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略传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中)

在十月革命的那个夜晚,斯大林和同志们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前一天,他们还是这个国家的头号通缉犯,而今天,他们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领袖,在喜悦和兴奋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共产主义实践的无人区,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像他们一样,掌握着如此庞大的领土、人口和资源,史无前例就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在史书中找到答案,他们必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在十月革命爆发的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对于前线的俄国士兵来说,这一年无疑是混乱的,1917年刚开始,他们还在为沙皇而战,德国军队的进攻让他们难以招架,在他们败退的同时国内也爆发了二月革命,指挥他们的人变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让他们毫无意义地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不言而喻,他们又输了,而短命的临时政府只存在了几个月就被无产阶级推翻了。

斯大林略传

▲列宁在1917年

等到1917年的冬天,布尔什维克接手这支军队的时候,他们已经无力抵挡德军的攻势了,报告从前线送到列宁手中,他决定议和,退出这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保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议和也就意味着割地赔款,这在党内引起了巨大争议,以布哈林为首的大多数人坚决反对议和,他们主张和德国人死战到底,即使这会导致苏维埃政权的覆灭,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不应该在任何时候向帝国主义妥协,这是软弱的象征,是对世界革命的背叛,如果苏维埃政权在反抗德国入侵的过程中毁灭了,那就毁灭吧,这种毁灭会激励全世界其他无产阶级奋起反抗,这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殉道者想法,但斯大林要现实的多,他支持列宁,他不确定世界革命会不会发生,但俄国革命已经发生了,他们应该保卫俄国革命的成果,托洛茨基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不战不和,他主张停战,但又不和德国人签约,就一直拖着,等待可能的转机,这个转机就是德国革命的爆发。

斯大林略传

▲托洛茨基、斯大林、布哈林

苏俄政府进行了表决,支持布哈林的有32人,支持托洛茨基的有16人,支持列宁的人数最少,只有15人,列宁的主张没能通过,但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在托洛茨基去和德国人谈判之前,列宁和他约定,如果德国人下了最后通牒,就接受和约,德国人果然这么做了,他们要求获得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部分领土,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领土以及30亿卢布的赔款,否则德军就恢复进攻。

列宁发电报指示托洛茨基接受德国人的全部条件,但托洛茨基没有这么做,他拒绝了签约,托洛茨基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面对最后通牒也不屈服,等待被德国打得没有办法了再签约,这种态度能获得国内民众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德国政府继续战争可能引爆德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成为革命的导火索。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德国革命爆发的时机还没有来临,德军恢复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布尔什维克没有时间了,他们又回到了谈判桌上,但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苛刻的条约,列宁和斯大林厌倦了争论,他们都希望尽快达成和约,为了让他们的提议能够通过,斯大林直白地指出了苏俄的处境:

“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了,要么获得喘息的时间,要么面对革命的失败。”

列宁更是直接以辞职作为威胁,最终托洛茨基做出了让步,他转而支持列宁,和约终于达成了,然而代价也是极为惨痛了,苏俄失去了1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4%的人口,54%的工业,73%的铁矿和75%的煤矿,沙俄时代的贵族、军官和资本家们现在有了一个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绝妙理由,那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他们痛斥布尔什维克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屈膝求和的卖国贼,这让他们在组建白军发动内战时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一战中与俄国处在同一阵营的其他协约国,也对和约大为不满,之前德国一直是两线作战,但现在俄国单方面退出战争,德国就可以把兵力从东线抽调出来,全力对抗西线的英国和法国,协约国也担心共产主义革命会从俄国向全世界蔓延,于是他们决定支援白军,干预俄国内战,扑灭革命的火种。

