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三十四 毛泽东运筹帷幄

美国侵略朝鲜和台湾的行动,引起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警觉。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适时决定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1950年7月上旬,以驻中原地区的国防机动部队第13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备万一。从此时开始,中共中央领导人即酝酿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的问题。中共中央有关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都是毛泽东主持下做出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在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取得的。

“对朝鲜不能不帮”

1950年7月7日,周恩来在主持中央军委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的第一次国防会议上即确定,一旦东北边防军出动到朝鲜作战时,则“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

虽然,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朝鲜人民军的发展较为顺利,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由于美国的直接武装干涉,使朝鲜的局势更加复杂化,朝鲜战争将可能长期化。

8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边防军师以上单位各抽一人(师以师长或参谋长、军以军长或参谋长),带翻译,统一组成考察团到朝鲜实地考察,熟悉美军装备和作战特点,熟悉朝鲜地形情况,以便边防军出动作战。

同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如果美帝将北朝鲜压下去,则对和平不利,其气焰就会高涨起来。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中国的因素加上去后,可能引起国际上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有此远大设想。

这次会议后,8月5日,毛泽东起草电报,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请高岗同志负主责,于八月中旬召集各军师干部开会一次,指示作战的目的意义和大略方向,叫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8月13日,高岗在沈阳主持召开东北边防军师以上干部大会,根据中央的意图明确了边防军的任务就是准备出动到朝鲜,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高岗在动员报告中指出:“如果美国侵略者占领了朝鲜,毫无疑问,一定会准备力量,来进攻我们的东北与华北,进攻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究竟是让它打下朝鲜,让它准备力量,增长气焰,等它打到中国来的时候再去消灭它好呢?还是现在争取主动,配合朝鲜人民军,在国土以外,消灭敌人,保卫自己好呢?显然地,在国土以外消灭敌人,是有利于我们、有利于我们的朋友、有利于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平民主的事业的。所以为着保卫祖国,巩固胜利,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我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援助朝鲜人民,帮助朝鲜人民解放,使朝鲜成为独立、民主、统一的国家。……支援朝鲜和保卫我们的祖国与保卫世界和平是一致的。”“到朝鲜去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现,穿朝鲜服装,用朝鲜番号,打朝鲜人民军的旗帜,主要干部改用朝鲜名字。这样的处置,可以使朝鲜人民喜欢,又很策略。”毛泽东充分肯定高岗的动员报告,18日致电高岗指出:“你在边防军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是正确的。”

8月中旬以后,朝鲜的形势已经变得不容乐观,战争双方在洛东江一线形成僵持局面,朝鲜人民军的作战已经没有后劲。朝鲜战争长期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为使边防军的主要干部能够集中精力于部队整训和各项准备工作,8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以军委名义致电高岗、贺晋年,决定取消原计划去朝鲜考察之议,唯为便于及时了解朝方作战情况,吸收其经验,弥补参观团目前不去之缺陷,又避免张扬走漏机密,现决定由边防军中选派三四团级(副团长)或师级(参谋长)干部,以大使馆武官面目出现进行工作。

据此,边防军确定由第13兵团侦察科长崔醒农、第40军第118师参谋长汤景仲、第39军参谋处长何凌登、炮兵第8师副师长黄登保(后改为军委炮司情报处副处长黎非)和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等5人,以大使馆武官名义前往朝鲜收集美军情况。经金日成同意后,9月19日,张明远、崔醒农等5人以武官名义赴朝鲜。

8月2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有军委各部门、各军兵种领导人参加的国防会议,专题检查和督促东北边防军的作战准备工作。周恩来在会议上指出,朝鲜战争长期化形势的出现,“加重了我们的责任,并且应该很快地积极准备”。尽管“朝鲜进行长期战争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的,但最后将美军各个歼灭,看来这个任务势必落在我们肩上”。因此,“必须加紧和加强准备工作。一切都要准备好,不要成为‘临急应战’,而要有充分准备,出手就胜”。会议不仅对边防军的准备工作做了新的要求和部署,而且对空军和各特种兵部队准备也做了要求和部署。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在全国高层领导人中进一步明确了援朝问题。

毛泽东向各中央局负责人打招呼,请他们考虑应付时局的问题,准备中央开会研究。8月27日,毛泽东致电中央军委副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告知:“为了应付时局,现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已集中了四个军),但此事可于九月底再做决定,那时请你来京面商。”同日,毛泽东还以中央名义致电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各中央局负责人高岗、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饶漱石:“为了事先商量几个重要问题,以利应付时局及制定三年计划……请你们五位同志于九月二十五日来京开会。”

