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繁体

史上最悲惨状元郎陈䢿万万没有想到,当他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金陵街头时,迎来的却不是鲜花与盛赞,而是充满质疑的眼光和满怀敌意的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啊?

不是都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话说对了一半,至少陈䢿的命是真的改了,因为大魁天下的他很快就将人头落地。

01

南北榜案发生于洪武三十年(1397),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是一位六十九岁的老人,作为一位暮年老皇帝,朱元璋没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幻想,他唯一的念想就是把皇位安安稳稳地交到接班人手中。

因为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皇位交接的过程,可以说是每一个王朝发展中的事故高发时段,尤其是开国皇帝与二代君主的交接过程,更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啊?

因为开国皇帝能坐在皇位上,那是自己从尸山血海中爬上去的,靠的是自身强大的硬实力,没人敢不服,因为不服的都死了,可就像卢梭说的:

“靠强力换来的权力终究是不稳定的,一旦强力消失,服从也会随之消失。”

所以当开国皇帝去世,如果二代皇帝不够强力,往往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作为一名新生王朝的二代皇帝,天下人对你家的统治还没完全习惯呢,对你家的皇位合法性也没完全认可呢,就连那些曾经和你爸爸一起抢天下的亲密战友,如今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们,也不一定认你。他们原本就是以强者为尊的思维逻辑——“大侄子,你不够强,老叔们可不服你哦。”

即便是你最亲近的家人,也可能会对你的皇位虎视眈眈——“既然咱家皇位是抢来的,我们何妨再抢一次呢?

所以皇位交接的问题,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困扰朱元璋了,早在朱元璋的第一任接班人,嫡长子朱标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太子朱标有点仁弱。

当然说朱标仁弱,是相对而言,是相对于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朱元璋以及和他一起爬来爬去的狠人弟兄们而言的。

这让朱元璋有点不放心。

那换个太子不就完了?

不!

朱标不会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中唯一的仁厚之君,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他要做的不只是让他的儿子顺利地完成权力交接,而是要让大明帝国的每一任皇帝都能做到皇权独揽,要把皇位永远留在他老朱家。

所以朱元璋要消除的除了隐患,还有产生隐患的制度。

首先,隐患是谁啊?

跋扈的开国元勋、抱团的政治团伙、百官之首丞相和手握军权的大都督,对皇权都是威胁。

朱元璋说干就干——

开国元勋居功自傲,杀了!

丞相贪赃枉法,杀了!

亲侄子亲外甥,只要不听话,都杀!

以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为代表,受牵连者达数万人;朱元璋还顺手废除了持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把手握兵权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分别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如此一来废除相权,削弱了武将手中的军权,大明帝国的皇权空前强大。

以胡惟庸案为由头的杀戮一直持续了十余年之久,可眼看“隐患”清除的差不多了,一场意外却发生了,朱元璋的第一任接班人朱标死了,死在了洪武二十五年(1932)的一个夜晚,朱元璋后来说过一句话:

“哀痛者,父子之情。”

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老年丧子了,这一年朱元璋已经六十四岁了。老皇帝愣在原地,愣是半天没缓过神,他望着更新更“弱”的接班人,年仅十六岁的孙子朱允炆,暗暗下定决心:“不行,还得杀!”

那些原本不像“隐患”的人,如今在朱元璋看起来也像了。

几个月后,蓝玉案爆发。

朱元璋族诛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蓝玉,也就是死去的前太子朱标的妻舅,受牵连者又逾万人,人们纷纷感叹: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个感慨啊?