和约的正面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如果没有这个和约,那就没有后来那个名为苏联的国家了。当时德军一度打到圣彼得堡南部,逼得苏俄政府在签约之后还要迁都莫斯科,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列宁和斯大林他们这一派的思路是清晰的,那就是用空间换时间,优先保证政权的存活,只要活着总是有希望的,但灭亡了就什么都没了。后面发生的事也证明了他们的判断,德国在八个月后就输掉了一战,政府垮台,条约作废,苏俄收复了部分失地,剩余失地中大部分也没有变成德国领土,而是成为了独立国家,并在21年后的二战中,被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一举吞并。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让我们回到1918年,在签订和约退出一战之后,苏维埃政权还要面对一场不能退出、也不能失败的战争,这就是长达五年的俄国内战,一场红色与白色的战争。资产阶级、保皇派、旧贵族、沙俄军官,一切想要回到旧时代的反动势力,与想要创造新时代的革命者之间的战争。这是属于托洛茨基的高光时刻,他出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了一支名为红军的部队,他大量任用沙皇时期的军官来解决专业的军事问题,又在军队中设立政委来指导思想和监督纪律,在他的领导下,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红军逐渐成长为一支坚不可摧的军队。

在托洛茨基往返于各个战线指挥军队的时候,斯大林被派往察里津保证粮食供应,随他出行的秘书娜杰日达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前妻去世11年后,斯大林终于再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目的地察里津是战略要地、交通枢纽,南方的粮食经由察里津源源不断地送往莫斯科,斯大林要让这支粮食的涓涓细流变成滚滚洪流。

斯大林略传

▲斯大林和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

在察里津他大权独揽,无情地镇压白军势力,整肃纪律,建立秩序,与他共事的伏罗希洛夫后来回忆道:

“察里津的面貌焕然一新,所有人都感觉到,一只坚强的革命之手在引领他们。”

面对哥萨克部队的围攻,斯大林连续几天不睡觉,镇定地指挥红军进行防御,最终成功守住了察里津。斯大林不会想到,24年后他还要再一次守住这个城市,那时察里津有一个新名字——斯大林格勒。

在之后的俄国内战中,斯大林像救火队员一样被调往全国各地,处理各种棘手的事务,在圣彼得堡他镇压叛乱,击退尤登尼奇的大军;在南方战线,他组建了第一骑兵军,我只需要把这支军队的一些军官名字念出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支多么传奇的军队,团长朱可夫,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炮兵主任库利克,政委伏罗希洛夫,军长布琼尼,这六位未来的苏联元帅当时都在这一支军队里,这支传奇军队击败了一度所向披靡的白军将领邓尼金,化解了白军对莫斯科的威胁。

斯大林略传

就在形势逐渐朝着对红军有利的方向发展时,波兰突然参战了,波兰想趁着俄国内战时将领土扩大,协约国也想在白军大势已去后扶持一个新势力继续对抗苏维埃政权,两者一拍即合,协约国出钱,波兰出力,1919年2月,波兰入侵苏俄,苏波战争爆发。

波兰军队一开始占据上风,一度占领了基辅,但在红军集结好之后,又被红军一路反推,退回了波兰境内,对于要不要越过边境继续攻打波兰,苏俄高层产生了分歧,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都反对攻打波兰,他们认为红军已经十分疲惫,继续进攻会导致补给线过长,战争性质也会从自卫变成入侵,但列宁有别的想法,他想的是世界革命,在世界革命描绘的蓝图里,全世界所有无产阶级会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先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会帮助其他还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获得解放,革命风暴席卷全球,赤旗插遍世界,阶级斗争永不停歇,直到最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当红军抵达苏波边境时,列宁和许多人都感觉自己无比接近这个梦想,他们想的是乘胜追击,攻占华沙,解放波兰,这样就能进入德国,支援德国革命。如果连德国也变成了共产主义国家,那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呢?接下来就是法国、英国,全世界都会被红色浪潮所淹没,布尔什维克难以抗拒这样的梦想,他们对波兰发起进攻,华沙战役开始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只有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走到了末路,阶级矛盾已经远远大于民族矛盾,所有无产阶级都被一种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团结在一起的时候,世界革命才能实现,而当红军以解放之名进攻波兰时,他们失望地发现,波兰的工人、农民、士兵,并没有站在他们的俄国无产阶级兄弟这一边,而是被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所激发,团结在波兰统治者周围,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波兰人完全有理由怀疑,俄国人到底是来入侵他们的还是解放他们的?如果红军占领了波兰,在俄国人帮助下建立的波兰无产阶级政权是独立自主的吗?波兰共产党和俄国共产党是平等的吗?这些问题,还会在之后的苏联时期,在苏联的其他加盟国身上反复地出现。

