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行当。这个行当,入门门槛极高,利润极大,风险也一样巨大,同时危害也相当恐怖,它就是造伪钞。
贯穿我国货币发展史,与我国货币发展直接相连的就是我国的伪钞史。可以说自从我国有了货币,就开始有了伪钞,那么我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伪钞呢?这些伪钞又是都从何而来呢?
上图_秦半两
先秦两汉南北朝的疯狂货币史
我国的第一批伪钞诞生于何时已经是不可知晓。但是我们能知道的是,就在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不久,秦朝就诞生了专门针对秦半两的伪钞。就在秦简之中就记载着:伪造秦半两的一个二人团伙。(“丙盗铸此钱,丁佐铸”)可见当时想要“发家致富”的小天才们就已经知道,要铸造假币可是一本万利,可见上古时期的不法分子就已经打起了货币的主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错误的认为秦半两太重不方便流通,然后他就非常搞笑的想出了一个策略:那你们自己铸钱花好了。当时称为榆荚钱,这个榆荚钱那真是群魔乱舞,什么残次品都有。铜钱铜钱,铜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因为密度大所以铜钱沉重也是天然的防伪标记。
上图_西汉五铢,西汉时期的古钱币
当时人已经学会往里面掺杂铁来降低成本,牟取暴利。这一局面直到汉武帝上台才改变,汉武帝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秦始皇,在他手中铸币权回归朝廷,汉武帝创立五铢钱为最高标准的流通金钱,其余的货币的合法性统统被取消。
虽然这样一度抑制了那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但是所谓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汉朝造假集团很快就想出了减掉一圈五铢钱,利用减掉的铜来铸造新五铢钱的“邪术”,这玩意也被称为“剪轮五株”。
虽然五铢钱也有被盗铸的危险,但是好歹工艺成熟,制造困难,一般人仿制不了,经过历史的检验,肯定比王莽先生的“大钱”靠谱多了,王莽改制用所谓的“大钱”取代五铢钱,结果不仅没成功还导致新朝经济崩溃,加速了自己覆灭。东汉时期还是恢复使用五铢钱为官方货币,情况才算逐渐好转。
之所以五铢钱一再变成所谓的“救世良药”实在是出于无奈,毕竟五铢钱的制造技术在整个汉朝都算是比较好的,也成为那帮造假贩子难以逾越的障碍,至少一般人是仿制不了,当然能仿制的我们得送上一句:“您这智商干点啥不好呢?”
上图_三国地图
东汉末年开始,一到乱世就会进入假币横行的历史规律瞬间爆发,整个东汉三国都是假币天堂。魏蜀吴三国都在大肆制造各类低劣的货币。这一问题短暂的西晋自然解决不了,到了南北朝则愈演愈烈,尤其是梁朝值得一提,梁朝时期由于整个国家的货币空前混乱,外加上梁朝官员贪墨无度,于是乎梁武帝萧衍一拍大腿做出了一个比汉高祖刘邦让民间自行铸钱还愚蠢的决定——“尽罢铜钱,更铸铁钱”。
这可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面一个奇观,铁钱不仅容易生锈,而且极易伪造,并且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由于当时规定铁钱和铜钱的比价是2:1,也就是1铜钱等于2铁钱结果所有人都开始伪造铁钱“人以铁钱易得,并皆私铸”。堪称官方版假币,整个梁朝在侯景之乱中崩溃的一塌糊涂也和此不无关联。
上图_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这种疯狂的货币史在隋朝达到了最高峰,隋朝开国之初在隋文帝杨坚的指挥之下曾经想过整顿币制。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谁也想不到,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居然搞出了中国货币史上面的有一个奇观:裁皮糊纸以为钱。由于杨广征伐高丽,修建大运河等一系列动摇国本的超级工程,导致隋朝经济崩溃,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弄钱。然而他想不到,他的这一祸国殃民的举动居然也算一个伟大的发明,中国历史上的纸币雏形就此诞生。
隋朝灭亡之后,中国的货币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上图_开元通宝
唐宋元明的金融炸弹
唐朝接过了隋朝的烂摊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隋末的货币乱象。为了这个目的,唐朝整整花了三代人的时间,唐高祖李渊的武德年间,唐朝就已经开始铸造开元通宝钱。
当时对于弥漫全国的伪造铜钱之风,甚至用处以极刑的方式来处理,但是仍旧难以遏制。归根结底还是整个货币伪造的利润过大,被发现的概率过低,而且技术又容易实现。整个铜钱时代就难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到了武则天时期干脆就公开承认那些伪造的铜钱大部分也是可以用的(武则天也是被逼承认)。
唐廷中后期为了应对日渐爆炸的全国局势,不得不大规模铸造“恶钱”,代表就是各类大钱,这些所谓的大钱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但是方便朝廷敛财。一般人不可能拥有,恶钱这玩意的古代巅峰就是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桀燕”皇帝刘守光发明的“泥钱”。您没听错,就是用泥巴做钱,当时刘守光盘踞幽州,泥钱大行其道,这东西简直骇人听闻,泥巴都能当钱花那什么不能当钱?幽州百姓不堪其苦,所以后唐兵一到立刻集体欢呼,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上图_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铜钱时代伪钱问题到了宋朝一样严重,宋朝的冗官冗费导致宋仁宗不得不一再铸造大钱充当军饷。其实我们也能看出一个关于封建时代伪钱泛滥的动因,一旦朝廷缺钱开始铸造大钱敛财,那么伪钱的出现几乎就是不可避免。
宋仁宗在陕西等地铸造大钱的恶果最终反噬自身,到了宋神宗熙宁八年,由于伪钱过多,导致宋廷不得不收购伪钱,本来以为最多也就20万,结果居然收上来高达115万,这还仅仅是陕西一地,放眼全国那就更为严重了。
然而如果您要是认为,铜钱容易伪造,纸币通过各种防伪技术难以伪造,北宋如果大规模发行纸币就能避免这个问题的话,那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上图_北宋交子
