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斯大林和希特勒命运中的第一次交集,是在1913年的维也纳,在美泉宫街30号公寓里,斯大林每天都能看到奥地利皇帝的豪华仪仗队,这支队伍从他楼下经过,一路驶向霍夫堡。
队伍里满是肩披豹裘匈牙利骑兵,他们簇拥着一辆气势恢宏、有六匹白马拉着的马车,马车里坐着年迈的哈布斯堡皇帝,他的家族统治了这片土地整整600年,队伍所经之处,人们无不驻足围观。
人群中有一位落榜美术生,他的朋友后来回忆到:
“希特勒不以为然,他感兴趣的并非这个皇帝,而是他所代表的这个国家。”
那一年的希特勒和斯大林都还是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投去了目光,那是他们一生中最近的距离,后来他们互为敌手却再也没有见过面。等他们知晓彼此名字时,王权已经陨落,他们踩着昔日皇帝的尸骨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新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他们不再关注那些被时代抛弃的国王,而是将深邃的目光投向了彼此。
在二战的所有大国中,苏联的开局是最难的两个之一。苏联的地理位置算不上好,在它漫长的国境线上是数不清的地缘冲突,它的西边有德国、波兰,东边有日本,这三个国家都让俄国吃过败仗,实力不容小觑,而其中的德国和日本还是法西斯盟友,让苏联随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之中,苏联独特的意识形态也让它成为了国际上的众矢之的。
作为全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没有盟友,处在一个被孤立的位置上,而所有想要颠覆国际秩序的国家,都喜欢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作为掩护。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所缔结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就是这样的产物。
作为现行国际秩序既得利益者的英国和法国,也乐意见到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发生碰撞,他们不断推行绥靖政策,将法西斯的扩张倒向苏联,祸水东引,就这样,一个松散但又庞大的反苏联盟正在形成,它不断地挤压着苏联的战略空间,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化被动为主动,带领苏联摆脱困境,可以说是难如登天,但斯大林做到了。
德意日说自己要反共,斯大林就呼吁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西班牙内战中,双方以代理人战争的形式展开对抗,在苏联的协助下,来自54个国家的三万多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与法西斯军队展开了坚决、勇敢的斗争。
虽然苏联支持的左翼联盟输了,但苏联也证明了自己在全世界广大无产阶级心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这是各国政府所恐惧的。
而对于欧洲局势,斯大林这样阐述自己的外交战略:
“为了达到分化帝国主义者的目的,我们应该尽量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欧洲各国之间的斗争越持久,越胜负难分,对我们越有利。”
他不急于站队,而是利用英法和德国之间、老牌强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同时与两边接触,以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暗示自己随时可能倒向任意一方,借此两面要价。
在这个过程中,英法出现了重大误判,他们以为苏联和德国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但斯大林和希特勒其实都有非常现实主义的一面,反共和反法西斯并不是他们从始至终坚持的路线,他们可以打出这面旗来团结盟友,也可以在必要时收回这面旗,他们最根本的行事逻辑还是国家利益。
英法对苏联的军事实力也出现了误判。二十年前,苏俄向德国割地求和,而后英法又战胜了德国。一战的惯性思维,让英法总以为自己强于德国、而德国又强于苏联,这一系列误判让英法对苏联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视,对苏联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回应消极。
被英法疏远后,斯大林不得不考虑在对德关系上寻求突破。在另一边的亚洲,如果和日本全面开战,苏联就不得不在远东维持大量军队,并建立漫长的补给线,这会严重削弱苏联在欧洲的力量,是斯大林所不愿看到的。
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出现了,那就是利用中国来牵制日本。就在他思考的同时,日本高层也对于是“北上”(侵略苏联)还是“南下”(侵略中国),产生了激烈争论,斯大林很快就用行动帮他们做出了选择。他在远东不断增兵,1935年远东苏军已经增加到24万人,而当时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军队才只有8万人,日本人比较之后就发现中国比苏联好打,而且资源更多。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为避免遭受德国和日本两面夹击,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苏方同时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地位及领土完整”,日方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随着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成为了中国的主要外援国。援助当然不是白给的,斯大林是想让中国能更长久地拖住日本,日本只要一天不从侵华战争中脱身,就一天无法对苏联构成威胁。