一边是波兰人的顽强抵抗,另一边的红军却遭遇了一系列变故,首先是他们的无线电加密被波兰人破解了,这让波兰人对于红军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并能针对性地设计圈套,作为红军西线司令的图哈切夫斯基误判了波兰军队的主力所在,无视波兰增援已经抵达而红军严重减员的情况,选择强攻华沙,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斯大林也要对战败负一定责任,他没有协调第一骑兵军及时支援图哈切夫斯基,这一系列的失误,最终导致红军兵败华沙。苏俄与波兰都无力再战,只能罢兵言和。

但斯大林没有忘记波兰的入侵,在十八年后的二战中,他瓜分波兰,制造卡廷惨案,向波兰人展现了自己冷酷无情的一面。

斯大林略传

▲卡廷惨案历史资料图

在苏波战争结束后,红军将注意力重新集中于国内残存的白军势力,白军相比于红军本来有很多优势,他们有更专业的军人,还有来自外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但这些从来不是胜负的关键,胜负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白军施行的是什么政策?他们恢复沙俄法律,承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交给地主而不是农民,他们还热衷于搜刮百姓,邓尼金后来回忆道:

“暴力和掠夺席卷国内战争的每个战场,在取得胜利后,白军士兵们把坛坛罐罐装满了列车。”

纵使白军拥有最杰出的军官,最精良的武器,但每次战争他们损失一点,就难以得到补充,而红军虽然忍饥挨饿、装备粗劣,但他们的队伍却越来越壮大,那些被白军掠夺压榨的农民和工人成为了新的红军,就连白军军官(罗曼·古尔)自己也承认:

“人民不向着白军,农民不信任我们。”

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强大军队,是被后方烽烟四起的群众战争无情消灭的,1922年10月25日,最后一支白军被歼灭,红军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在两个月后的苏维埃首次代表大会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布成立,这个名为苏联的国家就此登上了国际舞台,它注定改变世界。

斯大林略传

▲列宁、斯大林在1922年的合影

十月革命后的这五年岁月,深刻地影响了斯大林,从德国到奥地利再到匈牙利,他目睹了欧洲共产主义浪潮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消散,除俄国外所有欧洲国家的共产主义革命都失败了,红军的漫漫征途也止步于华沙城下,这让斯大林对世界革命的未来产生了怀疑,他意识到资本主义在很多国家还有生命力,而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幸运的、罕见的,相比于不断地对外输出革命,斯大林开始更关注本国的建设,最终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论,他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与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截然相反,为两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斯大林的集权和独裁倾向也加强了,他忘不了与德国签订和约时获得最多支持的是布哈林,真理并不总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如果真按投票结果来执行,他们都已经死了,而如果能按他和列宁这一派的观点,在第一次和谈的时候就签约,和约的条款也会更有利一些,斯大林厌倦了争论,在察里津他夺得当地的最高权限,党政军一把抓,结果任务圆满完成,他保证了粮食供应,也守住了察里津。这让斯大林越来越相信,他比大多数人更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斯大林略传

在这五年的战争中,斯大林也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众多人脉,而这一切,都将帮助他在接下来的权力角逐中取得胜利。列宁已经病重了,苏联需要一个新的领袖。

