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咫尺天涯。一个3岁被拐的贵州女孩,离家仅2公里,可她回家的路,竟足足走了17年。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母同胞的姐姐,已是小城公务员,过着四平八稳的生活。20岁的她,却已是2个孩子的母亲,生活潦倒,满脸憔悴。
在2016年贵州“认亲大会”现场,一对来自兴义市的中年夫妇,看到失而复得的女儿,痛哭出声。
妈妈李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一个劲儿地求原谅:“都是我不好,没有看好你……17年了,妈妈一直在找你……”
谁能想到呢,当年一个不留神,就彻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
01
李云不会忘记,那是1999年8月2日。那天原本一切正常。晚饭后,已上小学的大女儿香香,留在家里写作业,她和丈夫余良带着小女儿梅梅,到街心花园的夜市,去摆摊卖皮鞋。这样的营生,他们已经干了多年,轻车熟路。那晚的生意不错,2人互相配合着,给顾客介绍,取鞋,帮着试鞋,调号,收款,忙得不亦乐乎。
3岁多的余梅梅,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她在鞋摊后面坐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站起来四下看。后来,她看到远处有卖气球的,就来了精神,嚷嚷着也要买一个。李云腾不开空,就随手拿了一元钱给梅梅,嘱咐她买了快回来。
当时李云的确没有想太多,也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他们常年在那一带做生意,周围的摊贩们对梅梅都很熟悉,梅梅叔叔的摊位,离他们的鞋摊,也只有几十米。可以说,周边都是熟人。
李云没有料到,她冲女儿喊“不要乱跑”时,看到的竟是梅梅最后的背影。
梅梅这一跑,就彻底跑出了她的视线,之后17年,她都只能在午夜梦回时见到。那晚一直忙到收摊,李云扯过东西盖好货物,喊余良回家时,她才突然意识到,梅梅一直没回来!
那一刻,李云简直吓傻了。待缓过神来,她立马用变了调的声音,厉声叫道:“余良,梅梅丢了!”余良和李云夫妇,开始惊慌失措地四下寻找,边找边喊,希望能听到梅梅答应的声音。
可渐渐空旷起来的街上,没有任何回应。看情况不对,梅梅的叔叔,还有夜市上相熟的摊贩们,也都没有回家,开始帮着四下寻找。可任他们扩大范围,找遍了方圆左右,却连梅梅的影子也没有找到。
后来,很多亲朋好友闻听也都加入了寻找梅梅的队伍,可24小时过去了,仍是没有一点消息。梅梅真的丢了?!李云如遭雷击,她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她疯狂地跑到派出所报警,央求警察们能帮她找到。
可不巧的是,街心花园一带当时正在整改,监控设施没有安装到位,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措施。尽管警察们为了破案,实地查访做了很多工作,但最后并没有排查到什么有效的信息。那个叫余梅梅的女孩,杳无音讯。
02
李云不敢回想,梅梅丢了以后,他们一家,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梅梅在丢失前3天,曾和姐姐香香拍过一张合影,李云让人把照片进行剪裁,冲印了很多份,拿着在街心花园一带不停转悠着,逢人就问见过没。
那时候的李云,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癫狂状态,她以泪洗面,看到和梅梅差不多年龄或身高的小女孩,就冲上去紧紧拉住,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女儿。余良对女儿梅梅的丢失感到难过,妻子李云从失魂落魄到歇斯底里,也让他揪心,似乎没过几天,这个颇有精神气的男人,就已经白发横生。
他打印了很多份寻人启事,到处张贴,那上面的内容,两口子早已倒背如流。他们甚至清楚地记得女儿丢失那天,所穿衣服上的各种细节,期望有好心的路人,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帮着他们找回女儿。
可是没有。3岁多的余梅梅,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李云跟魔怔了一样,对着女儿的照片,一遍遍地念叨着:“我相信,梅梅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她就这样给自己做着心理暗示,强化着对梅梅的印象。那些年,余良李云夫妇,听到任何一点消息,都会立即赶去。他们去过云南,去过江苏,总想着会有奇迹发生,找回他们的梅梅。
可是没有。一直没有。他们心中,留给梅梅的那一块儿,就一直空着。即使他们的大女儿香香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即使他们后来生下的儿子小迪长成了半大小伙子,他们儿女双全,孩子们也都有出息,却都不能弥补梅梅丢失带给他们的缺憾。
即使日子越来越好,家庭收入越来越高,他们足可以在市中心买设施完善的新房,好好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他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梅梅丢失那年,他们在宣化街居住的老房子。他们不搬家,甚至不敢出远门,就怕有一天梅梅回来找不到他们。因为梅梅喜欢红色,他们在对老房子进行整修时,还把房子的外墙,涂成了红色。
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感动了很多人,媒体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做成相关视频播出后,引来很多寻亲志愿者的关注。志愿者们把梅梅的相关情况,输入到寻亲网站上,通过认真细致的比对分析,发现有一个女孩,和余梅梅的信息高度相似。
那个女孩叫贾敏,居住地离李云家还不到2公里!离得这么近,只隔了一条街,17年来竟没有一点觉察?她会是余梅梅吗?志愿者们犹豫了。