恰恰相反的是,北宋的交子南宋的会子更是伪造的终极重灾区,北宋交子官办前,伪造现象就已经存在了,史称:“亦有诈伪者,兴行词讼不少。”当时交子还是民间使用,并未进入官方就已经有不法分子打起了主意。所以北宋官方还没使用交子,就把伪造交子判什么罪都订好了。
然而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几乎是0,北宋的交子造假几乎让交子瘫痪,造成了一个奇观:交子发源地的本路转运使都主张废罢交子。而且当时制造假交子,假钱引的情况已经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南宋建炎年间一次性就抓获了一个超大规模犯罪团伙:“获伪引三十万,盗五十人”南宋后期的会子发行量陡然上升,导致伪造的会子更加猖獗,几乎整个南宋的半壁江山都是假币横行,连带着这个金国的“子政权”都像是一个笑话。
上图_北宋交子铜印版
然而宋朝的伪钞还不算是最猖獗,紧跟着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造假分子的天堂。元代伪钞的猖獗程度超乎想象,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时伪造钞票成了时尚,朝廷的封疆大吏带头造假,紧跟着所有的老百姓也进入了造假狂潮之中,就差举办一个伪钞大奖赛了。所谓:“今民间之钞,十分中九皆伪钞耳,伪钞遍满天下”。假的比真的还多,元代的经济情况也是非常崩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被钞票打垮经济基础的王朝,元朝的假钞大肆泛滥导致元廷财政紧缩的厉害,元朝拥有宋朝三倍以上的疆域,但是财政收入居然还不如宋朝。其关键因素有三个。
一个是土地偷税,第二是中央财权有限,第三就是货币极度混乱,伪钞横行,就连真钞也做的十分低劣。
上图_“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中统钞)
元朝崩溃以后,承袭元制的明朝最初遭遇了和元朝几乎一样的问题,纸币造假横行,铜钱私铸过多,这些问题虽然朱元璋时期的屠刀之下稍微遏制了一点,但是仍旧贯穿整个明朝。
尤其是明武宗以后明朝政府财政吃紧就往往铸造铜钱来抵债,导致民间伪币风潮再度泛滥,然而就在这个关键当口,白银货币开始输入。那些西班牙银元从沿海进入内地,大家开始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种仿制不了又特别有信誉度,而且一看就很有价值的东西——银元。
明代后期的白银货币化直接毁灭了这些造假贩子最后的美梦,我国进入白银时代,曾经的宝钞开始变为银票,帝国的造假贩子们才开始真正偃旗息鼓。
上图_ 清朝 白河县厘金局 (白银)
到了清廷入关之时,白银已经正式成为官方货币,然而白银货币化解决了假币,却带来了另外的问题——物价飞涨,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大明朝最终在这股历史浪潮之中死于农民起义之手,可以说某种意义上也在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货币,只有最适合它的时代。
参考资料:
【1】杜佑《通典》
【2】马端临《文献通考》
【3】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
【4】窦仪《宋刑统》
【5】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来源于中国国家历史、历史学堂君,作者一笠烟雨、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一百年来,西方从没停止过文化入侵,现在又把魔爪伸向青少年夏令营
01文化入侵是西方殖民中国的策略中国一百年前到了最衰败的时期,八国联军开始瓜分中国。但他们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麻烦,不是当时满清的军力,而是中国绵绵不断几千年的文化。如... -
这个家族有着千年的历史,曾是王族。在沉默了几千年后,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中国。这个家族是吴越的钱家。曾...
-
如前文《东风劲,战鼓响:文化西风内衣破,哭爹又喊娘》所述,当西人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碰瓷中药材“乳香”的来源炮制出“阿拉伯”的概念后,他们随之将已经使用多年的“大唐...
-
文明的主人从来就不是群众。群众仅在毁灭文明时才能发挥作用。——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1.“卖爆美国”显然是夸大幸好我看过那个视频,不然就被新闻骗了。视频作者是一...
- 上周六,一位芜湖的朋友与我聊天,聊起了清朝的腐朽与灭亡。可能,今年写贪官写得有点多,他就一味地往贪官身上泼脏水,呵呵……其实,在我看来,大清的没落,贪官、慵官、酷...
-
我是2021年6月14日从北京出发,飞机经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到基辅,再转机于15日到的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就读于敖德萨音乐学院。因学...
- 今天我们就来看日本人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罪孽有多深重?20万黄埔军14年战死19万。350万四川男儿出川抗日,回川却不足13万。广西狼兵出兵6万,三天三夜几乎全部打光。台儿庄战役...
-
《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12年前这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中国内外形势
本文刊于2010年第10期《环球财经》杂志(该杂志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财经月刊),原标题为《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此文放到12年后的今天读... -
李勣(徐懋功)的“皇家家事论”影响深远, 后世被范祖禹、王夫之等大加批判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单名勣,在唐代的统一战争及之后对边疆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为开国元老。历史上的李勣是一个武将,而... - 大文豪苏轼在王朝云去世后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写这副挽联的原因就是“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