斯大林的母亲曾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儿子就不能和托洛茨基分享权力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他们一个偏理论,一个偏实干,十月革命前,托洛茨基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写文章、搞理论研究,而斯大林一直在国内从事地下工作,干着各种脏活累活,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气质,托洛茨基就像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知识分子,而斯大林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粗糙大汉,他们两人从第一次见面就一直互相看不起,托洛茨基对斯大林的评价是:

“我们党最杰出的庸才。”

而斯大林对托洛茨基的评价是:

“一个漂亮但毫无用处的人。”

对于苏联的未来发展,他们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一些分歧:

(并不完整,仅供参考。文献资料《斯大林选集》《托洛茨基自传》《被背叛的革命》)

托洛茨基认为:

苏联生产力落后,难以仅靠自身力量实现快速工业化。

苏联对国际贸易有依赖性,不可能脱离世界,而资本主义国家敌视苏联,会对苏联搞经济封锁。资产阶级是跨国际的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化的制度。

所以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之内建成,必须不断对外输出革命,推翻全世界所有资本主义政权。革命一旦停止,必定会出现修正主义和官僚主义。

斯大林认为:

苏联疆土辽阔,人口众多,内部自然资源丰富。

不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和苏联有经济往来,经过谈判和磋商,苏联也能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不能消极等待世界革命,也不能不顾内外环境地对外输出革命。要积极建设苏联,苏联能在一国之内建成社会主义。

谁都无法接受一个自己不喜欢也看不起的人,把自己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事业带向一个自己认为是错误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冲突的根源。

列宁死前意识到了两人分裂的巨大危害,但他已经没有时间也不可能阻止这种分裂了,在他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而在这个真空旁边的是两个水火不容但又位高权重的人,这样的权力斗争,注定有着残酷的过程和悲剧性的结尾。

让我们现在看一下苏联高层都有什么人,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托洛茨基。

斯大林略传

斯大林从一开始就有着清晰的斗争思路,他绝不单独作战,总是组好队再行动,这是托洛茨基所不具备的,托洛茨基恃才傲物,看不起其他人,在党内人缘不好,斯大林首先拉拢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组成了“三驾马车”,这里面托洛茨基还帮了忙,他在列宁死后连写两篇文章批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促成了两人和斯大林的结盟,“三驾马车”单独某一个人都是不可能战胜托洛茨基的,但他们组队的话情况就大不同了,三人联手进攻,发表文章称托洛茨基主义不是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甚至说:

“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迅速失势,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接下来斯大林找来了新队友布哈林,回过头来进攻老队友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如果这时候托洛茨基能够站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边的话,那他还是有胜算的,但托洛茨基什么都没做,只是在一边看着,等到一年后他才和季诺维也夫结盟,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权势了,结果不出意料,他们输得一干二净,全都被开除党籍。

现在,就只剩下斯大林和布哈林了,布哈林是完全不可能和斯大林抗衡的,但他还是很头铁地在粮食征集问题上和斯大林公开对抗,很快他也被踢出了政治局,就这样,靠着拉一派打一派,斯大林击败了所有布尔什维克元老,属于斯大林的时代来临了。

当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时,他接手的是一个彻底的烂摊子。

从1853年开始,俄国接连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列强,“帝国主义的薄弱一环”,五年内战造成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崩溃,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从2:1跳水到1200:1,战后工业产值下降为战前的七分之一,农业产值下降为三分之一,苏联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1927年英国断绝英苏关系,撕毁贸易协定,并在六国外长会议上扬言:

“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风雨飘渺的局面下,斯大林带领苏联走上了一条极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强国之路,他敏锐地觉察到一战后的世界体系是不稳定的,苏联要想在未来的新一轮大战中取胜,秘诀就只有一个字——快。他提出: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五十至一百年,我们应该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要么我们做到这一点,要么我们被敌人打倒。”

斯大林略传

斯大林说这段话的时候是1931年,距离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刚好就差了十年,在大部分欧洲政客还沉浸在和平主义的黄粱美梦中时,斯大林就对未来有了精准的判断,并在拼命追赶,怎么追?——快速发展重工业。他指出:

“没有重工业,我们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但斯大林还要回答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发展工业的钱从哪里来?

