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7.性解放
西方人的性解放,在东方人眼中是一件既诱惑人又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对西方人的性自由、性随便、性泛滥,东方人大都早有耳闻。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美国的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探讨,因为无法深入美国人的生活。观光者可以看到街上有放 X 级电影的电影院,在纽约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妓女。在电视节目中也有裸体和性生活的镜头。书店和杂货店陈列着《Playgirl》、《Playboy》、《Penthouse》这类黄色刊物。但是这些都是商业化的性解放。真正普通美国人对性问题的看法,并不那么容易了解。我所分析的,理论多于实际,因为我的确没有深入到美国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去。我记得《光荣与梦想》这本书中,对性解放有非常记实的描绘。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今天西方人和美国人对性的看法已大大异于十八世纪,甚至两次世界大战前。西方传统的观念和伦理也强调妇女的贞操和自重,强调女子应有整套严格的行为规范。旧式欧洲的文化更注重这一点。今天已经全然不同。经典的观念转变是:性不能被限定在一个肉体快乐的定义中,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深深结合的象征(Elizabeth Janeway)。因为如果作这样的理解,性活动就要受社会、宗教和道德价值的约束。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是压抑性欲的,主张人压抑自己奉献上帝。《十日谈》描绘的是这种压抑下人们的内心追求。欧洲宗教精神基本认为性活动属于肉体范围,而不在灵魂升华之中。信奉上帝应追求灵魂升华,克制人的本能。西方社会传统上对人的欲望的制约来自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二次大战之后,这些观念迅速地发生变化,今非昔比。美国人把旧时的性观念称为“僵化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性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是:性应限制在结婚之中,妓女无疑是一种罪恶,色情(pornography)是道德堕落,同性恋是邪恶。今天这些观念已经转变。自然不能说荡然无存,因为尚有不少人还保持着传统的观念。
为证明观念的转变,我们可以来看一些数字。根据商业部的统计,没有结婚而生活往一起的男女占百分之十五(1980),未婚生育的子女 1980 年有 66 万。八十年代初大约有 200 万妓女,其中 60 万是 18 岁或更年轻的姑娘。色情业的收入八十年代初每年大约四十亿美元。同性恋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地位。在一些地方,同性恋是合法的,可以正式登记结婚,居住在一起。同性恋者经常举行游行,以争取“合法权利”。电视和电影最能给人这种转变的实例:动不动就“床上运动”。自然,一些优秀的电影的功力不在这里,如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种转变,来看一下莱奥尼(Bruno Leone)和奥内尔(M.Teresa ONeill)写的一本书《性观念:对立的看法》,这本书介绍了对待性观念转变的不同看法:
非婚性关系是否可以接受?有人认为,性生活首要功能是提供快乐,因此首要问题不是已婚未婚,而是有没有快乐。另一种观念认为性生活是要有爱,爱是有特定对象的,性没有特定对象,所以两者不能等同。另外一些人从纯科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有的认为性生活是一种放松、自我推进、经历、推进结婚选择、减少嫉妒、节省时间、结束性歧视、限制妓女等。相反的意见认为,性生活需要相互适应,个人沟通是性生活的关键,有罪心理会成为障碍等。对于政府是否要加以管理的问题,观念也截然不同,一些人认为政府管理侵犯私域,另一部分人认为政府管理有利于促进家庭成长。
美国普及在未成年的儿童中进行性教育,关于这个问题也引起争论。一些人认为性教育引出性活动,因为儿童原本不清楚这些问题,一说明白,大家都想试试,结果引起少女怀孕。另一种观念认为性教育促进了负责任的性行为,每年有百分之十的 15-19 岁的女青年怀孕,因此应当进行性教育。其实在这样性解放的社会环境中,少年从各个方面耳闻目睹,性教育也是“逼”出来的选择。由于观念不同,第三种意见是家长有权投票,以决定自己的子女受什么样的性教育,或不受什么样的性教育。
同性恋是否可以接受?一种观念认为同性恋对社会有害,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同性恋导致男性原则的衰落。女性同性恋可能无害,但男同性恋十分有害,因为这样将会没有家庭。另一种观念针锋相对,认为同性恋对社会有责献,同性恋不是病态,同性恋使人们结合在一起。有人提出同性恋应当“闭门造车”,不可公开。有人宣传同性恋有权公开生活,应当让他们到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人的权利。
色情刊物有害吗?1968 年,尼克松总统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调查这个问题。委员会的八名成员对色情刊物和电影进行了调查。他们的报告认为色情业无害。他们认为这些媒介可以增加成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公众舆论认为为立法禁止色情刊物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多数成员的报告。委员会少数派的报告认为色情刊物有害,认为它们对社会、公众道德、人类价值、家庭态度、文化有极大的危害,色情业违背人性。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两派截然不同,赞成禁止的相信色情业导致性暴力、少年堕落、家庭崩溃等问题。反对的人认为色情可以安慰人的心理,符合自由社会的准则。关于色情业究竟有没有促进暴力行为,也是各执一端。
