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繁体

1991年5月18日,33岁的谢尔盖·克里卡廖夫乘坐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进行研究工作。

本来按计划,克里卡廖夫将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后,坐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然而他却不幸在太空中逗留了311天,差点没能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上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宣布计划发射人造卫星,苏联也不甘示弱,表示他们也即将送人造卫星升空。

苏联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引得不少青少年从小就树立了为国争光的理想,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克里卡廖夫的少年。

克里卡廖夫出生于1958年,那时正值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不久。在那样的大环境里,克里卡廖夫的父母也对他寄予了厚望,盼着他长大后,也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在父母的熏陶下,克里卡廖夫从小就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他还对机械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兴趣的驱使,克里卡廖夫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列宁格勒机械学院(现俄罗斯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

1981年,克里卡廖夫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科罗廖夫航天集团工作。起初,克里卡廖夫负责太空飞行设备和地面操作等技术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太空空间站的设计等工作。

1985年,克里卡廖夫和数千名空军飞行员参加了宇航员选拔。由于他身体素质很优秀,再加上他对操作宇宙飞船及太空空间站十分熟悉。因此他被选为了太空宇航员,被送往莫斯科,在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各种航空训练。

1988年,克里卡廖夫和另外一名叫沃尔科夫的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出发,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克里卡廖夫当时的任务是在空间站上安装新的模块,并进行一些航空试验。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在和平号空间站停留了115天后,克里卡廖夫和沃尔科夫顺利地返回了地球。

1991年5月18日,克里卡廖夫接到任务,再次乘坐宇宙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对于克里卡廖夫而言,他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太空飞行经验。只要不出意外,他就会在5个月后平安返回地球。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克里卡廖夫离开不久,苏联就乱成了一锅粥。1991年6月,叶利钦被选为俄罗斯总统,俄罗斯宣告独立,自此,苏联开始走向解体。

苏联分崩离析时,克里卡廖夫正在太空执行任务,他对此全然不知。而和他同时飞往和平号空间站的其他宇航员都已经陆续返航。因此等克里卡廖夫完成任务时,那里已经只剩下他一人了。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此时已经独立的加盟国还处在政治动荡、经济崩溃的局面。同时,他们的领导们正忙着争夺利益,瓜分苏联的遗产,因此谁也不关心还留在太空的克里卡廖夫。

当克里卡廖夫好不容易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时,他却被告知,目前没有足够的经费把他带回地球,让他暂时在空间站里再等上一个月。

的确,俄罗斯虽然接收了前苏联国家航天局,可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却在哈萨克斯坦。正因为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再加上两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忙着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整个航天事业其实当时已经处于停摆状态。

一个月过去后,克里卡廖夫依然被要求再等上一个月,又一个月……

这对于克里卡廖夫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在太空待的时间太长,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健康,比如肌肉萎缩、免疫系统逐渐衰弱等,所有这一切都会慢慢吞噬他的生命。

在不确定归期的情况下,克里卡廖夫为了能活下去,只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不断节约开支,艰难地活下去。

好在苏联解体前,美国宇航局与苏联航天局已经在太空事业上达成了合作关系。因此,美国竭尽所能帮助受困的克里卡廖夫,努力给他运送一部分生活补给。同时美国还对克里卡廖夫表示,只要他愿意到美国宇航局工作,就可以把他接回去,并且还会给他提供丰厚的待遇。

不过,克里卡廖夫拒绝了美国的邀请。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俄罗斯也就发展航天事业的问题曾找到哈萨克斯坦,想继续使用拜科努尔发射基地。虽然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他们并不具备搞航天事业的能力,不过他们却把拜科努尔和发射基地当作资源。他们表示,他们可以让俄罗斯继续使用发射基地,但是必须出钱。为此,他们开了一个很高的租金价格。

俄罗斯当时的经济已经大滑坡,而搞航天事业又需要大把大把地砸钱。因此,捉襟见肘的俄罗斯,也只能不断和哈萨克斯坦就租金问题进行谈判,不可能马上就解决克里卡廖夫的问题。