史官对于“鸟尽弓藏”这事,辩证地为我们做出了说明:

“论者每致慨于鸟尽弓藏,谓出于英主之猜谋,殊非通达治体之言也。

迨身处富贵,志满气溢,近之则以骄恣启危机,远之则以怨望扞文网。”

——《明史·蓝玉传》

大意为,你们这些慨叹鸟尽弓藏的大概率都没当过皇帝吧,其实皇帝处理和这些功臣勋贵之间的关系挺难的,你对他们好吧,他们居功自傲,恃宠而骄,甚至欺男霸女,目无王法;可如果你对他们不好呢,他们就会说:“你看看你,当了皇帝就飘了,不认老兄弟们了。”于是,就会心怀不满,这些功臣勋贵朝中有威望,手中有兵权,他们如果心怀不满,会做出点什么来呢?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要么功臣勋贵识趣自己走,要么只能是皇帝亲手送他走。

朱元璋对于杀功臣这事,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朱元璋曾引用老子的话对开国功臣冯胜说过:

“天道以有余补不足,人反其道。”

朱元璋认为,大自然的规律,就是从资源多的一方拿走一些,给到资源少的一方以达到平衡,而有些功臣勋贵,本来资源就多,偏偏还要巧取豪夺,压榨贫穷百姓,那祸患就该来了,都是你们咎由自取。

功臣们到底是不是咎由自取,咱就不深究了,总之,直到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南北榜案发生这一年,据《明通鉴》记载:

“时诸勋臣坐胡蓝二党,诛戮且尽。”

看得出来,在老皇帝朱元璋心里,皇权稳固高于一切。皇权交接是此时的重中之重,一切影响孙子顺利承接权力的隐患,必须无条件清除。

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不过就在南北榜案发生前,朝中百官,都隐隐觉得朱元璋好像变得和以前不大一样了,这还得从朱元璋两年前的一次谈话说起。

02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距离南北榜案的发生还有两年时间,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七日,朱元璋在奉天门对皇太孙朱允炆和群臣喊话:

“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

“以後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

“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大意为,我朱元璋自起兵至今四十多年了,人和事都看得很通透,我知道,有人觉得我朱元璋喜欢动用酷刑法外用刑,可有什么办法呢?乱世当用重典,乱世就得用酷刑,我的目的不过是让人们害怕恐惧,可如今太平了,后世君主就没必要再用黥刺、腓、劓、阉割等酷刑了,按照律诰和皇明祖训中的规则行事就可以了。以后哪个大臣敢建议皇帝用酷刑,就先用酷刑处理他。

大臣们都惊呆了,太抽象了吧!这是那个杀伐果断的朱元璋能说出来的话?

朱元璋不是随便说说,当年朱元璋还发布了修订版的祖训,名为《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以後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云何?盖嗣君宫内生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

第一条就是后世君主需要按照律诰中的规定执法,不许再用酷刑。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皇明祖训》是什么。

皇明祖训可以说是朱元璋帮后世子孙们准备的一份皇帝工作规范,属于是岗位说明书,在《皇明祖训》的序言中,朱元璋是这么说的:

“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皇明祖训》里都说了什么呢?

从以后的皇帝不许再设丞相一职,不许随意征伐他国,不许不听言官谏言,一定要雨露均沾,皇宫中务必要养几匹马,遇到危险时方便逃跑……

总之,大大小小事无巨细。

全是老皇帝捅心窝子对后人的谆谆教诲。看得出来,朱元璋对后世子孙是真不放心。

朱元璋第三次强调后世皇帝少用酷刑,是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五月,也就是南北榜案判决的一个月前。

朱元璋颁布了大明律诰,大明律诰是在大明的根本大法《大明律》的基础上,加入了大诰的部分内容,修撰而成的新法典。

那这个大诰是什么呢?

大诰是朱元璋制定的特别刑事法规,里面的规定许多都是依据朱元璋自己的喜好,属于朱元璋的法外之法刑中之重,不过随着朱元璋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屡次减轻大诰中的刑罚,在洪武三十年,只选取大诰中的部分内容加入进了大明律诰,朱元璋对这个大明律诰很满意,宣布和《皇明祖训》一样,后世也不允许随便修改,还下令将《律诰》传至天下各地,给老百姓普法,甚至一度传到了日本,朝鲜,对其影响颇深。

《大明律诰》颁布后,朱元璋又喊来皇太孙朱允炆又叮嘱了一遍: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通鉴》