妓女是犯罪吗?妓女,中国人一般理解为“卖淫”。美国人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泾渭分明。一部分人力主妓女是犯罪。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妓女不算犯罪。两派争执不下。
这些争论都与性解放有关。从前,这些问题都是不言自明的,今天反而不明白了。美国的文化如今已是一种容忍性的文化,五花八门都可以存在。这既是美国文化的长处,又是美国文化的短处。在美国,恐怕最优秀的东西可以存在,最恶劣的东西也可以存在。
“性解放”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性观念。现在成长起来的家长大多是六十年代“性解放”高潮中的一代。人们对性解放一般持较为开放的态度。高中生有女朋友或男朋友已是正常的事情。髙中生以上的就更是如此。年轻人从快感角度思考问题较多,似乎不把快感和成家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码事。家长们对这些事也是习以为常。常常指导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过性生活,以免女孩子怀孕。有一位教授对我说,她的孩子不需要她指导,她一说话她的孩子就表示三年前早知道。大学生之间的性关系也较为平常,也很随便对东方人来说,觉得有些观念还是难以接受。
何谓“性解放”?可以看一下 1976 年 2 月出现的《新性权利和责任的宪章》。《宪章》说: “肉体快乐与道德价值具有同等份值。传统的宗教和社会观念常常指责肉体快乐是“罪孽”。这些观念是非人道的,它们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的发现指出,剥夺肉体快乐,尤其是在人生成长期,往往导致家庭被裂、虐待儿童、犯罪、暴力、酗酒和其他非人道的行为。我们宣布人类关系范围内的肉体快乐是至关重要的。”这实际上是性解放的酵母:从惧怕肉体快乐到追求肉体快乐。
美国人的“性解放”恐怕已经达到高峰。没有任何东西剩下供后人发掘。色情杂志已将男男女女的一切暴露无遗。再发掘就成解剖学了。色情杂志往往用大幅彩照来渲染人的躯体,包括生殖器的细部。在许多州,这些杂志均可以公开出售。色情电影充斥着性行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各种争论自然会很激烈。
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一代。为了应付这样一个追求肉欲的时代,学校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其他少年手册、家长手册更是数不胜数。各类图书馆都备有这类手册。少年学生都上这门课。这类书一般清清楚楚地告诉青少年男女的生理构造,青春期的变化,如何避孕等。这类教育十分普及。
虽然说“性解放”,但不少人对性的问题还是有自己的看法。一位朋友告诉我。美国人并不象电影里描绘的那样随便,至少他对这个问题很严肃。在政治生活中,有婚外性关系是丑闻。1988 年大选,原本想竞选总统的哈特由于这类故事,不得不退出竞选。在学校等领域,有时候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奎尔曾经也被卷入这种风波,幸好没有其事。所以,维持一个社会基本的秩序的道德规范并没有被完全冲破,它们仍然在起作用。
问题是为什么发展到六十年代之后会有“性解放”,以前没有?这与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应该是有的。弗洛伊德说,文明生活的发展必然要压抑人的本能。马尔库塞称之为“必要的压抑”。但在物质生活充分发展之后,人们毋需用全部精力去应付自然界和维持肉体生存时,人的本能就会奔放。社会物质水平的发展,导致了道德观念的革命。这个过程,更重要的问题是提出了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从物质生产管理转向人类行为管理。这恐怕是任何社会在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均会遇到的问题。。
马尔库塞把“性解放”视为现代人从资本主义大型机器的压抑下解放出来的手段,赋予它政治的含义。不过迄今为止,这种政治含义不那么明显。有一条可以确认,就是性解放的社会意义不在于个人我得更多的肉体快乐,而在于人们观念的变革,观念变革对于社会管理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性解放”产生了新的问题。在性活动受到严格的约束时,由性压抑引出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成为家庭和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性解放消除了这些矛盾存在的基础,家庭管理和社会管理放下了不小的包袱。尽管社会背上新的包袱,毕竟换了一个。对社会管理来说,维持旧秩序和旧观念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时间越越长,难度越大。自然,维持新秩序和新观念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时间越短,难度越大。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矛盾,是个两难困境,令人难以选择。美国社会的问题也在这里。 “性解放”是最典型的样本,它所提出的新问题,现在已出现了,未来还会更明显。
8.孤独的心灵