当斯大林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欧洲地区时,局势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德国相继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与德国的关系变得相当紧张,但希特勒还不满足,他还要波兰,而这次他找的不是张伯伦,是斯大林。
1939年8月20日,希特勒亲自给斯大林写了一封电报,急不可耐地想要促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感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他收到电报当天就回复了希特勒,表示两国人民需要和平相处。
三天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双方连夜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在波兰的国土上画好了分界线,左边的归德国,右边的归苏联。
在会谈上,里宾特洛甫决定活跃一下气氛,他说道:
“总得来说,《反共产国际协定》并不是针对苏联,而是针对西方民主派。”
听到此话,斯大林决定拿苏德共同的敌人英国开涮,他默契地回应道:
“《反共产国际协定》主要吓坏了英国的小商人。”
里宾特洛甫立即奉承道:
“斯大林先生,您当然不害怕了,我们柏林流传着一句话,斯大林还要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呢。”
现场所有人都笑了出来,这真是奇妙的一幕,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但他们还是心照不宣地把这一幕演了下去,为利益的结合披上了一层友情的外衣。
而在会议室外,全世界都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震惊。
▲1939年8月23日正午,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纳粹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双方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6天后,苏联红军也跨过了边境线,浩浩荡荡地进入波兰,去占领他们在20年前没能打下的领土,在此后的两年里,苏联横扫东欧、北击芬兰,鲸吞波罗的海三国,恢复了昔日沙俄帝国庞大的领土。
从这一刻起,斯大林不仅是列宁的继承人,他还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继承人,他身上同时带有马列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这种结合让他将苏联推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巅峰,也让他走上了修正主义的歧路。
当德国与苏联关系融洽的时候,日本当然也没有必要和苏联保持敌对。《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了,双方承诺互不侵犯,苏联终止对华援助,承认伪满洲国,将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而日本只需要承认蒙古国就行。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让我评价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到《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这期间斯大林的所作所为,我肯定是否定的,这是对法西斯的姑息纵容,是与魔鬼做交易。但如果你是一个对其他国家没什么同情心的苏联人,你会觉得斯大林简直是纵横捭阖的天才。
在二战爆发之前,许多人都觉得苏联会第一个被干掉。明面上所有国家都对它不怀好意,它被虎视眈眈的敌人包围了。但在短短两年间,这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没有毁灭,反倒乘风而起,获得了巨大收益,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
我们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面对法西斯这股难以控制、极具侵略性的力量,所有国家的政客第一反应都是绥靖,不制止它,不和它硬碰,让它去咬别人。所以就有了在九一八事变中对日本的绥靖,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对意大利的绥靖,在慕尼黑会议上对德国的绥靖。而斯大林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是唯一成功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苏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慕尼黑协定》就是一张废纸。
斯大林的损人利己固然不值得称赞,但比起张伯伦,达拉第的损人又不利己,还是要高明一些的。
在法国投降、西欧沦陷后,德国与苏联拥有了瓜分整个欧亚大陆的能力。但在丘吉尔上台后,英国又表现出了足够的抵抗意志和自保能力。德国急需苏联出兵一起进攻英国,围绕这个问题,双方又展开了谈判,就是在这一次谈判中,苏德关系出现了裂痕。
希特勒试图说服苏联加入轴心国,一起瓜分大英帝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是斯大林更关心苏德边境线周围的三个国家,他要求德国把军队撤出芬兰,撕毁和罗马尼亚签订的《互助条约》,承诺将保加利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
这触及了希特勒的底线。芬兰和罗马尼亚已经是德国的盟友,保加利亚也很有希望倒向德国,希特勒一直提防斯大林,他根本就不想让苏联再向西一步,于是他提议苏联向另一个方向扩张,也就是向亚洲、向伊朗、向印度扩张,代表希特勒的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画起了大饼:
“向南你们将会获得梦想了几百年的出海口。”
代表斯大林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故意问了他一句:
“哪个海?”
