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繁体

来源:凤凰网历史大学堂

在诸多古代皇室中,司马氏一直饱受世人诟病,后人对这个家族的评价,也是贬低远超过褒扬。这不仅是因为西晋末年出现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更是因为司马昭昔年背负的弑君之嫌。

时有魏帝曹髦,欲仿效夏朝中兴之主少康,对专权擅断的司马氏做出反击。于是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髦亲率宫中宿卫并“僮仆数百,鼓噪而出”;见“众欲退”,司马昭亲信贾充遂指使成济、成倅兄弟二人对曹髦痛下杀手。只见“刃出於背”,魏帝当场身亡,时年二十。

亦如高澄对元善见所言:“陛下何意反邪?”封建时代一位皇帝的遇害细节,也同样写实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了世人眼前。这不由令人怀疑:弑杀魏帝这么一件犯忌讳的事情,它是怎么被史书记载下来的?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姬晨牧饰演曹髦

一、陈寿最难落笔之处

司马氏废曹芳、杀曹髦,犹如董卓暴行;非但如此,他们还要逼迫太后下令,将曹芳、曹髦打成“负面人物”,以此证明自身反击实属“无奈”。因为,在孟子“君视臣子如草芥,臣则视君如寇仇”的理论指导下,司马氏受到迫害而反击,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司马氏冠冕堂皇的借口,世人皆为其所不耻。可不满归不满,真要让他们站出来揭穿司马氏,恐怕也没几个人。哪怕是被誉为“良史之材”的陈寿,也不敢去直接触碰这个禁忌话题。说白了,这么忌讳的事,触之即死。是以此二者,恰是陈寿最难落笔之处。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在这种情况下,若直接观察《三国志》中对曹髦之死的记述,便不难看出,陈寿有曲笔之嫌。见于《三国志·三少帝纪》:“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分明是三位少帝的传记,可陈寿却直接以高贵乡公称呼曹髦;而曹髦当街遇害一事,又分明是石破天惊的“爆炸性新闻”,可陈寿却仍旧“视而不见”,只以寥寥几字略过此事。

这么一来,难免会有人认为陈寿对司马氏多有回护。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言:“三国志魏纪,创为迥护之法。历代本纪遂皆奉以为式。”又言:“寿于司马氏最多迴护。”

难道,陈寿真的放弃了自己的“职业道德”?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名著

二、陈寿的苦心孤诣

在将曹髦之死一笔带过后,陈寿并未有任何点评,而是直接引用了所谓的“太后诏令”,诏曰:“昔援立东海王子髦……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陈间,为前锋所害。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亦宜以民礼葬之。”

此处所见,尽是对曹髦的贬低、斥责之语。这份名义上的“太后诏令”,显然是司马氏精心准备的一份说辞,用以堵住天下万民之嘴。陈寿的“嘴巴”,显然也被堵上了;但出于一个史家的“职业道德”,他只能另辟蹊径:

既然不能直斥司马氏的无耻,那就只能通过对曹髦的赞美,来委婉表达出其死亡的不同寻常。所以,陈寿自己的“原创内容”,基本都是直笔,且写出了曹髦“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的少年英姿。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时史学家

于是,在《三国志》中能看到一个这样的曹髦:他“少好学,夙成”,即便被立为新帝,一步登天,也没有得意忘形;相反的是,曹髦在抵达洛阳后,又坚持以藩王之礼朝拜众臣,顿时便引来诸多名士的好感与赞美。在正式登基后,曹髦依然谦逊有礼、好学不倦;哪怕处理政务,他也能做到体恤吏民、纠察冤狱、开一时清正之风……

这样的曹髦,与太后诏令中的“情性暴戾”、“悖逆不道”截然相反。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强烈反差,才会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探究与好奇。因而陈寿此举,就差没直接把“曹髦之死另有隐情”给写出来了。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曹芳

类似笔法,亦在曹芳被废一事中能见到。曹芳被废时,也有太后诏令颁布。但毌丘俭、文钦却说得很明白,此乃“矫废君主,加之以罪”。另外,被打成叛逆之臣的夏侯玄,则被陈寿评为“格量弘济”“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观其人“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有大义凛然之态。这样的人,又岂是司马氏口中“包藏祸心,构图凶逆”的奸臣?