最近有一位作家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孤独的美国人》,颇引起轰动。书中主要思路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人已经变得十分孤独,单身汉也好,结过婚的也好,少年也好,老年也好。孤独,或者说人们内心中深深的孤独感,给社会带来了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尤其是作为有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的人,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苦闷、失落、凄凉、彷徨、惆怅、焦虑、忧愁……。这些内在的变异,以及精神上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因而也构成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股压力。人的孤独,正在向社会提出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构成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人如何是孤独的?有些人也不以为然,认为美国人并不孤独,至少他们自己也许不都这样认为。也许不能说每一个美国人都是孤独的,但有孤独感的大有人在。
儿童在家里完全有可能是孤独的。儿童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很多。有不少儿童只有“单身家长”,也就是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离异,也可能是由于母亲未婚生育。在这样的家庭中,儿童缺少必要的家庭温暖,久而久之,孤独感便会产生。 “单身家庭“的现象极为普遍,少年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即便是在一个完整的家庭申,这种状况也容易产生。如果父母忙于工作,那么便会无暇顾及子女。不少家庭采用美国式的抚养子女的方法,就是鼓励子女独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这有利于儿童成长。但在某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也会导致儿童的孤独感。我不敢说这种哺育方式必然导致人们心灵中的孤独感,但它往儿童心灵中打下的烙印很难是反孤独感的。心理学家的发现表明,少年时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将对这个人的一生发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们可以说少年不知孤独,生在孤独中,不知孤独。但老年人对此就深有感触。老年人的孤独感是美国社会一大令人头痛的向题。大多数老年人,都处在孤独状态之中。子女一般不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老年人没有什么心理上的慰藉。子女逢节假日回来看看,也是旋风式的。日常生活,子女很少干涉,认为这是每个人的私域,其实也不想插手。不少老年人生活在养老院里,到了年纪就搬到养老院中。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由亨利·方达主演的电影《金色池塘》,深深刻画了一对老年夫妇的内心孤独,以及他们对待这个问题的诙谐的态度,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老年人有自己的许多组织,都是为了消除孤独。如墓葬委员会,多由老年人组成,负责安排老人死后的殡葬事务。这个组织的存在,大概是很能说明问题。
处在儿童和老年中间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也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孤独。工作着的人们,似乎也难以发现某种消除孤独的机制。工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的或曰物质的活动,也就是说这里缺乏情感的和精神的交流。当然不是说任何工作场所均缺少这样的机淛,但要形成这样的机制不容易。美国人的自我主义,往往体现在工作中,这就将工作发展成情感和精神交流的最大障碍。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大,也构成超技术关系发展的障碍。不少打工的人,往往是干三、五天就走,何谈人际沟通?结婚的男女,一般来说较少孤独感,但也不尽然。不少伴侣之间仍有心灵沟通的困难。离婚的男女,有孤独感无须多言,而且这个问题成为美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美国的离婚率之离,恐怕为世界之最。离婚之后的男男女女,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感,也往往生活在孤独的境况之中。
美国人的孤独感,有的是浅层的,有的是深层的,表现形态不一。这也是所有发达社会衍生的病痛。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一个美国人的孤独。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近五十岁的妇女。她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与一个教授结婚,后离婚。子女已长大成人,在外面独立生活。她现在一个人住一所房子。没有工作,靠打短工挣些钱。由于精神上忧郁,常常酗酒。酗了酒就神志不清,又哭又闹,这自然是由于精神上感到孤独而产生的。但使人感到她孤独的不在于她的境遇,而在于人们对她的态度。这位朋友借她家的房子住,他常常为这位妇人的状况担忧。他打电话给她的子女。她的子女说,这是她的事情,做子女的不能干涉,如果她觉得需要上医院或报警,应由她自己决定,作子女的无法决定。实际上是说不能管,只能任其发展。他打电话给她最好的朋友,答案也是一样,说无能为力。尽管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越俎代庖,这位朋友常常只能看着她发酒疯,束手无策。她的那位好朋友说:“她是想把我当母亲,对我撒娇。”从心底里,那位朋友也看不起她。问题是,她为什么会如此?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孤独。她的孤独不仅表现在她自己内心之中,也表现在外在社会对她的态度上。她孤独于社会,社会也孤独于她。这是一个孤独的美国人所遇到的境况。
