圳教育圈声名大噪:这一年,深圳中考裸考第二名学生放弃公办名校,转投厚德——这成为此后多年学校招生宣传的重点。公开信息显示,厚德书院处于深圳私立中学的“第一梯队”,曾被深圳市教育局评为“2020年度深圳市优质特色民办学校”。2021年厚德书院高考本科率为87.93%。
张鹏正是厚德书院一名负责招生的老师。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7月初,深圳市教育局已派出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与高一及高二年级的组长进行会谈,并指示他们向学生家长传达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受倒闭影响最大的,正是在读的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厚德书院设有高考部和国际部。高考部学生最多,涵盖了高一、高二、高三以及高四(复读班)。张鹏介绍说,高考结束后,高三和复读班学生已毕业,今年学校也未招收高一新生,学校现有的即将升入高二、高三的学生大约有800人。
《中国新闻周刊》在龙华区教育局官网获取的一份厚德书院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学校有1293名在校生,264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85人,教辅、管理等人员79人。张鹏透露,目前由市教育局出面协商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从新学期起,厚德书院的所有师生将整体“平移”至深圳龙岗区的一家民办学校,深圳市中荟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荟高中”)。中荟高中位于龙岗区,是一所新成立的双轨制民办高中,该学校今年才开始招收首届学生,还没有高二、高三学生。一位家长表示,目前只能听从市教育局的安排,但她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顾虑:中荟高中是一所新学校,家长对其师资和教学质量并不了解。
家长的担忧是有理由的:私立中学的学费远高于公办中学,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当地私立中学每学期的学费在2万-10万元不等,厚德书院的学费排在中上水平。其招生公告显示,该校高考班的文化类课程每学期学费为4.3万元,艺考类课程的每学期学费为5.9万元。学校有相关优惠政策,家长如果提前缴纳学费,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另一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6月,她给孩子预交了高二、高三两年的学费和住宿费,约17万元,中荟高中并非她孩子的理想去处,但因预交了学费,也只能无奈接受。作为教职工,张鹏起初对这一安排很满意。
目前厚德书院已经拖欠了所有教职工一个半月的工资和社保,在深圳市教育局协商的解决方案中,中荟高中将解决拖欠老师的工资,而且他也不必担心失业。但张鹏随后也开始担心,厚德书院的师生约有1000多人,中荟中学能否一次性收纳所有人?此外,更换了校址,是否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愿意接受这一方案?如果有人不同意,剩余老师和学生的去处是否会受影响?
张鹏目前依然内心忐忑,“ 8月新高三就开课了,只能等到那时事情才能明朗。”
7月19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龙华区教育局,询问厚德书院的倒闭原因及当前的处置措施。该局工作人员回应,整个事件由市教育局主导处理,龙华区教育局仅提供协助。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财务危机已持续半年
厚德书院的财务困境早在今年1月就已显现。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1月,因相关合同纠纷,厚德书院及其相关负责人被判需支付超过1.4亿元的债务。3月,福田区人民法院向学校及法定代表人田华发出限制消费令。
5月10日,学校再次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但直到5月,师生和家长们才真切感受到学校的运营危机。
5月21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厚德书院并未出现在名单上,这意味着,厚德书院今年不再有招收高一新生的资格。张鹏注意到,这之后,一些与学校合作的供应商开始陆续到校上门追款。但当时临近高考,深圳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为了安抚老师和学生家长,曾专程到学校开会,表示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希望教学工作不受到干扰。
5月23日,厚德书院国际部甚至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招生计划待定,引发的许多讨论是“恶意诋毁和造谣”。张鹏说,和一些民办学校招不到学生不同,厚德书院成绩不错,教学质量在民办学校中也不算差,不愁招不到生,“我们当时觉得创始人不会真的放弃学校”。
家长和教师们当时仍抱有一线希望:深圳会在7月进行第二次中考划线录取及民办补录,这意味着,厚德书院还有可能继续招生。
而且,直至6月19日,厚德书院仍在公众号上发布招生宣传。但6月28日,一纸公告让希望落空。作为学校的物业管理方,深圳市博金汇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金汇通”)称,由于厚德书院未能按时支付物业租金,公司已于今年1月发出解约通知,终止了《房屋租赁合同》。
截至6月末,厚德书院已拖欠租金等费用超过1000万元。博金汇通责令师生将物品搬离。到了7月9日,该公司再次发出通告,强调所有物品必须在7月12日之前全部搬出学校。但截至目前,厚德书院尚未对外正式公布停办声明。
来源:厚德书院官网
民办校的财务风险有多高?
