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云生到林彪身边工作之时,正值中央做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他离开“林办”时,恰好在震惊中央的“9·13”事件之前,也就是说他近距离目睹了整个“文革”时期的林彪,是“林办”鲜为人知的内幕的知情人之一。

林晓霖为林彪与前妻张梅在苏联生的女儿,林彪回国后母女暂留苏联,林晓霖从小就是在苏联保育院中长大的,1950年林晓霖九岁,孤身来到了父亲林彪和后妈叶群的家里。因为展示了一张与母亲的合照给林彪,为叶群所不容,后被打发到戈壁滩。

“文化大革命”从我进入“林办”的那时起,才真正掀起了势不可挡的“高潮”。身受其害的人千千万万,林彪的大女儿林晓霖也未能幸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加害林晓霖的不是别人,正是后妈叶群(有后妈就有后大——编者说的)。

我到“林办”不几天,就遇上了这件令人感到心寒的事。

文革期间,林晓霖在哈军工上学时,作为保守派组织的一员,她曾在一场大辩论中演讲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篇演讲中,林晓霖讲了很多道理,还用到了刘少奇、邓小平的一些经典语句。

没想到演讲刚结束,她就被人带走了,最后还被软禁在新疆的戈壁滩上。林晓霖的这次演讲影响很大,演讲稿在整个东北迅速传开。

“老赵,你看晓霖的事怎么办?”有一天,叶群从钓鱼台回来后,和秘书老赵谈起了林晓霖。据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晓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加了名叫“八·八战斗团”的群众组织,它的对立面叫“红色造反团”。“中央文革”认为,“红色造反团”是“真正左派”,而林晓霖为骨干的“八·八战斗团”是典型的“老保”。“中央文革”在操纵黑龙江省的运动,他们碍于林彪的女儿在那里,就把这一心病告诉了正在向“中央文革”靠拢的叶群。

叶群并非林晓霖的生母,与晓霖的关系向来不好。林彪重返军界声望日益显赫之后,叶群不仅因血缘关系对这个非亲生女儿态度冷淡,而且把她看作是政治上的异己。以读书为由,叶群经常把晓霖支去外地,尽量不给她接触林彪的机会。“晓霖太不像话!”叶群对我们抱怨:“你们可以证明,我和首长才不支持她呢!”没过多久,由叶群口授,赵秘书记录整理,形成一份所谓的《林彪声明》。《林彪声明》的大意是:晓霖一贯反对我(林彪)。她在外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并不代表我,我概不负责。从现在起,我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很快,叶群亲自布置,空军派出一架飞机,由国防科委的一位副主任带着印好的《林彪声明》,奔赴哈尔滨。由黑龙江省委印发,在哈军工及各大院校广泛散发,林晓霖的“八·八战斗团”也由此被迅速瓦解。

“晓霖还是不服,越发不像话了!”叶群对在大会堂值班的几个秘书说。

在叶群的一连串布置下,国防科委的一位负责人坐着吴法宪派的飞机,又赴哈尔滨。奉令而行的特使对晓霖说:“你父亲叫你回北京去,我是来接你的。”但是这架飞机升空后,就奔向了西北大沙漠中的一个尖端武器试验基地,附近是几百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当晓霖发现自己受了骗,已经无济于事。

1966年8月25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林办”秘书值班室内,又多了一位工作人员,他是刚从医院回来的李文普———叶群称他为“李秘书”,林彪称他为“李副官”,秘书们称他为“大老李”(以区别于当秘书的李春生和林彪的内勤小李)。

“杨代总长来了,要见首长。”在西大厅门口值班的韩庆余进来通知李文普。老李赶紧起身迎了出去。不管谁来见林彪,总得提前打个招呼。杨成武不约而来,可能是因事情紧急,也可能是因他是林彪的老部下。李文普让杨成武在西大厅稍候,他需要先去浙江厅报告林彪和正在这里的叶群。

杨成武从秘书值班室门前走过,我注意到在他身后还有他的夫人和小女儿。杨夫人的名字叫赵志珍,手里拿着一张很大的白纸卷。我后来知道,就是这张大字报惹来了一系列是非。大字报的标题叫《炮轰杨成武》。

杨成武走后,叶群来到秘书值班室,满脸狐疑地对几个秘书说:“总参作战部的正副部长带头贴大字报,炮打杨成武代总长,这件事真稀奇!杨代总长是主席和首长都信任的总参负责人,王尚荣(作战部长)、雷英夫(副部长)能有多么大的胆子?!我看准是有黑后台。你们看呢?”

