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还是醒世恒言?郑永年教授:短视频或令中国面临全面弱智时代

繁体

网上流传着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的一段语录:

“中国很快将面临一个全面弱智的时代,因为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它的最大后果,是让一群低学历、低素质、无底线的人成为舆论的主流,让谣言、仇恨、戾气替代真相、正义、文明”。

郑教授这是“破鼓还得重锤敲”的醒世恒言呢?还是夸大其辞的危言耸听之语呢?

其一,郑永年所言的“短视频快速崛起”现象,确实已是一大不争的事实,而“短视频时代”的来临,其又表明或预示着什么呢?

很直观的一点就是,视听信息这一形象化传播媒介,已极大程度上替代了文字的表达形式。

也就是说,传统的学习、宣传、感知等信息途径——比如纸媒形式的读书,已很大程度上被形象化的视频形式所替代。

这也因此造成了现在的人们在学习、接受信息时,更多是一扫而过的视觉感知,以及更为碎片化的知识、信息接受方式,取代了以往更适合静心阅读、专心思考的读书学习模式。

危言耸听?还是醒世恒言?郑永年教授:短视频或令中国面临全面弱智时代

其二,信息接受、学习教育的“短视频化”,就会造成表面化代替深入性,碎片化取代完整性;一扫而过的随大流之从众化,更多取代了独立深入思考的深刻性。

如此大趋势下,短视频在我们生活中的侵略性主导地位不断确立,它确实有可能产生出“短视频奴隶一代”——虽然将此表述为“全面弱智时代”,也确实有点过分和夸张了些,但或许,这真的会让我们的整体智商被拉低,也并非是多么的危言耸听!

当然,在过往的年代,我们的十数亿人民中,其实,也因现实身份、生活处境、学习程度和能力的不同,即使是在读书占据了学习教育的主导时代,像碎片化阅读,也同样是占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比如,偶尔随便看看电视新闻,随手翻翻报刊——像“读者文摘”时代统治了数十年,也几乎与短视频时代的效应与作用,并无特别巨大的区别。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与纸媒和读书时代相比,信息来得更为密集、普遍、快速与广泛之下,甚至仍可以说,“短视频时代”的人们,其实还是要比纸媒时代更为进步一些呢!

因此,如果过去的年代,都不算是什么“弱智时代”,那就不必过于给现在的短视频时代,也强行按上一个“弱智时代”的名号为妥吧?

危言耸听?还是醒世恒言?郑永年教授:短视频或令中国面临全面弱智时代

其三,短视频会不会让时代变得“更弱智”?大概率不会。

但对于个体的人或一些群体,因过于沉迷、浸淫于短视频时代而不能自拔,因此变得更为弱智,倒是极有可能。

郑教授所称:“它最大后果是让一群低学历、低素质、无底线的人成为舆论的主流,让谣言、仇恨、戾气替代真相、正义、文明”——这句话,则确实完全会让人同意。

这只要从我们的网络新闻、信息等后面的评论中,就可以得到完美的印证。

比如,像那位高调实践“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完美践行了“一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的司马于力先生,一个如此低端的“流量表演艺术”家,竟然能吸引到其自称的“各平台粉丝达到7000多万”之众,就最好地证明了郑永远年教授的这一观点了。

例如,当你列举论证了司马南先生的“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一边成为美国房主兼纳税人,且还为此故意隐瞒此事十余年;还有,其好友张洪林博士发文所称“司马南在商业部下属部门工作时,差点被开除党籍”;更有其舔肥西南山城,写下“有裆无货”之大作的《重庆心歌》;以及其不断狂批民企,甚至否定国务院网站上,关于民企“五六七八九条”巨大贡献等,一系列“脑瓜被极致向左挤扁”等事实时,可其粉丝最多的评论竟然就是:“除了人身攻击还有什么?”,这一典型例子,就真的可以悲观地同意郑教授关于“全面弱智时代到来”的判断了!

其四,那么,我们真的就要因此将“短视频时代”作为一种“原罪”了吗?

其实,将工具“原罪化”,同样也是一种“弱智化”的表现!

事实上,短视频这一传播工具本身,并无任何罪过,有罪过的是制作者,及其不加分析接受的受众们,以及产生这一切的土壤——特别是教育的缺位。

比如,平台对于短视频内容的引导、审核与监管,显然极为重要,这会是短视频时代方向的主要引流者、引领者;而监管部门在法规、制度与机制上的布局,以及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与监管力度,也同样极为重要。

不过,最为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对于国人一生学习的助力与引领——特别是如何更好提升全民知识与素养,是其中的最大关键。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

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0052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1634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658828人。

其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了8亿人——显然,这个低学历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人,是活跃于网络上的最大网民群体。即使只言4.8亿的初中学历者,再加上2.1亿的高中学历者,也达到了近7亿人,而网络之上的短视频之最大受众,多是源于这一低学历群体。

所以,首先,要不断提升国人的整体学历档次,特别是让这一最大群体,能得到更多的完整学习经历,尤其是学会更多完整阅读能力的训练提升,而不是只沉迷于短视频之中,成为了信息与知识碎片化的奴隶,才是提升国人整体素养的最为重要方面!

而这其中,如何不让我们的教育只是“填鸭式”的传声统,不只是固化知识、保守思维的从众者,而是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才是能让国人摆脱“短视频时代”,避免走向“全面弱智化”之虞的关键之关键!

来源:瑜说还休

本文初摘录于:2024-10-0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10-07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科兴疫苗背后的资本故事,北大教授潘爱华的未名系帝国覆灭记

    科兴疫苗背后的资本故事,北大教授潘爱华的未名系帝国覆灭记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别拿生命去发生性关系

    别拿生命去发生性关系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很多“集中开工”,背后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从董袭盈事件谈谈门阀与贵族之区分

    1、引言最近,董袭盈事件火爆全网。很多人对于董袭盈事件的批判,常常引用一个概念,叫做“门阀”。在中国的特殊意识形态体系中,往往有强烈的平等诉求,那么这种平等诉求对于... 2025-05-07
  • 成立6天的公司拍得江西第三大水库20年承包经营权,当地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男女不分”的荒诞论文是如何出炉的?三大疑问期待彻查

    115例男性宫颈癌患者、25例男性卵巢癌患者、46例男性产妇出血的例子……无法想象,上述表述竟都出现在医学论文中。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 2025-05-07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
  • “新词”泛滥何时休?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很多“集中开工”,背后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评论,为什么停不下来?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隐形门阀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