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疑是孩子最早见到的“大人”,是不是古代“世惟子称父为大人,若施之于他,则众骇笑之矣?”如果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宋庄绰史料笔记《鸡肋篇》卷上对“大人”一词进行了深度解读。
《易·乾卦》中“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的“大人”,是指贤人君子。《论语》里“畏大人”的“大人”指圣人。
《孟子》一书里多次出现“大人”一词,“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中的“大人”,是指一国之君;“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的“大人”是指辅臣;“大人正己而物正”及“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大人弗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中的“大人”又都指大丈夫。仅一本书中,“大人”一词至少就包含了三种意思,却没一种是指父亲。
称自己父亲为“大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发明。“唯汉高祖云:‘始大人以臣为亡赖。’”霍去病延续了这种称呼:“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后汉“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的“大人少有英称”、西晋开国功臣陈骞的“大人大臣”、曾任唐监察御史的“义门裴氏”代表人裴敬彝的“大人病痛苦辄然”等言语中的“大人”皆是称其父。
如果就此认定“大人”自汉初开始便指父亲,显然孤陋寡闻了。东汉“江夏八俊”之一的范滂称母亲为“大人”:“惟大人割不忍之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称晚唐诗人刘禹锡的母亲为“大人”:“无辞以白其大人。”
《后汉书》里的“苏纯三辅号为大人”中的“大人”指长老。“韩歆,南阳大人”中的“大人”指的是富贵豪族;倒是梁元帝萧绎《金楼子》中称,古代荆地有人称儿子为“大人”,这有点不可思议。
而“丈人”的称谓在秦就有,《史记·荆轲传》中有(高渐离)“家丈人召使前击筑”记载,杜甫《赠韦济》有“丈人试静听”诗句。不过,这里的“丈人”皆为尊老之称。称妻子父亲为“丈人”、妻子母亲为“丈母”的第一人是柳宗元。
“柳宗元呼妻父杨詹事丈人,妻母独孤氏为丈母。故今时惟婿呼妇翁为然,亦不敢名尊老,以畏讥笑。
“爹”字最早见于《南史》梁始兴王憺云:“始兴王,人之爹,救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乳哺我。”荆州方言谓父为“爹”,与世人所呼之音异也。根据宋人有关资料推测,庄绰所说“今世”大概为北宋末、南宋初。
也就是说,大宋朝廷南渡前后,“呼父为爹、谓母为妈,以兄为哥,举世皆然。”看来,宋代人就已经把母亲叫妈妈了,而且“大人”的称谓并非现今拍摄的古装剧那样一概指“官员”和父母双亲。
来源:
西安晚报:《古代"大人"都指谁? 称父亲为"大人"系刘邦发明》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图源:AFP/VCG)一向以写内参闻名的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凌志军,2011年出版了《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在书中,一向以敢写高层政治人物内幕的凌志...
-
来源:汉周读书01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大明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与之分庭抗礼的地方割据政权。曾经的大明建州左卫指挥使、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身披黄袍,宣布正式脱离明...
-
美国摄影师随拍中国,1947年旧影阁2022年01月17日 08:49:21 来自天津市8人参与1评论北平,义和兴古玩铺的橱窗;1947年3月。义和兴古玩铺坐...
-
了不起的乌克兰:即便是与俄军血战,也依然对华出售先进军事装备
日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国际军火交易市场的调研报告。在中国板块,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对华出口先进技术装备和武器的国家前三名分别是俄... - 对于使用白话文的当代人来说,古代的文言文是相对困难的,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完全读得懂。而且,文言文的阅读的难度也是高低不平的,比如读四大名著的原文并不难,但读文...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车需求的改变,汽车经历了多次的升级换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以前的汽车设计,既简单又经典,不像现在...
-
叶嘉莹女士-17岁丧母,52岁丧女,94岁裸捐千万……中国最美女国士的传奇一生及其作品解析
作者 | 展欢颜编辑 | Anita她,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却在54岁写信给中国教育部,申请免费来华教学。来华任教后,她辗转全国多所高校讲授古诗词,不遗余力... -
2009年3月22日,早晨6:30,美国弗吉尼亚州,晨光明媚,微风和煦,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中。一对夫妇正在公园小道上像往常一样晨练。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死神正...
- 2004年,聂荣臻之女聂力带小外孙去看望薄一波:快给太爷磕头“当年,父亲聂荣臻去世后不久,薄一波叔叔充满深情地亲笔为他题写了两句话‘功略铭天地风范照日月’”薄一波去世...
- 来自四面八方前往布达拉宫朝拜的信徒中,几个高鼻梁黄头发的欧洲人显得格外扎眼。在一位噶厦官员的引导下,欧洲人和他们身后长长的骡马队伍一起,穿过布达拉宫西侧的城门,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