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真的是汉奸吗?

繁体

胡适真的是汉奸吗?

我之前有两期视频提倒胡适,发现评论区里有不少人说胡适是汉奸。我也看到过网上有很多人引用胡适的话,来证明胡适是汉奸,但这些引用都是只言片语,很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的聊一下这个事。评价历史人物,不但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你比如明末的大名士钱谦益,说到抗清大业总是慷慨激昂,要和他们不共戴天。可真到表现民族大义的时候呢,他说秦淮河的水太凉了,我还是不跳了,于是降了清。

你看胡适呢,他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国家民族的事吗?从结果上看,胡适不但没有对不起国家民族,他还投身于抗战外交,奔波于国际社会,为中国争取物资上的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胡适后来是个坚定的抗战派,不然中国政府那么多人都瞎了,派他去做外交官。

胡适之所以被指为汉奸,主要是因为他是文人,太天真了,什么话都敢说。在抗战爆发之前,他主张对日妥协,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应该以求和为上,不要正面硬刚。

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中日实力差距太远了。我们看一组数据,当日本的陆军规模是中国的2倍;装备数量上,枪械是中国的3倍,重武器是中国的2倍;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为60亿美元,是中国的4.4倍;钢铁石油等资源的产值是中国的100多倍;在军工制造方面,中国基本为0,我们生产不出飞机、坦克、汽车和大口径火炮,而日本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和美国叫板。

胡适判断,战争一旦爆发,中国不但会很快沦陷,而且整个国家也会被打穿打烂,我们好不容积累起来的一点工业基础,和刚起步的新式军队都会毁于一旦。

所以胡适是想通过和谈为中国争取发展的时间。事实上,在3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计划10年内,在德国人的指导和训练下,建设120个师。蒋介石早期被攻击奉行“不抵抗政策”,就是为了这个工作在争取时间。

我们今天回头看,只能说胡适的想法很稳健,同时也太天真,他低估了日本侵华的决心和急迫性。但是你要说他是汉奸,虽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起码也是不着边际了。

在国破家亡之际,主战是政治正确,但凡你要有点主和的意思,不管用心是什么,都会成为全民公敌。因为舆论是不讲理智的,舆论只受情绪的驱使。所以老蒋连强军计划都是秘密进行的。

事实上,越是喜欢大肆叫嚣主战的人,生死关头越容易成为投降派。为啥呢?因为说话成本低啊,我随便慷慨激昂一下,就能树立个光辉的人设。但面对敌人的屠刀,要是还那么硬气就没命了。

胡适的天真之处就是他不考虑个人形象利益,说难听点就是大嘴巴,公开发表违背主流舆论的言论。比如九一八事变,胡适说“为地方安全计,为三省人民的福利计,我赞成三省解除武装。《独立评论》1932年10月9日”为啥呢,二十万东北军一枪不放就丢了东三省,这样的军队不但没用,还会加重人民的负担。你如果不考虑前提语境看,这话就很不恰当。

还有一句,也是被广泛引用和抨击的就是“日本应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日本该觉醒了》”其实整句话是这样的“日本决不能用暴力征服中国。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可以征服中国,即就是悬崖勒马,彻底的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他说的很清楚,要日本马上停止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至于说“征服中国民族的心”明显就是讽刺日本嘛,谁都知道,中华民族向来都是靠文化征服他国的心,从来没有被他国文化征服过。

胡适常举一个例子,说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法国在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到1918年一战结束后才收回来,期间经历了48年。他认为中国对于收复被日本侵吞的国土,也需要有这样忍耐的决心。

这一思想主旨不就是再说,中国没有办法速胜,必须打持久战吗。怎么就能扯到汉奸卖国呢。总之,他的思路就是尽量的求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不要打嘴炮,过嘴瘾,踏踏实实谋发展。这也符合胡一贯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也就是说,胡适这个人一贯就是这么想问题,他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国家好,并不是为了他自己的私利。至于他后来为什么被骂的这么惨,关键还是他最后跑路了,没有留下来,立场出了问题。

来源:流河流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