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你问:我在会议中讲话,遇到一些问题,感觉自己没有逻辑,也不会讲故事,更加没有观点或者论点,感觉自己都知道,做起来就不会,怎么办?怎样提升自己在会议讲话发言思维和水平?
我说:你问的这些问题,很多读者都跟我反馈过,这三类问题:
第一:在会议讲话中缺乏逻辑思维。
第二:在会议讲话中,不会讲故事。
第三:在会议讲话中,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论点。
这三类问题是高频词被问到的问题,和不断被反馈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针对三类问题,逐个击破,一起来深度探究。
其实这三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缺乏训练,多训练一些思维模型,就可以从不熟悉的阶段,进入到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顶级阶段。
我们最终就是唤醒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自己拥有普世的智慧。
A2、第一类问题:
你问:会议讲话中,为什么没有逻辑思维?怎么样才能有逻辑?
我就运用生物学中的动物来举例。
我的读者群体来自各自领域的,我没有办法用具体领域来的案例来举例。
我用一个生物学中的动物来举例,这样分享出来的案例,更有迁移性。
我需要的是通用性的模型,这样不管是你在哪个领域,都能有触动。
教育,商业,体制类,律师,分析师,创业者,产品人,总之都是不同职场的不同类型。
我运用了这个逻辑思维的归纳法,把长颈鹿做了一个归纳。
这样你就能很快套用模板。
我用多元思维模型,就是需要跨学科的去领悟这些模型,多运用模型,才能掌握模型。
第一:长颈鹿有什么?
长长的脖子,有漂亮的斑纹,有舌头比较长。
第二:长颈鹿会什么?
腿长跑得快,攻击范围广,颈长敏锐度高
第三:长颈鹿是什么?
长着豹纹的骆驼,是最高的陆生动物,是一种最安静的动物。
这样你去总结和归纳你工作中的任何问题,你都能很快提炼出来。
不是内容,而是获得这种思维方式。我分享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
通过这种归纳法的去组织语言,我相信,你一定会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内容提炼的非常好。
这个是我运用多元思维模型的,生物学中的案例来举例,因为这样大家都能懂,有共性。
不会隔行如隔山,因为这样的案例,大家都会有体感。
我分享的都是模型,是能形成能力的模型,不是知识,是需要训练的,训练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真实世界中,能完成真实的挑战。
A3、第二类问题:你问:会议讲话中不会讲故事?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吗?
今天我们来分享二个讲故事的方法。
我说:讲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STAR故事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STAR故事模型,四步来实现讲故事的语言组织,背景→任务→行动→结果。
第一步、介绍背景:
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事件背景是什么?
3、哪些人参与?
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讲一个故事,肯定有故事的开头,开头就是介绍故事的背景,包括人物,地点,时间,事件,问题等信息的介绍。
第二步、介绍任务:
1、你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您在此次任务中的角色是?
3、要达到和完成什么目标?
有了背景介绍之后,就会有任务了,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或者达到什么目标,要实现什么理想,总之,就是有一个目标。
第三步、介绍行为:
1、当时您是如何应对的?
2、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
3、您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有了目标,我们不能没有行为,如果有目标就停止了,就不会有故事,我们就会采取行动,想哪些办法,用哪些方案,用哪些工具,来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境。最后通过努力,全部解决了。解决之后,就会有结果。
第四步、介绍结果:
1、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2、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得到了什么反馈?
