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财新网】消息:实施十年的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或将转向。财新获悉,在最高法院主导下,“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将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和同样由最高法院主办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不同,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仅供法院人士在内部专网检索裁判文书,律师、法学研究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无法查阅。
“中国裁判文书网”一直是生效裁判的官方发布网站,自设立以来,绝大多数判决书、裁定书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找到。可是最近几个月,不少声音猜测裁判文书网“烂尾”了。依据在于,自2021年起,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文书量断崖式下滑。
2020一年,上网文书达两千三百万余份,如今已近年关,2023年已公开裁判文书仅三百多万份。不但新增案件减少,旧判决也不断被撤下,不少法律界同行反映,许多曾在网站上看到的判决,再想找时已经搜索不到了。
正当大家以为裁判文书上网将成绝唱时,事情却有了一定程度的反转。昨天,一份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的红头文件在社交平台流传,明确要在2024年1月启用“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仅法院人士在内网可以查询。
如果这项工作顺利推进,那么判决上网就不是停止了,而是转向内部了。不是法院不需要将判决文书上网,而是法院之外的律师、学者、公众,甚至检察官无法查阅了。
01
忆往昔:判决公开的美好回忆
今年正好是裁判文书网上线十周年,这十年来,文书公开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值得纪念与回顾。
裁判文书网如何影响司法?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曾说过三点:
一是保障知情权,提高司法透明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裁判文书上网公布,能有效避免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现象的发生。”
二是提高法官业务水平,“每一份裁判文书都将接受人民群众的检查和评论,法官就必须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个案件的审判。”
三是“有助于促进全国法院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的统一。”
对于律师,文书公开也提高了服务质量。为了保证同案同判,我国确立了类案参考制度,对于上级法院和本院已有判决的类似案件,法院在裁判时可以参考。借助网络案例检索,双方律师可以将已生效判决作为给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的依据,大幅度提高了代理或辩护的效率及合理性。
此外,许多的地方法院存在“明传文件”等内部规定,这些规定影响案件的结果,但法院外部人士无法获知。只有通过阅读上网的文书,经验丰富的律师才能从中总结出地方法院的价值倾向,为案件当事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对于学者,文书公开极大提升了研究质量。公开的裁判文书可以让法律学者突破象牙塔的束缚,直观地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教科书里没有,只能从实践中来。
虽然生效裁判大多还质量不够高,说理不够强,但文书上网最起码使得不能亲身参与司法实践的研究者有的放矢,极大推动了我国法学理论自主化的进程。不但如此,还催生了“计算法学”等学科分支,有学者采用大数据工具,对海量文书进行了有益的统计分析,促进了法学研究的多元发展。
图:“中国裁判文书网”首页
对于一般社会公众,文书公开减少了信息差,扩大了行动自由。封建时期,王权曾通过法律的神秘化,限制民众的自由,所谓“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
当今中国不但是成文法国家,更是通过法律明文规定司法公开、审判公开的社会。民众有权旁听案件,甚至可以在网上观看庭审直播,仅在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时才可以不公开审理。裁判文书公开是审判公开的必然结果,文书全面上网则是文书公开在信息网络发展下的必然结局。
中国裁判文书网主动拥抱信息网络,反而避免了私人传播带来的风险。法条是冰冷的,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构成了法律现实。
网络的传播力如此强悍,司法公开、而判决文书不公开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裁判文书不公开,虽然不至于导致司法审判的情况完全不可获知,但无疑为普通人了解司法运行大大增加了难度。
02
痛如今:文书不上网的理由?
