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亡了要剪辫子,大英亡了为什么还不摘假发?
不知道在看这期节目的同志和朋友,有多少和我一样,时不时就会把以前的港剧港片搬出来回味一下的习惯。如果你们也有这个习惯的话,不知道你们在港剧港片里看到香港的法律从业者——主要是法官和律师的时候,会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这些人难道都是秃头和地中海吗?还是说觉得香港室内的空调开得太足怕着凉?不然为什么这帮人做什么要在一个终年湿热的亚热带地区戴着一顶卷得跟方便面一样的金色假发呢?总不至于说是觉得这玩意戴着好看吧?不会吧?”
反正我会,我一直都很好奇这个问题,最近一次让我回想这个问题的,是我这几天在大公文汇网上看到的一篇评论文章,说是特区政府立法会这阵子就《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进行了首次解读,针对多条条例作出简单直接的调整修改,并废除了若干条例中有违香港特区宪制地位的过时条文或提法。
去过香港的同志和朋友都知道,现在香港还有很多地名和路名都是从英语直接音译过来的,有些甚至干脆就是和英国王室的息息相关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山、皇后大道、域多利皇后街、英皇道、太子道和公主道等。
而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命名的香港地方更是多达5处:包括伊利沙伯医院、伊利沙伯中学、伊利沙伯体育馆、伊利沙伯医院路,以及伊利沙伯医院径。
报道提到,以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例,在其执政的60年间,历经了工业革命的英国逐渐发展成为殖民地横跨全球的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由此开启了英国对外殖民史上的“辉煌巅峰期”。通过船坚炮利,英国殖民者在海外不断攻城掠地、烧杀抢掠,几乎掠夺了当时全球一半的财富。
1841年,英国殖民者强行登陆香港,用武力逼迫清政府与之签署《南京条约》,港岛就此被迫割让给英国长达150多年。1861年1月,英军再度占领九龙半岛,同年4月,英国人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以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之名,命名为维多利亚港。
除了维多利亚港之外,于1861年建成的伊利近街同样散发着侵华英国殖民者的恶臭。这条道是英国人伊利近伯爵于1861年到港之后命名的,当年他曾指挥英法联军侵我北京,烧毁了圆明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与耻辱。
之后,伊利近更是以全权公使的身份,在武力的胁迫下,逼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把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全部划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麾下。
还有砵甸乍街。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时,砵甸乍作为英方全权代表,因为英国强占香港立下了“汗马功劳”,遂获委任,成为了英国殖民政府委派到香港的第一任驻港总督。
1843年,维多利亚签署《香港宪章》,宣布香港成为英国殖民管治地,并委派砵甸乍为香港第一任总督,同时令其兼任英军驻港总司令。1858年,港英当局将一条用石块砌成的街道取名为“砵甸乍街”。
在文章中,大公文汇的评论员用不无悲愤的语气评论道:
“毫不夸张地说,砵甸乍街的每一块石板,或许都曾浸润过港、九、新等地抗英义士的鲜血。而他们的血滴,直到现在也还在若隐若现地滴着。”
香港市民脚下所走的道路如此,香港法律工作者头上戴的假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和今天香港的很多东西一样,香港法律工作者头上戴的那顶金色假发,也是当初随英国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一块轰进香港的。而英国人戴假发的习惯,最早则是从法国人那儿学来的。
现在很多研究欧洲假发发展历史的学者普遍认为,英国法官戴假发的这个习俗,起初应该是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学的。从17世纪中叶开始,包括梅毒在内的花柳病开始在欧洲的上流阶层人士中间广泛传播,特别是在当时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巴黎,而巴黎又属法国王室玩得最花,所以包括法国国王在内,这帮人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的头发给玩没了。
为了遮丑,不让旁人察觉自己是因为得了梅毒而秃的头,法国的权贵们于是开始纷纷戴起了假发。而法国人的这一无心插柳之举,很快就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中间掀起了一股跟风潮,很多英国人,包括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也开始纷纷学着法国人的打扮,戴起了假发。
到了 1685 年,齐肩假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欧洲宫廷礼服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了一种权势的象征。人嘛,都是喜欢趋炎附势的,在18世纪,因为那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成员都已经佩戴假发了,所以这种衣着时尚最终也发展成了当时英国法律工作者们日常工作着装的一部分。
特别是英国法官和英国的大律师,他们尤其爱戴假发出庭。在当时一顶品质优良的假发还是比较贵的,一般的律师未必能戴得起。很多大律师戴假发就是为了将自己和普通的小律师区分开来。说是这样能法庭上建立起一种“正式感和尊重感”,但在我看来,英国人整的这出说穿了其实就8个字:猪鼻子插大蒜——装象。
二、香港法官和律师,心里默念的是“Long Live The Queen”呢?还是“人民万岁”呢?
