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缘起

古代没有照相机,如果想要留下自己的形象,只能靠人手绘。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名留青史供后人瞻仰,是很多大人物的愿望。

大家要了解中国画的人形绘画,必须先搞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肖像画,一个是人物画。

肖像,就是要把一个人的生理特征画的很像。中国古代肖像画的功能主要就是祭祀瞻仰留念。一开始只是画帝王将相,发展到明代后期、清代的时候,很多市井普通人也流行画小照了。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府祭祖,先写腊月开始布置祠堂:“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这里的“神主”是木制的祖先牌位,要供于祠堂里的;而“影像”是纸质的祖先肖像,要挂在正堂上的。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言及:“古无小照,起于汉五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以行乐图矣。”

而人物画,主要是把这个人的内心给画出来,至于这个人长的什么样没有任何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人明明长的很瘦,但他自己认为很疯癫很傻很天真,就可以把自己画成肥胖痴癫的形象。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画家明明是男的,把自己画的跟女人一样,不要感到奇怪,因为这就是人物画。

或者这样比喻,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比如,今天的妹纸们喜欢把兔子啦熊宝宝拉,这种可爱的图片来代表自己的微信头像。这就是人物画,而不是肖像。你虽然长的根本不是兔子或者熊宝宝,但是你的内心认为自己跟他们有相通之处的。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留下来的肖像画很少,而人物画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入侵战争非常多,纸张又那么脆弱,人们总是会保存精品中的精品,不会把普通的画作也留下来。

什么?

你是说,肖像画是普通画作?

是的哦。

生在中国,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在这片土地上,不管是古代人口只有几千万,还是现在16亿,永远是精英非常多,聪明人非常多,能人非常多。

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在绘画历史上,比拼谁画的更像一点,分分钟被人灭,这种只能算是工匠画,只在美术的层次。你只不过是画的生理上相似,没有神韵,不入流。你要会画人物像,有神韵的趣味才行,这就是文人画自我的表达,是艺术境界。

很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萧瑟,很多东西都消失了,不要说文人画了,连会工匠画的人都不多,如果能画的逼真如照片,就惊为天人啦。

那么中国人画的肖像去哪里了呢?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古代画家画的肖像吗?

我们能通过古代画家留下的肖像,看到古代的人真的长什么样子吗?

答案是能。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真宗像)

从北宋开始,特别是宋真宗开始,便有皇家真身画肖像的传统。

这些画像是怎么被保存下来的呢?

宋代帝后像原先在皇宫大殿内供奉。后来宋高宗南下把画像带走。

元灭宋后,两宋帝后画像随之入藏元内府。据《元史·祭祀志》记载,元代在影堂专门有供奉的地方。供奉的御容都由纶绮局织锦而成。

明代以后收存于宫中的古今通籍库,由印绶监掌管。

入清后与前代帝后像同存于古今通籍库中。

民国和我国建国后,这些画像在各处博物馆馆藏。

这一代代的接力棒,觉得凶险无比啊,哪一代不好好保管就会消失的感觉。

这些画像是谁画的?

历代皇帝皇后的画像作者已经不可考,一般都是宫廷画师。因为人们立求留下的只是真容,所以在一代代的重新整理后,可能会按照原先的画作临摹,相当于老照片翻拍,这也无可厚非。

比如:南薰殿所藏的元代帝后像册中的各像并非元人旧作,而是明人根据旧本放大或缩小摹绘而成,也可属真像。后来乾隆的时候,还因为有些古画的容颜斑驳,又照着样子叫人画过一次。

这些画像可信度高吗?

帝后真身像,历代都很重视,所以画像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比如上图,你们看看,图像是不是在织锦上边啊?跟历史记录吻合。

至于说有没有像今天一样美颜,那么肯定的了,画师一定会给皇帝一个高级美颜,但是又要像他本人。

说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们可以参考毛主席的照片和毛主席像,毛主席像是有那么一丢美化的,但还是跟他本人很相似的。

宋代的肖像画工如何?

