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乎作者鲸落南北
藏族天葬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以前。
它与藏传佛教的兴起以及印度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藏传佛教信徒认为“舍身饲鹰”能赎回生前罪孽,是一种大功德,因而认同这一葬法。
按藏族风俗,藏人死后,为表示对亲人的悼念,先由亲人把死者弄成蹲坐式,用氆氇裹起来,再用绳子拢住,在家里停放3天,第4天才抬去天葬台,进行天葬。
天葬出殡当天,死者家属背负着死者进入天葬台,随后由天葬师进行天葬仪式。
仪式开始前,会请喇嘛念经超度亡灵。穿着藏袍的天葬师站在天葬台前面,一边念着超度咒,一边抽出藏刀,割开裹尸布,将尸体脸朝下置于天葬台上,头部固定在一根石柱上。
第一刀落在背上,先竖割三刀,后横割三刀,意即:“安息吧”!
接下来,天葬师开始肢解尸体,把肉和骨剥离分开。
骨头用石头捣碎,肉全部切成小块,放置一旁。用哨声召唤四周的成百上千只秃鹰,按骨、肉顺序投食,直到全部吞食干净。
紧接着,天葬师再把剩下的残渣碎骨,拌以糌粑,捏成面团,把地上血水吸干,然后扔给秃鹰,直到没有任何遗漏。
如果没吃干净,则意味着死者灵魂难以升天。
做完这一切,天葬师开始清洗刀具和身体,天葬过程宣告结束。
整个过程看起来是否血腥、残忍、可怖?
如果不能理解天葬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宗教寓意,可能确实会这么觉得。
藏族文化里的灵肉分离、灵魂转世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个藏族人的的生死观中,所以在藏族人眼中,天葬是神圣的葬礼。
汉族丧葬习俗讲究“入土为安”,藏族人觉得,只有生前做过坏事的人才土葬,被埋之人永不转世。
为什么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成长的人,面对同一事物产生的思想和行为,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在谈论文化之前,首先得明白关于文化的三个底层问题:
到底什么是文化?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啥作用呢?为了简单说明这个概念,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现在,来到两百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你看到有两个古猿人部落生活在这里。
一开始,他们都用手抓取食物吃饭,随地拉粑粑,拉完用手擦。
他们的这些原始行为方式,不属于文化范畴,而是基于一种动物的行为本能。
某一天,印部落的原始人“阿三”和往常一样,用刚刚擦过粑粑的手吃东西,吃完后拉了一天肚子。“阿三”心想,用擦过粑粑的手吃东西会生病,那要怎么办呢?
出于安全需求的本能,“阿三”最终想出一个办法:以后只用左手擦粑粑,右手用来吃饭。通过“阿三”的解释,部落里的人也开始认同这种方式,于是大家商量着,以后都只用左手擦粑粑。
至此,印部落内就发展出了一种“左手擦粑粑”文化。
虽然都是用手擦粑粑,但是“左手擦粑粑”是基于安全需求而创造的一种行为方式,它便属于文化范畴。
同样,夏部落的原始人“阿夏”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觉得学习印部落的“左手擦粑粑,右手吃饭饭”还不够好,他的解决方法是找来两根树枝,用它夹着食物吃。
这样虽然麻烦点,但是似乎更不容易生病。在他的教导下,部落其他人也跟着学习这种饮食方式,并把这两根树枝命名为“筷子”。
经过后续的发展与改良,慢慢地夏部落形成了 “筷子文化”。
又例如,同样是这两个原始部落,一开始都没有家庭婚姻观念。一群人围着篝火跳完舞,随时随地兴之所至,便开始繁衍后代。
某一天,部落内部都因为男女分配等问题引发了一些冲突和争执。
夏部落的“阿夏”提议,以后一位男性只能和一位女性配对,组建一个固定的小家庭。大家认为这个办法不错,很是公平公正,于是都表示赞同。慢慢地,内部形成一种“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文化。
印部落的“阿三”觉得作为自己一个男性,只拥有一位女性伴侣,不利于多多繁衍后代。于是他提议,一位男性可以拥有多位女性伴侣。
他的建议也得到男性族人的拥护。于是印部落形成了“一夫多妻”制的婚姻文化。
随着时间推移,两个部落的原始人面对各种自然现象,自身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便产生恐惧情绪。
因为对强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人们出于安全的需求,便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鬼神,并自发地对这些鬼神进行膜拜,以期得到它们的庇护。
可能夏部落的“阿夏”看到天空的闪电,觉得那是一个似蛇非蛇的强大神灵,就把它尊称为“龙”。出于想获得别人尊重的本能,便向其他族人宣称自己是“龙的后人”。
印部落的“阿三”则迷恋于繁衍后代,他觉得早生多生,幸福一生,于是就变着花样地在部落内推行生殖崇拜。
最后,它们都分别演变成不同的宗教文化、图腾文化、祭祀文化等。
原始社会时期,几十个人或者几百人组成了群落,内部有了初级的分工协作,为了让群落内部稳定有序地运行,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可能就会被推举为群落首领。
随着群落人口的增多,到了数千人,为了便于管理,有些人可能就慢慢地成为了秩序的维持者(管理者)。
最后到达了数万人,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人开始从方方面面制订一些详细的规则,形成了领袖文化、等级文化、法律文化等。
由于人口越来越多,“阿夏”带领族人在东亚平原建立了官僚管理体系,而“阿三”领着部落在印度半岛建立了种姓制度。
两个部落的文化差异最后在两片土地发展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
这便是文化的形成,以及文明的雏形。
不同族群的人接受不同文化的教导,长期耳濡目染之下,这种文化便深深地根植于这些个体的脑海,悄无声息地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譬如,夏部落的人不会意识到,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自己就会伸手拿起筷子。印部落的人也不会意识到,为什么拉完粑粑后,不自觉地伸出了左手。
因为,在各自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已经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这是很有必要的,任何大规模的族群,如果没有主体文化在内部或明或暗地统一思想和行为,族群内的个体便会渐渐陷入混乱和无序,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协作,整个体系不可能高效有序地运作下去。
