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最深的腐烂,是大家都知道它坏了,但没人想修。
现在的单位,很多都在拼命维持“表面光鲜”的幻象。
什么绩效、考核、文化、OKR,全成了摆设。只要你会演戏、会说话、会混圈子,你就能活得风生水起。至于真才实学?没人关心。
真正腐烂的,不是体制,也不是组织,而是价值观。
一
不干事的人升得最快,干事的人最先出事
你发现没有,现在很多单位的“优秀员工”,基本不怎么干事。真干活的人,天天加班、出力、背锅,最后往往干到精疲力尽。
而那些嘴巴甜、善于打配合的人,一步步往上升,手里啥事没做,却成了“项目负责人”。
为啥?因为单位早就不再看能力,而是看姿态,看关系,看是否听话。
我有个朋友在设计院,专业能力强,年年评优。可他一直升不上去,因为他不会陪客户喝酒,不擅长跟领导套近乎。
相反,他的同事,一个PPT能做三天的哥们,酒桌上一口一个“哥”,几年就当上了部门副总。
能力变得不重要,“包装”才是硬通货。
当一个单位开始奖励形式主义、排挤实干主义,它已经开始腐烂了。
二
开会代替决策,内耗消磨人心
我真见过那种神级的“会议型单位”,一周五天,有四天在开会,一天在写会议纪要。
每次项目推进卡住,不是因为技术难题,而是领导要“再研究研究”。
研究完又研究,再提出新的会,再“反馈建议”,反复循环,谁干谁吐血。
有的单位,看上去人头攒动,其实没人在真干事。各部门互相踢皮球,谁都怕担责任。
这种单位,一开始是流程僵化,后来变成人人保身,最后彻底烂在“内耗”两个字里。
有人说,内耗是最不长进的组织方式。它不但浪费时间,更消耗人心。
你会发现,一旦一个单位开始怕担责、怕创新、怕失败,那它只会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官僚,最终只剩形式,没有实质。
三
烂单位不是没人走,而是能走的人都走了
最扎心的现象是——一个单位越来越差,不是因为没人走,而是能走的人早就走了。
留下的,要么是缺乏选择的人,要么是混日子的“老油条”。
我老婆单位前几年裁员,留下来的不是能力强的,而是“服从安排”的。
她最欣赏的几个同事,有人跳槽去民企拿双倍工资,有人干脆创业,做自媒体都比以前有尊严。
而单位呢?留下的越来越怠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领导呢?更没有精气神,每天“守摊子”,只求不出事。
当一个组织开始淘汰最有想法、最有能力的人,它就注定走向衰败。一个没有人才愿意留下的单位,它还能有什么未来?
它的死,不是爆炸式的,而是持续性“溃烂”。从精神死,到文化死,到结构性坏死。
别再幻想单位能给你“未来”
说到底,单位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它是否已经沦为一个养懒人、废好人的系统。
人不能总盼着单位给你一个未来,要学会靠自己开出一条出口。不要把命运交给一个早已失灵的系统。
这种单位早已经没有任何的生产力,运转核心纯粹就是在玩人而已
什么叫做玩人?如果你有过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单位的领导之所以能当上领导,跟他业务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靠做事情上位的
而是怎么样?非常善于搞人际关系,尔虞我诈拉帮结派靠欺下媚上来讨上面的欢心
他自己不生产,而是想方设法把别人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把所有过错都往别人身上推,看谁好欺负看谁好利用,剥削那些能剥削的人,排挤那些不服管的刺头。
同时特别了解领导的方法面面,对领导的心思揣测的非常精准,只说人家爱听的话,只对领导负责,至于其它的事情怎么样他们一概不管
越糟糕的公司日常的工作内容就越是在玩人,越是传统的企业越是靠近体制的企业就越是这样。
因为这种公司它本身不创造资源,它只负责分配资源,所以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而是要解决“多少资源分配给多少人”这样的一件事
所以站位很重要,专门研究人性很重要,只要不择手段爬上去了到了位置了就有对应的份额可以拿
那谁可以拿呢?当然是“自己人”,有关系的人,在一个利益链条上面的人,再不济也得是最听话最不要脸的那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混不好的原因,我们不懂这背后的潜规则,更因为我们懂但是不想这样,不愿这样,又不得不这样。不得不去做同时功夫又不到家,所以搞的身心俱疲
时代已经变了,如今如果你有能力,只有能力也可以混的好,很多赛道都可以尝试,哪怕单干都行,没必要在这种只会玩人的地方搞生搞死
