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学习时报
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胶东抗日军民同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被困在包围圈内的部分八路军指战员,舍生忘死,为掩护大批群众突出重围,自己却血洒马石山,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马石山十勇士就是突围战中牺牲的优秀抗日英雄团体之一。
残暴日寇疯狂“扫荡”,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不断动摇和威胁着日军后方。胶东半岛地理位置重要,军民关系融洽,抗战情绪高涨。位于半岛东南端的乳山早期党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不断给“扫荡”日军和反动武装势力以沉重打击,乳山发展成为胶东党政军机构驻扎活动的稳固抗日根据地。牟海全境解放后,乳山成为胶东党政军机关以及胶东育儿所、胶东公学、北海银行制版印钞厂、八路军兵工厂、后方医院、制药厂等机构驻扎活动的可靠大后方,成为支援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因此成为日军“扫荡”的重要目标。
1942年是胶东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困难时期,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加频繁的“扫荡”。11月8日,冈村宁次亲抵烟台部署对我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11月19日出动日军1.5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以26艘舰艇、10架飞机配合,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大“扫荡”历时40多天,马石山是日军一个重要的合围点。
“四进三出”勇救群众。
11月23日傍晚,方圆数十里内6000多名群众和八路军数支小分队被日伪军围困于马石山地区。日军在山下燃起层层火堆,密布岗哨,形成包围圈。此时,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第13团7连2排6班10名战士,执行完任务向烟青路以西行进,途中路过马石山,看到群众身陷绝境、走投无路,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归队,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
一闯“围网”,抹敌岗哨。
班长王殿元与部分群众研究突围路线,并安慰群众不要惊恐、听从指挥。经过侦察,他们决定利用敌人包围圈大、兵力较疏散、敌明我暗、我军善于夜行等有利条件实行突围。深夜,班长王殿元和战士们把第一批群众分成两队,顺着1500米长的山沟向预定突围的沟口转移。趁火堆旁的日伪军人困马乏,王殿元带领3名战士悄悄干掉哨兵,迅速扑灭两堆火,护送200多名群众顺利突围。突围后,想到还有很多群众被困,战士们趁夜色迅速返回马石山,全力救助其他群众突围。
二闯“围网”,分组出击。
第二次进入日寇包围圈,战士们又找到海阳县100多名群众。王殿元详细询问了山上情况,当得知还有大批群众被困时,他决定把9名战士分成3组,自己率领一个组,趁日寇哨兵戒备懈怠之机又抹掉岗哨,打通了一处新的突破口,引导海阳县群众就近跳出包围圈;另两个组战士收拢零零散散的被围群众,把他们从第一个突破口成功送出后,返回继续寻找被困群众。
三闯“围网”,短兵相接。
第三次闯入日寇包围圈后,王殿元与其他战士会合,并带领第三批数百群众陆续赶到第一个突破口。这时,东方的天空刚刚发白,日军发现有人被杀,立刻鸣枪追赶过来。王殿元命令战士用机枪吸引敌人火力,自己率领战士向据守的敌人扑过去,霎时间,山坡上传来一阵喊杀声。敌人被杀退了,惊慌的群众从战士们用生命撕开的突破口冲出了包围圈。战斗中一名战士不幸牺牲,王殿元、王文礼受了伤。
四闯“围网”,展开激战。
正当战士们以为被围群众都已转移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说还有“满满一沟”的老百姓被围困在西南山沟里,战士们毫不犹豫迅速奔了过去。此时,天已大亮,山下布满了日伪军,四处不时响起枪炮声。9名战士带领群众沿小山沟转移时,突然与20多名敌人迎面遭遇,战士们的子弹已所剩无几,身体也极度疲惫,仍然凭着顽强的意志,与敌人展开激烈拼杀。在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鼓舞下,突围群众勇敢地以棍棒、石块为武器,跟着战士们往外猛冲。
为了给群众顺利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战士们向群众突围相反的方向吸引敌人,且战且退,最终登上了马石山西侧峰顶。面对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战士们与四面攻山的敌人展开殊死拼杀,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砸向敌人。24日整整一上午,他们依托几处天然岩石顽强战斗,打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最后,只剩下王殿元和两名战士,三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英雄壮举丰碑永驻。
马石山十勇士为带领群众实施突围,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被围困八路军战斗群体,在数千名群众身陷绝境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约而同地发起救援群众的突围战。当时,八路军的条件非常有限,武器落后,弹药奇缺,要带着大批群众扶老携幼实现突围,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况且他们都是一些零散的部队,有的仅仅只有一个班。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自觉地担负起了掩护群众突围的重任。这种“铁肩担道义”的胆识和气魄既是共产党人的使命使然,也是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体现。
巍峨马石山,充分见证了党和军队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英雄气概。勇士们的英雄壮举,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
2014年,马石山十勇士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著名抗战英雄群体之一。
2015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现场,首个徒步方队前方的“马石山十勇士”荣誉旗迎风飘扬,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来源:网易号刘白惜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正处于苦难之中,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败、战后对他们的惩罚性限制,以及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都令德国人感到无比窒息。正是...
-
1956年,新凤霞见到自己演了多年的真实杨三姐,心中为何大失所望
《杨三姐告状》最早是以评剧的形式,在民国之初的1919年此案尚未审结时就登上舞台开演。历经一百多年岁月,它一直受到观众喜爱。在中国民间,杨三姐告状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
“太原保卫战”堪称华夏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也是决定北宋存亡的终极一战
太原保卫战是发生在两宋之交,决定北宋王朝兴亡命运的一次战役。战事之惨烈,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中也罕有其匹。我们先看看北宋时期兵力部署分布,可以看出西部和北部边镇的防御... -
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集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之大成,可谓一部百科全书。其中有不少为官做人的警句,如“败...
- 土豆说:为啥那些美国同乡会那么上心,想把美国流浪汉送中国来呢?因为美国是个高风险社会,随时有可能破产流落街头,他们要给自己留好后路。如果孙博士成功到中国养老,并形...
- 来源:人民日报
-
众所周知,我国省制划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则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兴于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
-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作者|吕银玲 刘培 编辑|刘培编者按:48岁的李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华西村人。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目睹了这个“天下第一村”集体经济的繁荣,也见...
- 《吴宓日记 1939~1940》一册,主要记录他的爱情、学术及读书生活,也有多处谈及时政,其中谈及苏联的地方并不多,但每次谈及苏俄,他都如临大敌。考虑到当时全面抗日的大背...
- 整个宋朝,包括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军队的战斗力很差,没有攻击能力,只能被动挨打。为此北宋在河北拼命折腾黄河,结果弄决口了三回,自己人淹死了一大堆,到最后女真人还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