莫洛托夫心知肚明,德国人只想给苏联印度洋,但苏联想要的是黑海、波罗的海、地中海。
“希特勒想把我们拉下水,让我们去打英国。”
莫洛托夫后来回忆道,
“但他又不愿意在芬兰和罗马尼亚问题上让步,简直是把我们当傻瓜”。
谈判就这样无疾而终,苏德关系开始从巅峰滑向低谷。
莫洛托夫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和里宾特洛甫谈判的时候,希特勒就已经秘密发出了“第18号指令”,指示德军准备进攻苏联,希特勒的这一步棋出乎所有人,包括斯大林的预料。
斯大林当然很清楚,苏德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他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就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对德国的缓冲地带。但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德国的进攻会来得这么快。
当时英国尚未战败,德国进攻苏联就一定会落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美国也还如同迷雾般在一旁观战,这是德国最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时候,但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希特勒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会在你预料到的时候发起进攻,你越是想不到,他就越会这样做,德国的战术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到闪电战,再到突袭苏联,无不如此。
为了能够迅速击败苏联,希特勒也是下足了功夫,他亲自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为了在组建军队时避开敌人(指英国)的侦察,我在苏德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约有80个师。一些谣言称我们两国会兵戎相见,我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向您保证,不是这么回事。只需要再有一个月,我就会把军队从苏德边境调往西边。我的一些亲英派将军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故意制造摩擦、挑拨我们的关系,我会尽量阻止他们,但如果不幸发生了,请您保持克制,不要采取行动,而是立即通知我。”
希特勒堪称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骗子,他真的骗过了斯大林。随着战争的临近,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德国正准备进攻苏联,但斯大林就是不信,他在情报上批示这是英国人的离间计,查明是谁发送了这一情报,并严加惩处。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9天,苏联官方还在“辟谣”,声明苏德之间不会发生冲突,甚至在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斯大林都没能走出希特勒的骗局,连他最忠诚的将军伏罗希洛夫都忍不住质问他:
“德国人正在轰炸我们的城市,这怎么还会是挑拨?”
斯大林的回答是:
“如果要挑拨两国关系,德国将军会连自己的城市也轰炸,希特勒肯定不知道这件事。”
然而过了不久,摆在眼前的铁一样的事实还是让斯大林明白了,他被耍了,希特勒不仅知道,还亲自策划了这一切。
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把斯大林的自负和骄傲都打得粉碎,悔恨与羞愧充满了斯大林的内心,也深刻地改变了他。他将独断专行的一面收敛了起来,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倾听他人的意见。正如伏罗希洛夫所说:
“以前斯大林不是这样的,战争教会了他很多,他明白了他也会犯错,他的决定并不总是最好的,其他人的见解和经验可能更有益。年纪也影响了斯大林,战前他还年轻,过于自信了些。”
醒悟后的斯大林,没日没夜地和将军们呆在一起,开始了黑暗中的探索,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第三帝国的正面冲击。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希特勒正兴奋地注视着战争进程,他欣喜若狂地发现,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根本无力抵挡德军闪电般的攻势。在法国、波兰上演过的戏码又一次出现,德军如入无人之境,在短短18天内就突进了600公里,第一天就摧毁了苏联1200架飞机,而其中800架甚至还没来得及起飞。
德军的三条战线,每一条都取得难以置信的胜利。北方战线击溃了红军的24个师,中部战线消灭了红军30万人,南方战线更是击败了苏联最强军区——西南方面军,成功围歼苏联70个师,整整66万人。
捷报从前线传到希特勒手中,他得意地将其称为“史上最大围歼战“,这是希特勒一生的巅峰。他睥睨天下,好像世间再无敌手,他信心满满地将兵峰直指莫斯科,这一幕在之前上演了无数遍,当他的军队靠近一个国家的首都时,那些高高在上的国家元首,要么落荒而逃、要么俯首投降,他毫不怀疑这一幕将会在莫斯科重演。
1941年之前,希特勒没有在陆地上输过。
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也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超过一百万节车皮的物资和设备被运往了大后方,斯大林的部下走到他身边,询问他是否也要转移到大后方。当时莫斯科已是危在旦夕,这个提议再正常不过,但出乎意料的是,斯大林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当时已经63岁了,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但岁月和地位丝毫没有让他变得软弱。他钢铁般的勇气和意志一如当年,他不仅是号召人民走上战场,他把自己的性命也赌了上去,如果他的命运就是为国而死,那他不会逃避,他不仅不会逃,还要向全世界展示苏联的决心和信念。
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走上了红场的主席台,在他脚下是列宁的墓地。24年前的这一天,他和列宁在十月革命的炮火中一起建立了这个国家,而今天他要守护他们曾为之拼搏的一切。
在台下是两万多名即将接受检阅的苏联红军,他们的步枪里压满了子弹,因为他们在阅兵后就会直接奔赴战场,与莫斯科城外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天上飘下了大雪,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消灭德国侵略者,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的自由和独立万岁!在列宁的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斯大林的声音穿透大雪,回荡在红场上空,回应他的是山呼一般的“乌拉”声,这一幕被现场广播到了全世界,从前线到后方,从高加索山脉到第聂伯河,所有人都听到了苏联红军的高呼,这对于希特勒无疑是莫大的羞辱。
斯大林仿佛是指着他的鼻子在挑衅他,我现在就在红场阅兵,你但凡有一支军队能打进莫斯科,有一架飞机能飞到我头上,就能把我们都杀掉。但你能吗?