美国人如何是孤独的?这是一个难以用一句话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制度造成了人的孤独,社会对钱的突出和看重,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而人情味在金钱关系中被强制压抑下去。一点温情可能就意味着金钱。我们可以说,美国的主导价值——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的孤独。托克维尔说美国革命导致个人主义的生长,但个人主义同时意味着自我孤独。不接受自我孤独,恐解也难以真正为个人主义创造条件。社会上个人主义的压倒性的地位,可能是对孤独的美国人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我们可以说,美国人对私域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孤独,每个人不喜欢或不希望他人侵入自己的生活领域。这种愿望滋生孤独。也许美国人喜欢孤独,或者更准确地说,希望有适度的孤独。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准备好应付更大的或者说社会强加于他们的孤独。人们自己设计和建立的保证适度孤独的机制,在社会上总和起来,把难以忍受和承受的孤独强加给个人。这种机制给个人带来的问题,成为社会潜在的问题。人的孤独是社会体制的产物,只要这种社会体制不灭,要找出方策便是困难的。一种体制最难克服的便是他自己的副产品。
《大趋势》的作者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追求高情感。一个社会对任何一种东西的过于集中的追求,都会构成政治管理问题。人的孤独,已经成为政治系统的一大负担,并且还将继续如此。分析政府的很多政策行为,不难发现,更为基本的动因在于每个人的孤独感的复杂而又恒久的作用。
9.未来世界
美国人的心态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有时甚至令人觉得是那样的矛盾。流行的看法是:自詹姆士和皮尔士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之后,这个民族便成为一个最讲究实用的民族。实用主义的观念和“兑现价值”的要求渗透在美国精神的每一个角落里。
所谓实用主义,体现在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中,就是讲究一切都要达到有用、实效、实际的目标,而排斥虚无縹渺,可望不可即或似有若无的价值标准。在当代美国,这种精神又具体化为“金钱至上”,以眼见金钱为实用主义的验金石。任何事务,只要能 make money(挣钱),就具有压倒一切的价值。Make money,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实用主义在现时代的本质。
在社会当中,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奋斗,追求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教的、社会的或哲学的价值。但大部分往这些领域中从事工作的人,都没有那样多的理想色彩。大选当头、不少人为两党出汗马之力,但绝不是为了信仰,而是因为他们受雇于这些政党,拿了别人的钱就得替别人做事;在政府部门中,那样多的官员,大概不会有太多的人时时在思念美国人的理想,他们完成本职工作,是因为这只是工作,绝无"铁肩担道义”之类的责任感;在福利机抅中,人们热心地照顾穷人、残疾人,但很难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体恤社会下层人和穷困的人才这样做,而是因为这是工作,因为有人 pay(付钱);大学教授著书立说,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批评政府,针贬时弊,呼吁变革,但大多数教授们只把这个作为工作,并没有那样多的人具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认为这是 Job,这是一种工作,难得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己”的感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仅仅说明,实用主义如何主导着美国人的精神和社会,尤其是在这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中。
另一方面,不可忽略,也令人奇怪的是,社会又充斥着另一种精神,我姑且称之为“未来主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难得有什么力量能够压倒实用主义。然而,未来主义的观念却具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在这个社会的一般精神中,未来主义也构成一个基本核心。别的观念难以说服大家,但未来主义的观念是强而有力的。所谓的未来主义,就是指目前没有直接作用,但将来会发生作用的东西,无论是具体物质,还是抽象的观念,或一种状态。这样看就会发现实用主义和未来主义是一对矛盾,一个追求现时现刻的价值,另一个追求未来的价值。但这两种精神的确主导着这个社会,所以说是一种复杂的综合。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关于未来主义精神的实例:
