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已经开始买房了

繁体

文/端宏斌

看完这个标题,你肯定会说:现在傻x才买房,怎么可能是聪明人买房?老端你没疯吧?你别急,等你看完你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了。

517楼市新政之后,不少朋友来问我,这是不是卖房的最后机会了,我说你想卖房当然没问题,但你最好升级置换一套更好的房子,因为这次很可能楼市会被救起来。还有一些朋友问我,自己看中的房子已经跌到心理价位了,再加上首付降了,按揭利率降了,甚至可以负担更好一些的房子。

因为老婆要生二胎,家里的小房子不够住,想着直接上联排别墅改善一下,但现在问题是,如果房价再跌怎么办?这么低的首付,再跌十几个点,他的首付就跌光了。所以他想问我,楼市下跌空间还有多少,他会不会跌光首付。我说,这个位置能不能买房,取决于一点:你是循规蹈矩的人,还是敢想敢干的人。

如果你是循规蹈矩的人,你就不应该买;但如果你是敢想敢干,脑洞大开的人,那你就应该买。对方表示不理解,买房就是买房,跟脑洞有什么关系?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也不理解,那我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来告诉你,为什么可以放心买房了。

假设某三线城市有个青年小王,他目前租房住,但租的房肯定不如自己的房,自己的房子还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装修。这时候他看中一套叠拼,房价已经从250万跌到了140万,首付15%就是21万,月供5000元。

他买完房子,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房价涨了,那么他享受到了资产的增值,此时政府开心,银行开心,他自己更开心,因为他抄底成功了。这种情况是皆大欢喜,我们不需要再多做讨论。

第二,房价横盘,那么他维持每个月5000的月供,房子还是自己的房子,至于5000月供,本就在他心理预期之内,所以也没什么问题。

第三,房价跌了,还跌了不少,比如从140万跌到了110万,他的首付跌光了,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重点来分析第三种情况。此时小王的最佳策略就是断供不弃楼,这就考验你是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了,此时你断供的风险极低,因为断供的远不止你一个人,是一群人,因为其他人比你更早跌光首付,他们早就已经断供躺平了。

你以为银行会把你的房子强制收回然后拿去拍卖吗?那你就想多了,现在银行根本不敢拍卖你的房子,一旦拍卖,房价又会继续跌,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断供,所以他会要求你每个月象征性的支付一点小钱,表示你有还款意愿,暂时没有还款的能力,房子你就继续住下去,没人会来赶你走。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异想天开,现在银行就是这么做的,比如:

聪明人已经开始买房了

有个评论说得特别好:再凶恶的敌人,也怕你跟他同归于尽。当你选择躺平摆烂的时候,他就会收回白眼,对你笑脸相迎。这种情况可不是孤例,而是普遍情况。

 我看到最厉害的一个哥们,跟银行商量,每个月只还100元,银行就允许他继续再住下去,只要100元/月不断,就认为他没有断供。你要知道,如果你是租房的话,这套房一个月起码2500元租金,而你买下来不还贷,银行允许你100元/月就能住下去,住到房价涨了,或者你有还款能力了再说。这个世道,永远会惩罚循规蹈矩的人,奖励敢于吃螃蟹的人。

再以例子中的青年小王为例,他买下价值140万的叠拼,住了进去,地方宽敞了不少,老婆都生了二胎。这时候房价跌到了110万,首付款跌光了,他果断选择断供。此时他的付出是首付21万加上还贷10万,总共31万。他就相当于用31万买下了这套140万的房子,这时候银行说你房子继续住,每个月你只要还500元(相当于月供的十分之一),就不算你违约,房子还是你的,银行才不要。小王一算,一个月500元太划算了,因为租这套房子一个月都要3000元呢。等到哪天市场行情转好,比如他的房价涨到了150万,那时候银行硬气了,告诉小王赶紧还贷,否则拍卖你的房子,那小王继续还贷就是了。这时候就算他把房子卖了,也是赚的。小王用最小成本,给自己搞了一套喜欢的房子,当别人还在用不婚、不育、不买房搞精神内耗的时候,他已经生了二胎。人与人的区别就是这么拉开的。但是这种操作,对于循规蹈矩的老实人来说肯定不敢,那你就继续不婚不育去吧。

