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系列小说有不同版本,隋唐十八条好汉也有不同的版本,各版本的第一第二第三都一样,那就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三公子裴元庆,而瓦岗猛将单通单雄信和秦琼秦叔宝,基本都排在倒数第一和第三,有的版本中单雄信居然没入选。
熟悉隋唐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的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等人均为虚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成、杨林勉强能找到历史原型,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则是真英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正史中也是响当当的名将、悍将、勇将。
秦琼、尉迟恭、单雄信都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猛将,瓦岗五虎也真实存在。秦琼和程咬金的武功,被演义小说弱化了,如果以史料为依据,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比较有趣的结论:正史中的瓦岗五虎将,每人都至少能打两个宇文成都,也都能秒杀李元霸,传说中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在瓦岗五虎将中,武功似乎也能排在第二位,比“十八条好汉”中的“裴元庆”还技高一筹——他的兵器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
我们细看隋唐史料,就会发现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清朝写书人和说书人为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才改“玄”为“元”,其人为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名玄霸、字大德;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合二为一(基业之趾成国都);裴仁基加入瓦岗军的时候,不但带着秦琼,还带着儿子裴行俨,其人字守敬,方言跟元庆差不多,口口相传以讹传讹,才有了三公子这个名号——古代说书人大多不识字,技艺都是师徒传承,部分细节在多代以后难免有些走样。
李玄霸没上过战场,大业十年就已辞世(十六岁),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在武功方面也是毫无建树,可以说跟瓦岗五虎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瓦岗五虎在正史中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就是被李密称为“八千可当百万”的内马军四骠骑和不太受李密待见的外马军统领单雄信。
瓦岗内马军四骠骑就是秦叔宝、程咬金(后改名知节)、罗士信(隋唐小说称罗成字士信)、裴行俨(裴元庆历史原型),再加上单雄信,这才是真正的瓦岗五虎将,尤俊达的历史原型牛进达,是秦琼和程咬金的小弟,跟随秦程投唐后积功升至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
有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士信、裴行俨这样的超一流高手在,牛进达只能算瓦岗二流偏将,后来大杀四方的刘黑闼,在瓦岗军的地位极低,跟秦琼程咬金不是一个档次:“刘黑闼,贝州漳南人。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父兄患之。隋末亡命,从郝孝德为群盗,后归李密为裨将。密败,为王世充所虏。世充素闻其勇,以为骑将。”
后来击败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联军,又击败左武候将军李世绩(原瓦岗大将徐世勣,也就是徐茂公、徐懋功)生擒薛万均薛万彻的刘黑闼,在瓦岗连给秦琼程咬金当小弟的资格都没有,后来却发展到只有秦琼才能打败他:“武德五年春正月,洺水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入城共守。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罗士信就是在洺水替换王君廓(王君可的历史原型)守城时战败被俘牺牲的,但不知秦琼击败刘黑闼是罗士信遇害前还是遇害后。
刘黑闼这个原瓦岗裨将,能在正面硬刚中击败罗艺、徐懋功,用疲劳战术擒斩四骠骑中的罗士信,可见李密缺乏识人之能,而他被秦琼击败,也坐实了秦琼是隋唐第一悍将的美名,要评选瓦岗五虎将中的第一高手,桂冠当然非秦琼莫属。
罗士信与秦琼在齐郡通守张须陀麾下时就是好战友好兄弟,罗士信十三四岁就表现得极为凶悍——确实是凶悍,他每战得胜,迎来计数报功的就是一口袋敌人鼻子。
罗士信过早牺牲,擒斩他的刘黑闼曾被秦琼击败,看起来“罗兄弟”的武功,还是要比“秦大哥”稍逊一筹。
秦琼稍强于罗士信,程咬金好像也比裴行俨的武功更高,这位东阿县令女婿的武功,可不像隋唐小说些得那样拉松和搞笑,老程发起狠来,真能令人牙根发酸:“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很多人都知道李勣、李靖、苏定方灭国有一套,却往往忽略了正史中程咬金的指挥能力也是一流的。
《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显庆元年八月,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泥伏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所部歌逻禄(也称葛罗禄、卡尔鲁克,突厥部族之一)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也称处月俟斤,处月为突厥部族称)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驼马牛羊万计。九月,程知节与贺鲁男咥运(阿史那贺鲁的儿子阿史那咥运)战,斩首数千级,进至怛笃城,俘其部落户口及货物巨积。”
这就是程咬金的“武功”——这两个字至少有四种含义,最常见的两种,一种是武力或武术功夫,另一种是军事战绩,在这两方面,程咬金似乎分别超越了罗士信和裴行俨,比秦琼稍微逊色一点也有限。有人说在军事战绩方面,程咬金好像还略胜秦琼一筹,这似乎也不好辩驳,所以程咬金只要比过单雄信,在瓦岗五虎将中名列第二,那就是实至名归了——门神秦琼不好超越,超越赤发灵官单雄信应该没问题吧?