在政治方面,可以看一下 1983 年的总统大选。布什和杜卡基斯的一个热门论题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或者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与美国。美国能否保持它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面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以及可能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将何去何从?苏联及东欧国家对美国形成全方位的挑战,美国又当如何抉择?两党在争取选民时,无不谈到自己的政策方略将如何使二十一世纪继续成为美国的世纪,他们认为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如今已有人谈二十一世纪将是日本的世纪或中国的世纪。布什常常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美国世纪。这种口号是颇蛊惑人心的。尼克松 1987 年写的新书《1999:不战而胜》,其中反复出现的基调就是美国在未来如何取胜,未来美国会遇到仟么威胁,美国应如何选择对策等,立时成为畅销书。可见,这种关切不仅在于政治家、而且在于大众,不然以此作为拉选民的战略便不会成功。
在军事方面,美国人也有较强烈的未来主义的情感。在未来战争、战略、武器研究方面,美国一直十分关注,投下重金。耗资百亿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一种未来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这项计划,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奇想,但美国人决意认真地付诸实现,以对付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战略武器竞争。这一计划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引起朝野争论不休,其中潜在的一个因素就是实用主义精神与未来主义精神的冲突。在军备发展方面,未来主义精神大多数情况下占居上风。加之军火工业界大都支持未来主义,因为有利可图。尽管他们自己可能都是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最近推出的 B2 轰炸机,也是这种未来主义的典型反映。在战略要冲的发展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未来主义,而非实用主义,尽管表面上看是实用主义的。在尼加拉瓜、菲律宾、中东的冲突和波动中,美国政府的态度,大多基于未来主义的战略思想。
在科技发展方面,美国人更加讲究未来主义。在基础理论、天体物理、生物科学、化学等基本领域,未来主义的观念极其兴盛。人们常说,理科在美国大学中钱最多。这些钱都是从学校以外的基金会或什么机构搞来的。为什么这些机构愿意大笔大笔地投资,主导思想乃是着眼于未来。最近美国宣布搞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总长度为 80 公里,听起来是惊人的项目。但着眼于未来,美国人决定拨款建设。在电脑方面,美国人也着眼来来,各公司均投下大笔资金发展最新型号。环境保护,在这个社会中引起空前关注,大众对这个问题有前所未有的共识,成为主导政府政策的一个基本力量。没有未来主义的精神,这种共识是难以形成的。
在城市建设方面,未来主义的印记更深。无论是在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市爱荷华,还是在有一千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纽约,未来主义在城市建供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的方案,要想取胜并付诸实现,有一项必须留神的条件,这就是在未来几十年中这项设计将会变得怎么样?会变成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桥梁?在许多城市中,高速公路、地铁、楼宇、住宅的设计和建设均有着对未来世界的考虑。例如纽约的国际贸易大厦,上面是高高屹立的雄伟建筑,下面的世界更是惊人,有巨大的地下层,有地铁、火车等通往纽约各地以及毗邻的州。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在不少城市,很多住房均具有五十年以上甚至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不显得破旧或狭小,一幢幢的小楼,经过装修,依然是十分可观的住房。这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当时都造五年或二十年要被淘汰或变得不能居住时房子,那么住房也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未来主义,在城市建设上,表现为百年大计。
在人才教育方面,未来主义也显而易见。美国人懂得,未来的世界是今天的儿童和年轻人的世界。他们能否应付这个世界的挑战和未来世界的挑战?所谓“儿童的天堂”,讲的就是儿童在这个社会受到全面的照顾,以便他们迎战未来。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和地位与大学教育不可分割。教育的成功是维持和发展一种社会制度最强大的力量。无论这个社会制度是什么性质的,教育不成功,都难以维持。在应付未来世界方面,政府和大学均花了极大的气力。
未来主义精神,体现在诸多方面。因此不能简单而论,把这个社会统统打成实用主义。不言而喻,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问题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这个社会滋生出如此强烈的未来主义?这两种精神又是如何协调的?美国传统的精神一直是实用主义。从第一批移民踏上这块领土,开始在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建立家园和与自然作斗争,就必须讲究实用主义。这里没有那么久的文化传统,没有那样多的哲学思想,也没有那样多的金钱和财富供人们从事想入非非的事。要生存,就得讲究实效。早期移民形成的这种精神,随着这块广大领土的开发,不断衍续下来,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精神。