朱元璋三次叮嘱用刑要轻,真的是让文武百官惊掉了下巴,他们隐隐觉得:“哎!皇帝终究是老了呀!没有当年那么杀伐果断了。”

在朱元璋删减大诰的过程中,大部分条款要么被去掉,要么刑法减轻,可有一条不只保留了下来,还“量刑加重”了,甚至归为了不可赎死罪之列,意思是属于不可饶恕的死罪,那就是“朋奸诽谤”,属于结党营私胡说八道罪,不许聚在一起说朝廷坏话,谁说朝廷坏话最有分量啊?——当然是读书人们了,能说会写。

除了这条,在大诰中,原本还有一条专门为读书人设计的条款: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这就体现了明朝重典治士特点的“读书人不当官罪”,可以说,在此刻的朱元璋心里,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威胁到皇权稳固,那读书人一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对南北榜案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朱元璋对读书人的态度。

03

朱元璋能得天下,读书人对他的助力非常大。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全家人想吃顿饱饭很难,可即便如此,朱元璋的父亲还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送小朱元璋上了几个月的私塾,我们无从得知上私塾的钱朱爸是怎么得来的,可自此“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肯定在小朱元璋心里萌芽了。

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朱元璋起兵逐鹿中原时,非常重视招揽读书人,他“三顾茅庐”请学识渊博的朱升入伙,书信数封请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出山,攻下太平城后,朱元璋为了俘获当地大儒陶安的心,下令:

“若破此一州,从其所取,然后方放汝归”

——《皇明本纪》

所有人不许烧杀抢掠。

朱元璋手下浴血攻城的弟兄们都傻了,诶,说话不算数吧,不是说好打下太平州让我们随便拿吗?怎么变卦了!

可朱元璋坚决不让,陶安高兴地大喊:“我辈今有主矣。”

从此以后,陶安尽心辅佐朱元璋长达十四年之久,朱元璋评价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读书人重视程度只增不减,他号召天下读书人都来南京入朝为官,授予郡守、县令等地方官职,除了担任了府州县官的,还额外赏赐白金十两布六匹,即便你是元朝旧有官员,没关系,朱元璋也一视同仁,只要有德有才一并录用。

求贤令一经颁布,有的读书人是高高兴兴欢天喜地地入了朝,比如被誉为明朝李白的高启,看到大明的开国气象,提笔写道: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明代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我大中华终于一统,不用被长江分割为南北两地了。

和高启同为“吴中四杰”的杨基到了都城南京,也有感而发:

“郁葱王气古金陵,泰运重新感盛明。”

——杨基 洪武二年(1369)应诏赴京,作《到京》

可还有一批读书人,是坚决不给朱元璋这个脸,他们为了不入仕明朝,隐居、断指甚至以死明志,有的在元朝当过官的读书人,干脆逃往茫茫草原去投奔残元势力。

这些读书人图什么呀?

出生于元末的读书人蔡子英给出了答案,说:

“臣之事君,犹女之适人,一与之醮,终身不改。”

在传统儒生心里,“华夷之辨”只能排在第二位,第一准则还得是“忠君爱国”。分什么华夏与蛮夷,我们吃一天元朝的饭,就一辈子是元朝的臣子。

朱元璋起兵抗元打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这等于一个大巴掌甩在了这些在元朝入仕的读书人脸上,元朝是“鞑虏”,那我们不就是汉奸吗?呸!朱元璋你个臭反贼,咱们引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

“许多人,并不悟自己之为奴。”

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朱元璋很生气,一边是人才严重不足的明初朝廷,一边是一群不愿入仕的读书人,关键是还骂人,行吧,你们不让我用,也不能让你们为外敌所用,于是朱元璋一狠心在他的大诰中添了一个案例:

苏州有两个读书人,因为不愿意接受朝廷征召赴京,朱元璋下令处死并籍没家产,并配上说明: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有名望的读书人都是朕的臣子,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不来朝廷当官,你们就是自绝于人民,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规定,把《大诰》作为明初读书人的官方指定教材之一,里面的内容从此以后成了科举的必考题。

