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日记 1939~1940》一册,主要记录他的爱情、学术及读书生活,也有多处谈及时政,其中谈及苏联的地方并不多,但每次谈及苏俄,他都如临大敌。考虑到当时全面抗日的大背景,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一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3—4 林文铮来,谈欧战及世局,极有见地。谓苏俄阴鸷深悍,如战国之秦。无论德此战胜败若何,俄必转而击德而摧毁之,如剥死虎之皮。至波兰则如生羊之被吞耳。故此战结果,德必衰亡。而诱德使战英法者俄也。希特勒之愚莽实甚,不如史达林至老谋深算,故堕其术中。至东亚日本正如西欧之德国。中国则无殊波兰。俄坐视日本残灭中国之后,乃乘日本之疲敝而攻削之。异日俄之国力及其共产主义,将大扩展于东西,而将雄飞独霸于世界。诸国反戈,联合修好,恐尚不足敌俄也!云云。
吴宓被认为是文化保守派学者,自诩孔孟之徒,将苏俄比作尚武的战国之秦,也合其思想脾性。他也预测到了德国发动二战的结局,不过他没有谴责希特勒的残暴。比起希特勒,他明显更讨厌“老谋深算”的斯大林,但最让他讨厌苏联的是,苏联的侵略本性。按说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最甚,他最应该谴责的是日本,可他却最害怕俄国及其共产主义,就此而言,他倒是有先见之明。在那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他就预测到苏联二战后的强大。战国六国联合抗秦,最终被秦扫灭,天下一统。吴宓以古比今,以为苏联必将“独霸于世界”。这虽夸大了苏俄的力量,却也隐约感觉到苏联在战后必将迅速崛起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
苏联既然要称霸世界,中国自然也会被其所灭,这种担忧,在其后的九月十八日日记中得到印证:
报载,俄既攻占波兰,与德平分土地于西;又互承认满、蒙,与日订约修好,划分中国于东。则林文铮君前日之言适中。而中国鼎足分割,不幸蜀(依英、法)且最削弱矣。哀哉!少年人犹膜拜苏俄如斯甚也!
根据他了解的报载信息,苏俄分裂中国的野心,可谓路人皆知。最后一句“少年人犹膜拜苏俄如斯甚也”,可以看出他极不愿中国走苏俄共产主义的道路。
在十月七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
……闻苏俄不惟以重兵开入新疆,且致牒中国政府,要求(一)蒋公下野;(二)全国赤化等。呜呼,前虎后狼。中国之瓜分覆亡,不可免矣。
抗日早期,吴宓对国家前途命运,多次流露出悲观情绪,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而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两个列强,则是日本和苏俄。再比较日本与苏俄对中国的危害,吴宓认为苏俄更可怕,也因此,比起日本,他更痛恨苏俄。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如此恨,实在耐人寻味。
来源: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文:舒生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太原保卫战”堪称华夏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也是决定北宋存亡的终极一战
太原保卫战是发生在两宋之交,决定北宋王朝兴亡命运的一次战役。战事之惨烈,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中也罕有其匹。我们先看看北宋时期兵力部署分布,可以看出西部和北部边镇的防御... -
如前文《东风劲,战鼓响:文化西风内衣破,哭爹又喊娘》所述,当西人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碰瓷中药材“乳香”的来源炮制出“阿拉伯”的概念后,他们随之将已经使用多年的“大唐...
-
1 以历史关照韩国,可比之于印度。19世纪,印度被称为英女皇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实则类似包衣。整个十九世纪,英国对黄麻、油籽、小麦和棉花的需求旺盛,印度恰恰是生产这些...
-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计算机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在西史叙事中,第一代计算机(电子...
- 老高(化名)是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先春村村民。按他的话,卷入这些“恩怨”完全是个意外。老高早在40年前就离开家乡在外谋生,辗转去过几个地方,后来一直在广州做水果批发的...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大鼓原生态 沧州木板书韩伟:上一回听过了余音绕梁的西河大鼓,那真叫一个韵味十足。...
- 在习近平的办公室里,几张不同年代的温馨家庭生活照被放置在醒目位置。其中一张照片里,习近平推着年事已高的父亲,和妻子、女儿一起散步。父亲习仲勋对习近平有着很深的影响...
-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鸦片战争正是由犹太资本在背后推动,鼓动英国政府对华发动的。鸦片战争是犹太两大家族收买英国议员,取得多数议员支持,从而取得了英国对华鸦片战争的开战权。目的就是要打开...
-
游戏害人不浅:就离谱,粉丝控诉李白的诗抄袭《原神》,李白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学生们进入校园,会领略到更多关于李白的诗篇,有些同学觉得这些古诗,是因为要考试才出现在教材中的,提不起兴趣来,就怎么背都背不熟,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李白的诗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