单雄信作为瓦岗外马军大统领,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起码以武功自夸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对一跟单雄信单挑,是没有还手余地的。
两唐书记载了单雄信两次差点击杀李世民:一次是被徐世勣阻止,一次是被尉迟敬德从旁边偷袭捅落马下。
尉迟敬德“横刺”单雄信,摆明了是偷袭,当时单雄信的注意力全在李世民身上,可能是没看到斜刺里杀出的尉迟敬德,所以公平一点说,单雄信的武功未必在尉迟敬德之下,他的“寒骨白”长枪是载入史料的。
枪头七十斤,枣木杆长一丈七尺,单雄信的“寒骨白”仅次于秦琼那杆数十人拔不起来的大铁枪,所以单雄信的武功,瓦岗五虎将中,应该是能位列第二或第三的——秦琼没入瓦岗之前,瓦岗军的首席悍将是单雄信,首席智将是徐世勣。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正史中瓦岗内马军四骠骑加一位外马军统领组成的五虎将,最后分道扬镳:裴行俨一直留在王世充军中直到被杀,单雄信追随王世充结果玉石俱焚,罗士信投唐后被原瓦岗裨将刘黑闼擒斩,只有秦琼程咬金阵前投唐后封侯拜将善始善终。
瓦岗军曾是隋末最强势力之一,最后一手好牌被李密打得稀烂,我们细看贞观将相名录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就会发现郑国公魏征、英国公(原为莱国公)李勣、胡国公(原为翼国公)秦琼、卢国公(原为宿国公)程咬金、郧国公张亮都曾是瓦岗英雄。如果李密不骄狂昏头,有这样一批精英人才,是完全可以在隋末打出偌大基业的。
李密有诸多能臣猛将而不知存恤,最后众叛亲离被射杀于断密涧,瓦岗五虎也星流云散,留下无尽遗憾。
来源:半壶老酒半支烟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01丫头分好几种。但能给个通房的抬头,就是陪男主人睡觉的。一种就是睡在主人的床下,以前有钱人家里睡的都是八步床,主人的床下还有一大块空地可以睡个丫环,主人晚上要喝水...
- 近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宣布: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一般认为:这拉开了跨海统一台湾的序幕。这则新闻使我想起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跨江解放全中国前夕,解放军教训世界...
-
说到清朝的官方名称,恐怕很多人会有疑惑,清朝不就是叫清朝吗?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清朝这个叫法只是史学家为了方便而说的,清朝的正式名称...
-
闻一(1937.4-2022.9)简介:著名苏联史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江苏泰兴人,著有《苏联的过去和现在》《布哈林传》《走近俄罗斯》《解体岁月》《重返莫斯科》《回眸苏联》《俄...
-
编者按: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了党中央。同年4月,王明中央派出的中央代表张国焘、陈昌浩从上海来到鄂豫皖苏区中心——河南光山县...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星空之上,诞生了许多璀璨的将星,他们在战争中大显身手,在疆场上和 敌将的谋略交手中尽显智慧,五千年的星河之中,这些人无比的闪耀。比如远古神话时期的...
-
大英帝国都亡了,香港的法官们,几时才能把头上的方便面摘掉呢?
一、大清亡了要剪辫子,大英亡了为什么还不摘假发?不知道在看这期节目的同志和朋友,有多少和我一样,时不时就会把以前的港剧港片搬出来回味一下的习惯。如果你们也有这个习... -
日本间谍有多猖狂?5000名间谍潜伏中国40年,书院学生为侵华帮凶
2023年,著名香港男星欧阳震华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在中国各地开设多所学校,却只招收本国学生?不少网友通过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称:大部分所谓...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涵盖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产业:1. 传统手工艺- 陶瓷: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 刺绣:如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雕刻:如木雕、石雕、玉雕。...
-
张学良为何背上了痛失东北,无能抗敌的骂名?而蒋介石在其中又充当着什么角色呢?
张学良先是“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之后又在中原大战中挫败反蒋联军,对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而言,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蒋介石也因此任命他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