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繁体

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文化为何能长盛不衰不间断

有文化必有哲学。

文化有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次。理念层次保存的是无形而重要的理想和观念,通常展现在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中。

哲学进行的是完整而根本的思考,用一些概念来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复杂现象。

如果没有哲学,文化中的理想和观念就无法得到澄清和辨明,人们只能依靠宗教信仰和习俗中的禁忌来维持稳定。

事实上,每个民族在古代都有很长一段时期是这样度过的。

哲学是“化隐为显”的工作,把隐含在生活秩序中的信念,用清晰的概念展现出来。

在孔子之前的一千多年,中国有三部主要的经典,《周易》、《尚书》、《诗经》。他们不仅是古人经验的记录,还是他们长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

《周易》从自然现象的变化,看出人类趋吉避凶的法则;《尚书》从帝国朝代的兴亡与更迭中,看出“天命”的基本要求;《诗经》充分反映了古人对正义与仁爱的信念,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思考成分和完整架构,足以让人安身立命。

到了春秋时代,传统的政治结构开始崩溃,就是所谓的礼坏乐崩,于是好学深思的人勇于提出新的理念来探讨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各家各派的学者竞相发表言论,意图引动风潮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当时声势较大的有六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儒家以理性而温和的态度,希望透过经典的诠释而“承前启后”,属于改良派;

道家有“革命派”之称,他们主张“以道取代天”,避开天和天子(人间帝王)之间的复杂纠葛,重新恢复自由思考的无限领域;

墨家有“保守派”之称,他们依然坚持相信“天志”,认为上天希望看到人间和乐,同时人们必须学习“兼爱”,以无私和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法家思想在战国末期大为盛行,最后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他们的重点在于取得现实世界的成功,属于实用派,侧重手段之效用,而忽略“以人作为目的”的立场;

名家强调名实关系和修辞辩论,虽有趣味但大多止于“言谈”层次,对实际人生并没有什么影响;

阴阳家在汉代比较辉煌,但其思想局限于具体形质的宇宙,辅以灾异之说,强行关联天象和人事,导致日益远离理性,有点迷信的嫌疑。

最终,只有儒家和道家演变成为中国古代两大学派,一路左右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基本心态。但他们不是凭空出现的,有着一脉相承的思想延续。

中国哲学的起源

在儒家和道家出现之前,中国人在理念上已经肯定了一套永恒哲学(《尚书》)和一套变化哲学(《周易》)。这两套哲学就像火车的双轨,使得中华民族长期存续发展。

那么,他们如何构成相辅相成的双轨呢?

人是万物之灵,这个“灵”在于觉知自身的处境。

一方面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思索如何面对刹那生灭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想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理解自己短暂人生的最终目的。

一个文化传统,如果侧重前者,就会强调因应变化,顺势而行,求取今生今世最大的成就和利益;

如果侧重后者,就会凸显其信仰层次的建构,争千秋而不争一时一世,期盼来世之报应而能够忍受此世一切苦难,这样的民族往往具有鲜明的宗教性格,也因而可以绵延不绝。

中国能够从文明古国一路发展,历经数千年而不坠,正是因为先圣先贤以其高明的智慧,实现两个方面的并轨运行,可以两者兼顾,相互搭配而持盈保泰。

《尚书》:永恒哲学

《尚书》是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资料。虽然其中有些篇章的真伪受到质疑,但整体上仍然可以展示古人(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观念和实际作为。

《尚书》主要内容据说是商朝的遗贤箕子写给周武王的洪范九畴。包含五行、敬用五事、农用八政、协用五纪、建用皇极、用三德、明用稽疑、庶征、五福六极九个方面。

1.五行

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指水、火、木、金、土。

水向下渗透,火向上燃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可以随意屈伸,土可以生产百谷。

五行还牵连出五种味觉,分别为咸、苦、酸、辛、甘。

自然界的五行在人类的感觉和理解中,会显示特定的形质,由此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让人类在文化上继续创造发展。

2.敬用五事

五事是指人的五种本能,容貌、言语、视察、听受、思虑。对这些本能的表现有一定的要求,实现恰到好处,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生活。

