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书 作者:儒风君
古语有云:
“先圣法度,所宜坚守。”
做人处事,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坚守的。
守原则,走正途,方能不负韶华,行稳致远。
漫漫人生路,好好守住这六点,利己利人,定必受益无穷。
一
守时
常言道:
“心诚则美,品正则贵。”
做事先做人,品行端正才能得人心,遇贵人。
而守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有德靠谱的人,注重遵守时间,这是对约定的重视,对时间的珍视。
一个人对待守时的态度里,藏着为人处世的原则,更是决定了做人格局的高低。
《淮南子》有言: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平白无故的迟到,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缺乏教养,漠视契约。
守时的背后,是对人的尊重,是做事的严谨。
你每一次的迟到爽约,都是在透支自己的信誉和品行。
遵守时间的人,品德高尚,踏实可靠,值得信赖,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
二
守礼
《论语·颜渊》中说: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谦恭有礼的人会朋友满天下,处处受人尊重。
礼,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规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
遵守礼仪的人,懂礼貌有教养,时时顾及别人感受;
待人有礼的人,让人如沐春风,处处给人带来舒适。
人际交往中,学会谦虚有礼,保持对外释放善意,往往能让别人认可你的修养;
自然能结好友,得良缘,收获更多福报。
古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
待人狂妄无礼,结果只会招人唾弃,人人避而远之;
处事无序失礼,不守规矩难成大事,终会付出代价。
一个人懂得守礼,方能懂谦卑,知进退。
一个家庭重视礼节,才能传承家风,福泽子孙。
三
守信
《论语》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每个人应该坚守的底线。
言出必行,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重。
宋濂聪敏好学,自小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书看。
他每次借书都会说好期限,按时归还。
有一次,宋濂借到一本很喜欢的书,眼看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把书抄写下来。
当时正值隆冬,寒夜刺骨,宋濂的手冻得僵直了。
母亲心疼地劝他明天再抄,反正别人不是等着要看这本书。
宋濂说,做人要信守承诺,约定好的事必须照办,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第二天,宋濂按时还书。
借书的朋友十分欣赏他守信用,允许他随时再来借书并不限期限。
宋濂诚信立德,无可挑剔的信用,成为他做人做事的基石,终成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诚信。
守诺重信者,通行无阻;言而无信者,寸步难行。
四
守口
《朱子家训》有云: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为人处世,不要多说话,言语不慎容易祸从口出,轻则惹人生厌,重则招惹祸害。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的第九位皇帝。
有一天,他硬要宠妃张贵人陪他喝酒。
张贵人已经喝得大醉,不能继续喝,只好极力推辞。
司马曜扫兴极了,出言讥讽道:
“你都年近三十了,应该废黜了。
我有的是年轻貌美的佳人,少你一个又何妨。”
嫉妒成性的张贵人听后,心里十分震怒,又气又恨之间起了杀心。
随后,张贵人威胁心腹宫女,把司马曜活活闷死。
言语的攻击性,往往比利器还要凶猛,直刺人心。
管不住嘴巴的人,容易伤人害己,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守住自己的嘴,不多说话,不乱说话,才是明哲保身的大智慧。
五
守心
《菜根谭》中说: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世事纷繁,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能够始终守住初心的人,才是强者。
名医成无己,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就耳濡目染,加之勤奋好学,20岁时就已经精通医术。
成无己年纪尚轻时,就已经怀有医者仁心,立志悬壶济世。
他常常免费给贫穷的村民诊病送药。
前来看病的人,无论富贵贫贱,都一视同仁。
医术高超的成无己,被召入京成为御医后,他依然惦记宫墙外的百姓,时不时无偿给百姓号脉义诊,对症开药。
不管人生高低起伏,成无己的学医初心,从来没有改变;
终生救人无数,医之大者当之无愧。
只有守得住本心,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被名利困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六
守度
古人说:
“持节守度,适可而止。”
做人处事,都要学会凡事有节,适度而为。朋友往来自然也不例外。
人际交往中,守住适当的边界,保持应有的分寸感,关系才能保持长久。
太亲近了,没有自由的空间,让人心生窒息感;
太疏远了,感情容易淡漠,彼此关系越走越远。
春秋时期的晏平仲,特别擅长结交朋友。
凡是结交的朋友,他都能善始善终,维持长久的友好关系。
他的交友之道,在于久而敬之。
他和朋友始终保持适当距离,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也会对他越发敬重。
长久的感情,都带着恰如其分的距离感,即使频繁往来,也不会过度热烈。
与人相处,关系再亲密也要守住尺度,往来有节,互不干涉,才能让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