工业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掠夺殖民地来获得原始积累,但苏联没有殖民地,显然是走不了这条路,斯大林的答案是——工农业剪刀差。搞计划经济,政府决定商品价格,政府低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再高价向农民卖出工业品,最后将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投入到工业发展中,这个方法是要牺牲农民利益的,农民当然不乐意,很多人拒绝将粮食卖给政府,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进一步提出了农业集体化,将所有农民集中到集体农庄里,所有生产资料都收归公有,农民可以退出但只能净身出户,不能带走原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农民就这样被束缚在了集体农庄里,被迫接受政府的低买高卖,农业集体化也有很多优点,它将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将分散的小农场聚集为大农场,工业得到发展后也会反哺农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和拖拉机,最终利用规模效应和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斯大林的思路总结出来就是:

“为了国家的整体发展,先牺牲掉一部分人(农民)的利益,将大量资源向工业倾斜,快速实现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壮大苏联的国防力量,保证苏联在新一轮世界大战中取胜。工业化也会带来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最终惠及所有人。”

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苏联的工业基础但凡薄弱一点,二战中都是很难挡住德军的,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果都有可能改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斯大林选择了唯一正确的一条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卓越的,苏联国民收入增加8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9%,工业总产值增加118%,这种幅度的提升在人类之前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惊讶地发现,苏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上他们,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了,马克思和列宁所构想的国家,究竟能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虽然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农业集体化执行的过程中,斯大林政府也犯下了很多错误,一些富农抵触、破坏农业集体化政策,斯大林就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不分好坏地消灭所有富农,只要被认定为富农,就会被没收财产然后被流放,对于富农的界定也不准确,集体化前富农占比不到3%,而最后被剥夺的农户却达到总数的6%—8%,一些中农和贫农也被当作富农对待,当时很多人害怕被定为富农,便屠宰自己拥有的牲畜,又造成了大量浪费,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工业之中,政府对农民的压迫程度过高,体现在政府要求农民上交的粮食过多,而收购价格又过低,没有交够粮食就会被处罚,私藏粮食甚至会被枪毙,这些政策引发了农民的不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斯大林使用军队镇压起义,又派遣搜粮队进入农村挨家挨户地搜查粮食,加剧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最终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灾难——乌克兰大饥荒。

造成乌克兰大饥荒的部分是天气原因,更多是人为因素。

乌克兰本来是苏联最大的产粮区,但在消灭富农的运动中,乌克兰有85万农民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造成了乌克兰劳动力不足,再加上连续的干旱,粮食注定减产,但苏联高层没有下调征粮目标,反而认为粮食收不够是因为有人私藏,政府动员了11万人的征粮队,征粮队为了完成目标,将农民最后的口粮和种子粮也夺走,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悲剧,数百万人被饿死,就像是一种惩罚一样,在乌克兰大饥荒发生的1932年,斯大林也失去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娜杰日达从小就患有重病:颅缝骨化症。这种病会带来强烈的头痛,时间一长也影响了她的精神健康,她不止一次地试图自杀,为了治病她甚至去过德国,给她治疗的是世界一流的医生,但这也无济于事,斯大林很爱妻子,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他每天往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对妻子的照顾也不是很到位,一次饭桌上他们爆发了争吵,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天晚上娜杰日达用手枪结束了生命,悔恨与痛苦淹没了斯大林,在葬礼上他扶着棺材不停地流泪,莫洛托夫记得他说了一句:

“没保护好。”

斯大林的警卫员后来回忆道:

“很长一段时间,斯大林会在夜里去墓地,他就一个人呆在那里,沉默地一袋接一袋抽着烟斗。”

斯大林高居权力之巅,但他却绝望地发现,他其实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他刚才还是一个国家精神、军事和政治的领袖,而转眼间一切成空,命运对他发出了无情地嘲弄。

