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瓦尔之死看政治家之风度

繁体

辛瓦尔之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美以政治人物对辛瓦尔之死的反应。

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官员欢呼雀跃,举杯相庆,拜登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好日子”。不知道巴勒斯坦人算不算“全世界”中的一份子?

他们把辛瓦尔的死,当做一个盛大的、令人欣喜若狂的节日来庆祝。仿佛那个浑身弹孔、被埋在瓦砾之中的躯体不是一个人。

我不打算说谁是谁非的问题,只是感到在一个人被杀死之际,另一些人欢呼雀跃的画面,令人非常不适,非常震惊。要知道,这是国际政治,不是黑帮斗争。

从辛瓦尔之死看政治家之风度

老子说“战胜,以丧礼处之”。《论语》说“天下无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今天的所谓政治家,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以丧礼处之”、“哀矜勿喜”的风度和悲悯。他们只是想着把对手除之而后快,不管用什么手段,一旦得逞,就欣喜若狂。

文艺理论中有“即时同情”之说,就是一个坏人当他走到末路,即将被杀之时,不能详细展现他被杀的过程,因为他毕竟是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坏,当下这个时刻观众仍然把他当做一个人,不希望看到他被残酷虐待的情境。

这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坏人虐待好人,而很少看到好人虐待坏人。好人处决坏人,往往是一刀(枪)毙命。因为好人跟坏人毕竟不一样,坏人虐待好人说明他坏,如果好人以同样的手段虐待坏人,就把自己降低到坏人的水平,跟坏人差不多了。

不管辛瓦尔的政治态度、手段如何,哪怕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当他已经被残酷地击毙,作为一个政治家,都不应该欣喜若狂,举杯相庆,而应该感到悲哀和沉重。不然,与黑帮头子有什么区别?正限于悲痛中的交战的另一方,看到这样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苏莱曼尼、纳斯鲁纳、哈尼亚、辛瓦尔……这些抵抗运动的将领,一个接一个被杀死,美以一次又一次地欢呼庆祝,但仇恨却积淀得一层深似一层。有用吗?从他们对辛瓦尔之死的反应,我们看到美以政治家的麻木不仁,更看到他们的狭隘和愚蠢。

辛瓦尔临死之际扔向无人机的棍子,是这场战争最生动的象征。巴勒斯坦人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来抵抗军事科技最发达的“文明国家”的侵略和屠杀。辛瓦尔的棍子,像极了秦朝末年农民的揭竿而起。

竹竿能够抵抗无人机吗?不能。但是,谁又说得准呢?当时军事科技天下第一的大秦帝国,不是转眼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吗?

当今世界,已经没有大政治家,只有政客、市侩和流氓。

来源:北京千人行书院

本文初摘录于:2024-10-2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10-20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