更有意思的是“太后诏令”。陈寿的记载是:“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何谓“以闻”?原来,太后也只是被通知,她非但拿不了主意,就连商议权也没有。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

据《三国志·明元郭皇后传》记载:“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可见,“宰辅”司马师、司马昭才是执政的人;至于郭太后,与当年的汉献帝一般,不过是个“传话筒”罢了。

故而,仅“以闻”二字,既表明了太后“寄人篱下”的无奈,也暗示了司马氏的专横跋扈,并为下文司马氏美化“弑杀曹髦”一事提前做了铺垫。

不可否认,“寿于司马氏最多迴护”并非虚言;但从陈寿的安排中,也不难看出他作为一个史学家的良知与底线。碍于当权者的淫威,陈寿没法直笔写出曹髦之死的真相,但他却留下了草蛇灰线般的线索,留待后人发微。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

三、后来人的情绪反弹

司马昭以臣弑君,何其悖逆?

哪怕他当时大权在握,也有人表达出强烈不满。与司马氏有“通家之谊”的陈泰,当朝放声痛哭,还不顾司马氏的面子,要求追惩凶手;就连司马昭的叔叔司马孚,也“枕尸于股”,直到去世之前,他还自诩为“大魏之纯臣”;还有司马氏日后的擅代与受禅,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此事影响。可见,这件违背了儒家道德伦理底线的事情,给司马氏带来了颇为消极的政治影响。

及至东晋年间,衣冠南渡,门阀士族的力量一度达到巅峰,“王与马,共天下”,司马氏不再高高在上,没了往日强权。

司马氏杀害魏帝:这么忌讳的事情,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上图_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司马懿)创业之始,及文帝(司马昭)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 ‘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从王导对司马氏的揶揄、暗讽中,不难理解:为何曹髦之死的前因后果,能顺利传于后世。盖因在这种风气下,昔日被司马氏强权所掩埋的真相,在诸多史家和小说家的努力下,逐渐浮出了水面。

于是,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先后引习凿齿《汉晋春秋》、干宝《晋纪》、《魏末传》等资料,将曹髦之死的完整经过给呈现了出来,并将其矛头直指司马昭。而裴注《汉晋春秋》所言“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也成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被后人引申为对野心家的泛称。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霍英东和何鸿燊的江湖恩怨

    霍英东和何鸿燊的江湖恩怨

    1986年“赌王”何鸿燊与“船王”霍英东在澳门的一家茶馆中相对而坐,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两人为自己的利益互不相让。正当霍英东据理力争的时候,旁边一位满脸横肉的精壮男...
  • 1932年,蒋介石派人破坏毛主席祖坟始末

    1932年初夏,面对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毛主席率领红军神出鬼没,屡克强敌,展现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赢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生理。 屡战屡败的国民党,面...
  • 凤凰视频特刊-握手-汪辜会谈30周年回顾

    凤凰视频特刊-握手-汪辜会谈30周年回顾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等问题交换...
  • 同是蒙古族:内蒙古眼中的蒙古国,是亲戚还是外国人?

    同是蒙古族:内蒙古眼中的蒙古国,是亲戚还是外国人?

    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历史上都曾是蒙古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发生之时,北洋政府在国内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声浪的压力下,与沙俄进行了艰难的外交交涉,最后于1915年与俄、蒙达成...
  • 马斯克的生与死

    马斯克的生与死

    转自今日头条作者求实处斯诺登能跑,是因为斯诺登外祖父家是五月花号的乘员,公约之上,有祖先的签名,世代为官,家族参加了从独立战争到二战的历次战争。斯诺登是美国的原始...
  •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人的平均身高,你知道是多少吗?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这我怎么知道!其实,您要是稍作思考,就会有答案,因为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老话叫:堂堂七尺男儿!从...
  •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tiáo)年——指女孩7岁。垂髫(tiáo):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
  • 一位老同志亲身经历过的国企改制,他成了富豪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今天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学习的时候,播放了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女同志在那讲,讲得我们这些看视频的老同志都非常感慨,她...
  • 山东女子上访遭信访局长辱骂,“获赔”两万元被判敲诈提上诉

    2023年11月23日,原本是法院通知的李璐(化名)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二审开庭的日子,但在开庭前夕李璐家属接到通知,开庭时间延后。2019年初,32岁的李璐举报称,其...
  • 王立华:浅论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2023年8月10日浅论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王立华同志在中国长城学会山西忻州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的发言论坛主题是“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下面谈点粗浅认识...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