希特勒气急败坏地要求轰炸部队立即起飞,把红场炸毁、打断阅兵。但朱可夫早已布置好了防空炮和战斗机,德军损失了25架轰炸机,也没能把一颗炸弹扔到红场上,红场阅兵的成功举行,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抵抗意志,斯大林的决心也展露无疑,莫斯科就是最后的防线,他不会再后退一步。
为了攻占莫斯科,希特勒集结了三个集团军,170万人。但他惊讶地发现,德军的行军速度越来越慢。他的军队曾经如闪电般刺穿了一切敌人的防线,但如今却好像撞到了一堵钢铁城墙上一样,通往莫斯科的每一公里德军都推进地异常艰难。
在希特勒的对面,斯大林进行了一系列准备,他任命朱可夫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在莫斯科周围布下了重重防线,每一个主要方向上都有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坐镇。在确定日本不会进攻苏联后,精锐的远东苏军也赶到了莫斯科,莫斯科的居民,包括女人、孩子都被动员起来,他们修筑起了七百多公里的反坦克堑壕,组成了169个巷战小组。
从将军到士兵,从领袖到人民,莫斯科的每一个人都严阵以待,视死如归。
面对这样的敌人,希特勒引以为傲的德国战车最终熄火了,他们最近的时候,距离红场只有22.8公里,莫斯科就在眼前,但他们却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而当他们停下的时候,苏联红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红军把阵线反推了350公里,使德军付出了50万人的伤亡。
从这一刻起,苏联红军以莫斯科为起点,以柏林为终点,开始了二战中最伟大的征途。斯大林之前的工业化成果逐渐展现,T34坦克、“波波沙”冲锋枪、“喀秋莎”火箭炮,这些精良的武器源源不断地从工厂运往前线,斯大林用钢铁洪流来对冲钢铁洪流。
他的将军们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苏联的战略:大纵深作战理论。红军就此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战略组织体系,在战场上绞杀了无数德军。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从列宁格勒到巴格拉季昂,希特勒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军队一支又一支覆灭,他的愤怒和不甘、野心和宏图都化为乌有。
1945年4月30日,距离莫斯科保卫战还不到四年,苏联红军就将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也是在这一天,希特勒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伴随这一声枪响,纳粹帝国轰然倒塌。
二战结束了,斯大林老了,他仍然活跃于政治舞台,但却越来越力不从心。他的手下诸如赫鲁晓夫和贝利亚,已经在背地里表现出对他的厌恶和轻视,他们期待着某一天这个老人的倒下。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斯大林常常待在黑海边的宅邸,他喜欢和朋友一起坐在阳台上,看着平静的海面,回忆70年来的往事。在年少时,他写了一首诗《老去的尼尼卡》,诗中描绘了一个英雄的暮年,后来他就变成了尼尼卡,这首诗写尽了英雄的年少和英雄的末路。
斯大林回望过去,一切犹在镜中,他如同巨人一般轰然倒下,在他死后,他的家里只发现了一些衣物,而在家外,他留下的是一个红色超级大国,一个足以和西方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全文完)
参考资料:
《斯大林传》
《斯大林全集》
《让历史来审判》(上下)
《斯大林政治传记》
《耳语者》
《我曾是斯大林的秘书》
来源:亚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