斯大林略传

▲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俄语:Надежда Аллилуева,英语:Nadezhda Alliluyeva,1901年9月9日—1932年11月8日),是斯大林的第二任有名份正式结婚的妻子。

有那么一瞬间,他坚持不住了,突然在政治局会议上宣布要辞职,但他的同志们理解他的情绪,并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讨论这个话题,娜杰日达的死带走了斯大林内心的最后一点温柔,他再也没有结婚,也没有了个人生活,他将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疯狂的工作里,一个冷酷固执的斯大林出现了,他决意将苏联带向他认定的方向,任何阻止他的人都会被他无情地碾碎,大清洗来临了。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死了,他是列宁格勒州的州委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却在自己的办公室前被人用枪打爆了头,基洛夫的保镖本来跟着他,但却没有跟他走完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段路。而在案发后不久,这名保镖在被送往调查的路上也因为车祸死了,这一连串诡异的事,剧烈地冲击了斯大林的内心,基洛夫不仅是一个苏联高官,也是和斯大林交往多年、关系亲密的朋友,在过去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他是斯大林最坚定的拥护者之一,就是这样一个人,被暗杀了。

斯大林略传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右)是斯大林(左)的忠实战友,二人关系非常亲密

斯大林亲自主持调查,他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暗藏着巨大的阴谋,但随着调查的进行,所有事情都有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凶手坚称这是自己的单独行动,在他家里搜出的日记,记录了他因为失去工作、生活不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报复社会之路的。他决定暗杀一个大人物,轰轰烈烈地死去,基洛夫的保镖没有跟着走到最后,是因为基洛夫不喜欢保镖跟着,而保镖可能也觉得最后一段路没有危险,至于那场车祸,就是因为汽车的意外故障,这件扑朔迷离的案件,好像就是一系列简单的事情巧合地凑在一起罢了。

斯大林不可能相信这种说辞,他开始怀疑所有人,在地下活动的反对派,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他们的党羽,党政军中那些和他貌合神离的高层,甚至包括参与调查的内务部,所有人都是有嫌疑的,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知道基洛夫事件的真相,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斯大林感觉自己陷入了反对派的阴谋之中,他决定杀光所有看上去有威胁的人,肃反开始了。

斯大林下令,所有相关案件必须在十天内完成调查,不得上诉或是请求赦免,判处死刑的应当立即执行,一开始被抓捕的还是名副其实的反对派,从他们那里的确搜出了反对斯大林的传单、纲领和武器,但接下来斯大林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反对派在全国各地、各阶层、各部门大量存在,而且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反对派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凶狠,于是他换上了叶若夫领导肃反运动,此后肃反的规模迅速扩大,最终彻底失控,成为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清洗运动。

在大清洗中,苏联的军队系统遭受了剧烈冲击,5名元帅中有3人被杀,16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5人被杀,67名军长中有60人被杀,整个红军8万名军官中有3.5万人被镇压。

政府高层也是大清洗的重点对象,苏共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其中有98人被杀,1923年选出的七名政治局委员,除列宁和斯大林之外,其他五人全部被杀。

在大清洗的高潮1937—1938两年间,苏联全国一共处决了68万人,先不说反对斯大林的人是不是都该被枪毙,在被处决的这么多人里,必然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反对派,如果政府高层、军官将领、基层干部中真有这么多人反对斯大林的话,那大清洗根本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斯大林早就被推翻了,大清洗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使成千上万的人蒙冤受害,它严重破坏了苏联的法治制度、政治生态、军队结构,给苏联社会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它是斯大林一生无法抹去的黑点,也是苏联历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大清洗结束的1939年,斯大林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没有任何反对声了,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和苏联融为了一体,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他的战略就是国家的战略,他如臂使指地调动着整个国家,走向命中注定的那场大战,在那场大战中,他会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最邪恶的反派,过去几十年里他所磨练的意志、所选择的方向、所坚持的信仰,都将迎来最终的考验,是非成败,在此一战。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