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胜败问题的几点看法
——写在毛泽东“5·20声明”发表54周年之际
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关于俄罗斯在此次战争中胜败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消停下来。最近,由于国内某冯姓专家的一篇关于俄罗斯必败的文章又使这一争论掀起了浪花。当前,俄乌战争的发展正处在北约势力直接公开下场与俄军开战的关头,此时出现这等文章,意义和影响并不简单,舆论上对此反应热烈更加说明,这个问题或这种现象恰是当前国际、国内舆论战的一个焦点性问题,无法回避,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在这个问题上表明态度。因此,我在这里也谈几点看法。
第一,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甚至无关认知能力,根本就是一个立场问题。
毫无疑问,俄乌战争是二战以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一场战争,其根本的特征就是它关系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的规模、烈度与方向。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任何一个打着所谓“理中客”的幌子,企图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人,最后都不免要沦为笑柄。正确的做法是老老实实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站在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良知和公平正义以及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一边,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认识。
第二,评价战争中某一方的胜败看什么?
关于战争的本质,有一个流传很广且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基于此,评价战争的胜败关键是看战争的政治目的是否达到。就俄乌战争看,各方的目的都还没有完全达到,因此,还不具备坐下来谈判的可能,所以,将于六月中旬在瑞士举行的所谓和平会议,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参加。但是从阶段性目标看,乌克兰的主力部队已被消灭,其国家的战争能力已被打垮,目前已经失去了交战的主动权,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初始目标,使乌克兰去军事化已基本实现。而美国企图通过战争达到耗死俄罗斯的目的,目前看显然没有达到。俄罗斯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国家实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其经济还实现了逆势增长,按购买力平价,其规模已位居欧洲首位。军工体系已经转为战时状态,战争潜力已经被激活,军事实力较战前大幅提升,目前已经完全做好了应对北约下场参战的准备。根据这样的状况,谁能得出俄罗斯将被打败的结论呢?有人会说,现阶段俄罗斯面对的是乌克兰,下一步面对北约军队就不会是这样了。事实上,这场战争从一开始乌克兰的背后就是北约在起着关键作用。不论是在武器装备、情报信息、还是战前的培训、以及现场指挥上,据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说,北约已经为此准备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普京总统对此曾后悔地说,这场战争打晚了。事实上,俄乌战争一直都是俄罗斯与北约在战斗。因此,即使下一步俄罗斯与北约公开对决,除了战争的烈度会增加以外,最终的结果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
第三,对于俄乌战争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而应将其放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中来考察。
这个主旋律就是,在百年变局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全世界的正义力量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斗争,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23年2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文中列举了美方对地区和平进行破坏的种种行径,揭露了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霸权罪状,强调了中方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敦促美国深刻反省,摒弃霸权霸道霸凌的严正立场。这一檄文发出了全球正义力量的最强音,吹响了讨伐美国霸权主义的时代号角。结合毛主席《5.20声明》发表54周年之际,我们讨论俄乌战争的意义与影响问题的确具有特殊意义。当年毛主席的声明为今天的反霸斗争提供了智慧和力量,外交部的反霸檄文,为国际正义力量开展反霸斗争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讨论俄乌战争,其影响和趋势就会看得更加清楚。这场俄乌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战略围困,其根本指向是美国的霸权主义,离开了这个实质性问题,孤立地讨论谁赢谁输是毫无意义的,也是说不清楚的。可见,俄乌战争的历史价值就在这里!
第四,冯某人发文提出俄罗斯必败的四个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此举与其身份地位严重不符。
冯玉军言论
前不久,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篇奇文,那就是在《经济学人》杂志上,国内某知名大学的博导冯某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必败无疑”的文章。文中集中谈了这样四个观点:乌克兰顽强抵抗,“国际社会”的支持,俄罗斯“体系”老旧,普京陷入“信息茧房” 等。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不值一驳,完全脱离了俄乌战争的实际,真没看出来这是专家的水平。看看乌克兰都“抵抗”了什么?适龄的男青年基本都打光了,成建制的士兵临阵投降;再看看“支持”的都是哪些国家,西方国家能代表国际社会吗?所谓俄罗斯的体系“老旧”,还是用事实说话吧;是普京被困在了“信息茧房”,还是纸上谈兵的专家卷缩在象牙塔的“茧房”里?对此我不想多说了,倒是愿意不揣冒昧地给冯教授提一点建议:不论在哪家高校,作为博导都承担着重要的培养高级科研人员的任务,责任重大,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高质量、不跑偏,自身的社会形象站得住,不能做误人子弟的事。同时,作为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首要的是在政治上合格,学术无国界,学者有祖国,绝不能做吃里扒外的蠢事。忠言逆耳,话糙理不糙,好自为之吧!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本文初摘录于:2024-05-1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5-1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2025-04-01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特朗普开始抱怨俄罗斯,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
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在未来将意识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一名社交网... 2025-03-28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2025-03-28 - 3月24日,《时代》周刊发表了记者西蒙·舒斯特对泽连斯基的专访。在专访中,泽连斯基回应了在白宫和特朗普、万斯的争吵,表示“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在争吵之后,泽连斯基的支... 2025-03-25
-
这一幕还是很感慨的,近来总是苦大仇深表情的泽连斯基,难得在公开场合笑了。最近几天,他前往乌东前线,与高级指挥官商讨对策,给立功士兵颁授勋章,尽管大部分时间,他还是... 2025-03-25
-
22日,俄军再次轰炸基辅,高射炮弹幕在基辅上空炸开,俄军无人机长驱直入。杰斯尼扬斯基区的居民裹着毛毯蜷缩在地下室,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实时战报——第聂伯罗区变电站遭袭... 2025-03-25
-
泽连斯基突访顿涅茨克前线!俄方: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美特使:乌“很大程度上”接受不会成为北约成员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访问了乌克兰东部陷入战乱的顿涅茨克地区,在东部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会见了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报道称,几个... 2025-03-23 -
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希望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俄罗斯《消息报》、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当地时间20日在媒体平台“Substack”发文爆料称,美... 2025-03-22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