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过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
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陈忠实
陈忠实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最广为流传的作品非《白鹿原》莫属,这部作品斩获了茅盾文学奖,发行量超过了160万册。但是当这部优秀的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时,作协书记翟泰丰却气的拍桌子,这是为何?《白鹿原》的诞生和流传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陈忠实走向写作之路
陈忠实,1942年6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市下面的一个农村,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当时艰苦的经济条件下,陈忠实却读完了整个高中。在那个年代,许多乡下的孩子都是不读书的,就算读书也只是小学,像陈忠实那样读完高中的人少之又少。
这多亏了陈忠实的爸爸,他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他与别的农民不一样的是,陈忠实的爸爸不仅会打算盘,还会写毛笔字,他知道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所以陈忠实是无比幸运的,他的学业是家人支持的,可是由于当年大学招生的人数大大减少,陈忠实不幸落榜了。随着高中生活落下帷幕,陈忠实选择回家务农,这是一个农民祖祖辈辈的道路,对于落榜的他来说,这也是一个规划好的生活。
人生总是曲曲折折的过程,在陈忠实选择走自己父亲的农民道路时,镇上的小学刚好在招老师,拥有高中学历的陈忠实借着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成为了一名乡镇小学老师。
此时的陈忠实还没有正式踏入文学的道路,因为身份从农民向小学教师的转变,他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在闲暇的时光里,他内心深处埋藏的写作梦开始发芽,生长。
陈忠实正式进入文学领域是在三年后,随着他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写作,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至此,陈忠实踏入文学写作世界,但是之后的道路并没有他所畅想的那么顺利,在之后的漫长时光里,他遇到了许多阻隔写作事业的坎坷,这个写作道路被迫暂停,许多年后他才成为陕西作协专业作家。
《白鹿原》的诞生
在以往的许多时间里,陈忠实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信任》获得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他写过许多短篇小说,十分优秀,后来的陈忠实将精力转向中长篇小说。
经过潜心写作,在1986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蓝袍先生》,中篇小说完成后,陈忠实着手准备写一个长篇小说,这个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并且充满了许多的困难,但是陈忠实都一一克服了,最终完成了《白鹿原》这部佳作。
首先,他决定远离城市的焦躁,选择回到安静的乡下,盖了几间平房,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回忆着自己这20年来的农村生活,一幕幕在脑海中翻过,他不断去学习,不断去感悟,这些都是为了完成长篇小说所做的悠长准备。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计问题。写小说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但是人总归是要吃饭的,一家人的生计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长篇小说的完成至少需要三年,这就意味着陈忠实在写长篇小说这段漫长的日子里,是没有稿费收入的。
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如果现在还没有解决,那就意味着时机还没到。就当陈忠实为这件事苦苦烦恼的时候,有个重要的人联系到他,这个重要的人就是中原农民出版社的编辑李明性,这对于当时的陈忠实来说是雪中送炭,他接受了李明性约稿的邀请,整理了一些还未发表的短篇小说,二人商量合议之后,稿费估算为3000元。
这个数目足够陈忠实在写作时期的开支了,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但是之前出版的短篇小说并不是很受欢迎,这就影响了稿费收入,就这样,陈忠实在心理和经济上受到了打击,这样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白鹿两家的命运,灵感充裕。
《白鹿原》的构思到完稿,陈忠实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历经6年,这本50万字的长篇小说诞生,以白嘉轩为叙事的核心人物,讲述了白家和鹿家的纠葛。
荣获矛盾文学奖,却有人气的拍桌?
《白鹿原》一经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陈忠实多次去往邮局,都没能买到,可见热度极高,再后来,1995年,《白鹿原》以全票通过了茅盾文学奖的初选。
但是总有人对这本书抱有不同的看法,作协书记翟泰丰知道这个初选的结果,气的拍了桌子,他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不高,与茅盾文学奖的标准差得很远,所以,翟泰丰担心《白鹿原》被评上,把茅盾文学奖的终选拖到了1997年,他还多邀请了几位老人担任评委,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要《白鹿原》评不上茅盾文学奖。
可是,一部好的作品不论被放到如何黑暗的地方,总是会发出吸引人的光芒,《白鹿原》这部作品有着这样的魅力。在终选上,一个老评论家陈涌发言,肯定《白鹿原》的文学价值,把翟泰丰看似周密的计划全部打乱。在最终的评选上,《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文学水平获得了广泛认可。
《白鹿原》的销量一直很好,教育部将《白鹿原》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它还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陈忠实在2006年登上了作家富豪榜第13位,《白鹿原》发行超过了160万册,可见受欢迎程度非常之高。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道:“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渴望。”
一个作家的成名之路都是非常不易的,他们有着最炙热的文学梦想,有着对于文字的热爱,他们还遭受着现实的打磨,在一个个深夜书写着,在一次次的构想中,一部好的作品才会诞生。
内容来自搜狐新闻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历史上最常用的十大计谋计谋原指对敌人使用的手段,用计谋是为了避免交手就将其击破或活捉,将敌方瞬间瓦解。现代多指打仗时有计划的预谋,企图让敌军上当,以达到我军的...
- 我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不结盟、不称霸、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长久以来这些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外交方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称赞。然而,新中国刚刚诞...
- 无声的死亡事情不太妙。6月2日,黄中原的妻子在凌晨惊醒,发现另一个房间正在直播的丈夫躺在地上,身体已经发凉,地上满是烟头和瓜子皮,墙角堆着啤酒瓶。1个小时前,黄中原还...
- 足球这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其实是起源于中国的。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国际足联(FIFA)在2004年正式承认的。国际足联认为,中国古代的蹴鞠,是世界足球的祖先,是足球...
- 自古以来,处于底层的农民阶级往往容易受到上层阶级的压迫,比如大部分王朝末期都面临的土地兼并问题,百姓流离失所,往往会形成不安定因素;比如每个王朝后期各种开销不断增...
- “长安城门西去路,细霭斜阳芳草暮。”从长安西城门望去,虽然草木芬芳,可是斜阳也已经快要下山了,苏轼笔下的长安城外充斥着满腹惆怅。如...
- □沈志权行文之前,得声明在先:说刘邦“无赖”,绝非笔者妄言,对汉之高祖亦绝无半点轻侮诋毁之意,而仅仅是引用太上皇刘太公的说辞而已。...
- 编者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
- 本文转自:中国国防报17世纪下半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实现统治蒙古各部、割据西北的野心,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越过杭爱...
-
谭嗣同提议卖掉新疆与西藏,戊戌变法只是英美日兼并中国的巨大阴谋?
谭嗣同是一个英雄,他以自己的牺牲激励了无数后来的革命志士。临刑前,他在狱中写下一首绝命诗《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