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活在世上,聪明的人往往低调,浮躁的人喜欢炫耀。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四处招摇自己的本事。
因为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天的高调或许会变成明天的笑料。
很多人缺少的,不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而是沉稳谦逊的定力。
因此,人生真正的难事,是别把自己当回事。
01
谦虚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论语中有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而被誉为“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的曾国藩,也时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后人: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谦虚低调才能给自己带来福气,而骄傲会带来自满,自满则招致祸患。
短短几句话,揭露的是非常朴素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唐朝的李相官至太居守,因为博学多才而为人所称道。
有一天,李相在读《春秋》时念错了书中的一个字,身旁侍立的一个随从听见了便皱了以下眉头。
李相看见了便停下来询问,侍从恭谨委婉地说到:“小的在老师那里学习《春秋》时,一直读错一个字,今天听了您这么一读我才明白该怎么读。”
李相面对小厮也没有傲慢拿大,而是认真思考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他说到:“不对,我没有收到过老师的指点,如果有错,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
说罢,他便虚心向侍从求教。而从此以后“一字之师”的美谈也得以流传千年。
李相以上司的身份不耻下问,最终在后世留下美名。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人生的修行之路上,如果我们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便没有谦虚求教之心。
那么我们将失去多少学习的榜样、进步的机会,这对我们的人生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虚心向身边人学习,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02
自大的人最终难以成器
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然而天道无常,人再狂,也狂不过老天。
建兴六年,诸葛亮帅兵伐魏,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马谡在街亭遇到了前来阻挡蜀汉大军的魏将张郃。
由于马谡的确有些将才,因此恃才傲物,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命令将部队驻扎在离水源较远的南山,蜀国部队也部署混乱。
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却丝毫不采纳他的建议,一意孤行。
最终导致蜀国要地街亭失守,把整个蜀国置于危险之中。
诸葛亮回军后,不得不挥泪将自己器重的这位将领斩首示众。
马谡自诩是蜀国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己也是诸葛亮“待如亲子”的器重之人。
他以为自己有重要的地位职务傍身,便可以为所欲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最终导致他做人行事过于狷介狂放,目空一切,违背军令,失去了底线和分寸,身败名裂。
人在极度自我膨胀和自大自满的冲击之下,会忘记如何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沉迷于自己内心自我满足的状态之中,被狂妄和愚犟弄得忘乎所以,丝毫没有意识到疯狂正是灭亡的前奏。
因此,无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切不可以妄自尊大,被狂傲遮蔽了双眼。
03
张牙舞爪的,往往最脆弱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最缺少什么,往往就越爱炫耀什么。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是低调而谦卑的。
因为力量使人自信,自信使人不耽于虚名浮利。
一次,扁鹊路过虢国,听闻太子身死便前去询问。
搞清楚太子从发病到去世的过程后,发现太子只是休克了,扁鹊说:“太子没有真死,也许还能救活。”
君主听说后便请扁鹊前来医治,扁鹊对太子进行了急救,使太子重新康复了。
经此一事,扁鹊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的故事世人皆知。
对于人们过分夸大的褒奖,扁鹊并没有顺水推舟、夸耀张扬,而是很谦虚地承认:
“不是我有什么本领能够把死人救活,而是病人本来就没有死。”
见识过浩瀚无垠的宇宙,人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所以越是知识渊博、本领高强的人,越能体会到自己的浅薄无知。
于井底之蛙而言,则是无知者无畏,恨不得向全世界炫耀自己。
可是越是炫耀,自己身上的肤浅无知也越是难以隐藏。
脆弱的人,没有自信,因此便只能靠外在的凶狠,色厉内荏地掩饰。
强大的人,正因为拥有自信,因此能够不卑不亢,淡定而从容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而不需要假借虚名来证明自己。
与其费力用表面功夫掩饰自身的无能,不如沉稳踏实地磨砺自己的实力。
因为等到你成为真正闪闪发光的金子时,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东西能掩盖你的光芒。
▽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世上的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庄子正是因为见过了大世界,达到了大境界,才能发出自身如此这般渺小的感叹。
因为他们明白,世界如此之大,总有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总有自己没有学过的道理。
若想要从容地行走在这世间,放低姿态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自己深处何种地位,不看低别人,不高看自己。
不让虚荣弄昏了头,清醒地专注于自我修炼。
不把自己当回事,方是自己的真本事!
