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位芜湖的朋友与我聊天,聊起了清朝的腐朽与灭亡。可能,今年写贪官写得有点多,他就一味地往贪官身上泼脏水,呵呵……
其实,在我看来,大清的没落,贪官、慵官、酷吏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是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比贪官危害更大的,官——巧官。
今天,我就拿一个人举例子,这个人非常值得想当官或者想升迁的好好琢磨,平头老百姓就权当看个热闹。
这个人死后,谥号被称为“文正”。这个谥号可了不得,据史料记载,大清朝总共有2748名官员,其中只有8名死了之后,谥号被称为“文正”(包括曾国藩)。
文正,意思是既有才华,为人很正直,工作能力很强。文官死了之后,能得到文正的谥号,那属于祖坟炸裂才有的福分。
这人就是——曹振镛。
他横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朝为官53年,更牛的是,一直屹立不倒。嘉庆年间,就成了首辅宰相,道光年间,把持朝政15年,要不是死得早,他能跟道光共进退,真是当官当到死。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官。
乾隆年间,他爹是户部尚书(财政部部长),自己也中了进士,加上又是官二代,乾隆对他爹也很赏识,说,你这儿子不错,有前途,既然考上了,就安排吧。就这样,曹振镛当成了庶吉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储备干部),随时准备提拔。
嘉庆继位后,曹振镛开始扶摇直上。嘉庆中叶时期,他已经当上了首辅大学士,说白了,就是文官第一人。到了道光年间,更是位极人臣。
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形容皇上对曹振镛有多信任——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
意思是说,宰相,每朝每代都有,可替皇上当3个月家的,你听说过吗?没有吧。曹振镛,做到了。
嘉庆年间,嘉庆外出巡游,曹振镛留守,替嘉庆当了3个月的皇上,所有大小事务,他说了算。熟读历史的都知道,皇上出去,朝里一般谁说了算?多数是太子加一个辅政大臣。你看,康熙御驾亲征,太子胤礽+首辅索额图留守,大多都是这个模式。嘉庆巡游,居然不用太子,所有的事都让曹振镛说了算,这事亘古未闻。
嘉庆对曹振镛太信任了!
而,到了道光时期,道光更是离不开曹振镛,什么事都得问他。以至于曹振镛死的时候(曹振镛活到了80岁,位极人臣,从来没有倒过,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道光皇帝都哭了,啊呀,你死了,我怎么办?再有事,我问谁去?啊呀,惜哉,痛哉……
你可能会说,做官做到这个程度,说明曹振镛的贡献大啊,怎么能说他是躲事的巧官呢?
曹振镛为官53年,当了两朝的宰相,这么大的官,这么大的能力,你看看《清史》上写的曹振镛,就700多字。我们都明白,这官如果当得好,绝不可能就这么点字。这700多字,还不如一个村长死后的悼文。写《清史》的人,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曹振镛干过什么厉害的事,有什么了不起的政绩,琢磨来琢磨去,和他为官53年,当了30年宰相的经历完全不符,这就意味着,为官53年,他几乎什么正经事都没干。
可,什么都没干,还这么红,皇上还这么信任他,你说他高明不高明?
太高明了!
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揣摩圣意
嘉庆死后,道光继任,谁都摸不清道光的路数。这时候,曹振镛怎么做的?多磕头,少说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表忠心,不吱声,看!
看什么?看道光想干吗。揣摩完明白之后,他开始挖坑,让皇上宣布的政策,像顺水一样流过来,在他这顺畅通过,然后帮着推波助澜,扩大沟渠,实现波澜壮阔。
道光一看,这大臣跟我心思一样,他懂我,而且想到我前面去了,做得比我预期的还要好,这人能用。谁不喜欢用这样的人啊?
那,道光上台之后,想干吗呢?他那会儿的财政还不如乾隆时期的四分之一,国库吃紧。说实话,道光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一看这情况,知道原来太奢侈浪费了,得节俭持家了。
于是,从那会起,皇后过生日,一碗打卤面,皇上一个月就吃两次肉,除了太后可以天天吃肉,剩下的谁都不行,什么后宫妃子,都得按这个标准来。节省得不能再节省了,甚至公主出嫁,买个破皮箱就当嫁妆了……
这时候,曹振镛揣摩明白了,原来是要开源节流,节省财政开支。而且,道光的节省,不管是不是在刀刃上,他得看到你是真节省,他要立榜样。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曹振镛是怎么做的?