另一方面,自二十世纪以后,美国逐渐卷入国际社会,而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二次大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几十年的历史,使美国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我们是世界第一。”维持这种地位,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共识,要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维持“老大”的地位,自然而然要选择未来主义,不如此便会落伍。 “世界第一”心理对未来主义的促逬,是潜移默化的,恐怕这里难以下个精确的定论。但如果一个国家处在世界第一的地位上,不想如何不被他人超过,如何在各个方面领先于他国,自然会被淘汰。
若从个人心理上深究之,美国人跟随未来主义也许和每个人觉得未来太没有保障有关。美国人在就业、社会生活、婚姻、教育等方面,很难说有哪项事物是终身保障的。在美国的制度下,个人难得有政府的终身保障,唯一的可能是社会保险,那也得有工作才能亭受,个人不能寄托于家庭、父母、朋友、私人企业甚至政府,个人只能寄望于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或者不比现在更糟糕的社会环境,使个人有更好的或者不更糟糕的谋生余地,进而有过更好生活的更好的或者不更糟糕的条件。从每一个社会分子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感是个人信仰未来主义的重要动力。
在这里,实用主义和未来主义既有冲突又有综合。在综合的时刻,是两股思潮都认为有利有益的时刻。在冲突的时刻,便是两者意见相左的时刻。这个社会在很多问题上发生的冲突和争执,大凡与这两种精神的异同有关,当然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不少情况下,人们信仰未来主义,往往来自实用主义的思考,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信仰实用主义,又是来自未来主义的思考。
这块土地的发展,与这里的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关注不可分开。关注未来世界的人可能出于诸种目的,如想称霸世界有之,想推进世界的发展有之,或者出于个人的动机有之,但是这种关注都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观念和精神,它带来的推动力量是其他力量不能替代的。广而言之,任何民族只有关注未来世界,并找到自己在未来世界将有或者将争取到什么地位,才能真正找到发展之路,以及一个广阔博大的眼界。
10.人总是人
一般人认为,美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人们凭本事、知识、金钱在社会上生活,而不是凭关系、家庭等因素,这构成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最大的差別东方社会的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圈内的文化重身份、重纲常、重礼仪、重血缘,西方文化重才能、重法律、重实利、重权威。一般而论,仅一般而论,这种划分是可以接受的。但绝不能由此就认为,美国和西方社会绝对如此。正象在东方社会中并非时时刻刻靠人际关系一样,西方社会并非时时刻刻不靠。
由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有一些问题,在美国社会较为容易解决,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过程。一个人去做最苦最累的活儿,修路、清洁工、搬运工,拿了钱之后可以买商店里的任何商品,可以去住任何高级旅馆,可以到任何饭店里去吃喝。大部分有钱人能办到的事,别人有了钱也可以办到。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同化或一体化。马尔库塞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这种机制同化了阶级分野,工人阶级同化进资本主义制度,受其剥削和压迫反而无所意识。这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商品的充分涌流,协调了社会矛盾。其实在许多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的诱因是商品匮乏。普通人并不思考那样多的高深莫测的问题,他们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出发思考问题。社会协调他们的重点,不在于精到地解释一种宏大的理论,而在于满足普通人的日常需要。