以上内容来源:国学静夜听FM
以下内容作者:抱蒲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一个人再厉害,也没有三头六臂,不睡也困,挨打也疼,离开了团队,你可能什么也不是,所以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人前风光时,多问问自己:离开位子,你是谁?
01
把平台当本事
人贵有自知之明。思想浅薄的人,对自我的认知也很浅薄,一旦外界对自己有一点正面的评价,便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别人捧你,你就是只精美的杯子,人家放手,你可能就是一地玻璃渣子。
为人处世,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状态,别太自恋,别把平台当本事。
《华盛顿邮报》曾经做过一项社会实验。
地铁站里,一位街头艺人正在用小提琴演奏。
他演奏了一首世界名曲,只有6个人短暂逗留,总计收到32美元的小费。
但这个小提琴家并不是普通的街头艺人,他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
在实验的前两天,约夏·贝尔才在波士顿剧院里演出同样的乐曲,那时门票虽然需要200美元,可仍然座无虚席。
这个社会就是那么现实,当你离开平台,你其实什么也不是。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平台成就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成就了平台。
做人,永远不要高估自己,个人能力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平台,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
遇到一个好平台时,要懂得珍惜,努力将平台的资源和优势,转化成自身的价值。
这样即使离开平台,依然能够独挡一面,风云再起。
02
把位子当能力
一个人在某个位置时,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待遇,而一旦离开,往往就是天壤之别。
所谓人走茶凉,便是如此。
当你身居高位,你以为别人巴结的是你,其实只是你的权力;当你不在位的时候,你才能看清现实。
战国时期,赵国宠臣缪贤犯了罪,担心赵王会杀掉自己,就打算潜逃到燕国。
他的门客蔺相如,问他缘由。
缪贤说:以前曾和大王到边境与燕王会面。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做朋友,他很看重我。
蔺相如劝道:燕国弱小,赵国强大,当时你是赵王的心腹,他自然会巴结你。
但你一旦失去你的位子,以罪人的身份逃到燕国,燕王不但不会收留你,反而会因惧怕赵国,将你献给赵王。
后来,缪贤听从蔺相如的劝告,向赵王请罪,赵王也赦免了他,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蔺相如的一番话,撕下了多少风云人物的遮羞布。
离开了位子,你是谁?
一根稻草用来绑大闸蟹,它就能卖出大闸蟹的价格,而一旦和大闸蟹分开,那稻草就一钱不值,甚至可能被扔到垃圾桶。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现在的成绩是能力使然?还是位置使然?没有现在的位子,还有人认可我吗?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真正决定你能够走得稳,走得远的,不是位子,而是与之匹配的能力。
03
把圈子当人脉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九月十九日,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圈子问题,曾国藩写道: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
大概意思是说:
如果我要学孔子、孟子一样做一个圣人,那就日夜孜孜不倦,像孔孟一样学习,谁能抵挡得住?
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住在一起,依旧他是他,我是我,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圈子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价值交换网络。
很多人以为,圈子代表着人脉,认识了牛人,就融入了圈子,就拥有了人脉。
殊不知,如果无法拥有与对方对等的价值,那么,在对方眼中,你只是个拖累。
你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归根到底是由你的实力决定的。
诚如曾国藩所说,要自己立志,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要让自己有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是一切的根本。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关键有多少人认可你。
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有多少人愿意和你打交道。
如果自己没实力,再多的圈子也没有任何意义。
余生很长,与其在圈子上浪费时间,不如学会在低调中努力。
当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你才能获得真正的人脉。
▽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一分本事说一分话,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心里要清楚。
无人时,不妨扪心自问:当下的成功,是自己的能力使然?还是同行的吹捧?还是平台的支持?
不能把平台当本事,把位子当能力,把圈子当人脉,要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不会误判形式,遭遇人生的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