有一天上朝,他撩袍跪拜,这一撩的动作相当慢,以至于把自己裤子上的一块大布丁,让道光看见了。道光就乐了,曹大人,你这当朝宰相这么穷吗?怎么还穿打补丁的裤子?曹振镛一本正经回,我做一条新裤子倒是容易,也不是因为穷,可这新裤子跟旧裤子,对我来说,都一样,反正都穿在里面,而且旧裤子穿着舒服,能省一点是一点,我要是能省一点俸禄,给朝廷户部和工部节省点开支,我也算尽到了首辅的责任了。
道光一听,两眼放光,了不起啊,难得当朝一品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下面人都像你一样能为朕分忧,为国家分忧,我大清何至于此啊!道光大加赞赏曹振镛。
就这一件事,引发的效应你都想不到。
当朝的大臣们一看,皇上喜欢看我们穿打补丁的衣服,于是,各个都在自己衣服的显眼处打补丁,给皇上看。最后,京城里,旧衣服打补丁成了一种新时尚,直接造成旧衣服比新衣服卖得贵,而且越旧,卖得越贵。许多官员,买不起旧衣服,就把新衣服撕个口子缝一块布丁。
和稀泥
大清朝的内务府,贪污向来严重,而且糊弄起皇上来,那都是“一本正经”的。
道光有一天想吃鸡蛋,内务府的人就说了,啊呀,鸡蛋可贵了,得5两银子一个呢。道光天天坐在宝座上,他哪知道鸡蛋多少钱一个啊,便惊讶道,鸡蛋这么贵啊,曹大人,你知道鸡蛋多少钱一个吗?
曹振镛眼睛一骨碌,如果不说实话,皇上要怪罪,如果说实话,就把内务府得罪了,那帮人可不能轻易得罪。他说,啊呀,回皇上,年初大夫给我看病,说我是内火上升,不能吃鸡蛋这种小补的东西,我已经差不多一年没吃过鸡蛋了,我还真不知道。
你看,他推得一干二净,谁也不得罪。
对付政敌
曹振镛身居要职,不可能没有政敌。但,道光皇帝最恨党争,生怕对江山不利。于是,他什么时候都表现出,一切为皇上,为江山社稷着想,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正能量,我就听领导的,我为领导考虑。
曹振镛有一个政敌——阮元。这人也是三朝元老,而且能力在曹振镛之上。阮元当过云贵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都是最重要的位置,而且政绩非凡。更厉害的是,阮元的文化水平非常高,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什么篆刻、书法、绘画都非常得好。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查看一下他创作的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联》。
有一次,道光皇帝就问了,现在正是需要能臣的时候,曹大人,你觉得阮元如何啊?
要是一般的官员,必然要趁机说政敌的坏话,可,曹振镛高就高在这里。
回皇上,阮元阮大人好啊,他的能力不是我能比的,他比我强太多了。皇上,您听我说,云贵地处边陲,本来经济就差,而且周围都是一些藩邦属国,要是搞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一出问题就是国际问题。而,阮大人在那游刃有余,一般人去那,从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也未必忙得过来,阮大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的。而且,我听说,这两年,阮大人还抽空出了3本诗集,还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邀请当地的文人墨客,一起吟诗作赋,文化业余活动搞得特别好,大才子就是不一样,朝里的不少官员都挺佩服他的。
曹振镛一说完,道光当时就把脸撂下了,怎么着,要是吟诗作赋能治理好国家,我还用他干吗?!整天有那么多闲心干这事,有没有把我的命令当回事?!……
曹振镛的一番话,戳中了道光的肺管子。你想,道光喜欢搞形式主义,就怕官员不敬业,你给我往死里加班,累死才好呢,他才不管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控制得住。
所以,表面上,曹振镛的那番话很“正能量”,阮大人好啊,国之栋梁啊,安排工作井井有条,还能抽出空搞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多阴损,相当于借机会,挖坑,让道光把阮元埋了。
后来果然,没多久,道光就把阮元调回中央,安排了一个不咸不淡的职位,一直到退休。
曹振镛,狠不狠?黑不黑?可,表面上你挑不出毛病,人家又没说坏话,都是“正能量”。
自“断”财路
曹振庸家里有一大拨亲戚,很有钱,做什么生意呢?卖盐。过去,盐是垄断的,那一拨亲戚仗着特权,所以挣了大钱。
后来,两江总督向道光提交了一个方案,说,盐这样垄断下去,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应该是谁多交钱,多交税就交给谁来经营,意思是把专卖权进行拍卖,价高者得,这样也能增加朝廷的税收。
道光一听,拍手称快。
可,这样一来,曹振庸那些亲戚就断了财路,集体到曹振庸这来求情,让他跟皇上说说这事。没想到,曹振庸当众斥责,你们想干吗?想违抗国家政令吗?你们过去少赚了吗?都给我吐出来!从现在开始,你们谁都不许碰盐,都给我回家种地去!
这些亲戚这个难受啊,又不敢怎么样,只能说,叔啊,你怎么能断自家的财路啊?
你知道曹振庸说了一句什么?
