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慢慢加载......

很多单位其实已经烂透了

繁体

一个单位最深的腐烂,是大家都知道它坏了,但没人想修。

现在的单位,很多都在拼命维持“表面光鲜”的幻象。

什么绩效、考核、文化、OKR,全成了摆设。只要你会演戏、会说话、会混圈子,你就能活得风生水起。至于真才实学?没人关心。

真正腐烂的,不是体制,也不是组织,而是价值观。

不干事的人升得最快,干事的人最先出事

你发现没有,现在很多单位的“优秀员工”,基本不怎么干事。真干活的人,天天加班、出力、背锅,最后往往干到精疲力尽。

而那些嘴巴甜、善于打配合的人,一步步往上升,手里啥事没做,却成了“项目负责人”。

为啥?因为单位早就不再看能力,而是看姿态,看关系,看是否听话。

我有个朋友在设计院,专业能力强,年年评优。可他一直升不上去,因为他不会陪客户喝酒,不擅长跟领导套近乎。

相反,他的同事,一个PPT能做三天的哥们,酒桌上一口一个“哥”,几年就当上了部门副总。

能力变得不重要,“包装”才是硬通货。

当一个单位开始奖励形式主义、排挤实干主义,它已经开始腐烂了。

开会代替决策,内耗消磨人心

我真见过那种神级的“会议型单位”,一周五天,有四天在开会,一天在写会议纪要。

每次项目推进卡住,不是因为技术难题,而是领导要“再研究研究”。

研究完又研究,再提出新的会,再“反馈建议”,反复循环,谁干谁吐血。

有的单位,看上去人头攒动,其实没人在真干事。各部门互相踢皮球,谁都怕担责任。

这种单位,一开始是流程僵化,后来变成人人保身,最后彻底烂在“内耗”两个字里。

有人说,内耗是最不长进的组织方式。它不但浪费时间,更消耗人心。

你会发现,一旦一个单位开始怕担责、怕创新、怕失败,那它只会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官僚,最终只剩形式,没有实质。

烂单位不是没人走,而是能走的人都走了

最扎心的现象是——一个单位越来越差,不是因为没人走,而是能走的人早就走了。

留下的,要么是缺乏选择的人,要么是混日子的“老油条”。

我老婆单位前几年裁员,留下来的不是能力强的,而是“服从安排”的。

她最欣赏的几个同事,有人跳槽去民企拿双倍工资,有人干脆创业,做自媒体都比以前有尊严。

而单位呢?留下的越来越怠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领导呢?更没有精气神,每天“守摊子”,只求不出事。

当一个组织开始淘汰最有想法、最有能力的人,它就注定走向衰败。一个没有人才愿意留下的单位,它还能有什么未来?

它的死,不是爆炸式的,而是持续性“溃烂”。从精神死,到文化死,到结构性坏死。

别再幻想单位能给你“未来”

说到底,单位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它是否已经沦为一个养懒人、废好人的系统。

人不能总盼着单位给你一个未来,要学会靠自己开出一条出口。不要把命运交给一个早已失灵的系统。

这种单位早已经没有任何的生产力,运转核心纯粹就是在玩人而已

什么叫做玩人?如果你有过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单位的领导之所以能当上领导,跟他业务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靠做事情上位的

而是怎么样?非常善于搞人际关系,尔虞我诈拉帮结派靠欺下媚上来讨上面的欢心

他自己不生产,而是想方设法把别人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把所有过错都往别人身上推,看谁好欺负看谁好利用,剥削那些能剥削的人,排挤那些不服管的刺头。

同时特别了解领导的方法面面,对领导的心思揣测的非常精准,只说人家爱听的话,只对领导负责,至于其它的事情怎么样他们一概不管

越糟糕的公司日常的工作内容就越是在玩人,越是传统的企业越是靠近体制的企业就越是这样。

因为这种公司它本身不创造资源,它只负责分配资源,所以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而是要解决“多少资源分配给多少人”这样的一件事