抽象地说,美国人的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那么深。美国人的生活核心是保护私域。所以很少有人喜欢别人侵入得太多,或侵入别人太多。这与东方文化不同。所以美国人的朋友概念与东方文化不同。朋友可以是一个熟人,或者在学校认识,或者在教堂认识,或在运动场上认识,或在公司里认识。但这种交往不深,难得有莫逆之交。美国人初交不难,深交不易,中国人初交不易,深交不难。社会的流动量很大,五分之一的美国家庭每年要搬家,物质丰富为这种选择创造了条件。流动量大造成两种推动:一方面人们经常移动,需要有快速寻找朋友的机制,另一方面这种流动性又使真正牢不可破的人情难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非亲属交往,来自少年和青年时代。有了家庭之后,很难形成深交。精力、财力、文化都不允许。而在少年和青年时代比较容易。在一个地方住了十几年,与一群人共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到了大学时代,情况就变了。大学的机制也使人们不易形成深交,大学生基本上是孤独的,没有班级的概念,选什么课就在什么班,下个学期各奔东西。居住条件良好将人隔离开来,大学如此,社会也如此。美国人长期独居的生活,使他们往往有一种内向和被动的心理,不知道是否应该与一个生人打交道。对待外国人尤其如此,他们很少主动与外国人打交道。虽然,“外国人”这个概念对于美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常常分不出谁是“外国人”,谁是“本国人”。事实上也很难,只是外国人常在心里想自己是外国人,这里指的是身份明确的外国人。但如果外国人主动的话,美国人往往很热情。如此等等。有的人认为对社会发展有利,因为社会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人可以凭本事吃饭。有的人认为对社会发展不利,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交,人情太薄,社会生活不和谐。
以上只是一般而论,其实细细观察美国社会,人际关系并非不重要,而是至关重要。人总是人,没有人际关系,社会何以持续?在许多方面,与东方文化下的人际关系十分相象。一位教授告诉我:在美国,没有人际关系人们可以生活的很好,但如果有人际关系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恐怕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柏杨说“丑陋的中国人”,其实这并非一个民族特有的现象,只是在不同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程度不同罢了。
我可以举一些实例来谈谈美国人的心态。
在政治方面,人际关系的作用十分明显。1988 年总统竞选中的一大争论就是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奎尔,舆论认为奎尔并非杰出人物,也非靠自己的奋斗出头露面,而是靠他的家庭,他的家庭每年有二百万美元的收入。他读书成绩不佳,征兵时又有些议论,等等。家族的力量在美国依然是重要的。没有家族背景,一个人可能出头露面,有家族背景,一个人更可能出人头地。肯尼迪家族便是一例。布什当总统后,有权任命所有政务官,他的许多老朋友都得到高官厚禄,尽管舆论对有些人不以为然。关于政治中的这些现象,我将专门讨论,在此不赘。
有一位研究非洲问题的教授告诉我,要做好研究必须到东非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要进行考察就不能在系里上课。他从系主任那里得到许可。其他教授们便十分妒忌,他们表面不说,但背后闲话很多,认为这位教授既不教学又出国,还能得到工资,实在太划算了。相比之下,他们太不划算。我问他如何能得到系主任的同意。他说系主任与他关系很好。他正在努力实现一个计划,让系主任到非洲一个国家去风光一下,顺便讲学。这位教授是一位很正派的人,但他懂得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在东海岸一所大学访问时,有一位朋友告诉我,系里教授间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教授之间勾心斗角,明枪暗箭。有时在课堂里就发生争执。有一位教授在课堂里批评一个学派没有理论,数据太空洞抽象,在场的另一个教授马上要他讲得具体一些。实际上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教授们常常把同一领域的教授视为竞争对象。当然也有关系和谐的。
在社会上打工和工作,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与老板的关系如何,与工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地位和前途。我想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况且如此,何谈其他。
在大学中,拥有终身职的正教授掌握系里的大权,其他人没有什么权。正教授可以决定其他人员的晋升和留任,这样一种权力关系决定了系里教授的基本关系。其他教员与正教授搞好关系的愿望十分明显。我并不是说这种关系本身不好,而是想说明人际关系的存在。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一所大学里看到的情況,很能说明美国人并非不重视人际关系。一个日本企业界代表团来到一所大学讲演,代表一些日本的大公司和重要学术机构。日本人有钱,已是举世皆知的了。在招待会上,许多美国人对日本代表毕恭毕敬,找话头。有一位当地政府的女官员,拉住一位日本人的手有几分钟之久,满脸堆笑,直说日本人的领带漂亮。我看了都觉得不自在。其实她是想为本地拉拢一些日本的投资。美国人大都看不起日本人,但他们对日本人的态度和他们内心所思是不同的。
人际关系的实例,比比皆是。但它们的作用和机制与东方社会有所不同,也不象东方社会那样重要。美国的体制提供了一个条件:大不了走。在私有制下,人们离开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谋事很正常。但在有些社会中没有这一机制,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就更大。社会体制、物质丰富、文化心态,决定美国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东方社会。但如果说这里不重视人际关系,不需要人际关系,那就太理想主义了。
人总是人,有恩必报,有仇必报。人总是人,人有人的情感,人有人的需要。现代化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本性,需要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