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在风险之中产生,规则在双标之间出现,人情世故在士农工商的三六九等下,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又叫规矩、准则。它在建立的同时,也为违反规则的人,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7月17日,媒体报道了一对夫妻捕鱼被抓的新闻。近期因为雨水偏多,导致嘉陵江水位上涨,为了防止有人趁机偷偷捕鱼,于是当地开展联合巡查执法。
16日,执法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了异常。原来一对夫妻正鬼鬼祟祟在江边徘徊,骑着三轮车来到江边后,他们向水里抛洒了渔网。
等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时,这对夫妻已经走了。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得人赃俱获才行,于是他们就在附近蹲守,这一蹲守就是8个小时。最终,在当天深夜这对夫妻被当场抓获,并查获19.78公斤的鱼获。
无独有偶,宜宾的万某某和张某某也是因为捕鱼,在“收网”时被抓了,现场缴获鱼获百余条。
7月10日,万某某和张某某因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看到刑事强制措施时,我们就已然知道,这两个人的事情大了。
这事怎么能不大,毕竟这可是非法捕鱼啊,19.78公斤与百余条的鱼获,那损失可是太大了,必须判刑,而且还得重判,这可比贪污受贿严重多了,这可比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大多了。
看着兴师动众的样子,看着他们被“绳之以法”的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是犯了什么天条。
眼睁睁看着别人把网放下去,在那苦等8个小时,但凡看到时就把网拿出来,那些鱼就不会进网,更不至于死。等了那么久,鱼死了,罪重了。
恍惚间,我们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为了保护环境,还是为了给他们定罪。
荒唐的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荒唐不会断绝,只会在你意想不到时再度浮现,毕竟在这之前,有人就因为捞鱼被判刑了。
当事人叫韦某,家住在沱江边上,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他在沱江撒网捞鱼被有关部门抓获,并查获了一条1.1公斤的鲤鱼。
这下韦某的麻烦大了,私自抓鱼,这可不是小罪。经过鉴定,韦某捕鱼地点属于禁捕区域,捕捞工具为禁止使用的捕捞方法,造成渔业直接损失不低于1056元。
最终,韦某因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判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
看吧,问题就是这么严重,人家甚至给你精确到多少元。捕捞一条鲤鱼就是损失1056元,你看这损失有多大,就是不知道这定损是跟谁学的,是不是连鲤鱼肚里的鱼籽都算上了?
在禁捕区域下河捕鱼确实不对,应该受到处罚,但问题是因为捞条鲤鱼居然手铐都戴上了,真的不可思议。捞条鱼真的就这么罪大恶极吗?如果真的罪大恶极,那些贪官污吏又算什么?应该怎么罚?
有时候忍不住怀疑,这世界真像一出荒诞的舞台剧。
看着这些新闻,其实一开始我并不觉得新闻中的当事人有多无辜,毕竟规矩在那,是规矩就得遵守。因为人性阴暗复杂,所以更需要用法律、用道德、用规则,去约束人的恶性和兽性。
可是,当我看到下面的新闻时,又会陷入深深的怀疑中。
我才豁然开朗,才赫然明白,原来真正左右人性好坏的,真正能够好坏做定性的,是权力、是利益、是身份上的差别。
这条新闻来自澎湃新闻7月16日的报道,今年6月,中国绿发会的志愿者沿着松花江肇源段巡护时,发现松原市宁江区松花江的江面上出现了大量非法网具。
注意,报道中用到了“大量”一词,由此可见性质比上面这些恶劣多了。就当志愿者准备清理这些网具时,却遭到了阻拦,说这片水域已经承包给了个人,这些都是属于个人的。
原来,这片公共水域已经被承包给了个人整整30年。所以哪怕是在禁渔期,水面上有如此大量的非法网具,也没人敢管。
就当志愿者准备再次清理这些网具时,有人站出来了,不仅抢夺工具刀,还用刀威胁、恐吓志愿者。
有意思的是,随后志愿者还和当地的渔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相互电话约谈,双方就各自的工作职责等进行交流讨论。
松花江上,重点水域,还是禁渔期,水面上出现大量非法渔具,结果这一次就视而不见了,这一次就是情有可原了,甚至连自己的职责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还要和志愿者约谈交流讨论才知道。
在报道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
交流期间,面对松原宁江渔政部门的质疑,志愿者严肃地讲到...完全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且支援服务行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合法合规的态度。
也就说,当初志愿者在清理那些非法渔具时,不仅遭到了威胁恐吓,还遭到了渔政部门的质疑。
这已经不能用有意思来形容了,这一次不仅自己不去执法,甚至就连志愿者去阻止非法捕鱼,都要遭到相关部门的质疑。
这究竟是双标,还是另有隐情;究竟是有苦难言,还是区别对待?
有人因为捕鱼,事关重大,性质极其恶劣,锒铛入狱;有人承包了整个水域,将全民资源承包给个人,无关痛痒,还情有可原。
小过重罚,无处申冤,毕竟他们处理得有理有据,一切都是按规矩办事;
大过轻罚,权贵逃罪,毕竟他们宽大处理,彰显仁慈之心,一切还是按规矩办事。
不禁想到那满是讽刺意味的“大厂规则”:员工踩了红线,员工没了;高管老板踩了红线,红线没了。
新闻啊,就不能放在一起看,但凡把独立的新闻做成合订版,就会呈现出超脱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就在于,犯错的,永远是那些遵守规则的人,而制定规则的人似乎永远都不会犯错。
现实则在于,哪怕错了,也不能认,更不会认,就算最后的真的认了,也无妨,不过是举一反三、再接再厉的事。
来源:顾礼先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19,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19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一瓶矿泉水浇在李彦宏头顶,一场车祸让雷军沉默,一句话让董明珠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家的人设游戏,在2025年已经沦为一种危险的豪赌。前几天,多年前雷军不礼貌对待某音响品牌...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负债7亿的创业导师一边给网友们高调传授“如何给用户独特价值,一边自己还有巨额债务尚未还清。这个一半荒诞、一半凄凉的故事最近在老人鞋第一品牌——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身上... 2025-06-27
-
炸裂!小米前高管惊曝200份“包养合同”:海王帝国里的顶尖美女和学生妹,可能是资本操作
从上海工行行长包养32位女下属到北京医院医生和多名护士存在不正当关系,本以为已经足够离谱,没想到还有更炸裂的。6月25日凌晨,小米前高管冯某某被原配妻子曝光了200多份“... 2025-06-27 -
道禄和尚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接受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
据澎湃新闻消息,有网友爆料称,“十几年间救助上百名孕妇及弃婴”的道禄因涉案被警方控制。24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处置,包括安置其中的20余名妇女儿童。今天... 2025-06-26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人民日报6月29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 202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