虽然戴假发在英国一度十分流行,但到了1820 年代,这一套就不吃香了。在工业革命搞起来之后,英国在国力上已经逐步实现了对法国的反超,于是乎,英国人开始追求具有本国审美特色的衣着品味了。很多英国的上流人士和中产阶级开始纷纷摒弃掉假发这种过时的审美,但是英国的马车夫、宗教界人士和法律工作者仍然保留了这个习惯。到了1830 年代中期,马车夫和大主教们也不戴了,就剩下英国的法官和律师还在抱着假发不放。
虽然英国司法界在此后仍将戴假发这个习俗奉为圭臬,并且坚持了100多年,但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终于就连英国司法界自己也不再坚持抱守残缺了。从2007年起,除刑事案件之外,在民事法庭或最高法院出庭时,英国法律工作者不需要再强制戴假发。戴不戴全凭出庭律师主审案件的法官自行决定。
自那以后,虽然还是会有一些英国律师选择在民事诉讼中戴假发出庭,但这种人正变得越来越少。一般来说,通常只有那些倚老卖老的资深大律师才更喜欢这套“祖宗之法”,年轻一代基本上已经不太认这个了。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那样,假发这东西当初是随英国殖民者一块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过去粤语地区的法律工作者其实是不兴这个的。看过《算死草》和《状王宋世杰》这些老港片的同志和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吧?片子里的陈梦吉和宋世杰在港英当局的法庭上打官司时,脑袋上还都顶着大清的辫子呢,而和他们打口水仗的英国法官、律师呢?都是穿着一席黑色长袍、戴着一顶金色假发的,他们的衣着与今天的香港法律工作者的并无太大区别。
那为什么后来香港本土成长起来的法官和法律很多都以戴假发而非蓄辫子为荣了呢?因为大清亡了呗,后来人都纷纷剪掉了脑勺后头的辫子,这叫顺应时代潮流。那为什么非得戴假发呢?因为当时的香港处在英国殖民者的控制下,行使的是英国的司法制度。英国人是一等人,华人是二等人,你要在一等人的条条框框里玩他们的游戏,可不就得尽量把自己打扮得跟他们一样吗?
可问题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就回归中国了呀,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英国政府远程遥控的“港英当局”了,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法律工作者,特别是法官,这些人自那时起就是在靠陆港两地人民的血汗钱和政府财政在供养着了,这帮人要和主流时尚审美接轨,那也是向北边的大陆看齐啊。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戴着那顶当年路易十四为了遮掩因为梅毒而秃掉的脑袋瓜子的金色卷毛假发呢?是因为你们这些司法工作者有寻花问柳的嗜好,也得了掉头发的花柳大病了?还是出于其他一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是就是没有哪个香港法律工作者敢说出来的原因呢?
比如,咱们就这么说吧:诸位香港的法官和律师,你们在法庭上主持你们口口声声的那所谓“公平正义”的时候,心里头到底默念的是“Long Live The Queen”(吾皇万岁)呢?还是“人民万岁”呢?如果是前者的话,那我只能说香港司法界直到现在也还这幅德性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都说人这种动物啊,相由心生,我看不光是面相,衣着打扮也一样。
而且,说来搞笑的是,哪怕是香港,其实在2021年也已经废除了律师在出庭时必须佩戴假发的硬性规定了——但这个改变不是因为我们大陆这边向他们施加什么压力了,而是因为一个锡克教律师的吐槽,他说他因为宗教缘故要包头巾,不方便戴假发。香港司法界是考虑到这一层因素,所以才给律师戴假发的规定放宽限制的。可即便如此,直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多香港律师继续顶着一头方便面打官司。
三、为人民服务,才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永恒的顶级时尚
大公文汇在他们评论香港残存的英国殖民主义地名的那篇文章里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用来形容如今在香港法律工作者中间仍然风行的佩戴假发的习惯也挺合适的:
“也许是英国人喜欢宠物狗的缘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狗的习惯,一只宠物狗在新到的所经之地,都会扬腿撒泡尿,有时甚至是可怜的点滴尿水,但这都不影响牠宣示属地管治的强烈目的。这就如同香港的诸多街道公园,狗虽远去,但是那种阵阵尿骚味,却着实叫人孰可忍孰不可忍。”
身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中国人,恕我直言,香港法官和律师们头上的那顶假发是真的丑,又土又殖。我不觉得那玩意现在还能算是什么“特权的象征”,开玩笑,伊丽莎白二世连她在英国的一家子都管不住,你们还指望她能保佑你们远在中国的特权地位和富贵荣华呢?至于时尚什么的,那就更扯淡了,哪个双商三观正常的人会觉得戴这玩意是时尚的?这是法庭又不是漫展,怎么着?你们该不会当你们在玩Cosplay呢吧?