越垃圾的企业越是爱管人
普通企业,尤其是那些利润越差流动性越强,组织结构还有缺陷的企业,就越是喜欢做考核,做绩效,开会记录之类的七七八八的琐事
每天把人搞的很疲惫,但是都忙不到点上,明明问题都摆在那里老板能不明白吗?他明白,但是他不想管也不会管,不仅如此还不允许别人来管,只会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弄
搞来搞去,就是研究再研究分析再分析反思再反思,就是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有问题就互相踢皮球推卸责任,让最老实的那个人背锅
长此以往最先气走的就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因为能力在这里根本得不到发挥
跟我上面说的那种单位不同,这种公司的烂完全就是老板个人有问题,永远都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自己不想办法解决,就想从管理层面去转嫁矛盾等着别人来解决
这种企业慢慢的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内部人员无用功越来越多越来越内耗,每天啥也不干压力都爆棚。人员流动性当然越来越强,业绩自然越变越差
正常的企业亏损到底就是等着倒闭,和体制内那种死而不僵的老顽固不同
你一旦遇到这样的公司其实就说明它活不久了,没必要陪着它一起烂到完,最烂的那个阶段往往也是最折磨人的那个阶段。
烂单位其实就在等老实人来抗事
这种单位烂不烂久了之后大家都知道,还能留下来的要么是有利润可拿身居要职,要么就是没有办法的老实人在里面苦苦挣扎求存
有能力的人早跑了,性格冲一点的拒绝被pua的也早就跑了,整个公司里要么就是混日子的老油条,要么就是在抗事的冤大头
整个公司的平衡其实就维系在那些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里,说白了就是一个又一个不谙世事的容易被pua的单纯的人
这样的人大量的流动,然后一个个的不堪受辱被吃干抹净,然后再换一批人重复这个流程给公司供血
当一个公司开始从员工那里明晃晃的吸血的时候,这公司离倒闭不远了,因为它的业绩一定有问题,它业绩有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只能用这种坑蒙拐骗的形式给公司续命
有这么一类企业招聘的时候尤其强调“要有很高的积极性”,其实这个要求就是在告诉你,这个公司非常没有积极性,需要你的积极性来给它买单,需要靠你的牺牲给公司拉业绩,甚至开路
然后给你一点可怜巴巴的报酬,用价值观给你洗脑,洗到你自己都受不了之后换下一批
一个没有人才愿意主动留下来的企业,只会把人一个个给逼走的企业,它能有什么未来?
我们追求的不是工作本身
实际上是这份工作背后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方式
薪资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如果拿一份薪资的代价是让你过的猪狗不如,你在拿自己扭曲的生活方式去交换这份薪资,那就不值得了
人生最重要的两点,当下能活下来,日后能活下来。满足这两点的工作一定是积极的,可以培养锻炼人能力的
而不是把你拉进来就没想过要放过你,不打算给你体面退出机制的,这样的公司只是单纯的在献祭你的人生做燃料来供养它自己
宁愿吃苦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吃苦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宁愿为了生活方式暂时降低薪资,也别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薪资完全摧毁了生活本身
活得好的前提是你先像个人一样活着,然后再慢慢去争取,不然就是本末倒置
来源:请知,突围先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5-06-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6-2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近段时间以来,受地缘政治、学术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回国,投身不同岗位开启新...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