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

3.农用八政

八政是国家施政的八大领域,管理粮食、管理财物、管理祭祀、管理住行、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最值得注意的是“祭祀”,古人所祭祀的对象主要有三种,天或者上帝,自然神,祖先。

祭祀代表宗教信仰的仪式,要让人民知道人生不是当下的刹那生灭,死亡也不是沦入未知的虚无。

人类活在世间,通过定期的祭祀,可以与生命的大源、自然界的母体,以及自己的祖先,保持适当的联系。

4.协用五纪

协用五纪是指调和阴阳要用五纪。阴阳是指自然界的动力,其变化显示于天象,作用于人间,要有“天官”来观察和记录有关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的细节,影响人民的作息活动。

5.建用皇极

“皇极”的意思是“大中”。至大谓之“皇”,至中谓之“极”,代表最高正义或者绝对正义的原则,这是整篇《洪范》的精神所在。

人的社会向来极不单纯,在人际互动中,各种有心或者无意所造成的恩怨层出不穷,因此,人人心中都期盼“绝对正义”。

谁来代表天意而维持大中呢?当然就是天子。

《尚书》中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天子就是天之子,古人相信“天生烝民”,所以天子作民父母。天子所推行的王道是以“大中”(绝对正义)为目标,让百姓对“善恶报应”这种正义要求得以实现。

这就是以政治来实践宗教的目的,使人间成为幸福之地,这种理想就是“永恒哲学”的表现。

以此为理想,人们活在变化多端的世间,不会丧失行善避恶的信心,对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

“皇极”是第五个,在九畴之中也正好居中。

之后的内容侧重的是后续效应。

6.乂用三德

乂用三德的意思是治民要靠三德。“三德”是指刚正不阿、以刚制胜、以柔制胜。这里说的人际相处之道,正直是首要原则,还需要刚柔并济。

对顽强者,采取刚的策略,使他知道收敛;对柔顺者,要温和有家,使他增益信心。

7.明用稽疑

明用稽疑的意思是一国之君若要明辨疑惑,必须使用各种方法。古代有卜和筮,卜是用龟壳卜卦,筮是用蓍草占卦。

还有更常用的三种方法:国君自己多加斟酌、与执行政务的卿士商议、与人民大众商量。合起来共有五种方法,如果全部使用,则采多数决。

一般是五者之中,有三者相同则采行。

我们普通人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先自己理性分析,再请教专业人士,再和身边的人商量,再占卜一下,取结果占多数的选择。

8.念用庶徴

念用庶徴的意思是人的思考必须根据外界的各种现象。四季变化和气象,一定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绪和行动,进而干扰到社会和国家。

因此,要仔细考察“雨、晴、暖、寒、风”,如果五者不能调顺,后果将不好,这里面设计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对应,有点阴阳家的倾向,但人的言行无法脱离自然界的运作,这也是事实。

9.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五种幸福引导人行善,用六种困苦警戒人为恶。

五福是指寿、富、康宁、攸好德(亲近有德),考终命(长命善终)。

六极是指凶短折、疾、忧、贫、恶(丑陋)、弱(懦弱)。

这种说法是想以现实的遭遇来作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验证,这种观念既古老又朴素,后来的哲学思想都不认可这个观念了,只当是人们的朴素愿望吧。

以上九大范畴,足以建构一个国家。

从自然材质(五行)到人类属性,从政务规划到天象规律,然后推出至高理想--皇极,作为国家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人群组成国家是为了体现绝对正义。

接着,再由三德到稽疑,由庶征推至五福六极,作为个人具体的报应参考。

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像北极星一样的恒定之点,要将人生指向“大中”,有了这个目标,人生才不至于失望和虚无。

对古人来说,这个信念就像是西方宗教那样的稳定力量。

可是这里有一个bug,就是天子。如果天子失德,不但无法维持正义,反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就会造成礼坏乐崩,天下大乱,然后才有新的哲学突破,诸子百家。