写到这里,朱元璋对待读书人的第一个态度就是:既看重又提防,自己得不到,也不可以让其为外敌所用。

朱元璋对待读书人的第二个态度是实用性很重要。

04

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上了一封万字奏章,朱元璋的勤政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忙的时候朱元璋每天要处理数百封奏章,所以一看到茹太素的“万言书”,朱元璋就想哭,不想自己看怎么办呢?找人来念念吧。

朱元璋是越听越生气,奏章里啰里八嗦,几百字能说明白的事,非得绕来绕去引经据典,当听到下面的这句话时,朱元璋彻底绷不住了,茹太素在奏章里写道:

“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

朱元璋都气笑了,你不就是迂儒俗人本俗吗?喊人把茹太素叫来揍了一顿。

没错,在朱元璋看来,读书人最大的功能是治国,俱求实效,不尚虚文,你们多做些治国方面的学问,一味追求那些华丽词藻尚虚文,有什么用啊?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颁布了《科举程式》,规定:

“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明史·志·卷四十六》

所以有人说后来“八股文盛行,八股取士”都是朱元璋的锅,朱元璋可能不认!

朱元璋还规定:

“其中选者,朕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擢。”

——《明太祖实录》

所以朱元璋对读书人的第二个态度是俱求实效,不尚虚文。实用性很重要。

读书人除了要让用,实用,朱元璋对读书人还有第三个态度,就是一定不能让读书人结党营私。聚在一起胡说八道。

朱元璋清楚,文人的笔,杀人的刀,甚至比刀更能诛心。如果这些读书人聚在一起一人一句,那就不是刀了,是滔天巨浪。你到底是刻薄寡恩的暴君?还是贤德圣明的明主?除了看你自己怎么做,更多时候还得看读书人怎么写,所以在大诰中“朋奸诽谤”才不只保留了下来,还“量刑加重”归为了不可赎死罪。所以朱元璋对读书人的第三个态度是绝不能让读书人结党营私,不然杀伤力可太强了。

在朱元璋的高压下,明初的读书人之间还有小团体吗?

不能叫小团体,应该叫大分类。

这就得提到影响南北榜案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了。

05

公元1240年,西征的蒙古铁骑风卷残云般地荡平了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大公国基辅罗斯,成吉思汗的孙子建立了金帐汗国,罗斯大部分地区都成了金帐汗国的朝贡国,时光荏苒,金帐汗国也逐渐衰弱,波兰、立陶宛公国趁机取得了大量罗斯地区领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东斯拉夫人主体逐渐被分化为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虽然数百年后,沙俄得以重新统一东欧,可已经来不及了,东斯拉夫人的这三条支脉,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认知等方面,都已经高度不同了。虽然统治者一直试图进行同化,可依旧没能实现三者间的文化统一。

等到苏联解体后,三者干脆分别建国,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甚至兵戎相见。不知道数百年前的东斯拉夫人祖先看到斯拉夫文明内战会作何感想呢?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因为我华夏大地,在明初也面临着一次文化认同危机。

举俄乌的例子是想说明,这事处理不好挺严重的。这场文化认同危机,要从唐朝天宝年间说起。

公元755年,会旋转的胖子安禄山以河北地区为根据地,从黄河以北挥师南下,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禄山一行人虽然最后兵败,可河北地区依旧有大量土地掌握在藩镇手中,半独立于李唐朝廷长达百余年,等到唐朝灭亡后,华夏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大分裂时期,别说南北了,整个华夏大地是四分五裂,已经算是分属不同阵营了,等到宋朝建立,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始终没能回归汉人怀抱,是宋人终究没能实现的梦。

到了元朝,虽然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南北得以一统,可元朝将其治下百姓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算是强行给华夏儿女制造了一波文化对立,汉人统治下的南北统一,要等到朱元璋出现以后了,朱元璋打跑了元帝,从此华夏儿女“四海都是家,不用长江限南北”了。

