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一直是唇齿相依的好邻居。
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尽管哈萨克斯坦和我们相距千里,可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有一条大街,对每一位中国人,都可谓“耳熟能详”。不止如此,在这条大街上,还有一座美丽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一行中国音乐家创作的乐曲乐谱。
这条大街,叫作“冼星海大街”。在它的背后,承载着中国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的“不解之缘”与深情厚谊。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再度提起了这个悠长而动人的故事。
“异国他乡”逢“友人”
对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来说,194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两年前,受中共中央派遣,冼星海从延安远赴莫斯科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仅过了一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影片制作也被迫陷入了停顿状态。彼时,中国的抗战之火愈燃愈旺,未能完成任务的冼星海希望早日回到祖国,然而,熊熊战火却切断了他的归家之途。
1942年年底,几经辗转,冼星海终于来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希望能从这里取道返程。然而,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这时的阿拉木图有不少国民党特务活动,尽管他为自己化名“黄训”,取得了政治居留权,却还是无法从这里过境。返回祖国的路,可以说被“断”了个干净。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的冼星海身无分文,压根掏不出住宿的房费,一时间,昔日身怀壮志奔赴远方的青年音乐家,只能沦落异国他乡,在寒冷的冬夜露宿街头、食不果腹。正是在这时,一丝曙光落在了这位跌入人生低谷的音乐家身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音乐厅前遇到了饥寒交迫且疾病缠身的冼星海。因为俄语不熟练,冼星海只能连比带划告诉对方自己的窘况。拜卡达莫夫很快发现,如此寒冷的冬夜,这位怀抱提琴的音乐家身上却连一件大衣都没有,明白对方应该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于是,拜卡达莫夫二话没说,提起冼星海的箱子,将这位“怀抱小提琴的音乐家”带回了自己的家。事实上,对拜卡达莫夫来说,这一举动并不容易。受战争影响,这时的阿拉木图市也面临着食品供应的难题,一家三代人每天最多只能领取600克黑面包作为口粮,此时收留一位“异国来客”,无疑可能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窘。即便如此,拜卡达莫夫仍然将冼星海带回了自己位于巴依谢依托夫街和舍夫琴科街交汇处的家。这套不大的居室里挤满了人,甚至还有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斯卡鲁依教授一家。拜卡达莫夫热情地邀请冼星海进入家门。面对家人的为难,拜卡达莫夫说,这是自己学习音乐的好朋友,哈萨克斯坦民族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他的劝说下,家人们不仅热情接待了冼星海,更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留宿期间,音乐将这两位青年紧紧相连,顶着夜色,他们讨论着一首首曲子,交流彼此的感受,冼星海还特意教给拜卡达莫夫指挥与作曲的知识。这一幕深深地打动着拜卡达莫夫的母亲,她用家里仅存的口粮款待了冼星海。一时间,暖流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回荡,一段横跨千里、联结着两个国家的深情故事,也开始徐徐起笔。
温暖“檐下”结深情
尽管战火纷飞,逗留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却在拜卡达莫夫一家人的帮助下,度过了一段非常温暖的时光。1943年深秋,身体孱弱的冼星海患上了重疾,拜卡达莫夫一家不分昼夜地照顾,这才将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不久之后,拜卡达莫夫还邀请冼星海移居到自己的姐姐家里,让这位几经漂泊的“异乡之客”在遥远的国度有了稳定的栖身之所。被重重善意包围的冼星海,也努力回馈着拜卡达莫夫一家的盛情相待。为了不拖累好友一家,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音乐书籍、手表变卖一空,只为换回食物和拜卡达莫夫一家共享。他还经常把拜卡达莫夫姐姐的女儿卡丽娅抱在自己的膝头,教她唱歌,为她吹奏口琴、拉小提琴。那段日子,居室里总是充满着歌声、乐声和数不尽的欢声笑语。
后来,卡丽娅患上了麻疹,家里拿不出治病买药的钱,万般无奈下,卡丽娅的母亲达娜什只能不停向邻里哭诉求援。眼看着小小的卡丽娅饱受病痛折磨,冼星海变卖了自己仅剩的“家当”,为卡丽娅换回了救命的药。痊愈之后的卡丽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给自己改名“黄训阔克”(此时冼星海仍然化名“黄训”)。面对冼星海的不解,拜卡达莫夫告诉他,这是哈萨克斯坦民族的传统,对他们来说,阔克,就是最亲近的家人。