这是目前馆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宋真宗肖像画。

我们放大,放近一点再看一下。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真宗像)

宋代肖像偏重于写实,自两宋院体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写实的基础上有着中国画独特的味道。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跟跟当代的中西结合的写实截然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对研究中国正统美术发展史和美术传承有着极高的意义。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近看是否也有栩栩如生之感?甚至连很小的痣点、松垂的眼袋都给画上了。

历代皇帝以及皇后像,一般都是按照他们在世年龄画的。比如宋真宗活了50多岁,所以留下的就是一个中老年的男性贵族形象。

有些人要按照美丑来评论这些画像,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留下年轻时最美丽的一面。

如果你看到一张皇族肖像非常年轻,那么很可能他的寿命也不是那么长。

比如说宋钦宗的娘子朱皇后,留下的画像就是一个年轻美女的形象。

据历史记载:

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及其所有家属,要袒露上身,手里拿着毡条,来到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表示臣服。

朱皇后不愿苟活,最终投水而死。留下这张画像,其实就是二十多岁的模样,肌肤吹弹得破。女性都是暴行的牺牲品,难免让人唏嘘。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朱后像)

有没有发现朱皇后的化妆跟现代人是迥然不同的,妆容很淡,又非常和谐。那个时代的皇家妇女很喜欢在面部贴各种装饰物,这就是古代的花钿。

啰嗦了这么多,说回正题。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很难想像这样的诗句居然是皇帝赵恒写的。

那么这个颜如玉的美人是谁呢?

历史记载,刘娥是一位四川妹妹,比赵恒小一岁。出身非常贫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15岁时,她嫁给走街串巷的银匠为妻。

银匠养活不了一家子,到处流浪,后来,他们到了汴梁城。刘娥不识字,但是美貌动人,聪明异常,会唱歌,还会播鼗(一种拨浪鼓一样的乐器)。

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银匠很穷,居然想把年轻的妻子卖掉。于是刘娥当街表扬唱歌花鼓,艳名远播。

有一天,她在表演的时候被张耆看到,他想起来自己家的主子三皇子想要纳妃,这位姑娘年轻貌美,倒是可以引荐。

三皇子就是赵恒。

一见刘娥误终身。

两人如胶似漆,仿佛再世重逢。

他爹听说三皇子跟一个出身低贱又嫁过人的民间女子厮混,一怒之下让他把刘娥赶出王府。赵恒不忍心分离,将她藏在张耆府上,一藏就是将近十年。

命运就这么奇怪,原本是轮不上他继位。但其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他莫名其妙成了太子,后来又成了皇帝。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

这个时候,刘娥已将近30岁,赵恒居然对她念念不忘,立刻接入宫中。两人形影不离。

入宫后,刘娥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她是个孤女,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出身低贱贫寒,过去的历史又不可述说,而且又不识字。

只有天知道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能成为历史书上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女人。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封为皇后。这时她已40多岁,这样的年纪依然被宠爱,光也老师再次确认这么一个真理,美貌只是皮囊,只有大脑才是最性感的器官。

宋真宗是一位诗人,还能写书法。写过“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这样的诗句。女人的美貌是很容易贬值的,大把的青春美女不停的更新换代。对于宋真宗来说,刘娥虽然美丽,时间长了必然索然寡味,况且这对夫妻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但你若是遇到一个女子,花大工夫从不识字到识字,从一个文盲到通晓史书,文书过目不忘。爱你还愿意帮你分担工作。为你还愿意豁出去怼寇准,你爱不爱呢?