 你知道吗,上海现在1000万以下的房贷,连你的银行流水都不看了,也就是说,不再审查你的还款能力。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银行不担心你还不上贷款?因为银行早就想清楚了,决定你还款能力的不是你的收入,而是房价。房价一直涨,你就会绞尽脑汁还贷,如果房价跌,你有钱也不想还,这套房子你也不想要。所以只要房价上去了,风险就消失了,因为你就算不还钱,银行也很容易把你房子拍卖出去;但如果房价跌,拍卖只会导致房价更低,到时候断供的人只会更多,这一点目前是银行的共识,所以根本不存在你不还贷了,银行就把你赶出家门让你流落街头的情况。如果你还款确实有困难,银行还能帮你申请“先息后本”,就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不少银行已经支持了,且最长期限十年。

也就是说,这十年你都不用还本金,你可以一直拖下去,拖到房价涨。其实具体操作上,连首付银行都可以帮你凑,反正只要你愿意买,一切都好说。假设你真的没钱还了,会发生什么呢?前三个月,银行会很有礼貌地打电话催你还款,如果你三个月置之不理,那么第四个月开始银行会主动给你下调按揭,这个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有些人调到了每月两千,也有些人调到每月一千,最狠的一个兄弟调到了每月一百。

银行现在根本不要房子,因为断供的房子已经太多了,他处理不完,就算正常流程处理,从你断供开始到拍卖也要走两年的程序,何况现在是拥堵状态?就算拍卖,价格也上不去,银行还是亏,所以还不如放在你手里,银行赌的是将来楼市回升。 

 很多人搞不清真正的财富是什么,他们还以为是货币,货币是可以随便印的,怎么可能是财富,你存了那么多钱,又有啥用?最后不还是要花掉么。你不能因为没钱赚就主动自宫,你要学会利用规则。

你现在嫌房价高买不起,但银行已经把“先上车要紧,还款的事情以后再说”写在脑门上了,懂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用最小的代价,先把房子弄到手,这房子就是你的了,你别考虑还不还得起按揭,你占下来的东西就不要吐出去。这种思维目前只有极少数人明白,等到多数人醒悟过来,房价就不是现在的房价了,只要房价涨了,所有人都会老老实实还贷,银行根本不担心坏账。

说到这里,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吗?简单一句话,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先把想要的东西弄到手,谁先弄到手就是谁的,你要比别人更早一步下手。这个时间窗口是很短的,等到多数人醒悟过来,马上就会关闭,这才是逆天改命的机会,千万不要读书读傻掉。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01 媒体“基本盘”不保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 2024-06-19
  •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殷罡、张平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 2024-06-17
  •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2024-06-01
  • 时政群成了骗子的天堂

    写这个文章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不为别的,我也是关注时政的一分子。很多人挺有理想的,曾几何时,还有人喊,一人生博,改变中国。在腾讯微博消失后,关注时政的人们涌到了... 2024-05-20
  •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俄罗斯5月9日胜利日阅兵结束,随后便趁着高昂的士气发动了“五月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爆发大规模地面战斗。据环球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消... 2024-05-13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卢麒元旧文‖金融洋奴:是时候收拾这群骗子了!

    金融洋奴文‖卢麒元作于2011-8-30又开始忽悠了。从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到人民币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这帮人又来劲了。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民币国际化"。国人再一次被带... 2024-05-08
  • 卢麒元和温铁军对话集锦

    温铁军对谈卢麒元: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改革之路卢:500年殖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典的殖民主义:杀人留地 eg.印第安人②现代殖民主义:留人(买办,代理人)留地 eg.印... 2024-05-01
  • 中国会和平统一台湾,也会和平崛起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以前的文章发布后,有的朋友说我不懂军事,从我的军事用语和对军事装备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出来。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由军事决定的,军事只是一种重要因素,... 2024-04-27
  • 美国的方寸已乱

    这几天美国两位高官的行动引人关注,一个是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访问中国,一个是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在欧洲的表态。耶伦到中国,打扮的像个进城的大妈,得到了不少公知的称赞,从... 2024-04-1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