温暖善意与友谊的流淌,催开了文化交融之花。在拜卡达莫夫的推荐下,冼星海来到了北方的科斯塔奈市新成立的音乐馆做了音乐指导。逢此机缘,冼星海常常和当地的音乐同行前往山村进行音乐巡回演出。伴随着音符的碰撞与激荡,冼星海迎来了创作的新高峰。《民族解放》 《神圣之战》和《满江红》,一首首融合着中、哈特色的乐曲从冼星海的指尖流出,在此期间,冼星海还充分汲取了哈萨克民族音乐精华,创作了歌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大家为抗击法西斯英勇作战。乐曲一经面世,便迅速传遍哈萨克斯坦全境,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民特别的战斗“号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巡回演出的过程中,冼星海不幸患上了肺炎。尽管医生对他做了全力救治,冼星海的病情却愈发严重,1945年10月,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万里友谊“常”传续
冼星海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他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深厚友谊之花却在继续绽放。冼星海逝世后,拜卡达莫夫和家人们才知道,他们的“阿弟”、这位才华横溢的“异国朋友”的真实身份。在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那时笼罩在悲痛之中,“他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朋友”。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曾受到冼星海帮助的卡丽娅更是一直和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保持着书信沟通。在一次珍贵的机会中,相隔万里的“两姐妹”终于见面。卡丽娅给了冼妮娜一个深情的拥抱,她告诉冼妮娜,自己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父爱,正是“远道而来”的冼星海给了自己父亲般的温暖。冼妮娜至今记得那个场景,卡丽娅亲切地呼唤着自己为“我的妹妹”,还给了她最真诚的祝福:“我希望你生活得更好。”这份深藏于心的感激也化为了卡丽娅笔尖的文字。她深情地描绘与记录着自己一家和冼星海之间的点点滴滴,将它们汇集成了一本书,叫作《中国人民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
事实上,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奇”缘如同一道独特的曦光,投影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跨越时光而绵延万里的友情。这份友情曾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被书写,在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下愈发滚烫、浓厚。
199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式建交,承载着两国发展希望的跨境油气管道顺利铺设,随着两国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光明绚烂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对“好友”面前渐渐铺开。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故事,自此成为中哈人民心灵相通的最好“见证”。1998年10月,阿拉木图市决定将拜卡达莫夫家附近的一条大街命名为冼星海大街,这是哈萨克人民的传统与礼遇,代表着他们对著名人物最真诚的追思与敬仰。2019年,卡丽娅创作的《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以中、俄、英三种语言出版。也是在这一年,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动人故事被转化为中、哈首部合拍影片《音乐家》,在光影流动中,将这段战火岁月中的珍贵情谊娓娓道来。
电影筹备途中,剧组曾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这里,他们在卡丽娅的讲述中,一点点“重温”着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的“他乡岁月”,感受着“异国”相逢的“一家人”如何温暖彼此,情牵万里。所有剧组成员深受感动,大家相信,中、哈两国人民的情谊,会继续流淌、蔓延。
2024年7月2日,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署名文章《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在这篇文章里,习近平主席再次提起了这个温暖的故事:
“80多年前,中哈两位音乐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在阿拉木图相识相知,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
如今,“冼星海大街”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民最为熟悉的地方之一,街上的纪念碑铭刻着冼星海的生平,还用中俄哈三种语言写着:“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
这些文字熠熠生光,它们讲述着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往昔”情缘,书写着中哈两国的今生厚谊,更将见证两国携手并进、共同开创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元首外交·心相近|这段感人至深的中哈友谊 习近平主席多次讲述》《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后时光》《全球连线|战火中的琴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怀念我的父亲刘志丹刘力贞1936年4月,我父亲刘志丹在东征前线牺牲。我对他的怀念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所减弱,相反随着我自己斗争经历的增长,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了。...