《周易》:变化哲学

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无法把握变化的规律和方向,则将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周易》就是一本研究变化规律的经典。

《周易》在前面的很多文章都有详细介绍了,《周易》的基本原则就是观察自然规律来安排人的言行、自然规律是变化中有其不变的规律,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

因此,人要学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里面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表面上看,占卦是人期待得到上天的助佑,甚至有点迷信,但是这个“天”已经不再是《尚书》里说的“绝对正义”啦。

这就需要人们自求多福,由圣人(也不是原来的天子)来设计一套卦象,借着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配合古人一千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凝聚的智慧,希望给人们提供明确的指引。

另外,易传部分,处处提醒人们进德修业,在诠释“吉凶”时,总是留一线生机。也就是不可安于小成,也不必为小祸而失去上进的意志。

因为变化是一直在进行的,只有把握主体自觉的行善要求,日新又新的德行提升才是逢凶化吉的上策。

于是,原本的危机也可以变为转机,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和活力。吉凶要看变化的可能性,有变化就代表着有机会。

总之,《周易》是一部值得仔细品味的经典,对人生哲理的启发也有随机指点的效果,既有实用性的占卜,也有无可比拟的趣味性。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接着前文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文化为何能长盛不衰不间断探讨中国哲学的起源,文中肯定了中国哲学兼具永恒和变化,启发了很多先秦哲学家。

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

中国人认为整个宇宙是充满生命的,宇宙中没有任何孤立的地方和物质。这种思想在西方属于较新的理论,叫做“机体论”。

机体论是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有机体,而不是西方近代科学认为的“机械论”,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拼凑而成的,犹如一个组合的玩具,没有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是由外在的力量造成它的运动。

生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趋势,有时候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健康,其实在正走向严重的疾病。

如果我们趁早察觉并对症下药,就能够及时调整;而如果把生命看作物质,用仪器去测量,现在还没到临界点,就说没事儿,等有事的时候就太晚了。

这就是把人看作有机体和机械的差别。

现代的机体论说法比较准确而精密,古代的机体论往往靠经验,借此肯定整个宇宙是相通的。

比如,你家前面有一座山或者没有一座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差异。山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它可以对整个气流,甚至一个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因此,大自然虽然是物质,但还是会对人造成影响,只不过有的影响是表面的,有的则是深层次的。

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不会毫无目的的存在。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中国人说,“大化流行”。认为整个宇宙一个生命流行的场所,在其中任何东西的生灭都与人有关。

这种想法可以使得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比较亲切,因为我们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会觉得它和我们不只是外在的关系,而是能和我们的生命互动的。

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是独具特色的,也符合西方现代物理学所推展出来的最新观念。

因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肯定可以引领世界,带领全人类走向更高的认知层面。

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

宇宙万物的生命不断在变化,而人类的生命还需要不断地实现价值,不能只是生老病死的变化,然后一切结束就停止了。

我们每天都应该问自己,我今天有没有比昨天稍微长进一点?

孔子自三十而立以后,每十年都会有比较大的成长,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一个标准模式,也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

人生不应该只是活着而已,而是要不断地实现价值。多活一天就要有多活一天的效果,绝对不是白白活着。

价值是和人的自由有关的,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没有价值。

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根据是来自外在的因素,那么它的价值力量可能不够。因为一旦外在的条件改变或者消失,就不见得要坚持原来的选择。

如果选择的根据是内在的因素,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出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促使自己去实现更高的价值。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对超越界开放

存在就是活着,而价值是活着所要追求的目标。能把存在和价值合二为一的是超越界,儒家称为“天”,道家称为“道”。

两千多年以来,西方哲学不断地在探讨如何追求真正的智慧,最后产生一个基本想法,那就是“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这句话在西方来说,是最深奥的一句话。

当一个人问这句话的时候,表示他在追求形而上学最后的基础。

比如,我为什么存在?有生有死的我,到底凭什么存在?