可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六百多年了,这期间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乱,再到后来元末天下大乱,大量北人南迁。列个数据,明初浙江、直隶江西三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尤其是江西,以1200万人口占天下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人口的南迁,导致中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在数百年里也一步步地南下了。北方人口流失、战乱频发加上异族统治,文化发展严重受限,大江南北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割裂。

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还是以江西为例。

后来甚至出现了科举榜单被江西人霸榜的情况,前五名全是江西人。

所以明初的文化发展失衡,南北两地产生了文化割裂,文化割裂就会导致认同危机,就像俄乌这个反面案例,有地域统一,血脉联系还不够,必须实现文化认同,才能算是真正的“复合”了。

而且,元朝廷是被朱元璋打跑了,可不是被打没了,残元势力还在草原上对中原虎视眈眈,部分北方少数民族也是蠢蠢欲动,不尽快提高北方的文化凝聚力,后果不堪设想。

那怎么弥合这种文化割裂呢?

朱元璋想了很多办法,在北方设立卫所,分封皇子去北方,通过联姻拉拢北方豪族,江淮江南地区人口北迁等等,当然,弥合南北文化割裂只是这些举措的目的之一,不过这些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就不展开说了,咱们重点要说的是朱元璋为了弥合南北文化认同危机还想了一个办法,拉拢北方学子,关键时刻还得靠读书人——北方的读书人。

读书人识文断字,能说会道,往往是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的,如果能鼓励北方士子都入朝为官,那就再好不过了。让北方士子直接参与到帝国的管理之中,不仅能增强北方人的主人翁意识,而且一旦这些北方学子入朝为官,他们就成了皇权的代言人,用他们手中的笔去影响他们的家乡人,多有说服力,所以赶快喊北方士子来参加科举吧。

为了让更多北方士子入朝为官,朱元璋多次选派优秀儒师到北方“支教”,助力于北方的文化发展,也培养北方士子的忠君爱国之心。

笼络北方士子之心,是明初的重点工作之一。

应该说效果还是有的,从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七年的科举,北方登第考生的比例都维持在五分之一左右,直到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发生了。

06

洪武三十年二月,秦淮河畔江南贡院热闹非凡,各地举子纷纷前来参加大明王朝第六届科举,开考前礼部官员就发现一个特殊的情况,他们不敢怠慢,赶忙向朱元璋汇报说,这一届来自北方的考生,比之前科举少了一半。

朱元璋一声叹息——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北方考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文化等等,可北方士子的心态问题也占很大因素。在过去的五次科举里,登第的大多是南方学子,而北方学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出过一位状元,这让北方学子们多少有点气馁,难道我们北方学子真的就比南方学子差?而等到这一期会试结果公布,惊掉了所有北方士子的下巴,所取贡生全部为南方士子,北方士子竟无一人登第,太荒唐了,太荒谬了,北方士子们纷纷议论,这是明晃晃地在搞地域歧视,历届科举北方考生及第的本来就少,今年是一个名额都不想给了是吧。

北方士子们纷纷表示:“我不服!”

这次科举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是朱元璋人生中的最后一场科举了,因为一年后朱元璋就将告别这个世界,这一年,朱元璋已经六十九岁了。可老态龙钟的他还是坚持亲自主持殿试,我可得把好关,别选出来的又都是舞文弄墨之辈。

经过殿试,以陈䢿为首的五十一位进士金榜题名,可金榜一出炸了锅了,当状元陈䢿、榜眼尹昌隆、探花刘仕谔等人,骑着高头大马乘着春风,得意洋洋地御街夸官时,彻底引爆了北方学子的不满情绪,凭什么你威风凛凛,我垂头丧气;凭什么你处尊居显,我就得卷铺盖回家,生在北方我错了呗。

“时大江以北无登第者,下第诸生上疏,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

——《弇山堂别集卷》

一定是因为考官刘三吾等人为南方人,所以他们偏私其乡,这是赤裸裸的科考舞弊。

北方士子们纷纷奔走呼号,四处动员,冲上街头,有的拦架诉苦、有的击鼓鸣冤、有的联名上疏,朱元璋疑惑,怎么回事啊?难道真的是主考官刘三吾徇私舞弊?不应该吧!