有行动,就会有结果,有好的结果,也有坏的结果,也有出乎意料的结果。我们就把结果好好描述下,看得到哪些反馈。
这样故事也就接近尾声了。这样一个故事基本就讲完整了。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在很多场景中会运用到,面试的时候,宣讲的时候,品牌故事,自己的故事,成功案例,都会运用讲故事。
只要多运用STAR模型,熟练模型,就能把故事讲得很动人。
下面我们来针对具体的场景,把这个STAR模型运用起来。
第二个万能的讲故事的方法。ABCDEF法则。
这个ABCDEF法则是讲故事的万能公式,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凯瑟琳.褒曼提出。
当你在讲故事思路不清晰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些法则和原理来辅助自己,帮助自己想清楚,说明白。这个ABCDEF法则就是很好的工具。
把ABCDEF法则来讲故事,你就按照ABCDEF套路来讲故事。
我们把这个法则,按步骤来好好分解下。
第一步:
A(action)动作:主人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人们突然想做一件事。
我们看一些欧美大片,好像都是这种套路开场的。都会有一个故事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引发后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交代也很清楚。
举例,就用讲话来举例,讲一个故事。小迪,参加工作后,每次汇报工作总结,总是被领导批评,给小迪的都是负反馈,让小迪很不开心,但是小迪很想改变这种状态,小迪想提升讲话能力。
第二步:
B(background)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背景,场景,就会很多,这个是我习惯性的运用,我始终坚持在特定的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来进行分解。
比如:小迪在会议中发言存在很不自信,胆怯,忘词这一些的问题。这就是交代了人物的背景。
第三步:
C(complication)复杂性:发生的事件中出现问题,产生冲突,人们进入困境。
在小迪发表讲话之后,大家听不是很清楚,小迪想讲的100%,到听众这里听明白的估计10%都不到。
讲不明白,听不清楚,就是造成了巨大的冲突,就进入到一种困境中。
这样,整个事件就复杂了,因为讲不明白,听不清楚,就会造成后面的做不到位,这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而且是复杂性的系统。
第四步:
D(development)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什么行动。
小迪开始在当众发言的时候,普通话极不标准,发音不准。朗读起来,都会很不流畅。
小迪就采取了朗读普通话训练的标准教材。
训练这个教材还不够,因为要把自己的思想,想法表达出来。
小迪也会有想不清楚的问题。他就一直关注李老师的《如何提升思维能力》,反复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经过二三个月后,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以后的会议上,先想清楚,再去表达。
想清楚了,可在组织语言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小迪继续训练自己的讲话能力,后面又跟着《如何提升讲话能力》中的思维模型,进行训练,每次发言的时候,都用模型来组织语言,让他在发言中从负反馈,进入到正反馈中来。
小迪,经过了训练思维能力和讲话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了。
第五步:
E(epiphany)顿悟:突然醒悟过来,明白了事情的原因。
当小迪训练完后,终于明白了,其实以前自己都具备这种能力,就是缺少一个方法,缺少一个唤醒自己内心世界。
人人本自具足的思维能力,讲话能力,只是需要被外界的一种力量来唤醒,唤醒后,自己一样可以做很深度的思考,很流畅的表达。
第六步:
F(finale)结局:人物以后的生活,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小迪经过训练思维和训练讲话能力之后,让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能深度思考,而且能用一些模型把语言组织好,表达出来。
以前100%的讲话,听众能听懂10%。
经过训练之后,他的发言讲话后,听众能从听懂10%提升到50~60%以上的改善。
这是一个读者朋友跟我的真实反馈,我就是按照这个ABCDEF法则,把小迪的故事讲述出来。
A4、第三类问题:
你问:会议讲话中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论点?要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论点?
如何提出一个好观点或者论点?
在写作前不马上想到结论是什么,而是先思考论点(问题点)是什么的习惯。方法就是一边问自己:“这个任务是什么?有意义的问题点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能立即提炼出好论点,或者观点。
来一张中心论点的结构图:
我们继续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懂,就是在本文的语境中,我们把这个抽象的概念,翻译成日常用语。
这样我们从一团乱麻的状态,进入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逻辑清晰的结构。
如何提出分论点,有什么方法:
结论是论点的回答。
也就是说,如果论点明确,结论也会变得容易阐述。
结论是文章的中心,即使删除所有其他部分也应该保留到最后。
论点的问题,回答成为结论。
把许多想说的内容作为理由,积累起来,把其中最想说的作为理论。
通俗易懂的翻一下,就是想说的,又想说的,最想说的,就是结论。
小结:
你问的如何提升在会议上发言的思维和水平,从三类问题来分解。
第一类,逻辑思维,第二类,讲故事,第三类,讲观点或者论点。
把这三类问题,逐步击破和分解。
李老师的写作,目前就是围绕思维的三大作用来写的。
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
在这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范围中深挖,追问,提问,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能持续深挖,就是能看清楚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问题,发现自己更多的盲区。
这也是我在这个思维的主题中,一直都在追问和深挖。
需要的是形成能力,能力是需要训练而形成和提升。
包括我对这类问题的深挖和追问,我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和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我说的都是我今天的思考和提问,也存在很多的错误,或者都是错的,请保持你的批判性思维。
都只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想实验。
从你的问题出发,一起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从思维的至暗时刻,就是迷茫期,瓶颈期,痛苦期,一团乱麻的思维中,走到结构化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思维模型这样的一个提升过程。
李老师三年时间累积输出60万字,同1000多位读者朋友一起打磨而成,始终以你的问题为出发点,始终保持以看得懂,能用上,为原则。和你一起探究,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提升。
你就是我,我就是另外一个你。
思维的三大作用:
(1)思维混乱,就是帮你想清楚。
(2)讲话没逻辑,帮你说明白。
(3)解决问题不到位,帮你做到位。
来源:李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