眼下支持裁判文书不公开的,主要有如下三点理由:
一是文书上网工作量大,给法官造成工作负担。
二是文书上网侵害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是公众对判决的质疑给司法工作带来麻烦。
第一点本来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法官的工作辛苦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但是上传文书这种工作是否必须要法官亲自完成?而且,最高院的这份文件明确要求定期检查、通报“覆盖率”,也就是实际上网文书的百分比。这说明,最起码在最高法院看来,文书全部上网是有可操作性的,与正常审判工作是不冲突的。
第二点理由比较牵强。从个人隐私方面看,裁判文书并非直接上网,而是要先脱敏,隐去个人信息。上网文书显示的仅仅是法院判决的依据与结论,并不比网络上的其他信息更加敏感。
即便在极特殊情况下,可以结合时间、地点等案件事实推断出部分个人信息,也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加强信息保护,惩治信息滥用者的方式予以解决。况且,裁判文书一直以来也并未达到100%上网,法院认为比较敏感,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和争议的案件,没有上传。
而第三点理由所说的麻烦,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判决普遍存在的说理不清有关。
或许是由于时间紧张、案件疑难、理论水平不足等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的现象是:大量的裁判文书在事实之外,仅罗列几个法条,缺乏必要的论证,这就容易引人质疑结论的正当性。但是,这一现象近年来有明显的改善,不少判决书逻辑清楚,说理透彻,赢得一致好评。
文书公开显然可以激励那些认真负责的法官,促进判决水平的普遍提升,至于某些粗糙的文书受到质疑,仅仅是法官增进水平的动力,不是断绝公众监督的理由。
03
望未来:“内部可查”或比“不公开”危害更甚
裁判文书不对外公开,律师、学生、研究人员受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不少人都已谈过了。此外我更担忧的是,如果裁判文书仅仅“内部可查”,相比“全面不公开”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当普遍的查询权利只对法官开放时,寻租和不平等便会滋生。有权查阅判决的人员是否会借此谋利?会不会导致律师和学者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研究也必须要“找关系”?是不是只有富有或“有资源”的人才能在审判中占据优势地位?
上述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是,疫情后大学校园不再对外开放,有预约权限的校内学生成为了特权人士。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倒卖预约名额屡屡登上新闻,“关系户”才能进校慢慢成为常态。
判决上内网还存在另外的隐患。仅内部可见,意味着不需要脱敏,文书泄露可能影响更大。此外,当事人主动在网上公开的判决怎么处理?如果律师在庭上出示了类案判决,能否参考?是否认为其是非法获取?这些问题恐怕不易解决。
目前,仅内部可查的“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尚未投入使用,还有全面重启裁判文书网的转圜余地。是保障公众查阅裁判文书的权利,还将其收归到法官群体?亟需更清楚透明的政策解释来缓解大家心中的焦虑。
来源:凤凰网
作者丨王泰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3-12-1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2-1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文玩字画网络竞拍,每天升值4%,今天买明天卖,除去中间费用一天净赚1.5%,听到这里先别心动,这可不是什么发家致富的好门路,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陷阱。聊天群里竞拍... 2025-05-16
- 近日,一个视频在艺术圈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视频中,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犀利地批评了当下广告设计中字体很有“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书法”刻意模仿刀劈斧凿的凌厉笔触... 2025-05-15
- 5月13日,针对此前“重庆三峡学院75万元买了一个299元路由器”的事件,重庆市财政局和重庆市教委向封面新闻回应称,重庆市级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事件,目前已由市纪委、市财政局... 2025-05-14
-
作者 | 闰然很多人都说,小米模式正在被流量反噬。但“流量反噬”这个词,用来形容“流量至上者”更为合适,只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褪去流量崇拜,这不是流量反噬的结果... 2025-05-14
-
中央通报:河南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5人共饮4瓶白酒,1人饮酒后当日下午死亡
据新华社5月13日报道,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 2025-05-14 - 街道办人员向摊贩索要保护费,芙蓉王岂能成摆摊入场券?5月11日,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经初步核实,经... 2025-05-13
- “我之前就听说过市场上有卖‘星期狗’,但想着这个倒霉事不会让我们碰上。”今年3月,武珈和男友决定买一只比熊犬,抱着这一侥幸的想法,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武汉本地比熊... 2025-05-13
- 一名模样十一二岁的女孩,上着吊带、下穿短裙,随着音乐跳舞,做出眯眼、嘟嘴、扭屁股等表情、动作……该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一些留言不堪入目。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 2025-05-12
-
“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今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则快讯:“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说是山东枣庄一位外卖员在小区门口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点进去才知... 2025-05-12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生在世,总难免问前程、卜吉凶。市井之中,算命先生摇签解卦,姓名学里笔画定乾坤。然而,翻开佛经,却鲜见佛陀教人占卜问卦,反是处处提醒:"莫向外求。"佛教不尚算命,亦... 2025-05-15
- 近日,一个视频在艺术圈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视频中,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犀利地批评了当下广告设计中字体很有“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书法”刻意模仿刀劈斧凿的凌厉笔触... 2025-05-15
- 街道办人员向摊贩索要保护费,芙蓉王岂能成摆摊入场券?5月11日,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经初步核实,经... 2025-05-13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