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繁体

两年前的夏天,我接到一位中国朋友的电话,说同事的女儿高考成绩不错,想要报考某知名大学的新闻传媒专业。

“她妈妈想问你,能不能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小姑娘聊一下……劝她不要报这个专业。”

我哭笑不得地听电话那头的朋友解释,家长觉得女儿能进更热门的专业,不该跟着个人兴趣走,更要考虑到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

结果还没轮到我出场,小姑娘就听从家人劝说选了金融专业。两年后的现在,没有人再找我帮类似的忙,毕竟“孩子报新闻系就把他打晕”这个金句已经人尽皆知。而不建议报考新闻系的“志愿导师”张雪峰,更以一己之力让多所大学新闻专业招生分数直线下跌。

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今年中国高考前夕,张雪峰又一次登上微博热搜。这缘于他此前直播时与一名农村女生的连线咨询。

这名河北唐山的女生大学想学中医,但张雪峰根据估分,预测她只能考上民办学校的中医专业。即便努力考进公办学校的中医专业,也得取得硕士文凭才能勉强进入地级市级别的医院工作。

在得知女生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没有人在医院工作后,张雪峰进一步建议女生放弃学医,而是考虑当地的农业农村定向生,或是乡镇卫生院的乡村医生计划。他直言:“当你没有那么高分的时候,只能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去做选择。”

或许是察觉到女生情绪低落,张雪峰安慰她,通过努力能从农民变成乡镇医生或是农村管理者,和上一代比已经是进步,并鼓励她瞄准乡村医生计划的分数努力,“你现在的任务是,用半年的时间,换你一生的稳定。”

看多了张雪峰的直播不难发现,他给出的建议方向,是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更稳妥的选择。稳妥的首要标准是“好找工作”,各类工作里“公务员”又是最佳选择。宁可错过心仪的学校,也不要花时间复读重考;宁可进差一点的大学,也要选容易考公的专业。他也从不讳言自己的成见,例如认为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女生当不了外科医生……

和一年前相比,张雪峰的观点和立场并没有太大改变。但对他的质疑却少了很多。如果说去年还有专家和媒体轮番上阵反驳张雪峰的言论,今年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力挺。有人赞美他是贫寒学子的大救星,还有网民希望他保重身体,“一定撑到我孩子高考的时候”。

以张雪峰和农村女生连线咨询的微博评论为例,多数网民认为他给这名学生指了一条中肯务实的明路,能让她少走许多弯路。也有人认为张雪峰的建议过于保守,可能抹杀女生通过高考改变人生轨迹的可能,但随即被反驳:“极少数人才能逆天改命,不是谁都能承担冒险的后果。”

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张雪峰再度火上热搜,令人震动的不是他的观点,而是日益将这些观点奉为圭臬的舆论。比起“知识改变命运”,人们更相信“选择大于努力”;追求梦想被视为少数人享有的奢侈权利,求稳兜底才是普通家庭的金科玉律。

一年之后,张雪峰的商业版图从升学规划扩大到研学旅游,他旗下公司的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15999元(人民币,下同,2975新元)涨到17999元,却依然被抢购一空。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挤进张雪峰的直播间,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看上去都一样迷茫和焦虑。

他们的焦虑并非毫无依据。今年中国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再次刷新纪录。另一方面,去年持续走高后一度被暂停公布的青年失业率,虽然在今年4月小幅回落至14.7%,但仍远高于5%的整体失业率。随着毕业季到来,这个数字预计再度攀升。

中国年轻人通过高考实现阶级跨越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大学生还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这促使他们愈发小心谨慎,唯恐行差踏错。越来越卷的学历竞争,导致专业选择变得更加重要,试错空间也越来越小。

然而,张雪峰提供的升学建议都是基于当前的环境和政策;而过去几年的经验证明,一场疫情就能摧毁数个市场,一纸新政就能扫平几个行业。就连被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岗位,都可能随着地方财政紧缩而被大量裁撤。谁能保证几年前的判断不会过时?

事实上,张雪峰本人的成功,恰恰是对他理论的反证。他不是名校出身,并未从事大学时修读的土木类专业,但这些都没有妨碍他闯出一番事业。如果少年张雪峰向如今的自己寻求升学建议并严格执行,是否还会有今天的成绩?

张雪峰被这个焦虑的时代所选择,他的成功凸显出中国年轻人的困境。但人生从来不是单选题,时代也不会静止不前。希望几年过后,中国青年们不再那么需要他的建议。

来源:联合早报网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01 媒体“基本盘”不保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 2024-06-19
  •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殷罡、张平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 2024-06-17
  •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2024-06-01
  • 时政群成了骗子的天堂

    写这个文章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不为别的,我也是关注时政的一分子。很多人挺有理想的,曾几何时,还有人喊,一人生博,改变中国。在腾讯微博消失后,关注时政的人们涌到了... 2024-05-20
  •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俄罗斯5月9日胜利日阅兵结束,随后便趁着高昂的士气发动了“五月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爆发大规模地面战斗。据环球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消... 2024-05-13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卢麒元旧文‖金融洋奴:是时候收拾这群骗子了!

    金融洋奴文‖卢麒元作于2011-8-30又开始忽悠了。从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到人民币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这帮人又来劲了。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民币国际化"。国人再一次被带... 2024-05-08
  • 卢麒元和温铁军对话集锦

    温铁军对谈卢麒元: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改革之路卢:500年殖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典的殖民主义:杀人留地 eg.印第安人②现代殖民主义:留人(买办,代理人)留地 eg.印... 2024-05-01
  • 中国会和平统一台湾,也会和平崛起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以前的文章发布后,有的朋友说我不懂军事,从我的军事用语和对军事装备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出来。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由军事决定的,军事只是一种重要因素,... 2024-04-27
  • 美国的方寸已乱

    这几天美国两位高官的行动引人关注,一个是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访问中国,一个是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在欧洲的表态。耶伦到中国,打扮的像个进城的大妈,得到了不少公知的称赞,从... 2024-04-1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