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前车之覆,历历在目,细思恐极!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本文来源:李毅看世界公众号

任何理论,它如果把中国推向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国土分裂、国家衰败,那么,不论其自我表述多么动听,也不论他在局部多么合理,都是不仁不义。

(一)看中国,站在哪里看?

看中国站在哪里看,这是出发点问题,更是利益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和利益立场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对我而言,出发点不是任何经典理论,或普世价值,而只能是中华民族和十四亿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

生存和发展是最原初的普世价值,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超越生存发展的普世价值预设。

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国家强盛,这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大根本,舍此一切无从谈起;

第二,十四亿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幸福。这是最高的普世价值,也是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

古人云:“利者,义之和也。”就是说,有了道义才会有利益。我把这句话调整为:义者,利之和也。就是说,道义是从整体利益中派生出来的,而不是从预设观念,或者局部利益中派生出来。

什么是今日中国的整体利益?那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国土保全,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有益于这个目标就是道义,有违于这个目标,就是不义。

任何理论,它如果把中国推向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国土分裂,国家衰败,那么,不论其自我表述多么动听,也不论他在局部多么合理,都是不仁不义。义与不义,只能从事情的结果来推断。

(二)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

我以下面这些事实,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1、人们的衣着从追求保暖到追求美观。

2、中国人的饮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半饥饿状态进入全面保障状态,数以亿计的人“天天过年”。

三十多年来,已有六亿人脱贫,最后几千万人的脱贫攻坚战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何曾有过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到深山老林荒漠旷野搞扶贫开发之事?一个政府自我设定全民消除贫困目标的期限,全世界只有中国政府。

仅仅从这个窗口,可知那种将政府与人民对立起来的描述,是扭曲的,不能成立。

3、数以亿计人的住房条件在二十年间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变化,这真的是人间奇迹啊。他们的住房水平,是自己多年前梦里不敢想象的。全面的面向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4、私家车已经普及,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高铁、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建成。

以上四点是衣食住行。

5.中国每年出国旅游人次上亿,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几乎能说明所有问题的指标,如经济实力,生活水平,自由度,开放性,民众心态,等等。

6、几千年来农业税第一次被免除,国家还下发农业补贴和养老补贴。

7、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普及,开天辟地第一次。

8、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保,医保体系正在建立中,开天辟地第一次。

9、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幅提高。这也是一个几乎能够所有问题的指标。

10、中国的外汇存款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以历史的必然性向世界第一攀升。

还有,全社会已建立起珍视生命的观念,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有了极大提高,人道主义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个人自由也基本实现。

……

这些基本事实和真相,讨论中国问题的人要睁开眼睛看见,那些天天在追求“真相”的人也不能装着视而不见。

世界上一切有理性的国家,有良知的人们,都应该为中国人民感到高兴。中国人民也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并对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万分珍惜。

观察中国问题,首先是立场问题,我们跟那些没有中国的国家民族立场的人没有共同的立足点,也不会有同样的结论;其次是方法论问题,看中国必须基于最基本的事实,才是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论。

回避那些最基本的事实,只看到树木,却对森林视而不见,那是扭曲。基本观点应该来自基本事实,而不是个别事实。

从个别事实中可以推导出任何结论,因此这种结论是非常不可靠的,只会把人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忽略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专从负面的局部观察社会,并从中推导出具有整体意义的“推墙”结论,是某些情绪偏激的人习惯方法论,表面逻辑完整,实则以偏概全,极不可靠。

当然,负面的局部也应该改进。但这是在服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大局的前提下的改进,而绝不是相反。义者,利之和也。

看看上述基本事实,如果这一切还不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总体利益,那么还有什么才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总体利益?

(三)制度红利你不能视而不见

四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

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在巨大的基数之上,仍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只要不怀有偏见,都应该承认这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如果这一奇迹发生在一个小国家,还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或得天独厚的条件所致,如发现石油等等;而当这一奇迹发生在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人均资源偏少的中国,那又是怎么发生的?它的内在机制何在?

唯一的答案,就是制度的红利,制度有效性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制度红利,包括土地公有而不是资本私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唯一答案。

除了这个唯一的答案,你就是掘地三尺也不可能找到第二个答案。全体中国人享受到了这种制度优越的红利,这就是十多亿人生活水平的全面改善,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

一个人不能安享制度红利,又对制度本身全盘否定。天天骂拆迁的人,是否想过自己住宅下的土地,开车跑的道路,乘坐的飞机高铁,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有人对这个唯一的结论暴跳如雷,那么请他给出一个答案:难道一个最不合理的制度,造就了一个最伟大的现实?这个制度最根本的优越性或者说有效性,在于有一个强大执行力的政府,它具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没有这种执行力,就没有南水北调,科技园区,高速公路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用,旧城改造等等,也没有应对国际金融动荡的强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以自身周期性危机思维预测中国,却再三再四失败的原因。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01 媒体“基本盘”不保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 2024-06-19
  •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殷罡、张平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 2024-06-17
  •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2024-06-01
  • 时政群成了骗子的天堂

    写这个文章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不为别的,我也是关注时政的一分子。很多人挺有理想的,曾几何时,还有人喊,一人生博,改变中国。在腾讯微博消失后,关注时政的人们涌到了... 2024-05-20
  •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俄罗斯5月9日胜利日阅兵结束,随后便趁着高昂的士气发动了“五月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爆发大规模地面战斗。据环球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消... 2024-05-13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卢麒元旧文‖金融洋奴:是时候收拾这群骗子了!

    金融洋奴文‖卢麒元作于2011-8-30又开始忽悠了。从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到人民币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这帮人又来劲了。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民币国际化"。国人再一次被带... 2024-05-08
  • 卢麒元和温铁军对话集锦

    温铁军对谈卢麒元: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改革之路卢:500年殖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典的殖民主义:杀人留地 eg.印第安人②现代殖民主义:留人(买办,代理人)留地 eg.印... 2024-05-01
  • 中国会和平统一台湾,也会和平崛起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以前的文章发布后,有的朋友说我不懂军事,从我的军事用语和对军事装备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出来。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由军事决定的,军事只是一种重要因素,... 2024-04-27
  • 美国的方寸已乱

    这几天美国两位高官的行动引人关注,一个是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访问中国,一个是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在欧洲的表态。耶伦到中国,打扮的像个进城的大妈,得到了不少公知的称赞,从... 2024-04-1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