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

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亲热的眼光,

在这群人心上抽出了一个不忍的想象:

“这时,黄昏正徘徊在古树梢头

从无烟火的屋顶慢慢的涨大到无边,

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乡。”

铁力的疲倦,使人和想象一齐推入了朦胧,

但是,更猛烈的饥饿立刻又把他们牵回了异乡。

像一个天神从梦里落到这群人身旁,

一条灰色的影子,手里亮出一支长枪,

一个小声,在他们耳中开出天大的响:

“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

“唉!人到那里灾荒到那里!”

一阵叹息,黄昏更加了苍茫。

一步一步,这群人走下了大街,

走开了这异乡,

小孩子的哭声乱了大人的心肠,

铁门的响声截断了最后一人的脚步,

这时,黑夜爬过了古镇的围墙。

二,一九三二,古琅玡

选自《烙印》,开明书店1934年版

【赏析】

《难民》是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的第一首诗。闻一多认为《难民》是《烙印》中“最有意义的诗”之一(《烙印·序))。《难民)的意义在于它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北方农民的苦难生活,从而揭露了中国的黑暗现实。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诗的前十八行为第一部分,描写一群难民薄暮时光逃难到一座古镇上。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次,点明难民流落到古镇的时间。第五至十一行为第二层次,勾勒难民的外貌特征,描写难民在古镇的凄凉情景。第十一行至十八行为第三层次,描写难民的心理活动。难民们由薄暮笼罩的古镇上螺丝般的缕缕炊烟,不由得想象故乡屋顶上没有炊烟,凄凉吞没了故乡。接着,诗人又写难民极度的疲倦使他们进入了梦乡,而饥饿又惊醒他们,从梦中回到异乡,更感苦不堪言。诗人通过刻画难民的心态和动态,深刻而又具象地展现了旧中国农村的凄凉情景。诗的后十一行为第二部分,写难民被迫离开古镇颠沛流离。古镇上人所说的“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的话,从侧面反映了三十年代初北方农村破产所造成的动乱恐怖景象。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形象,把感情的流向隐蔽在诗的形象里。诗中黄昏景色的渲染,难民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兜着阴影的脸皮的描写,古镇上驱赶难民者的动作、语言的刻画,展现了难民的凄凉、苦难的境况和三十年代破产了的北方农村的恐怖景象。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白描手法,真实简练地描写了一群难民在薄暮时光流落古镇到黑夜离开的过程,并不作主观的说明、抽象的议论,也没有架空的抒情,在读者面前具体地展现了一幅流动的农民悲惨生活的形象图画。

臧克家曾回忆说:这首诗的第二句开始写作“黄昏里煽动着归鸦的翅膀”,后来又改成“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最后定稿时才改为“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关于这个“溶”字的好处,他说:“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渐不可分,好似乌鸦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学诗断想》)这个“溶”字传神地写出了黄昏颜色渐浓、溶化万物的情景。此外, 这首诗中其他动词,如“扎根”“支撑”“兜”“牵”“抽”“徘徊”“吞”“推”“爬”等都用得传神。

(潘颂德)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