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反腐数据:为何越反越多?

繁体

引言:“存量增多,增量减少,欠账总是要还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强力推进,一组组触目惊心的反腐数据呈现在大众眼前。

然而,有人发出疑问:为何感觉腐败现象好像越反越多了呢?

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且数据恰恰能为我们解开谜团。

01 数据之惑

从立案审查的数据来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调查。

比如,过去几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案件数以万计,仅2023年就立案审查调查了62.6万件左右。

这一庞大的数据乍看之下会让人觉得腐败形势严峻,似乎越反越多。

但事实上,这正体现了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大。

02 案发数量增多

过往,可能存在部分腐败行为隐藏在暗处,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查处。

如今,随着监督执纪手段不断丰富,巡视巡察工作实现常态化、全覆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渠道监督形成合力,就像一张越织越密的大网,让那些曾经的“漏网之鱼”无所遁形。

据统计,通过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占比在不断攀升,2023年较2022年增长了约15%,许多多年未被察觉的腐败问题被翻了出来,所以案件数量增多了,这不是腐败变多了,而是发现机制更完善了。

03 监管“范围变广”

从涉及领域来看,曾经一些看似“清水衙门”的地方也出现了腐败案件曝光。

例如在教育领域,2018—2023年这五年内查处的教育系统腐败案件有近3万起,涉及招生、基建等多个环节;医疗卫生领域,相关腐败案件也达到了2.5万起左右,药品采购、医疗器械引进等方面都滋生了腐败问题。

这说明反腐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角落,过去没怎么关注到的地方现在也被纳入重点监管,有腐败问题一经发现就会被依法处理,自然数据上就体现出涉及范围变广了。

04 审查精度提升

再从腐败金额的数据来分析,有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这一方面反映出个别腐败分子的贪婪,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如今对经济问题审查的细致程度提高了。

以前可能一些小额的、隐蔽的贪腐资金难以被精准统计和查处,现在借助大数据审计、财务监管等先进手段,哪怕是很小的资金流向异常都能被追踪到,把这些全部算进去,也使得腐败相关的数据看起来更多了。

就拿2023年来说,查处的案件中涉及金额百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占比相较于2010年提升了约30%,这其中不乏一些之前未被精准统计的情况。

05 坚定决心,任重道远

总之,所谓“越反越多”只是一种表象,是因为反腐力度空前、监督体系越发健全、审查范围不断拓展以及查处精度大幅提升。

这些数据的背后,实则是我国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廉洁社会的坚定决心,相信随着持续不断地强力反腐,腐败数据终会越来越少,廉洁将成为社会的底色。

反腐最大的阻碍,官吏们通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有水源+温度适宜的地方就能长出植物、植物丰茂的地方就能滋养动物、植物繁茂+动物成群结队的地方微生物猖獗......自然环境是生命物质存续的基础,不同生命群体互为存续养料的后勤补给员。

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动物生命,自然生命体系中唯有人类是具备按照自主生存意愿、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能力。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植物努力汲取更多水分和阳光能量、植食动物努力采食更多草料、肉食动物努力捕获更多猎物......作为必须依赖外部物质维持存续的生命,所有生命族群都必须努力从外部汲取养料。因此,纵览人类社群文明进化历史,官吏们的综合生活欲望通常强于其他人。

那么,为什么说反腐最大的阻碍是官吏们通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

歌唱:“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凶猛不及狮子和老虎、强壮不敌大象、灵巧不如猴子、速度赶不上豹子、嗅觉不比狼、身高比不过长颈鹿......在自然生命群体中,人类的躯体并不比其它动物族群更有优势。

因此,人类唯有借助群体协同才能在弱肉强食、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中赢得相对生存优势,通过主动劳作分工&协同才能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个人对生活物资的综合消耗需求。

解码反腐数据:为何越反越多?

反腐漫画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可耕种的田地怎么分、饲养的牲畜&家禽权属如何界定、自然矿藏资源的开采使用权归谁、不同人类社群生活物资以何种计量换算准则完成交换、人际社群交系遵循何种律法、不同社群个体该以何种方式护卫群体安全......大规模人际主动劳作分工&协同必须依赖完善的群体事务协同行为准则,制定群体事务协同行为准则并监督执行过程便衍生形成了权力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权力,统管人类社群事务的抽象概念,权力者则为人类社群个权力的实际执行者。

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本意为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权力有三个属性:公权(政府)、私权(市场)和共权(社会),多方相互制衡、以达成正向平稳运作之目的。制定全国通用性法律、确定全国性生活物资交换度量衡、奖励人际社群分工&协同过程中涌现的榜样、惩处人际社群分工&协同过程中的不法分子......权力是个好东西,权力的执行者却必须具备超常的杀伐决断能力。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血缘、姻亲、宗族、乡亲、同窗、同僚......所有人际社群关系都以自我为中心,其它亲疏关系呈同心圆。

当然,不同个人之间的生活社交关系必然存在交集,有人说“任何一个人通过7个人就可以认识他想认识的任何一个人。”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非生命物质不会主动分裂自己、植物不会主动割掉自己的枝叶、动物不会主动丢弃自己的肢体......努力保全自己是所有自然物质的本能。

作为综合智商最高的生命族群,人类天生拥有努力保全自我及与自己有亲密关系同伴的本能。纵览中华5000多年不间断文明历程,反腐最大的阻碍便是官吏们通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腐败通常不是个人行为,腐败份子通常会结成朋党以抵抗被查处。

来源:读书推荐官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1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12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董小华:深度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战的终极结果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