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英国国内一团糟,还不忘继续给俄乌战争火上浇油

繁体

作者:裕立普惠-李先生 来源:知乎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英国,一年三首相,国内政治动荡,经济频临崩溃,本应进 ICU养生冶病,怎么还有精力满世界添乱,刷存在感?

特拉斯一个减税计划,大英帝国股汇币全体崩溃,幸亏英央行出手接盘。

是减税计划用力太猛吗?no!是英国经济基础太差,减税计划只是最后那一根稻草。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英国的经济现实:

英国自己作死,它正在把能支撑自己经济的一根根支柱,自己硬生生给掰断。

本来,其国内经济结构就极其矛盾。

一是在英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占比大约只有10%,很少;

二是自从1997年以来,英国一直在大额贸易逆差;

三是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英国国债在不断增长,现在差不多2万亿英镑的样子。

美国可以收割全球,这种负债规模,它不放在眼里。

但英国连殖民地都没了,虽说还有个英联邦,也是一副快散架的样子,这种规模就太高了。

那么,英国靠什么活呢?

主要靠三样:

一靠当掮客。

英国天然有这条件:现在世界的老大是美国,和英国一样,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啊;英国又在欧洲。

对欧洲,美国人其实没那么熟的。

怎么办?

资本什么的,想要进欧洲,就先放在英国,把它当桥头堡。

美国这么干,别的国家也跟着这么干,这带动效应起来,英国就有的吃了。

香港和新加坡,其实也起到类似的作用。

有资金想要进我们这里来,但因为种种原因,难直接进,它们就先去香港和新加坡,再转道进大陆。

无非是新加坡除了我们外,还可以再吃一遍东南亚。

所以新加坡的情况,要比香港好一些。

二靠投机倒把。

在这世界上,什么领域最容易搞投机倒把呢?

在金融领域。

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地搞“金融创新”,创造了投机倒把的良好环境。

当时英国还在欧盟里啊,于是欧盟的钱,就源源不断地,往英国去了。

三靠吃老本。

英国毕竟当年是“日不落帝国”啊,硬实力没了,但软实力还有不少啊。

像很多国际商务合同,双方跟英国一点都不沾边,合同上还要写明,将来如果发生纠纷,要在英国伦敦搞仲裁。

你在英国搞仲裁,英国高价律师是不是得请几个?

这钱就这么进了英国。

像英语是国际通行语言,学校文凭不少地方都认。

前段时间就有人爆出:在一所英国大学里,老师是中国人,学生也都是中国人,和国内大学相比,唯二的区别就是:一学费高,二用英语上课。

靠着批发文凭,英国也能赚不少钱。

再加上很多国外富豪,也喜欢去英国。

比如说前段时间因为被制裁,名气很响的切尔西老板阿布,他是俄罗斯人,入籍以色列,却经常在英国生活。

再比如说去年印度疫情爆发,一堆印度富豪条件发射式地,赶紧拔腿往英国跑。

还有什么中东王子、东南亚富豪、非洲部落酋长啦什么的一大堆,在英国生活置产。

这么一搞,英国这小日子,不就支楞起来了吗?

英国还差点有更辉煌的未来。

我们也曾经一度看中英国的位置,想把伦敦搞成人民币的离岸中心。

但英国人是怎么把一切都搞砸的呢?

主要原因是英国人心态变了:他们掮客当久之后,老觉得是人家离不开它,得求着它,而不是它其实离不开人家。

出了什么事呢?

先是它搞脱欧。

对英国脱欧这件事,现在国内还有很多人至今想不通。

其实这事要追起来,还得把账算到美国人头上。

英国人加入欧盟之后,一直搞投机倒把,欧洲人本来是有怨言的,但看着它能当掮客,能给欧洲带来经济好处的份上,欧盟一直是忍的。

但2008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

美元有霸权啊,它为了渡过危机,就往外转嫁,欧洲当然是最方便的对象嘛!就这样,美国渡过了危机,欧洲却迎来了债务危机。

当时五个国家最危险: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

这五个国家英文国名的头一个字母,合起来正好是PIIGS,所以当时得了“笨猪五国”的称号。

都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就得救啊。

救完之后,欧盟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对钱的流向得管控起来。所以那之后,欧洲就开始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像2016年,欧洲就成立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对欧洲银行业、保险业和金融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监管,2015年底还成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

什么意思呢?

就是英国投机倒把难搞了。

那英国就得重新考虑欧盟对它的价值了:

加入欧盟之后,因为没边界了嘛,很多东欧的人冲着英国高工资,跑去打工,抢了英国底层老百姓的饭碗,底层对英国留在欧盟,一直以来是很不爽的;

上层那些搞金融的呢?

本来还可以搞投机倒把,结果欧盟从2016年起加强金融监管,它们也觉得也没啥利益了。

所以大家就都想脱欧,单干算了。

这事本来也没那么急。

当时英国首相卡梅伦本意还是想留在欧盟的,还是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但当时既然有这种声音,他想乘着这股势头还没起来,就先搞掉它,所以就抢先下手,搞了个脱欧公投。

结果没想到,他被人背后捅了一刀。

谁呢?

就是那位著名的小金毛,刚下台不久的英国前前首相约翰逊。

约翰逊本来是卡梅伦的大学同学兼政治小弟,平时听话得很。

但他嗅出英国社会风向变了,就跳了出来,说赞成脱欧。

他这次跳反,引领了风气,等卡梅伦知道不对劲,急着想挽回时,已经来不就了,于是脱欧公投通过,卡梅伦黯然下台。

脱欧公投通过后,英国人走向街头欢呼

这是英国自己把自己的第一根经济支柱给掰断了。

第一根断了之后,第二根马上就断了。

脱欧之后,英国一时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摆脱枷锁,从此天大地大,就凭着我之前“日不落帝国”,美国的前宗主国兼现在最亲密的小弟,英联邦数十个国家之首,怎么着也不会混得比现在更差啊。

它觉得美国肯定会帮忙,因为脱欧这件事,美国人当时是在背后鼓励它的呀。

所以就跑去跟美国人说,想和美国人签自由贸易协定。

结果美国人立即翻脸,马上就告诉它:没兴趣。

这其实就等于告诉英国人:今后我和欧洲之间,可以直接来往,不需要你这个掮客了。

之后英国人想了很多:

它想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结果没戏;

它想加入CPTPP,现在也前景渺茫;

它还想加入我们RECP,还在拖着;

它甚至还和印度谈个自由贸易协定出来,但印度人那副尿性,能从它荷包里抠出一分钱,印度人就不叫印度人了。

总之,英国的现状就是:第一根经济支柱被掰断后,第二根支柱也断了。

所以就只能靠着第三根支柱了。

卖卖文凭、吸引各国土豪什么的,再加印点钞票,这么混着。

结果不想俄乌战争起来,英国又紧随美国,疯狂制裁俄罗斯。

顿时凉了土豪们的心。

今后谁还敢把钱往你那里投?

第三根支柱也被掰断了半根。

至于中国,本来是希望拿它当成进入欧洲的桥头堡,结果脱欧了,那还谈什么呢?

所以也就没了。

英国的麻烦,会非常大。

英国的外汇储备,本来就不多,只有大约1000多亿美元,前段时间特拉斯阿姨搞了一下,虽说在位才40多天,对英国伤害却很大,搞掉了差不多300亿美元,现在只剩700亿美元了。

这个寒冬,英国将会非常难熬。

本文初摘录于:2022-10-3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2-10-30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