咱们先来介绍一下刘考官。

刘三吾,湖南茶陵人,原本在元朝为官,祖上是北宋贤相,对欧阳修有提携之恩的刘沆。元朝灭亡后,刘三吾隐居山林,明朝建立初期,人才极度匮乏,朝中人手不足,朱元璋下令征召了元朝遗臣中有德有才“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入朝为官,其中有三位深受朱元璋敬重,被尊称为三老,刘三吾就是其中之一。史载刘三吾这个人,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所以深受朱元璋信任。

有多信任?

前文提到,朱元璋非常看重大诰,大诰的序就是刘三吾作的。当年蓝玉案爆发,牵连被杀者高达万余人,谁要是不幸和蓝玉案沾上边,不死也得脱层皮,刘三吾的外孙就被判定为蓝玉一党,惨遭诛杀,其女也被黥刺后发配浆糨房去洗衣服,而刘三吾呢,仅仅被停了一年的职,这样一个人,你说他“私其乡”,朱元璋是不太信的。

关键是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而状元陈䢿是福建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人,这也不算刘三吾的“乡”啊,而且这一年刘三吾已经85岁了,比朱元璋还大16岁,古人多重视“身后名”啊,刘三吾作为当代大儒,到了耄耋之年再自毁清名结党营私,能换几天逍遥日子啊,值吗?

所以说刘三吾“私其乡”,朱元璋是不信的。

那难道真的是北方士子文采不够?难入刘三吾这位大师的眼?

也不对啊!

前几届科举有不少北方士子及第,怎么到了这一届一个也选不出来了,这都是洪武三十年了,现在的这批北方士子已经是生于大明,长于大明的新一代了,难道水平还不如元末乱世中长大的北方士子水平高吗?那我朱元璋这么多年的教育资源倾斜,花这么大力气给南北文化割裂打补丁算是白搞了呗。这丢的不只是北方士子的脸,丢的也是我朱元璋的脸啊,况且笼络北方士子很重要,这道理难道刘三吾这个书呆子不懂吗?

朱元璋不开心,他下令由侍读张信等九人加上新科三鼎甲,状元陈䢿、榜眼尹昌隆和探花刘仕谔,共十二人组成新的考官队伍,从北方考生中选取“文理长者第之”,刚及第的新科三鼎甲,既然也被安排在考官小组中,说明朱元璋对原本科举的结果还是认可的。

“由侍读张信、侍讲戴彝、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长史王章、纪善周衡、萧楫及䢿、昌隆、仕谔各阅十卷。”

要求增补一批北方学子及第,一是为了稳定北方学子的情绪,二是为了大江南北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算是矮个儿里面拔高个儿,你们也得从北方学子之中选这么一批出来,偌大的帝国朝堂,难道还安排不开几十个人的工作岗位吗?前文中,朱元璋曾引用老子的话:

“天道以有余补不足,人反其道,乃以不足奉有余。呜呼!祸福之来,皆其自取。”

——《明通鉴》

赶紧给北方补一补得平衡平衡。

故事在这里发生了反转。

张信等人在仔细查阅了北方士子的考卷后,回禀朱元璋,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选,是实在选不出来,这些北方学子不只文理不通,文采差,甚至文中有犯禁忌之语。张信还特地抽取了一份北方考生的卷子进呈朱元璋,朱元璋一看,别说,还真有禁忌之语,朱元璋很生气,这批北方学子可真不识抬举,活该你们考不上。

可没过几天事情二次反转。

“或言刘、白嘱信等以陋卷进呈。”

有人对朱元璋说,主考官刘三吾、白信稻等人,私下串通张信,故意挑出北方士子中有问题的试卷,陋卷呈给朱元璋,以此来掩盖考官偏袒南方考生的罪责。

这下朱元璋是龙颜大怒!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是不是提醒过你们,如果损不足以奉有余灾难可就来了。

第一次所录皆为南方士子,是有北方文化发展程度较低,北方考生文采较差的可能性的,比如大儒刘三吾,可能是真的瞧不上北方士子的文采;

可第二次朱元璋都明说了,要增补北方考生第之,考官队伍还一个不取,说是因为考官队伍都是认死理的读书人,讲原则坚持科考公正亚丘就不敢信了。这些考官不只是读书人,还都是大明高官,洪武朝的官员不懂点人情世故活得下来吗?

