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皇帝薨!”
“大明太祖皇帝薨!”
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躺在床榻上看着身边的人恋恋不舍,身边的人哭成一片。
可当太监尖细的声音一声接一声的一声在宫中回荡,曾经养尊处优的宫妃们不由得瑟瑟发抖起来。而在《明史》编修的笔下,朱元璋去世后的下葬的这一段时间,更是硬生生的把这恐怖的过程给记录了下来,让不少后世人在看完后,心有余悸。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灰复燃的人殉
公元1389年夏至刚过,年近70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轰然倒下。他还没来得及对自己的好皇孙朱允炆好好交代几句,就与世长辞了。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孝顺的朱允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为自己的皇爷爷——大明开国皇帝风光大葬。
相比起繁琐的繁文缛节,还有40多名宫妃被聚拢到了一起,这是朱元璋生前留下的交代——统统处死殉葬。
为了体现皇家的排场和对皇奶奶们的尊重,朱允炆命令锦衣卫们尽可能的采用温情的手段解决战斗。
可怜这些年轻的妃子们,原以为能靠着皇太妃的名号安度晚年,没想到三尺白绫、一杯毒酒就香消玉殒,命丧黄泉。
朱元璋下葬那天,普天同哀,整个南京城里死气沉沉十分压抑。吉时刚过,皇宫里同时抬出了13具一模一样的豪华棺椁,随着庞大的送葬队伍从南京的各个城门奔赴到不同的下葬场所。
为了防止在将来的某一天有人盗墓,狡猾的朱元璋学着当年曹孟德设置“72疑冢”的典故,硬生生给自己制造了13个分身。在这13具棺椁中,只有一个是朱元璋本人,其他的都是那些殉葬的嫔妃们的遗体。等到一切安置妥当,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手持利刃的锦衣卫们,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把送葬的宫女斩杀在皇陵之中。
凄惨的叫声连绵不绝,仿佛要冲破地底,直冲上云霄里一样。然而这一切都被朱允炆与众大臣的嚎哭声和响彻云天的哀乐给掩盖住了。有细心的百姓发现送葬的队伍和返回的人数不对,但还没等他们想说什么,朱元璋那张可怕的鞋拔子脸仿佛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相比较死去的朱元璋,他创立的锦衣卫依然遍布在大街小巷。
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一直都受着严密的监视。稍有不慎,人们就会被拖到锦衣卫特有的“昭狱”中打的皮开肉绽,严重点的更是尸骨无存。这些刻在《明史》中血淋淋的记载,尽管有满清文人恶意诽谤的意思,但是相比较朱皇帝一生的野心,也并非空穴来风。
朱皇帝的野心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的一户庄户人家庭。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元朝的暴政活活的给逼死了。为了生存,年幼的朱元璋(又名朱重八)不得不拿着破碗沿街乞讨,后又混进寺庙只求一顿饱饭。这种极端的环境造就了他极端的性格,在后期的反元战争和治国理政过程中,他无不是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野心。
人殉制度原本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一种陋习,到了天下大定的汉朝之后就几乎绝迹了。
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皇帝们采取更加进步的方式,用石头雕刻和陶土烧制的人俑来替代活人。这些陪葬品不仅能够保留千年,更能显示出皇家的威严。
然而宋朝之后,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入主中原。尽管忽必烈等人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然而在殡葬制度方面却没有吸取前朝的优点,反而继续采用蒙昧时代的人殉制度。一方面,统治者屠杀的百姓大多是历次战争中被征服的民族;另一方面,尚未开化的统治者依然把这种血腥的方式看做是精神上极大地满足。
作为生在元朝下,长在底层中的朱元璋,他不懂什么程朱理学,也缺乏李世民、赵匡胤那样的眼界和格局,他的骨子里始终是那个沿街乞讨的卑微和尚,他所效仿的对象也就不过是蒙元的那些统治者。尽管朝廷当中不乏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饱学之士,但是他们即便费尽口舌也很难改变朱元璋的初衷。作为朱元璋继承者的朱允炆,同样有着不可说破的野心。由于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金灿灿的皇位突然从天上掉到了自己的怀里。尽管一直有朱元璋护在他的身边,但是他还是能够感受到周围叔叔们的狼子野心。而与此同时,朱元璋作为太祖早在死前留下这样的遗言,而且,在他本人皇位尚且不稳的情况下,朱允炆尽管知道人殉制度的残忍,但是还遵照了皇爷爷生前留下的话行事。
还没等他在皇位上坐稳,他就被自己的四叔明成祖朱棣给赶走了。
明英宗的善举
朱棣不仅继承了朱元璋的野心,更继承了被人诟病的人殉制度,等到他病死在出征蒙古路上的时候,那些坐守寒宫的妃子们可就倒了血霉。她们不但同样被逼着自裁,更是像物品一样被扔进了朱棣的皇陵当中。
有了父子两代人的传承,此后的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人殉。如果不出意外,这种陋习将一如既往的向后传承下去,直到明朝的灭亡。然而,大明第一个败家子朱祁镇却禁止了它。
朱祁镇年幼无知,轻易出兵导致自己兵败被俘。在草原上充当瓦剌也先俘虏的那段时间里,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心智,让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意义。等到他返回北京之后,他立马又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在冷宫中关押了整整八年。在这段时间里,只有那位始终不渝的钱皇后陪伴着他。
也正是钱皇后的温柔,让他笑到了最后,重新回到了皇帝的宝座上,成为了明代宗。因此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实在不忍心处死钱皇后,索性就好人做到底,彻底终止了这条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来源:会吃竹子的猫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据说温铁军教授是三农专家,是网红人物,很多时候是以权威的口吻在说话。我觉得他最独特的是对朝鲜农业现状的谈话。他对朝鲜七八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赞不绝口,即使是今天的中国...
-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有不同版本,隋唐十八条好汉也有不同的版本,各版本的第一第二第三都一样,那就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三公子裴元庆,而瓦岗猛将单通单雄信...
-
1949年上海解放,入城仪式遭外国人拦路,陈毅大怒:把人抓起来!
1949年,随着上海的解放,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也开始着手安排解放军的入城仪式。7月6日,在全民欢腾中,隆重的入城仪式缓缓开始。在此之前为了能够让入城仪式万无一失,陈毅特... - 排着队唱着歌,美华领唱电影《苦菜花》主题曲:苦菜花儿开满地黄,乌云当头遮太阳,鬼子汉奸似虎狼,受苦人何日得解放?……,合唱:苦菜呀花开呀!闪呀么闪金光,朵朵鲜花映太...
-
这个家族有着千年的历史,曾是王族。在沉默了几千年后,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中国。这个家族是吴越的钱家。曾...
-
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的点翠凤冠,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孝靖皇后生前身份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故宫博物院这是一顶耗费近万只翠鸟修复的凤冠,它的主人是一...
-
这是一份全文500余字的电令,正文只有三段,左上角标有:1934年12月12日和“万万火急”四个字;落款为:军委,十二日十九时半。它就是长征初期第一份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
- 众所周知,人的视觉是习惯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的,所以写字的时候,也就更倾向于从左往右写。但是在古代,人们为什么要从右往左写?(文...
-
卢麒元:对金融家来说,立场比知识更重要!洋枪队,巴西的举国之殇
笔者佩服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金融管理水平。他们既有学理悟性、又有实战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治国奇才。他们管理货币的水平,已经接近人类金融管理艺术的巅峰。他们用... -
作者:温伯陵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一、200年前,格鲁吉亚分裂成几个小公国,长年累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