秘书们谁也没敢搭腔,因为这里是非太大。叶群走后,老赵对我说:“看来要抓黑后台了。对这种事,我们当秘书的千万不能多嘴。不管主任说什么,我们宁可装作听不懂,也不能参加议论。”

1967年1月下旬以来,有关军队不稳定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来自南京军区的报告说:军区领导机关受到严重冲击。少数军队院校的学生在军区机关乱揪乱斗,军区有8个领导人被揪斗、被罚跪。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情绪很不好,经常喝酒,声言有人揪他,他就开枪!

来自沈阳军区的报告说:军区机关被红卫兵闹得无法工作。副司令唐子安被揪去游街,还在肉体上受到严重迫害,而军区因得不到军委明确指示,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

一向处变不惊的林彪,此刻如坐针毡。一天下午,林彪让秘书打电话,把叶帅、聂帅、徐帅和杨成武代总长请到毛家湾,商量对策。他们商量之后,一致认为应当以稳定军队为当务之急,再发一道军委命令。林彪打铃叫秘书。正在值班的郭秘书上去后,林彪口述一句,他记下一句。林彪一共口授九条,让郭连凯抄好后交给叶帅,准备拿到钓鱼台当晚即将举行的军委和“中央文革”联席会议上讨论定稿,然后再请主席批示。这个“九条”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搞好战备和保证“文化大革命”的健康发展,必须保证军队的绝对稳定。具体要求是:不准随便揪斗军队领导人,不准冲击军事机关,不准泄露军事秘密,不准影响战备和正常工作,不准到基层部队“串连”,不准成立跨单位、跨地区的所谓战斗组织,不准搞打、砸、抢等等,最后一条是部队搞“四大”必须加强党委的领导。

当晚,钓鱼台举行有“文武”双方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军委命令草案。一向积极列席“中央文革”会议的叶群,这次躲开了。她料到会议上将有一场激烈的交锋,“九条”的后台是林彪。但它显然不合钓鱼台的胃口。叶群如果到场,一旦发生争论,她将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第二天清晨,我正在值班。叶帅来电话,将当夜讨论的情况及时向林彪作了报告,主要讲九条只通过了七条。

林彪用过早餐半小时后,我去向他报告叶帅来电的内容。他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问:“通过的七条,退回来没有?”我说还没有。林彪交代:如果稿子退回来,要及时向他报告,一刻也不能压。

中午,钓鱼台发来一份铅印的军委命令清样。这就是头夜钓鱼台讨论通过的那个“七条”。林彪午休起床后,我及时向他作了报告。随后,林彪就叫车去了中南海。林彪面见主席后,回来对我说:“主席已同意这七条,另又亲笔加上一条———加强对干部女子的教育。”

......

事实上,那个所谓的断绝关系的声明是叶群搞出来的,林总并不知情(信息渠道一直被叶群所控制)。作为林彪女儿,林晓霖没有享受到家庭带来的便利,反而风雨淋头。林彪死后,林晓霖的处境才好一些——调去国防科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一家子人开始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注释

林晓霖在60多岁时接受记者的采访,记者问道:“您内心里有怪过父亲吗?”

她满脸愁容地说:“我60多岁了,还经常做梦梦到父亲,从我个人情感来说,这份父女情是怎么也抹不掉的,无论他在外边做了什么事情,在我看来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这份血液里的亲情是永远存在的。”

“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很短,他因为工作很忙,后妈又总是排挤我,所以在这个家中没有我的位置,我始终记得人在屋檐下的感受。但是给我亲情、给我父爱的,也就只有我爸了,我会一直记得九岁时见到他时的喜悦。”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筹备“九大”期间,叶群很想挤进政治局,林彪劝她说:你不要当政治局委员,当办公室主任把秘书管好就行了。你要当政治局委员,把江青往哪摆?你还是不当为好。又说:女人不能当政,女人当政,国家就要乱。然而江青、叶群还是都在九届一中全会上进了政治局。

叶群平时对林豆豆很不好,常常怀疑林豆豆在林彪那里说她的坏话。有时用脚踢豆豆,用手揪她的头发。两个人的关系十分紧张,以致豆豆怀疑叶群是否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后来,找到了当年的接生婆,证实林豆豆确实是叶群所生,然而,母女关系仍然没有大的改善。令人不解的是,叶群对林豆豆的婚姻却是异常关心,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为林豆豆选婿。

在一次江青到毛家湾看望林、叶走了以后,叶群对王淑媛(林家服务员)说,江青向林彪、叶群为×××说亲,希望豆豆嫁给×××。江青说: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找“对象”,别人是不能主动来求婚的。然而,遭到林彪的拒绝。林彪说:我们只能是工作关系,不能结亲家,那样不好。我要给豆豆找个普通人家。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