到9月初,关于对朝鲜要帮的问题,已不仅仅限于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中考虑。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把援助朝鲜问题在有各民主党派委员在内的政府委员中做了公开阐述,要求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他指出,对于朝鲜人民,我们要给予帮助鼓励。朝鲜人民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美国已增加了部队,战争的持久性也就随之增加了。朝鲜战争持久了,不如速决的好。但持久了更有利于教育朝鲜人民和世界人民。美国是有许多困难的,内部争吵,外部也不一致。美国是不可怕的,但它可能乱来。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它在朝鲜已经干起来了,它什么都可能干出来。我们不准备就不好。我们要准备战争打起来的时候,不是小打,而是大打;不是短打,而是长打;不是普通打,而是打原子弹。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准备你打原子弹。我们是不要你打的,你一定要打,就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弱点,跟着你,最后打败你。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出兵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争形势发生逆转,在洛东江一线的朝鲜人民军主力腹背受敌,于9月下旬被迫实施战略退却。9月28日,美陆战第1师攻占汉城,29日,美第8集团军指挥的美军和南朝鲜军,全线进抵三八线。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定,请求中国给予直接的军事援助。

10月1日晚,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政务参赞柴军武,直接向中国方面提出关于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请求。同日,以金日成、朴宪永名义致函毛泽东,信中写道: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托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将这封信送达北京。10月3日,朴一禹当面向毛泽东呈交了这封求援信。

毛泽东接到朴一禹面交的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的求援信后,于10月4日和5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会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以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坦陈己见,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主张暂不出兵,主要的顾虑并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而是国内困难太多;另一种意见则积极主张出兵援助朝鲜,认为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挑衅如不给以坚决回击,就会使它更加猖狂。如果让美帝侵占朝鲜,对我们就是一个直接威胁,国内无法安心建设,如果准备三五年以后再打,那时还是要打,我们三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一点工业,到那时还要被打得稀烂。而且对三五年我们国防建设、工业建设也不可抱有过高的期望。那时美国可能把日本、西德都武装起来了,我们要制止侵略就更不容易。这样细算一下,目前就打也许更有利,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据彭德怀后来回忆,毛泽东在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针对暂不出兵的意见,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1951年1月23日,周恩来在东北局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时也说过,毛泽东说,我们可以提出几十条、几百条甚至几千条顾虑,这些顾虑都是揣测可能发生的。另外一条就是我们应该在朝鲜争取反美胜利,应该给美帝国主义这个世界各帝国主义侵略阵营的头子一个打击,把它的气焰打下去。毛泽东认为,尽管遇到那样多条的顾虑,但那是可以克服的困难,或者应该忍受的困难,也是我们为着争取这个伟大的胜利应该付与的代价。

中央政治局会议经过全面分析权衡后,意见逐渐趋于一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做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同一天,毛泽东致电倪志亮转金日成:

(一)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二)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及其他在满洲境内有关援助朝鲜的工作,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负责;(四)请你即派朴一禹同志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二同志会商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有关的诸项问题。(彭高二同志本日由北京去沈阳)

中共中央在形势所迫的情况下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么苏联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将承担什么义务,特别是一旦美国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甚至苏联也可能被拖入战争,苏联将采取何种立场,对此,中共中央必须得到苏联政府的明确表示,以便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参战后,更好地根据各方面情况把握战争。

10月2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表明中国“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同日,毛泽东还通过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转发了致斯大林的另一份电报,重点强调了中国志愿军出动后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和中国的困难,以了解苏联对此的态度。毛泽东在这个电报中指出: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认为,这一举动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迫使我们退却;第二,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和中国的公开对抗,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战争中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我们将召开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将出席。对此问题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我们是想同您商量一下。……如果您同意,我们准备立刻让周恩来和林彪同志到您的休养地,同您讨论这件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形势。

罗申和斯大林对毛泽东这个电报均产生了误解,认为中国不准备出兵援助朝鲜。莫斯科时间10月5日,斯大林主持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毛泽东通过罗申转给斯大林的电报进行研究。会后,斯大林致电毛泽东,明确表示:

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囯签有互助条约。这需要害怕吗?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我们在一起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德国现在不能给美国任何帮助,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不会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让他现在就打,而不要过几年以后。

莫斯科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五个小时,10月5日,在接到斯大林这封电报之前,毛泽东已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到朝鲜作战的决策。接到斯大林的电报后,毛泽东对苏联的态度有了底数。10月8日,毛泽东派周恩来和林彪前往苏联,向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通报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情况,并请求苏联援助武器装备和出动空军掩护。在中国组建东北边防军时,斯大林曾经表示过,一旦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形式出动到朝鲜作战,苏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但周恩来同斯大林会谈时,斯大林只同意为中国抗美援朝提供武器装备,对出动空军掩护问题则表示,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不能出动掩护志愿军作战(后来又表示,两个半月以后也不准备出动到朝鲜作战,只在鸭绿江以北中国上空作战)。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说明了会谈的情况。