03
尽管李云在看到贾敏照片第一眼起,就认定是她的女儿余梅梅,志愿者们还是决定让事实说话。在一个狭小拥挤的出租屋里,志愿者们见到了贾敏。可目之所见,让他们震惊不已。因为20岁的贾敏,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
在同龄的女孩们光鲜亮丽地享受生活时,贾敏却衣着陈旧,灰头土脸地照顾着哭闹不止的孩子们,浑身上下只透露出4个字:疲惫不堪。整理着衣柜里寥寥几件衣服,贾敏坦白说,自己一两年才会买一件新衣服,因为“太穷了”。
她要带2个孩子,要做家务,不能外出打工,同居男友在外也挣不到什么钱,4口人的日子,难免过得紧紧巴巴。
在志愿者们透露,根据她在寻亲网站上所登的信息,已经找到高度疑似她父母的人时,贾敏的反应,让人大跌眼镜。她面无表情,坚持说不必见了,因为见了也许会彼此失望。任志愿者们怎么做工作,贾敏始终不改口。问及她被拐的情况时,她说记得自己是在街上走丢后,被养父抱回家的。养父是个光棍,常年在外漂着,贾敏在乡下跟着“奶奶”生活,后来才跟着养父回到兴义城里。
前几年,养父领回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女人,让她叫“妈妈”。可没多久,那个女人的家里人就带着警察找上门来,养父获罪入狱。
之后,贾敏辍学流浪,不久后,无家可归的她匆匆结婚,接连生下2个孩子。
……志愿者们渐渐明白了。这些年接连遭遇的不幸,经历的曲折,早已让贾敏她对美好的未来不抱什么希望。她对生活无奈妥协,对她的亲生父母,她曾经的家,她不思念,不牵挂,如今只想随遇而安地活着。这样的贾敏,太让人心疼了。
志愿者们做着最后的努力,把她拉到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那幢红色的房子,告诉她, 那就是她亲生父母的家,他们一直在等她回去。
贾敏终于动容,同意做DNA检测。在认亲大会的现场,主持人公布了检测结果,并经余良和李云夫妇现场确认,贾敏正是他们找了17年的小女儿余梅梅!
贾敏何其不幸,她从小被拐,被迫改变了生活轨迹,受尽了生活的磨难。
贾敏又何其幸运,离家 17年后,她终于找了回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迎风面”。
让泪水冲刷掉所有委屈,让与家人团圆的贾敏,从此不再颠沛流离。
愿世间再无拐卖,所有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来源:依伊伴读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公平正义合理——市民买房烂尾被银行起诉还贷款,法院判决:不用还!
据宁夏新闻网11月29日报道,老百姓按揭贷款买房,开发商因交不了房而导致楼房烂尾,银行的贷款该不该还?不还,要面临银行起诉;可是还,房子都没了,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这两本书被清政府所禁,但却传入欧洲和日本,为他国的发展提供便利
满清时期,因为满族人数远远少于中原地区的人数,导致满清皇族一度有些不自信,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文字狱。除了因字定罪之外,清朝还对... -
8月22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同泰国驻缅甸大使蒙空、老挝驻缅甸大使恒显举行三方会晤,就合作打击本地区赌诈犯罪问题进行沟通协调。一段时间以来,缅甸电信诈骗犯罪引发高度关...
-
日本的新年“三件套”,竟把中国舆论场整山呼海啸了!事情是这样子滴,2024开年第一天,当全世界人民都在庆祝新年伊始的时刻,日本岛却天崩地裂。地震、海啸、核泄露,1月2日...
-
《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12年前这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中国内外形势
本文刊于2010年第10期《环球财经》杂志(该杂志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财经月刊),原标题为《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此文放到12年后的今天读... -
皇子装傻37年,被当作傀儡推上皇位,登基后一道圣旨让百官胆寒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在人们面对人心险恶的环境时适用,在古代那处于政治权力中心的皇宫更是适用,尤其是当某人力量弱小、难以自保的时候。唐... -
史家胡同位于东四南大街东侧,大约是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条胡同住过许多知名人物。几百年的老胡同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历史随着时间一点点淡...
- 汉中城靠近水边,因而城里地势平坦的地方,过去很有几处泉眼,或成一塘碧水,或成饮水的井口。城里最有名的泉水是太白泉,时间太久已找不到痕迹,在城里东边的一片城中村中间...
-
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发布的《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原文中国神酒,只要每天一瓶,离天堂更近一点。人到老年,心脏和血管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心肌梗死...
-
永不忘记——1994年,美国默克公司将乙肝疫苗技术低价转让给中国,救了无数中国人
捷克著名文学评论家尤里乌斯·伏契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而我们每每也总是被这样的英雄所激励感动,世间因为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