所以就算主考官刘三吾没有私心,考官队伍中的其他人很难说就都没有“私其乡”以增加自身政治力量的考量。

而且如果考官队伍真的都没私心,那出现这种情况才是最可怕呢,说明当时的南北文化差异已经太大了,南北学子彼此之间偏见颇深,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文风上,南方考官对北方士子质朴的文风纯瞧不上,那可太糟糕了。北方士子朝中为官者本来就少,以后北方士子怎么入仕?长此以往,南北之间的认同鸿沟岂不是越来越深?

以刘三吾为例,他就曾对朱元璋说过:

“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当以威制。”

朱元璋当场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

“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气柔弱,故可以德化;北方风气刚劲,故当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无之?君子怀德,小人畏威,施之各有攸当,乌可概以一言乎!”

刘三吾惊服顿首而退。

帝王要的是大一统,朱元璋的用心,洪武三十年的考官队伍,有的人是真不懂,有的人是装不懂,有的人是不想懂。总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次的考官队伍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挑战了朱元璋的权威。

也许在有些大臣看来,此时老态龙钟的朱元璋,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大的杀伤力了。

朱元璋决定用行动向这些人证明,你们错了。

笼络北方士子之心,是明初的重点工作之一,难道你们真不知道。让这些北方士子集体落榜,他们寒了心,后果不堪设想,落榜考生多可怕你们是不知道吗?读书人的笔,杀人的刀,如果这些北方士子一宣传,说朝廷搞地域歧视,南北双方不是更割裂?彼此更不认同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做学问讲究实效性,文采差点怎么了,就不能给北方士子点机会?早就说过了,读书人结党营私很可怕,万一把北方学子们逼急了,报个团集体去草原旅个游顺便投个敌,怎么办啊?还是说你们考官队伍已经开始抱团了呢?不好意思,我的时间不多了,所有隐患,必须无条件清除。

洪武朝最后一案——南北榜案

朱元璋 图源:网络

07

说几遍了,损不足以奉有余,你们的灾难来了,这都是你们咎由自取。得杀点人,不杀人不足以平息北方士子的满腔怒火,不杀人不足以震慑南方官吏或有或无的私心。

那杀谁呢?

阻碍北方士子进步的考官们,可朱元璋手里并没有这些考官徇私舞弊的确凿证据。

没关系,理由多现成啊,朱元璋说:“张信等阅卷考官二十余人,都是十七年前胡惟庸案的漏网之鱼,凌迟吧;不过主考官刘三吾和白信稻,就不是胡惟庸案的漏网之鱼了,他俩是四年前的蓝玉案的漏网之鱼,也凌迟吧。”

“诸阅卷者并祭酒杨淞皆出胡党,惟三吾、信稻及司宪为蓝党。”

——《双槐岁钞》

你说何必较这个真呢,横竖都是个死,哪个案子的漏网之鱼不一样啊。

不过朱元璋最后还是发扬了“尊老”的传统美德,对年迈的刘三吾予以宽恕,您年岁大了,死罪就免了吧,要不去为边疆做点贡献去戍边吧。

处理完这些老臣,还有个出头鸟需要打一打,北方学子口中靠走后门上位的新科状元陈䢿,不过处理陈䢿是麻烦一点,刚入职,总不能说是胡蓝一党,胡蓝党案爆发时人家还乖乖在家读书呢,于是陈䢿以“不行明白,用笔批直,有惑圣览”为由先被贬,再被杀。

