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繁体

两年前的夏天,我接到一位中国朋友的电话,说同事的女儿高考成绩不错,想要报考某知名大学的新闻传媒专业。

“她妈妈想问你,能不能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小姑娘聊一下……劝她不要报这个专业。”

我哭笑不得地听电话那头的朋友解释,家长觉得女儿能进更热门的专业,不该跟着个人兴趣走,更要考虑到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

结果还没轮到我出场,小姑娘就听从家人劝说选了金融专业。两年后的现在,没有人再找我帮类似的忙,毕竟“孩子报新闻系就把他打晕”这个金句已经人尽皆知。而不建议报考新闻系的“志愿导师”张雪峰,更以一己之力让多所大学新闻专业招生分数直线下跌。

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今年中国高考前夕,张雪峰又一次登上微博热搜。这缘于他此前直播时与一名农村女生的连线咨询。

这名河北唐山的女生大学想学中医,但张雪峰根据估分,预测她只能考上民办学校的中医专业。即便努力考进公办学校的中医专业,也得取得硕士文凭才能勉强进入地级市级别的医院工作。

在得知女生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没有人在医院工作后,张雪峰进一步建议女生放弃学医,而是考虑当地的农业农村定向生,或是乡镇卫生院的乡村医生计划。他直言:“当你没有那么高分的时候,只能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去做选择。”

或许是察觉到女生情绪低落,张雪峰安慰她,通过努力能从农民变成乡镇医生或是农村管理者,和上一代比已经是进步,并鼓励她瞄准乡村医生计划的分数努力,“你现在的任务是,用半年的时间,换你一生的稳定。”

看多了张雪峰的直播不难发现,他给出的建议方向,是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更稳妥的选择。稳妥的首要标准是“好找工作”,各类工作里“公务员”又是最佳选择。宁可错过心仪的学校,也不要花时间复读重考;宁可进差一点的大学,也要选容易考公的专业。他也从不讳言自己的成见,例如认为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女生当不了外科医生……

和一年前相比,张雪峰的观点和立场并没有太大改变。但对他的质疑却少了很多。如果说去年还有专家和媒体轮番上阵反驳张雪峰的言论,今年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力挺。有人赞美他是贫寒学子的大救星,还有网民希望他保重身体,“一定撑到我孩子高考的时候”。

以张雪峰和农村女生连线咨询的微博评论为例,多数网民认为他给这名学生指了一条中肯务实的明路,能让她少走许多弯路。也有人认为张雪峰的建议过于保守,可能抹杀女生通过高考改变人生轨迹的可能,但随即被反驳:“极少数人才能逆天改命,不是谁都能承担冒险的后果。”

陈婧:张雪峰又火了

张雪峰再度火上热搜,令人震动的不是他的观点,而是日益将这些观点奉为圭臬的舆论。比起“知识改变命运”,人们更相信“选择大于努力”;追求梦想被视为少数人享有的奢侈权利,求稳兜底才是普通家庭的金科玉律。

一年之后,张雪峰的商业版图从升学规划扩大到研学旅游,他旗下公司的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15999元(人民币,下同,2975新元)涨到17999元,却依然被抢购一空。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挤进张雪峰的直播间,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看上去都一样迷茫和焦虑。

他们的焦虑并非毫无依据。今年中国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再次刷新纪录。另一方面,去年持续走高后一度被暂停公布的青年失业率,虽然在今年4月小幅回落至14.7%,但仍远高于5%的整体失业率。随着毕业季到来,这个数字预计再度攀升。

中国年轻人通过高考实现阶级跨越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大学生还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这促使他们愈发小心谨慎,唯恐行差踏错。越来越卷的学历竞争,导致专业选择变得更加重要,试错空间也越来越小。

然而,张雪峰提供的升学建议都是基于当前的环境和政策;而过去几年的经验证明,一场疫情就能摧毁数个市场,一纸新政就能扫平几个行业。就连被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岗位,都可能随着地方财政紧缩而被大量裁撤。谁能保证几年前的判断不会过时?

事实上,张雪峰本人的成功,恰恰是对他理论的反证。他不是名校出身,并未从事大学时修读的土木类专业,但这些都没有妨碍他闯出一番事业。如果少年张雪峰向如今的自己寻求升学建议并严格执行,是否还会有今天的成绩?

张雪峰被这个焦虑的时代所选择,他的成功凸显出中国年轻人的困境。但人生从来不是单选题,时代也不会静止不前。希望几年过后,中国青年们不再那么需要他的建议。

来源:联合早报网

本文初摘录于:2024-06-0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6-07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董小华:深度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战的终极结果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