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价比的人生其实没什么性价比

繁体

那天有个学生来找我。

她问我为什么给她88分,如果给90分就满绩了,以后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会一帆风顺。

所以,她的人生就差了这2分。

可是,这是88分,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对于一门大学的课程来说,88分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分数么?

本来,我以为这是一个超级高的分数,对于超过90分,我往往慎之又慎。可是这依然没有让她满意。或者说,没有满绩,可能对她未来的人生,产生了些许的障碍。

于是,我陷入了深切的惶惑之中。

我觉得,我可能做错了。

我应该给她加上这2分?

当下大学生生涯的容错率是很低的。

考研是一场独木桥上的冒险,当你走上去的时候,已经把命运交给了幸运。当有无数人涌上来的时候,除非是真的惊才绝艳,如果只是比同为普通人的竞争者多出一步的话,那么谁能成,谁失败,往往不过是一场玄学。

所以,与其把命运交给考研,不如早一点准备保研。

可是,正如那句网络名梗——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为了公平,现在的保研已经幻化成了无数细致的条款,这些条款贯穿了从大一到大四,包括又不限于日常的考试成绩、志愿服务的级别、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实习单位的层次等等。

这一切都是为了公平。

但公平的背后是规训。

这个世界像是画出了一个所谓的“完美”的形象,需要进入大学,从大一开始就亦步亦趋,不能错过一步,不能差距一点儿,到最后才能站上最终的PK台。

你需要每门课都拿到满绩。

你需要到顶级的社会组织实习,最好是世界级的。

你需要发表论文,而不管这些文章是怎么发出来的,只要作者上有你的名字就行。

你需要获得相关专业领域的奖项,省奖和国奖的档次差得很大。

如果第一步就没有达到完美,可能你第一年就在竞争中出局。

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目标之外的东西,哪怕再宝贵也不需要去追寻,因为这样太没有性价比了。

每一步你只要达到目标,也只需要达到目标。

我们必须要精明。

高性价比的人生其实没什么性价比

可是,这样“精致”的人生真的有意义么?

我们被教育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过于纠结次要矛盾,即所谓的“抓大放小”。可是只有骨架,不是活人;只有主要矛盾,不是人生。

没有多面性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

那是一个被讲过很多遍的故事。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刘文典讲授《文选》。那天,他只上了半小时就宣布下课,而在下周三晚上补课。当学生们如约而来的时候,只见教室搬到了庭院中,举头则见明月。那是五月十五,月圆当空。

刘文典跟学生们讲起了《月赋》。里面的每一个典故,都是一段古人在月华下走过的故事。

而今夜,掬月光满衣。

可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教务部门的领导可能要出离愤怒了。

提前这么久就下课,教学事故。愤怒!

调整教学计划,没有事先填表。愤怒!

更换教室,没有报备协调场地。愤怒!

更加重要的是,这样教学,考研能涨分么?能增加就业率么?能申报省教学奖、国家教学奖么?不能的话,要这么做么?所以,愤怒,愤怒,还是愤怒!

于是,诫勉,调岗,乃至解聘。

可这,就是为了那一轮月华啊!

这样的月光不美么?

高性价比的人生其实没什么性价比

人生,总是要干一些傻事情。

孔子被困在陈蔡,不想着如何脱困,而是每日弦歌不辍;子路力战而竭,刀斧加身前还要正衣冠。贬谪中的柳宗元写出了《永州八记》;去国怀乡的苏东坡依然放达快乐。

可是,这又不是傻事情。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而人生的厚度是无限的。既然存在就知道了归途,那么何不多看看沿路的风景?

同样是四年的大学,功利性地过是过,不功利地过也是过。

在社团里,不是只要拿一个部长的名位,而是亲身体会一个活动从策划创意到演出实现的过程;在课堂,不是拿到高分就好了,反而是那些好像不是知识点的内容能够让你铭记一生;

在校园里,停下匆匆赶路的脚步,那暴雨后灿烂的晚霞,偎依在彩云之后的圆月,无目的地行走,树叶落在另一片树叶上的声音。

同样是我们的一生,按部就班地按照别人羡慕的样子小步快跑,用最小的付出拿到最大的成绩,这样的日子像一路打卡,又一路没有看到真正的风景。

就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作为欧洲钢铁大亨之子,他没有去过奢侈淫糜的生活,而是献给哲学,终身未婚,最后又孤独死去,可他依然在临终前说“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用现在流行的视角来看,维特根斯坦是天胡开局,最后作尽,人生毫无性价比,可是对于他来说,自己所度过的人生真的是幸福美好。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容错率会降低。

不确定性太多,我们只能去追逐那尽可能的一点儿确定性。但凡稀缺的产生,让失败成为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只能舍弃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而优先保证马斯洛原理最底层的需求。

当我们不能让整个社会都保持丰富可供性的时候,很难指责某一个个体过于功利。当我们讲起刘文典的故事,难道他们不知道月光很美么?当学生提出那2分要求之前,她心里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心理建设。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尼克曾讲到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而我们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那些人,也许并不见得道理上多么优势,只是先发占据了天时。甚至可能回过头来想,为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们营造出容错率更高的环境?

我们和他们,为何要分成彼此?

诚然如此,这就更加凸显出主动性的人生的可贵。

你当然可以说,去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生也是一种主动。但是战术与战略并不相同,追求那些高性价比的人生,本质上就是功利化地达到社会评价量化指标。考试,拿到A就行了,不用管是否真的学明白;读本科,考上研就行了,不用管是否真的有研究实力;工作中,拿到那个职位/奖项/薪酬就行了,也不管德是不是配位。

你不会去管这一套标准是否合理,而是在这套标准的规训和逻辑下,尽可能把竞争者卷死。就像现代化的年轻人穿越到古代,不想着改变社会,带来文明,却只想忙着宫斗。那你穿越个啥劲儿?

这种高性价比的人生,是没有思想的,也没有自我的。即便有再多的可以谅解之处,这依然并不值得羡慕。

即便风沙再大,也可做劲草。因为被吹拂倒的人生,再怎么熨帖,也不过是低俯罢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湜沚,题图来源:AI生成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