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须多管齐下,看病非商业交易!

繁体

01

医疗反腐须多管齐下,看病非商业交易!

医药行业何时才能重归正道?

自古以来,医药行业就是一个救死扶伤、济世为民的行业。医者救人,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医学知识和技术都是用来救人的。古人云,医者仁心仁术,医学的宗旨就是仁爱同情,医者要没有私心,只为救人。那么今天的医药行业从业者是否还秉持着这份仁心仁术呢?医疗机构是否还坚守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金钱的诱惑下,医药行业正在偏离初心,违背了医学的本意。

近年来,医药行业频频被曝出商业贿赂、非法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原本应该净若白纸的医疗机构,也变得乌烟瘴气。这种悄然蔓延多年的“潜规则”,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通病。尽管国家监管层面不断加大力度反腐治理,尽管医药企业也屡屡表态要自查自纠整改,但真正收获成效似乎并不大。商业贿赂的手段只会变得更隐蔽更复杂,监管的法网始终无法全面覆盖。在利益的驱动下,医药代表、医院管理者与药企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已烂到了骨子里,想要一下子根治难如登天。

然而,每当曝光一起医疗腐败丑闻,公众都要愤慨一番,纷纷质问医药行业何时才能重归正道。那些发自内心的疑问,同样也困扰着政府和业内人士:医院不应该是人们救死扶伤的地方吗?医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去哪儿了?医药企业的社会担当又在哪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何时才能真正成为医药行业的优先考虑?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医药行业为何愈演愈烈?要让医疗业重回正轨,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反思。

其实,要回答上述疑问,我们还需回溯医药行业商业化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医院盈利难。为了医院生存,国家允许医院对药品加价销售。这就是“以药养医”的由来。一纸政策,导致了今日医院对药品的依赖。这也埋下了医疗系统商业化、医患矛盾、医药腐败的隐患。

在“以药养医”政策红利下,医院逐渐将药品销售作为重要经济来源,药品销售额占医院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制药企业为了销量,也不遗余力地向医院及个人送福利,形成灰色利益链条。没了药品加成,医院如何为发展融资?没了佣金提成,药企如何打开销路?一步步滑向深渊,医疗系统被商业化同化,变成了金钱游戏的场所。

人生处世,追求利益是正常的事。但医疗系统不同,它承担着维护公共利益的神圣使命。一味追求金钱利益,不仅丧失了医学的本质属性,也导致患者需要承担过高的医疗费用。医院成了牟利的商场,患者变成了消费者,医患关系被交易化。如何让医疗系统重回正轨?如何破除医院、药企与医生之间的共生圈?

其实,这些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纠正医疗乱象。通过带量采购降低药价、取消药品加成、清理医保基金、反商业贿赂等举措,力图破除医患之间的市场垄断和不正之风。这些政策对治标有一定疗效,但想要治本,还需要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比如,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减少行政干预,优化薪酬制度,使医院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控制大医院规模,分流基层医疗服务需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让医院摆脱对药品销售的依赖。完善药品流通体系,减少医院药品采购中的各种中介环节。这些改革举措,都将有效破除医药企业、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联结。

其次,医院内部也要提高自律意识,坚持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杜绝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仁心仁术”的医德观念内化为医者的价值追求。此外,透明的制度建设和监管体系同样关键。比如实行公开招投标、公示采购价格、接受社会监督等,让采购决策过程阳光化,医患关系市场化,这些都将有力遏制医疗腐败。

再次,医药企业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坚持道德底线,摒弃过分的市场营销手段,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研发来赢得市场。监管部门则应该公正地对所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促进各方主体自觉遵规守法。只有使各个环节的主体都明白底线,医疗反腐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综上所述,医疗行业何时能重归正轨,需要系统观念的转变。仅仅依靠道德规训和惩治腐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调整医疗体制机制,破除医药企业、医院与医生既得利益的联结。

02

医院项目如愿中标背后的猫腻

来源:办公室老范,医院管理论坛报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郑永年:中美网民一“对账”,真相就出来了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包被偷,让全世界大开眼界

    美国这件事,真是让全世界大开眼界。您能想到的,就在最近,负责美国安全的国土安全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提包居然被偷了。这不是段子,这... 2025-04-23
  • 真的已经受够“赋能”二字了

    这年头,不管你在哪个行业混,只要你还有耳朵,就躲不开两个字:赋能。坐办公室的被赋能,送外卖的也能被“数字化赋能”,政府搞项目要“科技赋能”,AI更是一夜之间成了“全... 2025-04-23
  • 三河市为什么三缄其口?

    河北廊坊三河市“招牌改色”引发的舆论风暴还在持续。4月15日,三河市因为“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但此举并没有平息舆论风暴。虽然此事已发酵... 2025-04-23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