历史记载 , 刘娥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

这样个具有生命力,永远不畏惧攀登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赵恒产生了共同的生活兴趣。她强烈又温顺的性格跟皇帝内弱的性格又造成了互补,两人才会长久恩爱。

宋真宗去世后,刘娥成为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好奇之心人人有,对于历史上这样一位女性,常怀想她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川妹子,能够颠倒宋真宗一生。

那么,她的肖像也来了。

宋真宗后坐像轴,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真宗后像)

大家可能看到这个画像觉得有点奇怪,甚至很难接受。其实就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因为肖像是在最后留下的,所以这个应该是刘娥65岁左右的画像,不是年轻人。她在人生的后期,因为皇帝很年幼,所以一直把持朝政,还喜欢穿帝王的衣服垂帘听政。

光也老师虽然看一点历史书,知道她垂帘听政,但也是看到画像才明白,所谓的垂帘听政,就是脸上贴两块纱布,而不是我们从电视里看到的,真的面前挂一个大帘子哦。

而且你看她的这个妆容,嘴唇有一半是化成黑色的,不知道是黑色的口红,还是含了一个什么东西。头上戴的这个后冠,上边居然有很多人像,工艺很复杂啊。

宋代似乎很喜欢用珍珠,不但文字里出现好多次,女性画像也是缀满珍珠的。我甚至都研究过怎么把这个花钿贴到脸上去,原来古代是用一种鱼胶的,温水可以卸妆。厉不厉害?

其实,如果我们用现代的PS手段,把遮面的纱巾去掉,把黑色口红去掉,还原一下她本来的面目到30岁左右,发现刘娥的确是个大美女。

大家请看。

这姑娘就是刘娥,万千宠爱在一身,中国版的灰姑娘。灰姑娘一开始是靠颜值的,后来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拥有智慧,才会拥有开挂的人生。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经过电脑复原的刘娥年轻时代的相貌)

如果这些肖像大家看得还是不过瘾,我这里再附上几张图片,以及这个故事里的其他几个人的肖像。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真宗后坐像轴》:

绢本、设色,纵五尺六寸,横三尺七寸,画坐像高四尺六寸。面罩绛纱,九龙花钗冠,两博鬓,翟衣,带绶,环佩。

为什么我们说皇家的真身画像可能是从宋真宗时代开始的呢,因为这个刘娥画像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皇后像。

这个画质偏黄,是因为是绢本,就是画在绢上头的,是一种丝织物。

宋真宗后坐像轴,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宋真宗后坐像轴,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我开头也说了,几千年来,为何老百姓家或者可能还有其他的权贵家的肖像没有流传下来,有很多原因。一个是战火没能保存下来,还有就是画的介质。纺织品比纸张容易保存点。重要人物的保存价值比老百姓的保存价值大点。

另外,插图,宋太宗赵光义的肖像给大家欣赏。这是原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属性】绢本设色画,立轴

【尺寸】纵二尺二寸三分五厘(74.5cm),横一尺四寸二分二厘(47.4cm)

身着褎袖白袍,腹下束朱带,双手于胸部平放,脚穿皂纹靴而立。

不知道大家发现吗,太宗穿的是白袍,肤色很黑,他哥哥赵匡胤留下的画像也是个黑脸大汉。

而且宋代君主画像上整个衣服上没有龙的图案,也几乎没有花纹。

都非常喜欢画半侧画,而不是直愣愣的看着镜头。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为何说宋代的艺术之美是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极简之美。大家对比一下之后明代的皇帝像、清代的皇帝像,就能明白光也老师的感受啦。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这个是明世宗肖像画。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的姑娘长什么样?

这位是清乾隆的肖像画。

下次大家去博物馆看仕女图高士图,会明白画家画的是人物画,所以他到底要表达什么,可以自己想想,而不是只看他的画工。

看肖像的时候,要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来一起看。那么这个画像里头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人,他的穿戴打扮啊,神态啊,画家用的颜料啊,装裱艺术啊,对于今天的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天的肖像就讲到这里了,码字太零碎了,希望你喜欢。

-

附录:

游裴公亭

宋代:赵恒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

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

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

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

参考资料:

《宋史》

《御制南薰殿奉藏图像记》

《肖像画的像不像》澎湃新闻网|马凌

名著精选