所以站位很重要,专门研究人性很重要,只要不择手段爬上去了到了位置了就有对应的份额可以拿

那谁可以拿呢?当然是“自己人”,有关系的人,在一个利益链条上面的人,再不济也得是最听话最不要脸的那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混不好的原因,我们不懂这背后的潜规则,更因为我们懂但是不想这样,不愿这样,又不得不这样。不得不去做同时功夫又不到家,所以搞的身心俱疲

时代已经变了,如今如果你有能力,只有能力也可以混的好,很多赛道都可以尝试,哪怕单干都行,没必要在这种只会玩人的地方搞生搞死

越垃圾的企业越是爱管人

普通企业,尤其是那些利润越差流动性越强,组织结构还有缺陷的企业,就越是喜欢做考核,做绩效,开会记录之类的七七八八的琐事

每天把人搞的很疲惫,但是都忙不到点上,明明问题都摆在那里老板能不明白吗?他明白,但是他不想管也不会管,不仅如此还不允许别人来管,只会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弄

搞来搞去,就是研究再研究分析再分析反思再反思,就是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有问题就互相踢皮球推卸责任,让最老实的那个人背锅

长此以往最先气走的就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因为能力在这里根本得不到发挥

跟我上面说的那种单位不同,这种公司的烂完全就是老板个人有问题,永远都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自己不想办法解决,就想从管理层面去转嫁矛盾等着别人来解决

这种企业慢慢的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内部人员无用功越来越多越来越内耗,每天啥也不干压力都爆棚。人员流动性当然越来越强,业绩自然越变越差

正常的企业亏损到底就是等着倒闭,和体制内那种死而不僵的老顽固不同

你一旦遇到这样的公司其实就说明它活不久了,没必要陪着它一起烂到完,最烂的那个阶段往往也是最折磨人的那个阶段。

烂单位其实就在等老实人来抗事

这种单位烂不烂久了之后大家都知道,还能留下来的要么是有利润可拿身居要职,要么就是没有办法的老实人在里面苦苦挣扎求存

有能力的人早跑了,性格冲一点的拒绝被pua的也早就跑了,整个公司里要么就是混日子的老油条,要么就是在抗事的冤大头

整个公司的平衡其实就维系在那些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里,说白了就是一个又一个不谙世事的容易被pua的单纯的人

这样的人大量的流动,然后一个个的不堪受辱被吃干抹净,然后再换一批人重复这个流程给公司供血

当一个公司开始从员工那里明晃晃的吸血的时候,这公司离倒闭不远了,因为它的业绩一定有问题,它业绩有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只能用这种坑蒙拐骗的形式给公司续命

有这么一类企业招聘的时候尤其强调“要有很高的积极性”,其实这个要求就是在告诉你,这个公司非常没有积极性,需要你的积极性来给它买单,需要靠你的牺牲给公司拉业绩,甚至开路

然后给你一点可怜巴巴的报酬,用价值观给你洗脑,洗到你自己都受不了之后换下一批

一个没有人才愿意主动留下来的企业,只会把人一个个给逼走的企业,它能有什么未来?

我们追求的不是工作本身

实际上是这份工作背后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方式

薪资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如果拿一份薪资的代价是让你过的猪狗不如,你在拿自己扭曲的生活方式去交换这份薪资,那就不值得了

人生最重要的两点,当下能活下来,日后能活下来。满足这两点的工作一定是积极的,可以培养锻炼人能力的

而不是把你拉进来就没想过要放过你,不打算给你体面退出机制的,这样的公司只是单纯的在献祭你的人生做燃料来供养它自己

宁愿吃苦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吃苦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宁愿为了生活方式暂时降低薪资,也别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薪资完全摧毁了生活本身

活得好的前提是你先像个人一样活着,然后再慢慢去争取,不然就是本末倒置

来源:请知,突围先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5-06-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6-28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