这是因为有一个超越界使“我”此时可以存在。

每个人都有形而上学的需求,这是出于自然的冲动,因为一个人知道这个答案,才能活得有意义。

人活着绝对不是吃饱、睡觉,然后慢慢成长而已,这些都只是每天变化的过程。

就像很多家长跟孩子说,你需要每天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什么事情不要管,也不要问。

但人活着就要问,我的活着是一个“存在”吗?它有存在的基础吗?

孔子为什么要谈“天”?老子为什么要谈“道”?

孔子两次遭遇危险的时候,都要不迟疑地诉诸于天,这个“天”就是超越界;老子谈“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也是超越界。

我们如果对天和道没有深入了解,或者不曾和它建立联系的话,你会感觉人生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我们所谈论的超越界,是超越一般宗教之上的,它基本上是信仰的意思。信仰不等同于宗教,却是宗教的核心。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后来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儒家和道家,正是从这同一个起源中(本文加上前文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文化为何能长盛不衰不间断)推展出来的。

古代的政教合一结构,使得“天子”的角色成为天和人之间的中介。天子失德之后,天的概念立即产生变化。

“天”在古代扮演了五种角色,主宰之天、造生之天、载行之天、启示之天、审判之天。

但是随着天子失德,天下大乱,礼坏乐崩,出现两大危机:

造生和载行之天由于不再表现仁爱之德,而变为没有感情的“自然之天”;启示和审判之天由于不再保障正义之德,而变为“命运之天”。

从此,以天为具象的自然和以天为盲目的命运,自春秋时代开始甚为流行。

这是一个严重的思想危机,既不能由自然现象的变化中看出超越的理想,又不能由人间复杂的遭遇中发现正义的原则,人们怎么能看到未来?

孔子一生的志向在于把人的命运转化提升为人的使命,再将它上溯于天,重新为“天命”下定义。

就是让人人自觉其内在向善的力量,经由择善固执而走向至善,已符合天命的要求。

老子的志向在于为自然界找到基础,就是那无从名之的超越界,勉强可以称之为“道”,道生万物并且在万物之中,但它又不受万物变化所影响。

于是,人的精神世界又重新得到无限提升的机会,可以与道为友,自在逍遥。

关于儒家和道家将来还会有无数的探讨和学习。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回顾中国哲学最早的起源,不是为了怀古或者念旧,而是要搞明白古人思想的完整架构,就是兼顾永恒和变化的双重要求,使自己既可以因为永恒信念而安身立命,又可以因为变化之理而勇于创新。

如此双轨配合,人生就可以动静得宜,收放自如,并且在每一个当下,内心都有充实之感,这不就是知性领域最大的快乐吗?

来源:凉水咸菜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幼学琼林》一语封神的22个名句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有...
  • 为什么国人大都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

    中国人到底讲不讲逻辑?中国人到底讲不讲逻辑,这个问题,争论一直很大。特别是在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争到最后,有一方就会指责另一方,说他们不讲逻辑,言下之意,你不讲逻...
  • 一百幅书香门第经典对联,百读不厌,值得珍藏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4、山静水流开...
  • 千古家训名篇:王昶《家戒 / 戒子文》

    《家戒》,也称为《戒子文》,是魏晋时期王昶创作的一篇古代文章,其中的“十其”被世人广为称道,载入史册。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议论贵无贬,其尽...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骂儒家就是数典忘祖

    一张口就骂儒家的人,不客气地说,就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就是丧心病狂没有良心。很多人会认为这样说未免情绪化,其实不然,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儒家是中国...
  • 危言耸听?还是醒世恒言?郑永年教授:短视频或令中国面临全面弱智时代

    网上流传着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的一段语录:“中国很快将面临一个全面弱智的时代,因为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它的最大后果,是让一群低学历、低素质、无底线的人成为舆论的主流,让...
  • 古人总结的充满智慧的300条人生哲理,值得收藏!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学...
  • 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

    一、“中国”:古今演绎作为我们伟大祖国国名的“中国”,迄今已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中国”的语义生成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曲折流变的过程:语义从古代的...
  • 千古家训|明朝篇:原文+译文

    罗伦戒族人书[ 作者 ]罗伦(1431~1478),字彝正。明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幼年家贫,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