中共中央没有料到苏联拒绝兑现已作过的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毛泽东接到斯大林和周恩来的联名电报后,10月13日,再次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进行研究。政治局同志一致认为,即便苏联不能出动空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同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转告斯大林,表明,如果“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我们采取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美国侵略朝鲜与台湾并将战火烧向鸭绿江边,朝鲜形势危急,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而被迫做出的,是基于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共同需要做出的。这一决策,正确地把握了局部的当前的利益与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关系,是英雄胆略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产物,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保卫和平、维护正义的气概。

明确战争指导方针

志愿军入朝后,毛泽东针对敌我双方的作战条件,于10月23日进一步明确指出:

我们应当从稳当的基点出发,不做办不到的事。朝鲜战局,就军事方面来说决定于下列几点:第一是目前正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1]师(伪三师[2]将随伪六师后跟进,伪一师亦可能增援)。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做重新部署,新义州、宣川、定州等处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不会来占,伪首[3]伪三两师将从咸兴一带退回元山地区,而长津可保,新安州、顺川两点是否保守也可能成问题,成川至阳德一段铁路无兵保守向我敞开一个大缺口,在现有兵力的条件下,敌人将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伪六、七、八师主力未被迅速歼灭,或逃脱,或竟固守待援,伪一、伪首及美军一部增援到达,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势将改为于敌有利,熙川、长津两处的保守也将发生困难;第二是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敌人虽有大量飞机仍不能给我太大的杀伤和妨碍,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即是说,除平壤、元山、汉城、大邱、釜山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我无飞机无法进攻外,其余地方的敌人都可能被我各个歼灭,即使美国再增几个师来,我也可各个歼灭之。如此便有迫使美囯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或者待我飞机大炮的条件具备之后把这些大城市逐一打开。如果敌人飞机对我的伤亡和妨碍大得使我无法进行有利的作战,则在我飞机条件尚未具备的半年至一年内,我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第三如果美国再调五个至十个师来朝鲜,而在这以前我军又未能在运动战中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几个美国师及几个伪军师,则形势也将于我不利,如果相反,则于我有利。以上这几点,均可于此次战役及尔后几个月内获得经验和证明。我认为我们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

这样,志愿军作战,就有了一个明确而灵活的战争指导方针,即从稳当的基点出发,根据现有的作战条件,既不做办不到的事,又必须力争一切可能的胜利。对于能不能打,要在几个月之内获得经验和证明。

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至1951年6月,志愿军连续进行五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共歼敌23.3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作战减员18.9万余人),经过反复较量,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美国当局被迫调整了朝鲜战争政策,放弃了军事占领全朝鲜的目标,并且做出了愿意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朝鲜停战的表示。这说明,此时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已经具备了现实基础和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先从结束朝鲜战争并保证能实现朝鲜境内的停火与休战入手。如果美国的停战谈判是骗局,或不接受我们提出的合理条件,那么美国的欺骗就会被揭穿,战争会继续,我们将仍给其以严重的打击与教训,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将会更多地站在我们方面,美国将会处于狼狈的境地。如果战争真结束了,那么我们可进一步提出有关各方举行和平解决远东问题的谈判,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但和平的主动权将更加掌握在我们手中。

1951年6月初,毛泽东经与金日成对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后,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

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这一方针,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边打边谈。

由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异常悬殊,志愿军虽能够包围美军一个团左右的兵力,但不能将其歼灭。针对这种与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不同的情况,毛泽东提出,对美英军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经过一系列的小歼灭战,再进到打大歼灭战。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思想提出于第五次战役临近尾声时,贯彻于整个阵地战阶段。

当双方在谈判中达成关于军事分界线的协议后,战争的军事、政治形势要求志愿军必须坚守战线时,毛泽东于1951年11月中旬为志愿军确定了坚守防御的作战方针,指示志愿军“节约兵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持久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坚守现在战线,大量消耗敌人,以争取战争的胜利结束”。志愿军据此在正面战线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

在正面战线已经巩固,部队越战越强,越战越主动,而侧后的海岸防御仍是薄弱环节时,1952年12月20日,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以中共中央名义指示志愿军协同人民军,集中力量解决侧后海岸防御问题,志愿军和人民军于1953年春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反登陆作战准备,从而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1953年夏季,志愿军又以打促谈,连续发动三次进攻作战,直至1953年7月27日,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实现了朝鲜停战。

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战争的形势和特点,运筹帷幄,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场战争,支援了朝鲜人民,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国家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1].伪军,指南朝鲜军。

[2].此处伪3师有误,应为第7师。

[3].伪首,指南朝鲜军首都师。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