- 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这是叔父最后一次寄给家人相片时的附...
-
1979年2月17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46年前,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社论,决心彻底打掉越方的嚣张气焰,护我领土安危,佑我华夏威严。是可忍,孰不可忍——... - 邓小平早期隐蔽斗争经历,主要集中于1927年7月至1929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期间。这一时期,作为中央秘书、秘书长,他不仅参与和领导秘密工作,还亲力亲为地执行过许多具...
-
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忠魂: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数月间,东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举...
-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河北省委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原文)丨历史文献
1951年12月,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开除刘青山、张子善的党籍,并向华北局报告处理意见:“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华北局将处理意见上报中央,提议“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 - 杨子烈(1902年12月9日—1994年3月27日),湖北枣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活跃人物。1921—1923年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秋与徐全直等在湖北省...
- 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语录:“我这个人就是爱放炮,也伤过不少人。我认为对的,我总是要讲。去年工作中出了不少问题,现在常委同志都没有讲话,我讲一下也有好处。挨点批评,我...
-
"深蓝天空下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这帧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文学图景,正在新版教科书中悄然褪色。曾几何时,鲁迅的17篇经典如《阿Q正传》《故乡》等,构...
- 荣毅仁有四女一子。长女荣智和自小独立刻苦,自信知命,如今的她儿孙绕膝,安度晚年。次女荣智平继承了家族的低调谦和,不喜喧闹,和大姐一样,生活在上海,过着平凡的生活。...
-
邓公谈到首批赴美留学生:我不要他们回来!当我听到这句话,已是泪流满面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说:小平有一个划时代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彷徨茫然的时候,我会时常重读这篇讲话,特别在小平诞辰或者逝世纪念日,...
-
2024年9月16日零点20分,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于美病逝。宋彬彬既非最出众的革命二代,也非最长寿的一位,她甚至不是宋任穷最喜欢的女儿,但毫无疑问,宋彬彬是一位“红”...
- 西都亭是距唐县城八里的古老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七世纪是白狄鲜虞人的驻地,又作鲜虞邑。战国时期常受晋的侵扰,据【水经注】载,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筍吴率师...
-
组画《解放上海》创作于1957年,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据了解...
-
一收了天下人的兵器,把六国的贵族和有钱人都弄到咸阳来,秦始皇还是不放心。秦始皇开始了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都从咸阳出发,其一东达燕...
-
“中国好声音”内幕重重?综艺节目危险四伏,“吃人”的综艺,到底如何走到这一步?
7月5日,歌后李玟突然自杀。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一下子懵了。为什么?为什么李玟会自杀?不可能啊,计算天下多少人自杀,李玟也不可能自杀。因为,在所有人眼里,李玟近乎是活... - 军队一律不得经商军队经商之事遭到了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的极力反对。在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会上,他力陈军队经商之弊:军队和政府经商,势必导致官倒,官倒必然导致...
-
7月27日凌晨,长沙市开福区月湖街道舟桥路段发生一起机动车撞人案件,致8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55岁的犯罪嫌疑人粟某某系长沙国营综合农场拆迁户。...
-
世人皆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每逢佳节,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亲人,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思念之情。可是,当我们说起"祖宗"二字时,是否真的明白...
-
1950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真武庙。这里展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街景老照片,许多古建筑都被拆毁,许多景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在老北京眼中这才是北京。林语堂曾经...
- 于谦(1398-1457)是为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的大功臣,被称为“救时宰相”。他的死是明朝最重大的损失。他一生干过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尤其是组织打赢北京保卫战,稳定了明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