寒窗十余载,才华冠世雄。终于金榜题名,刚入职场的陈䢿,被安排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这倒霉的南北榜案,他一个新人能有什么话语权,只能跟着前辈们,前辈们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最后以人头落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高开跌停的短暂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个最惨状元郎的戏谑称谓。

杀完了人,朱元璋的工作还没结束。

他亲自查阅了北方考生的试卷,从中选出六十一位“文理长者第之”。

录取六十一位北方学子,算是给了北方学子们一个交代,也表明了朝廷对南北士子一视同仁的态度,也间接证明了张信等人说北方士子们多犯禁忌之言大概是不实的,至少及第的这六十一位考生应该是没有禁忌之言的,不然朱元璋绝容不下他们。

在朱元璋心里,这一波不亏,几颗脑袋就笼络了北方诸省的心,实在划算。

区别于二月份的只有南方士子及第的春榜,这次全为北方学子的榜单被称作夏榜,又因为春榜所录皆南人,夏榜所录皆北人,所以也称南北榜。这就是南北榜案名字的由来。

不过南北榜案发生后,并没有马上产生“南北取士”的相关制度,至少朱元璋的继任者朱允炆应该是没有太在意,朱允炆执政期间,只举办了一次科举,一甲二甲四十人全为南方学子,三甲七十人中仅有北方学子十五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朱允炆的皇位还是被从北边起兵的皇叔朱棣夺走了,不知道二者之间有没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不过南北榜案还是引发了后来者思考,到朱元璋的另一位孙子朱高炽当皇帝时,朱高炽宣布:

“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

——《仁宗实录》

等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在他爸爸朱高炽的基础上又做出调整,把会试按照地区进行划分,采取分卷考试的模式,将考卷分为南、北、中三卷,算是为后来的大型考试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全文完)

来源:亚丘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黑白边疆:新疆同治暴乱的黑与白

    -1-1862年,陕甘回乱爆发,在哈密、吐鲁番一带传教的回民阿訇妥明悄悄抵达乌鲁木齐,住进绿营军提标参将索占焕家里。妥明,字得璘,河州(今甘肃临夏)东乡人。东乡族是元代“...
  • 左宗棠曾写下诸多名句, 除劝学外其余多为满怀尽忠报国之情

    大文豪苏轼在王朝云去世后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写这副挽联的原因就是“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
  • 1939《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白皮书》,犹太人弃卒的宿命

    1939《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白皮书》,犹太人弃卒的宿命

    360°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该信函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一片欢腾。2...
  • 扒扒有的人眼里的所谓的人类之光-美国

    扒扒有的人眼里的所谓的人类之光-美国

    作者:大冬瓜Joy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来以下内容是一张图片的,但为了尊重下人类之光,我就手打下来给大家看看...
  • 李勣(徐懋功)的“皇家家事论”影响深远, 后世被范祖禹、王夫之等大加批判

    李勣(徐懋功)的“皇家家事论”影响深远, 后世被范祖禹、王夫之等大加批判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单名勣,在唐代的统一战争及之后对边疆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为开国元老。历史上的李勣是一个武将,而...
  • 割完韭菜负债上百亿,他坐着私人飞机颠儿了

    割完韭菜负债上百亿,他坐着私人飞机颠儿了

    2009年,十八年没拍过片子的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准备再当一次导演。他拿到了一个好剧本:《建国大业》。在《建国大业》的投资方里,不乏中影、英皇、寰亚等巨头,一家名叫D...
  • 乌兰布通之战

    本文转自:中国国防报17世纪下半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实现统治蒙古各部、割据西北的野心,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越过杭爱...
  • 王若飞之子忆西柏坡岁月:“天塌下来有毛主席顶着”

    王若飞之子忆西柏坡岁月:“天塌下来有毛主席顶着”

    导读:王若飞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
  •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基本关系之一。从人类出现时起,人就在与自然的交互中生存、生活,并在这种交互中认识自我与世界,逐渐形成了关于人、自然以及...
  • 祸国殃民东林党

    ▲顾宪成公元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当时万历朝的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于是,明神宗便命吏部根据品望再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此时有一个叫顾宪成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