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信徒人数高达约54亿人口,占据世界总人口的70%。
其实除了这三大世界性宗教以外,还有一个创建时间比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早的教派。在伊斯兰教和佛教弘扬光大之前,它早就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然而随着历史的推动,它没能继续发扬光大,反而彻底消失。
它就是诞生自公元3世纪左右的摩尼教,也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教。
摩尼教的诞生与发展
摩尼教创教者摩尼,诞生在今伊拉克境内。当时基督教已经推广开来,摩尼一家也是基督教的信徒。
摩尼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教派中生活,深受波斯体系诺斯底二元论的影响。
所谓“二元论”,指的是世界由善恶二元所组成,即光明与黑暗相对立。到了摩尼十二岁时,他声称自己见到了光明的代表——天使。最开始他的父亲并没有在意,直到他二十四岁时,再次受到天使的启示。摩尼自此产生了新的信仰寄托,准备与基督教厄勒克塞派分道扬镳。
当时对于异教徒的处置手段极为严厉,好在父亲相信摩尼受到天使启示的说法,尽力保护摩尼离开了当地。离开家乡的摩尼带着两名追随者来到锡封,并着手推广着自己的教义。
由于摩尼教诞生于基督教,许多内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故而推广过程中并未遭到许多阻力,甚至摩尼的父亲后来也加入了摩尼教。
深受“二元论”影响下的摩尼教,将“二元论”优化为“二宗三际论”,除了“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对立关系外,添加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世界发展的过程。就这样,摩尼教安稳发展了数年。
到了公元274年时,贝拉斐国王瓦赫兰一世认为摩尼教过于“离经叛道”,他更希望统一自己国民的信仰,故而将摩尼召到宫中,将其逮捕下狱并用刑,致其身亡。
然而这件事并未摧毁摩尼教,虽然在西方没有立足地,但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既然能吸纳基督教的教义,也能吸收其他宗教的信条。从而使它在传教过程中,不断更新迭代本教的教义,符合当地信徒们的需求。
摩尼教从两河流域可是向东延展,途径罗马、波斯和印度等地,最终于公元694年进入强盛的东方帝国——大唐。
摩尼教与中国
摩尼教着实令人听起来陌生,那么它的中文名称“明教”,就让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许多朋友对明教的认识,来源于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男主张无忌就是明教的教主。其中最精彩的一幕,当属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誓要铲除魔教。那么为什么中原教派会称明教是魔教呢?在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前,它途经各个国家,吸收了不同地域的信仰特征。
它吸收过祆教(拜火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个教派后,又吸收了不少佛教的教义。能将诸多教义融会贯通,确实有着它独有的特性。然而过于庞杂的内部教义,导致其很容易受到纯粹教派的抵制和反对。
武周时期,摩尼教正式进入中国,并在中原地区广泛地散播教义。众所周知,中国的国教是道教,也是李唐王室推崇的教派。武则天执政时期,力推佛教,佛道两家和谐并存。
摩尼教的涌入,极大地冲击了佛教原有的信徒思想,使得百姓彼此间渐渐有了刻意对抗的趋势。
毕竟华夏文明一直是人权大于神权,或者说皇权大于神权。老百姓从来是本着一种“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实用主义,故而扎根在中国的宗教,几乎不存在主动传教的现象。可在摩尼教信徒的推广下,老百姓或多或少会被影响。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利用宗教信仰蛊惑底层人民发动起义的事情数不胜数,黄巾起义、五斗米教以及唐初陈硕起义,都具有煽动性质。
于是公元732年,唐玄宗下诏驱逐摩尼教,表面上维护本土宗教,其实是防止老百姓会被恶意引导,用以维护李唐的统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鹘成为维护李唐的核心力量之一。
此时的摩尼教虽然远离了华夏的政治文明中心,却已经在回鹘国内扎根。经过数年磨合,受到回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并被奉为回鹘的国教。
很可惜当公元840年回鹘灭国之后,摩尼教再无政治倚仗,失去了保护伞。
于是,摩尼教回到最初的状态,继续向下兼容,从庙堂之上走回江湖之中,重新向老百姓散播教义。这个时候唐帝国风光不在,朝野上下矛盾重重。经过了安史之乱的颠覆,老百姓丧失了初唐时期的自豪感和斗志,纷纷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在这个背景下,佛教香火异常鼎盛。这个局面无疑冲击着统治者的利益,为了不重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覆辙,为了不出现宗教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导致没有人愿意为国家更重、徭役的情况,唐武宗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灭佛行动”。就连正统佛教都受到了政府的打压,就更别说“成分”过于复杂的摩尼教了。
好在摩尼教始终秉持着深入民间的指导思想,任然隐蔽地活跃在最基层的人群中。
宋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中国掌握了巨大的财富。此时朝野上下一片欣欣向荣,对于宗教的管控也宽松了起来,摩尼教终于正式得以传播和推广。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此时的摩尼教更加贴近民众,愈发本土化。
几乎弱化了西方教派的教义,彻底汉化,更名为明尊教。同时,这次它没有特意引导民众,反而被民众所利用。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也就是宋江等英雄好汉对抗的贼首,就是借着摩尼教的教义,笼络了大批民众,与统治阶级展开对抗。
元末动荡时期,摩尼教与白莲教、弥勒教等民间教派发展迅速,再次展现出其强大的融合性和凝聚力,为红巾军起义奠定了基础,故而元末起义军的口号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故而到了明朝建立,朱元璋当即禁止个证异端信仰,大力镇压摩尼教。
到了清朝,对于这个与明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教派,清代统治者更是严酷对待,渐渐的,摩尼教彻底销声匿迹。
来源:时事观察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如果想想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洪承畴被俘之后的投降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想想朱元璋,那么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崇祯皇帝并非庸君。然而,在面对祖宗家业的大...
- 1992年7月中旬,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与副外长徐敦信、张庭延等一行七人前往平壤。为了保密,钱其琛等人没有乘民航班机,坐的是空军专机。抵达平壤后,中国代表团顺...
-
世界那么大,犹太人为啥非要在巴勒斯坦建国呢?又为什么在美国这片土地崛起了?
世界那么大,犹太人为啥非要在巴勒斯坦建国呢?真相就在这里!在世界的尽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悠久而深刻的故事,它讲述着犹太人民的坚韧和憧憬。这是一个关于家园的故... -
清末,列强逞凶,社会动荡。面对乱局,国家和社会精英不约而同组织起规模不一的新军,用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民国初期,新军被个人控制,形成称霸一方的军阀。以直系、奉系...
-
来源:汉周读书一个怪圈:缺白银,大明面临危机;白银多了,大明面临更大的危机。01大明宝钞:堆在路旁也遭人嫌自秦以降,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货币。到了宋朝...
-
本文转自:燕赵晚报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更有着解不完的谜团。比如曹雪芹祖籍究竟何处?在石家庄鹿泉区,85岁的曹子英近...
-
2018年4月29日,中国数学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曰《代数学的起源》,文中称:“代数最初是用文字表述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算术已经演化出一些用文字表述的...
-
胡鑫宇事件背后的可怕内幕真相,致远中学还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致远中学、15岁男孩失踪70多天、光头老师、suv轿车、校长的背景、美国投资人、器官买卖......随着事件的不断曝光越来越接近真相了。在致远中学门口这件事离奇就离奇在一个15岁...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胡适无疑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提倡科学、民主,曾引领一时风气之先。然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胡适的选择却让他与曾经的...
- 据:梦醒锦官城众所周知,“戊戌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目前人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有梁启超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民国时期出现的珍贵史料《戊戌纪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