如果非要将法律和时尚这俩看似九不搭八的东西联系起来,我倒是刚好能想到一些应景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和香港那群顶着方便面头的法官律师们无关,全部来自大陆,来自我们党领导下的、以为人民服务为第一宗旨的、以广大共产党员为核心的法律工作者队伍。
比如溜索下乡办案的重庆奉节县庭长程政清、审判员李明航、舒涛和书记员王威。
比如骑马巡回办案的新疆乌鲁木齐县法官努合马尔。
比如在隆冬腊月、顶着没盖的大雪也要骑马巡回办案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法庭的法官那顺。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人民法庭法官那顺在冬季骑马巡回办案
比如在车辆无法通行的雪域高原上,骑着牦牛跋山涉水开展巡回办案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人民法院法官斯提卡达木。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人民法院法官在车辆无法通行的雪域高原上骑牦牛开展巡回办案
比如身负硕大的国徽,在乡野之间长途跋涉,巡回办案,送法下乡的云南祥云县法院副院长白玲和她的同志们。
云南祥云县法院工作人员徒步巡回办案
同样是干法律工作的,这些大陆法律工作者的收入,大概率连他们那顶着一头方便面的香港同行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但这并不妨碍我觉得他们时尚。不光时尚,而且还很高大。有多高?有巍巍昆仑那么高,有珠穆朗玛那么高。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向我们印证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有些地方实在是险峻到就连人性也无法暂时通行了,但是我们的党性依然可以。
他们全身上下的行头可能还没香港法官律师们的那一头假发值钱,但是他们身上背负的国徽,还有胸前的党章,却要比所有这些戴着昂贵假发的香港法官律师,还有他们在英国的“远亲”们的名头加起来还要耀眼。
什么是时尚?为人民服务才是最高级的时尚,而且是永不过时的时尚。
醒醒吧,香港司法界的诸位,大英帝国早就亡了,你们还戴着那头方便面给谁看呢?《觉醒年代》里的辜鸿铭说过,头上的辫子好剪,心里的辫子难剪。就如今来看,难的岂止是剪一头辫子啊,要把这脑袋上的假发给摘下来,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咧。
但就是因为难,所以才有必要做。就是因为难,所以才更值得去做。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先烈们当年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都能把辫子给剪了,我就不信我们今天还摘不掉他们头上那顶假发了。
来源:孤烟暮蝉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
白宫说,美国将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或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巨额停靠费(每次100-350万美元)。美国的贝莱德公司强行收购李嘉诚的长和实业43个港口,显然也是为收取巨额...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 3月24日,《时代》周刊发表了记者西蒙·舒斯特对泽连斯基的专访。在专访中,泽连斯基回应了在白宫和特朗普、万斯的争吵,表示“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在争吵之后,泽连斯基的支...
-
22日,俄军再次轰炸基辅,高射炮弹幕在基辅上空炸开,俄军无人机长驱直入。杰斯尼扬斯基区的居民裹着毛毯蜷缩在地下室,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实时战报——第聂伯罗区变电站遭袭...
-
泽连斯基突访顿涅茨克前线!俄方: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美特使:乌“很大程度上”接受不会成为北约成员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访问了乌克兰东部陷入战乱的顿涅茨克地区,在东部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会见了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报道称,几个... -
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希望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俄罗斯《消息报》、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当地时间20日在媒体平台“Substack”发文爆料称,美... -
俄乌战争持续了3年多,特朗普政府正在开展穿梭外交,试图将俄乌双方带到谈判桌,结束战争。美国《外交政策》3月1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乌克兰是时候接受一个丑陋的和平了》的文...
-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本周三(19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参加了保守派主持人休·休伊特(Hugh Hewitt)的播客节目。在涉华问题上,这名始终对中国抱有恶意的美国政客不出...
-
2006年戈尔巴乔夫用苏联解体经验,对中国说了句忠告“不要搞民主化,不要让国家崩溃”。
1991年,苏联这座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世界格局随之剧变。15年后,作为亲历者的最后一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郑重告诫:“不要搞民主化,不...
-
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工具,依靠其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早已经无可避免地渗入到了学术论文写作领域。当人们还在惊叹于AI论文的流畅结构、精准表达之时,AI工具们又“向...
-
1956年,新凤霞见到自己演了多年的真实杨三姐,心中为何大失所望
《杨三姐告状》最早是以评剧的形式,在民国之初的1919年此案尚未审结时就登上舞台开演。历经一百多年岁月,它一直受到观众喜爱。在中国民间,杨三姐告状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1994年,尼克松临终前表示后悔访华:我们可能创造了一个科学怪物
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奇怪的变化,中国和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由于交恶的原因已经越走越远,苏联更是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而我国却出乎世界各国意料的和美国... -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来源:网易号刘白惜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正处于苦难之中,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败、战后对他们的惩罚性限制,以及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都令德国人感到无比窒息。正是...
-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25年前的今天,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5月7日,在赴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 如果想想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洪承畴被俘之后的投降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想想朱元璋,那么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崇祯皇帝并非庸君。然而,在面对祖宗家业的大...
-
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地“转世”来到世间,以种种化身普度众生。活佛转世传达的是佛教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的观念。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藏传佛教共有五大门派...
-
新疆为什么叫新疆?去新疆旅游的朋友一定要看,全网最全新疆史!
上一篇文章咱们讲到新疆既有美景,又有人文,是块宝藏之地。那新疆为什么叫新疆呢?今天咱们就以时间为顺序捋一捋新疆的前世今生。01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始新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