族群中的个体如果接受同一种文化的熏陶,大家就会拥有类似的行为模式、相同的身份认知、相似的思想观念、共同的奋斗目标,能极大增强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增加群体分工合作的效率,并自觉守护这种文化,抵御外来文化。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汉族中原地区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发展出诸子百家学说,各成一套文化理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尊崇法家,就是一个文化统一的过程。汉代的“独尊儒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文化。
从此,华夏民族便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这便是文化的作用与力量。
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信仰。
例如,用筷子吃饭的饮食文化也可以算一种温和的“筷子宗教”。只不过它并不强迫你这么做,不会告诉你不用筷子吃饭可能下地狱,而是通过从小就开始的灌输和引导,让你大脑自动指挥你这么做。
藏文化和汉文化相比,很多方面显得比较原始、朴素、纯粹,也更贴近自然。很多地方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
但无论它们有何差异,其实都是经过几千年发展,把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紧密联系团结在一起,让彼此找到归属感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
当你了解文化的内核,藏族的各种风俗、行为、信仰,便能从文化的角度很好地去解读。
关于天葬,首先体现的是藏族文化中,人“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朴素价值观。
自然界中万千生灵,除了人类之外,其他都算天葬。其中最唯美的天葬是“鲸落”。当鲸鱼因年老或伤病,不再有力气浮上海面,用肺呼吸的它们无法换气,溺水而亡。
生于海,死于海,这样的死亡充满着悲情的色彩。
但当一只鲸的尸体坠入深海,并永远在此沉眠时,带来的却是生命轮回的奇迹。
鲸的死亡之地,成为无数生物的天堂。
一次鲸落可以至少养活40多个种群,1万多个生物体。
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天葬和“鲸落”一样,让肉身“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充满悲情色彩的生命死亡,在朴素而唯美的含义中谢幕。
人文关怀方面,天葬是最节省的丧葬方式。
解放前,藏区处于奴隶社会,水深火热中的藏民根本没有多余财物来为死去的亲人操办丧事。
解放后,绝大多数藏区人民的生活,依然比较穷困。
宗教信仰方面,佛教经典记载着佛祖见七只小虎围着瘦骨嶙峋的母虎,遂生慈悲之心,舍身饲虎的故事。
藏民认为天葬体现大乘佛教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秃鹰翱翔于天地之间,也可以将自己灵魂带入天堂。
地理环境方面,藏族牧民长期生活在雪域高原,山石层叠,积雪封冻的时间长,同时缺乏掘地的工具,难于土葬。树木稀少,难以棺葬,所以天葬、水葬是最合适的方式。
当你了解这些,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现象,从而发现隐藏于背后的深层含义。
总而言之,五十六个民族都是华夏大家庭的一员。
面对那些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无论你觉得它是否有些落后,都应该给予最起码的理解、尊重和包容。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经发表,便不胫而走,引起轰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而此时的徐迟,正在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植物学家蔡希陶,对此一无...
- 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文化史诗,深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思想变迁与审美流变。以下以关键历史节点为脉络,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01先秦时期:文明基...
-
当年往事油然沥沥,气氛凝重,幕幕感伤!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敲响了腐败透顶清王朝的丧钟,但势下封建思...
- 呦呦鹿鸣,这个公众号大家还记得吗?2023年8月22日,消失了15个月的黄志杰终于回来了,真是让人激动啊!想想2022年5月2日后的他突然停更,大家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了,没想到...
-
转自地球知识局众所周知,世界第一高峰是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的乔戈里峰,至于世界第三高峰,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在图中找到世界第三...
- 二战之后,非洲出现了很多贪婪、残暴的独裁者,但也有一些清廉、为百姓谋福利的统治者,比如说布基纳法索前总统托马斯·桑卡拉。布基纳法索...
-
今天我们通过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回到当年镇反(镇压反革命)的现场,看看历史的坎坷、唏嘘与沧桑。注:本篇图文只为满足历史爱好者猎奇的需求,不蕴含任何政治意义。倒在血...
-
90多年前,美国一年饿死2万多人,捡垃圾、啃蒲公英是常态,当时怎么了?
如今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几十年前曾遭遇过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若干股民破产。然后,美国进入到一个经济... -
中国人的名字每当看到高渐离、霍去病、辛弃疾、东方朔、王羲之、张九龄、柳如是这些别出心裁、古雅动听的名字,总是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若再对比现代人的名字,就会发出“...
- 最令美国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华为新手机发布后,美国股市里那些竞争对手们的股票应声暴跌,甚至直接拉低了美股大盘指数。这一次,我们可以说华为是真的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