自古及今,可有饿死宰相家之说?意思是,从古至今,你听说过哪个宰相的家里人是饿死的?你们闹什么闹,能穷着咱们家吗?我让你们撤就撤,再不撤就有危险。
曹振庸心里明镜似的,只要我不倒,咱永远吃香喝辣,你要硬上,钱是可以多赚,只要皇上那不高兴了,雷霆震怒,鸡犬不留,还会连累到我。
所以,这一项政令一出,他赶紧让亲戚退出精英行列,领导干部家属不得经商!
曹振庸,太狠了!他把握圣意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道光离不开他。
像曹振庸这样的大官,你说他是贪官,他也不怎么贪,你说他是清官,他啥好处都捞了,你说他是庸官,一天比谁都忙,你说他是能臣,他又没干什么正经事……就这样干了53年的大官,屹立不倒,高不高?厉害不厉害?这就叫巧官。
放到现在来说,我们也见过,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三忠于、四无限,一个劲地喊口号;领导想干的事,不管对错,顺着我这儿,政策就往下走,我挖沟你就淌水;得罪人的事,我不干……这就是当下的——巧官。
那,为什么巧官的危害,远大于贪官呢?
还是拿曹振庸来举例子。
曹振庸为官53年,这么成功,什么有害的事都摊不到他身上,而且皇上还对他这么信任,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
满朝文武全看着曹振庸,他这么干,皇上喜欢,那我们也这么干!以至于,这些官员都不干正事了,整天就琢磨着金殿上的老大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我们就按他的来,然后,我们也不得罪人,我们也不硬碰硬,有什么倒霉事,我们也躲,什么有用的事,我们也不干,一干事容易出错,不干,反而还挑不出毛病。
满朝文武都向曹振庸“学习”,这就造成道光年间到咸丰年间,官场几乎无人可用,好不容易出了几个像林则徐这样的能臣,后来还被曹振庸的学生——穆彰阿给陷害了。直到晚清,到了大厦将倾,出现了3000年未有之变局,才冒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么一拨人。
也就是说,曹振庸的这种影响力,一直从嘉庆、道光延续到了咸丰、同治,整个大清的官场上,一股腐败之气,朝纲废弛,民不聊生,没人管正事,没人干正事。
你说,巧官的危害大不大?
写在最后:
那,根子在哪?
在皇帝。不要以为道光皇帝励精图治,想这么干,要那么干,挺好。关键是,皇上是一言堂,他说了算,没有其他任何标准,皇上金口玉言,属于独裁高压的一种统治,下面的官员为了应付,明哲保身,就自然衍生出了——巧官。
来源:82年的老周、Boligan【古巴】| 图、老周 | 文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83年,内蒙古6.16惨案惹邓公勃然大怒,惊动军队直接出手抓人
(文中插图来自影视剧照)1983年6月1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旗沟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惨案,八名刚刚刑满释放不久的年轻人在一天之内杀害了27人。而这八个人当中最大的不过只... - 如果想想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洪承畴被俘之后的投降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想想朱元璋,那么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崇祯皇帝并非庸君。然而,在面对祖宗家业的大...
- 朱令辞世,已经整整一个月。朱令案,这起千古悬案的谜底,或许会和她一起,尘封在历史长河的尘埃里,直至被人忘却。令人唏嘘的是,善良的朱令父母,在女儿过世后,成立了一个...
-
1998年,他潜伏台湾“军情局”,揪出两名高级叛徒后被关押,结局如何?
2015年11月30日,台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用委婉的语言透露了一则轰动两岸的消息——大陆和台湾之间在10月份交换了被俘的情报员。所谓情报员,其实就是安插在对方的间谍。这... -
世界真正治理者资本帝国:犹太人的贝莱德、先锋、道富三大财阀!
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的主要公司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已被三大资本集团所控制,而这三大资本集团背后的实际控制者为相同一拨犹太财团, 而且这些犹太财团还是美联储的大... -
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破产——黎巴嫩BP机爆炸,运十大飞机下马再到华为被制裁
近日,黎巴嫩真主党的BP机、对讲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相继被某些势力动手脚而发生爆炸,包括伊朗驻黎巴嫩大使在内的众多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官员被炸死、炸伤,可谓震惊世人... -
金兀术后人今何在?岳飞后人吐槽:完颜氏到今天都不和岳家人通婚
今天笔者给大家聊一聊电影《满江红》里给奸臣秦桧写信的金国宗王完颜宗弼以及他的后人情况。完颜宗弼,他的女真名字叫兀术(乌珠),所以在评书《说岳》里他又被称为金兀术。... - 在宋代以前,平民百姓买东西都会用铜钱,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银子,而且铜钱银子携带非常的不方便,稍微多带一点就会非常的重,直到宋代出现...
- 中秋是阵阵稻香中的丰年愿景,是千里婵娟下的人月两圆。9月11日,央视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借文物之形,带领观众赴了一场中秋盛宴...
- 文/郭歆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势凶猛,国军节节败退。1938年春,日军计划南北夹攻,打通津浦铁路,合围徐州时,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4月7日,蒋介石收到了“台儿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