有俄罗斯官员想了个办法,可以对西方国家开展太空之旅资金筹集,这样就能搞到不少钱。消息传出后,奥地利果然出手花了700万美元,购买了一张联盟号宇宙飞船的船票。

接着,德国也向俄罗斯支付了2400万美元,购买了替换克里卡廖夫空间站的名额。这样一来,克里卡廖夫终于接到了返回地球的命令。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1992年3月17日,在太空滞留了311天的克里卡廖夫,乘坐联盟号宇宙飞船,终于返回了地球。

此时,克里卡廖夫的身体已经虚脱到无法站立的地步。最后还是在几个人的搀扶下,他才得以把脚放在地上。好在他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克里卡廖夫终于恢复了健康。

当然,对于克里卡廖夫而言,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他走的时候还是苏联人,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俄罗斯人了。并且由于通货膨胀严重,他原本有令人羡慕的600卢布一个月的工资,却因为大幅贬值,这些钱几乎无法支撑他最基本的生活。

媒体对克里卡廖夫进行了跟踪报道,俄罗斯也授予克里卡廖夫“俄罗斯联邦英雄”的称号,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

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太空逗留311天,靠别国筹钱才返回地球

两年后,随着俄罗斯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克里卡廖夫再次接到命令,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美国宇航员前往太空执行任务。

此后,克里卡廖夫又数次前往太空,并且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的常驻人员。

克里卡廖夫退休后,由于他有着极为丰富的航天经验,因此他退而不休,又被任命为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的副总裁,并且还担任着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的主管。

对于曾经经历的那一段往事,克里卡廖夫依然感触很深。当有记者问起他为何当年不答应美国,到美国航天公司工作时,他依然坚定地表示:“我是苏联人,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从任正非和许家印的4个对比,看华为和恒大现状的必然

    从任正非和许家印的4个对比,看华为和恒大现状的必然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国有两家巨无霸的企业一直在牵动着我们的心,一家让我们开心,一家让我们揪心。让我们开心的是华为,让我们揪心的是恒大。华为在面临着某些国家的刻意、...
  • 伊朗的水,深不见底

    伊朗的水,深不见底

    2024年,真是多事之秋。今天全世界都被震惊了:伊朗总统莱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两个省长,同时坠机身亡。伊朗当局从土耳其借了无人侦察机,足足花了12个小时才找到地方...
  • 古中山国,虽小但军力奇强,与赵魏双雄先后强力对抗十数年

    古中山国,虽小但军力奇强,与赵魏双雄先后强力对抗十数年

    古中山国中山国是鲜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是一个镶嵌在赵国内部的“国中之国”。这个地盘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迷你小国,在战国纷乱的环境里,居然存在了一百多年。它曾经被魏...
  • 恍然大悟!粪车装毛蚶或才是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的原因?

    恍然大悟!粪车装毛蚶或才是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的原因?

    现在才知道,当年上海甲肝大爆发,竟然是因为用粪车装毛蚶导致的。这个事情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觉得非常无奈。事情是这样的,1988年那次大爆发,很多人都记得吧?当时...
  • 富贵鸟破产,一场大火背后的局中局

    富贵鸟破产,一场大火背后的局中局

    福建石狮市城东10公里左右的将军山下,有一个垃圾处理场。2016年下半年,有人在这个垃圾场烧毁了一批文件。这批文件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富贵鸟股份(01819.HK)十年间的所有资...
  • 在人间|疫情初期因陪妻子看病,他入狱1年,失去26年教职

    在人间|疫情初期因陪妻子看病,他入狱1年,失去26年教职

    作者|钟穗慧 编辑|张茜2020年1月22日,距离公告武汉封城不到4小时。临近半夜,张新甫陪妻子黄小玲去通城县中心医院看病。医生不经意地问:“最近”是否去过武汉?黄小玲没...
  • 单田芳评书有哪些经典金句?

    单田芳评书有哪些经典金句?

    单田芳播讲了一百多部长篇评书,这些评书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着迷外,单老在播讲的过程中也留下来很多经典的语句。我觉得单老在刻画人物...
  •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tiáo)年——指女孩7岁。垂髫(tiáo):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
  • 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

    “关陇集团”这个概念是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首先提出来的,特指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的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所创立的强大政治势力。关陇...
  • “大夷”之功: 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动力

    “大夷”之功: 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动力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可以说是滚雪球式的逐步壮大,但若细看却是有层次的发展。先秦时期,先有地区性的诸族融合,然后才有大一统的民族融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与政治格局演...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