厚德书院为何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张鹏表示,外界对此有诸多猜测,但教师们只了解学校深陷债务危机,但不知道更深层的原因。《中国新闻周刊》在上述财务审计中看到,厚德书院2023年年度净收益为-1631万元。
当年学校的收入约1.1亿元,包括学杂费、政府补助,但大额支出包括教职工工资奖金补贴、教学和住宿场地租赁费、财务费等。许多民办学校的经营都有亏损,该审计内容并未对厚德学院的管理问题和风险提出质疑。有报道指出,家长们提供的缴费记录显示,部分学费直接打入了法定代表人田华的个人账户,而不是学校的正式账户,公众对民办学校财务监管是否合规产生疑虑。
厚德书院的财务审计显示,截至2023年末,学校学杂费及代收费有存入银行,尚未发现有坐支现象,现金内控制度健全。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三方共管账户”,并通过签订三方托管协议,将该账户的收支纳入统一核算体系,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张鹏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据他所知,学校对学费有一套正规的管理制度。他推测,校长个人账户收取学费,可能与学校被列为被执行人,银行账户遭冻结有关。在厚德书院倒闭的同时,深圳一些民办中学近期也面临办学方面的争议。民办高中是普高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深圳普通高中的学位共9.6万个,其中有招生资格的民办高中共48所,招生2.6万人,约占所有招生名额的27.7%今年5月,除了厚德书院外,还有5所深圳民办普通高中未能参与2024年的首次划线录取,分别是:深圳市南山为明学校、福景外国语学校、明德实验双语学校、明瑞高级中学和皇御苑学校。成立于2021年明瑞高级中学,在社交媒体上也多次被传倒闭,但学校并未回应传言。
《中国新闻周刊》在龙岗区教育局披露的该学校2023年财务审计报告注意到,学校的最大核定办学规模为735名学生,但2023年实际在校生只有224人,专任教师33人。该审计报告提醒,该校并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由于招生人数不足,加之前期教学设备和开办支出较大,学校目前面临亏损,2023年净利润约为-871万元。一直以来,民办高中主要依靠学费和投资资金办学,导致学校财务容易受到招生波动、市场变动和投资者态度的影响。
同时,一些学校过度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费分配不均,加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民办高中的办学风险大于公办中学。实际上,为了规范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深圳市教育局在2022年曾出台《深圳市民办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必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龙岗区和龙华区已经公布了相关学校的审计报告。
但在一些受访的老师和家长看来,厚德书院倒闭,还是暴露了民办学校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指出,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关键,他建议,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监管、设立风险保障金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
(文中张鹏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21,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21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据央视新闻7月3日报道,甘肃天水麦积区一幼儿园因多名儿童铅中毒被立案调查。后续报道显示,已有19名儿童跨省住院,200多份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复检。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 2025-07-04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一瓶矿泉水浇在李彦宏头顶,一场车祸让雷军沉默,一句话让董明珠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家的人设游戏,在2025年已经沦为一种危险的豪赌。前几天,多年前雷军不礼貌对待某音响品牌...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核查:摩萨德间谍被伊朗处决前戴镣铐游街?实为大学生遇害案重建现场
速览- 网传视频展示的并非“伊朗给以色列间谍戴上手铐脚镣游街”,而是发生在今年2月的德黑兰大学学生遇害案的重建现场。- 伊朗近日加强了对“间谍活动”的处罚力度,已处决... 2025-07-04 -
欧尔班炮轰:骄傲大游行已演变为反政府抗议,是欧盟在背后策划的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英国路透社援引当地媒体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6月29日严厉批评此前一天在布达佩斯举行的骄傲大游行,称其“恶心和羞耻”,并指责欧盟指示匈牙利反对... 2025-07-01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赖清德日前在其所谓“团结十讲”首场演讲中,妄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还以台湾岛曾出土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举例。对此,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批评,赖清... 2025-06-27
-
0票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挺台”法案,专家直言:危险且阴险!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无异议的方式,通过了所谓的“不歧视台湾法案” 。这一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动用话语权和表决权,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 2025-06-27 -
印度新闻网站《The Print》于6月5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复兴中的巴基斯坦可能与中国加强密切合作,计划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与印度爆发冲突”。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 2025-06-27
-
道禄和尚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接受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
据澎湃新闻消息,有网友爆料称,“十几年间救助上百名孕妇及弃婴”的道禄因涉案被警方控制。24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处置,包括安置其中的20余名妇女儿童。今天... 2025-06-26 - 在吞下大量的抗抑郁症药物后,年仅15岁的刘学州在三亚的海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生前留下的遗书中,他称自己遭到“网暴”,控诉“那些在网络上丧尽天良的人”。刘学州走向公... 2025-06-25
- 沸沸扬扬了十几天,知名演员那尔那茜事件调查结果终于公布。通报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网友最关注的问题。全文有点长,有些地方也很隐晦。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也讲讲背后那些看不... 2025-06-25
- 相信这两年,有不少网友听说过永乐大典这个说法,它以前是一个历史名词,现在则成为了一个典故,大意就是说西方科技文明都是从永乐大典那里偷来的。不管这样说法对不对,反正...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